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实,在情绪控制方面,我们有很多历史人物可以效仿。比如三国时期的司马懿。当时,蜀国丞相诸葛亮亲率大军30万北伐曹魏,魏国大都督司马懿吸取了前任大都督曹真的失败经验,不与诸葛亮正面作战,而采取了闭城休战,不予理睬的态度。他认为,蜀军远道而来,中途还有秦岭阻隔,后援补给必定不足,只要坚守不出,拖延时日,消耗蜀军的实力,日后一定能抓住良机,战胜这支疲惫之师。诸葛亮和司马懿屡打交道,深知司马懿“沉默”战术的厉害,也知道自己的军队是不能打持久仗的,日久必势穷,势穷则必败。遂数次派魏延到城下骂阵,企图激怒魏兵,引诱司马懿出城决战,但司马懿打定主意,一直按兵不动。诸葛亮于是用激将法,派人给司马懿送去一件女人衣裳及一盒脂粉,并修书一封说:“仲达不敢出战,跟妇女没有什么两样。你若还算是堂堂男儿,就出来和我蜀国大军交战。若不然,你就穿上这件女人的衣服,到三军中走一圈,告诉你手下的众将士,你司马懿胆小畏死,宁可作一妇人。”
“士可杀不可辱。”这封充满侮辱轻视的信,激怒了魏军满营将领,他们都表示要和蜀军决一死战,宁愿战死也不受辱。司马懿开始时也是很愤怒的,手握宝剑,但是老谋深算的司马懿很快就控制住了情绪,转而一笑,不但没有生气,还将诸葛亮送给他的女装穿在了身上,和手下众将说,“衣服的做工很好,属于上等品。”然后命人,将衣服和信收好,切莫损坏丢弃。诸葛亮的这一招并没有让司马懿改变主意,他压住怒火,冷静思考,稳住军心,耐心等待。
在相持了数月后,诸葛亮病逝于军中,蜀军群龙无首,只得悄悄退兵,司马懿不战而胜。他虽然失了自己的尊严却赢得了战争的胜利,更重要的是他抱住了魏国的江山,为将来司马氏一统天下打下了坚实基础。不会控制情绪的,一定是伤人又伤己。如果司马懿不能忍一时之气,受一时之濡而出城应战,那么或许历史将会重写。
一个人在发怒时,总是气势汹汹,排斥其他,什么也听不进去,什么也不去思考。人们总以为生气是一种习惯,谁能不生气呢?但是,同样的道理,不生气也是一种习惯。不生气不是忍气吞声的强压怒火,而要提高对外在环境的免疫力,不轻易陷入生气的陷阱里。
前面一节我们说了,在职场里,一定要控制好自己的情绪,那么控制情绪的同时,一定要注意避免争吵,不要说你怒不可遏,不要说你要据理力争,其实所有的争吵,都是可以避免的。
其实,每个人年轻的时候,都会吵架,毕竟职场这个大舞台上,什么人都有,免不了会有一两个跟自己针锋相对的“敌人”。
先说一个我身边发生的故事,一个朋友的公司要裁员,名单上有她和另一位内勤张丽的名字,领导通知她们该月结束需要离岗。两人得到通知后,都非常难过和不满。这是一家私企,老板的侄子、亲戚都在这里工作,他们是公司里最怠惰、最拖拉的员工,可领导就是没有裁掉他们。
于是,张丽找到老板,大吵大叫:“凭什么把我裁掉?我干得好好的……”“这对我来说太不公平了!”她声泪俱下,以至于声音传出老板的办公室,传进了大家的耳朵里。而朋友却没有争吵,她看到大家同情的眼神,只是咬着下嘴唇点点头,然后接着做自己分内的工作,收发资料、传送文件。
接下来的日子里,张丽成了一只刺猬,整天气愤不平,跟谁都吵,办公室的人都开始怕和她接触,都躲着她,甚至有点讨厌她了。而朋友却像以往一样地工作,大伙不好意思再让她做什么,她就主动找活做,面对大家同情和惋惜的目光,她笑笑说:“反正这样了,还是干好最后一个月吧,以后走了想起来也不会觉得有什么遗憾。”她仍然每天非常勤快地打字复印、采购办公用品,随叫随到,坚守着岗位。
到了月底,张丽如期下岗,而我的那位朋友却被从裁员名单中删除,留了下来。
为什么朋友被留了下来?很久以后朋友才知道,她没有争吵,没有抱怨,没有敌对,以至于最后老板于心不忍,觉得裁掉她,大家都会觉得自己不公,而张丽天天大吵大叫,连大家都厌烦她了,领导自然也不会留她了。
所以很多时候,争吵不仅没有用,还会起到相反的作用。
古时有位宰相张英,老家的亲戚都因为有他这个大树而趾高气扬。一次邻居家扩建家宅,因宅基地和张家发生了争执,张家人认为有三尺宽的地方是自家的,邻居家也不甘示弱,称这三尺宽的地方是自己家的宅基地。张英家人决定要给这家人好看,于是千里送书到京城,希望相爷打个招呼“摆平”邻家。张英看完家书后淡淡一笑,没有帮家人这个忙,并在家书上回复:“千里修书只为墙,让他三尺又何妨;万里长城今犹在,不见当年秦始皇。”家人看到后甚感羞愧,便按相爷之意退让三尺宅基地,邻家见