心腹仅可一人,策士则愈多愈好
心腹只能有一个,否则做事要决策时,将会有许多意见,意见分歧,难做决断,就不易成大事。可是辅佐的谋士,要越多越好,这样才能集思广益,开阔思路。
汉统一天下后,最初有吕氏一族专权,带来了重大的危机。高祖死后,吕太后带领其族人为所欲为。不久,吕太后死,刘氏族人齐王襄,首先率兵攻入京城,想一举击灭吕氏,自己来当皇帝。随后,汉大臣也纷纷响应,将吕氏一族悉数诛杀。
据《史记·孝文本纪》记载,当时皇帝的候补人选有好几位,最后决定拥立了代王恒。恒为高祖的庶子,迎接恒的使者来到,群臣都劝恒不要前往,唯恐会被杀害。可是这时,负责治安的部下宋昌说:“群臣的意见都不正确,请大王不要害怕,上京都去吧!”
当时宋昌并非代王的心腹,可是他能对紧急变故提出妥善的处理方法,已经具备了做心腹的条件。代王恒非常谨慎,先派其舅父薄昭前往京城查看究竟,然后才开始朝长安进发。
这时,宋昌和代王恒同乘一辆马车。张武等六人则另乘一车,随同护驾。到达长安近郊后,宋昌返回,恒等人继续前进。
恒即位称为文帝后,马上赏赐诛杀吕氏家族有功的大臣,随恒到京城的七人,则在半年后才得到奖励。宋昌被封为壮武侯,其余的六人也被任命为大臣。对心腹的酬劳,不可以过早,否则会引起忌恨。
“心腹一人,谋士五人”这句话是姜太公对周武王问如何统率军队及部属时所作的回答。所谓心腹,就是辅佐领导、拟定策略的人。这种人不仅要能掌握全局,更要能在紧急的时候,沉着应付变化的情势。至于谋士,则是计谋多端、头脑灵活、具有预测能力、能够判断得失的人。
不管是团体或者企业的领导人,心腹都不能超过两个人,这是奇妙的心理所造成的。假如企业有三个副总经理,如果一旦总经理死了,只有一人可升为总经理,恐怕会争得不亦乐乎。
不要坚持独断
不可坚持独断,而忽视多数人的意见,这是极为当然的道理。肯听多数人的意见的周武王,常在遇到重要决策时,不作独断,而会先验证其想法是否正确,然后才贯彻实施。
根据《史记·周本纪》记载,要攻灭殷纣王的计划,早从武王之父西伯昌(文王)时代,就已经酿成了。当时,被关在麦里的西伯昌,逃回故国之后,便开始计划打败殷朝,并由姜太公来辅佐他。此后,归顺西伯的诸侯越来越多,但西伯尚未完成推翻殷朝的愿望,就去世了。随后,武王即位,姜太公继续辅佐。这意味着推翻殷朝的计划,是经文、武两代子承父志,才完成的。
又过了九年,武王和姜太公决定,开始实施推翻纣王统治的计划。向东方进军。到达孟津的时候,殷的诸侯归顺周的已经超过了八百个。诸侯们一致主张讨伐纣王,可是武王却认为时机来到,而将军队撤回。基实,这种做法是武王和太公想证实一下他们的想法是否正确。如果诸侯来投靠的数目,已经超过八百个,这证明了他们的想法是正确的。
在以后的两年中,纣王杀死了王子及大臣比干等人,越发显出其残暴的本性,后来殷太师疵和小师疆,携带祭祀用的乐器,投奔到周,时机更加成熟,于是武王宣布:“殷犯了重罪,须加以讨伐。”当时武王的军队,只有兵车三百辆,勇士三千人,武装的士兵四万五千人,再加上诸侯兵车四千辆,集中于朝歌(殷都)南方的牧野,迎战纣王的七十万大军。在伐纣之前,武王占卜询问吉凶,结果不吉。这时突然吹来一阵风,诸侯们开始害怕,只有太公一人主张立即讨伐纣王。
以少数人打败多数人,最重要的就是军心不能涣散,于是武王下令:“部队前进六、七步后,就必须停下来,整顿一下队伍。杀到七回合后,又再整顿队伍。”姜太公率先带领一百名勇士,和敌人作战,以激发全军的士气。随后武王带领主力部队攻入纣王的大本营。
若是没有姜太公的独力坚持,就不能取得牧野之战的胜利,可见有时“独见”也是不可缺少的,但这“独见”,一定得是真知灼见。
不要患得患失
隋朝末年,天下纷争,唐高祖李渊决定在太原起兵,夺取天下,但李渊顾虑太多,犹豫不决。谋士刘文静、裴寂劝李渊当机立断,即刻发动兵变。刘、裴二人见到李渊说:公处嫌疑之地(指隋炀帝特使来太原宣召拘留李渊),副将败阵,反以罪问,事至如此绝境,只有立即举兵一途,才能解危难之急。刘文静、裴寂二人为打消李渊的顾虑,并分析了兵变有利条件。“晋阳之地,士马精强,宫监之中,府库盈积,以兹举事,可立大功。关中天府,代王冲幼,权豪并起,未有适从。愿公兴兵西人,以图大事。何乃受单使之囚乎?”李世民也向李渊建议,“今主上(炀帝)无道,百姓困穷,晋阳城外皆为战场,大小若守小节,下有寇盗,上有严刑,危亡无日。”并说:“不若顺民心,举义旗,转祸为福,此天授之时也。”主帅的果断坚定,有时是来自谋士的果断与信心。谋士的果断之谋,影响与推动了李渊的行动,使他克服了过于谨慎,顾虑重重的缺陷,终于抓住时机,起兵太原,为建立唐王朝奠定了基础。
世上没有任何人都满意与拥护的万全之策,再高明的谋略要想让每一个人都拥护、赞同是不可能的,每一个策略都要被人说长道短,甚至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作为谋略者来说,要有自己的主见,坚持真理,坚定地走自己的路,坚定自己的信念,直到谋略被接受并付诸实现。李渊太原起兵后,率大军西行关中,途中受阻,且军粮渐感不足,又传言说突厥联合刘武周率军乘虚进攻太原。有人主张回师太原,李世民则指出:“本举大义,当先入咸阳,号令天下。今遇小敌,遽已班师,恐从义之众一朝解体,还守太原何以自全?诸人保家爱命,言不可见。定义取威,在兹一决,雨罢进军,若不杀老生而取霍邑,儿等敢以死谢。”但李渊接受了前一种意见,拔营北返,天黑后一部分军队已经撤离了前线。李世民坚持己见,立即去见李渊,在李渊休息的帐外失声痛哭。李渊闻声召见世民,世民说:“今兵以义动,进战则走,退还则散,众散于前,敌还于后,死亡无日,何得不悲。”李渊说:“军已发,奈何?”世民说:“右军严而未发,左军虽去,计亦未远,可即追回。”当夜世民、建成骑快马将左军全部追回。很难想象,李世民如果不坚持自己的谋略,如果不努力去争取实现自己的谋略,李渊进军关中、建立唐王朝的历史也可能要重新改写。由此可见,谋略者坚定的品质,不被别人左右的性格,在谋略中是显得多么重要啊!
患得患失,谋而不断,会错失良机,给自己带来被动。秦朝灭亡后,有人建议项羽趁早杀掉刘邦,以防备刘邦今后与之争夺天下,项羽犹豫不决。在鸿门宴中本是杀刘邦的好时机,范增先是向项羽使眼色,又举起身上佩带的玉块,要他下决心杀掉刘邦,后又让“项庄舞剑,意在沛公”。项羽的迟疑不决使刘邦得以逃脱,最后江山落在刘邦手中,自己兵败自杀。项羽的失算咎由自取,作为谋士范增,态度是坚决果断的,看来谋士只能对谋主起影响作用。
勇于听取别人的批评和意见
白居易曾经写诗说:“太宗尝以人为镜,鉴古鉴今不鉴容。”在这里,这位唐朝大诗人歌颂了唐太宗李世民勇于听取批评的精神。
古时臣子批评皇帝原不叫批评,叫做谏诤。刘向《说苑·臣术》云:“有能尽言于君,用则留之,不用则去之,谓之谏;用则可生,不用则死,谓之诤。”那时伴君如伴虎,更不要说逆龙鳞、揭疮疤了。所以,批评皇帝就得冒着死的危险。象夏之龙逢,商之比干,就是因为提意见分别被暴君桀纣杀了头,剖了心的。
然而,即使在那时,人们也知道批评的重要,大凡明君贤相,也都不同程度地重视和能够较为正确地对待批评。唐太宗李世民算得上这样一位明君。他招贤纳谏,从善如流,对“当官力争,不为面从”的尚书裴矩,不仅不恼火,还给以表扬,树立为“典型”,说是:“倘每事皆然,何忧不治!”魏征犯颜直谏,面折廷事,甚至毫不客气地引史批评他说:“昔议文帝却千里马,晋武帝焚雉头裘。陛下居常议论,远辈尧、舜,今所为,更欲处汉文、晋武下乎?”更难听的是,当贞观四年李世民为了巡游而要大修洛阳乾元殿时,大臣张玄素竟然上书说他是“袭先正之弊”,“恐甚于炀帝远矣!”把他说得连亡国之君隋炀帝不知!而太宗听了,不但没有发怒,反倒赐给张玄素200匹绢帛。以奖励他的“忠直”。李世民还创造性地建立起“谏官”制度,即在朝廷里设立那么一批官员,“随宰相入阁议事”,任务就是给皇帝提意见。李世民能实现“贞观之治”,和他如此虚怀若谷、兼听广纳有着极大的关系。就是被一些史学家说得一塌糊涂的女皇帝武则天。其实也赴颇能听取一些批评的。难能的是人家指名道姓批评她乱搞另人,她也不生气。有个叫宋敬则的就曾上书批评她找美少年,而且把“洁白美须眉”,“阳道壮伟”这类不登大雅之堂的活也写上了奏折。对这类批评,她不仅不认为是“恶毒攻击”,还赐给朱敬则彩百段,说是“非卿不闻此言”,居然表扬了一通。据刘向《说苑·臣术》载,春秋时的齐相晏婴,对于三年不向他提批评意见的高缭,还给予辞退免职,可见也是极为重视批评的作用的。
当然,古人中也有许多不懂批评重要,不喜欢批评的人。夏桀、殷纣就是典型,谁提意见就杀谁;隋炀帝杨广更是公然宣称“我性不喜人谏”,有几位大臣,象建节尉任宗、信奉郎崔民象都因劝谏他勿游江都被先后斩首。唐太宗说:“隋炀帝暴虐,臣下钳口,卒令不闻其过,遂至灭亡。”这评论切中了要害。上述都是极端的典型,更多的则是象明太祖朱元璋那样,听到批评后,当面不发作,事后搞报复,找个岔子把提意见的人收拾掉。他的大臣周衡就因为批评过他“示天下以不信”,后来为超了一天假,竟被朱元璋杀了头,临刑前这位皇帝老儿还说:“朕不信于天下,尔不信于天子!”报复之情,溢于言表。这样做的结果呢?只能是塞了言路,甚至断了言路,接着断了自己活路,由于孤家寡人而丧权亡国,桀、纣走的就是这条路。
唐人柳宗元写过一篇《郭橐驼传》,文中讲的是栽树的方法要“顺术之天以致其性”,否则,就会事与愿违。我国古时候还有个“秀才遇花红”的故事;秀才见书中有“阳气者,万物生长之本也”,便将家中的花盆“移子内室,取炭生火”,才十多天,果然花现红蕾。这时,秀才琢磨:“花移温室,十日暴凿,若近火盆,五日当绽”,便把花盆挨,火盆。不料,花盆离火太近,竟把花枝烤枯了。不仅花儿未开,花蕾也完了。法国作家拉封丹曾写过一个寓言:北风和南风比赛,看谁能把行人的大衣脱掉。北风首先施展威力。行人为了抵御北风的袭击,反而抛大衣裹得更紧;南风徐徐吹拂。行人顿觉温暖,便把大衣脱掉了。这三则故事,说明一个道理:批评要根据对象的不同情况,采取适合其特点的方式方法;不可操之过急。不可温度过高,否则便欲速则不达。有故事说:一次齐景公为一匹马病死了要杀他的马去。晏婴问明缘由后说:“这样杀掉他,人们还不知道他犯了什么罪呢?让我来数落他的罪行。”他说道:“你为大王养马,没有养好,罪该一死;你使大王为了一匹马要杀人、罪该二死:如果火王仅仅为了一题马杀了人,事情传到老百姓耳朵里,百姓会抱怨大王。传到诸侯耳朵里,诸侯会轻视我国、罪该三死……”讲到这里,齐景公便明白了晏婴的批评意思,急忙让把马夫放了。由于讲究方法,取得了好的效果。杜工部说:“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我看,开展批评时能达到这样的境界,那就会象高尔基称赞列宁做的那样:批评了你,还让你高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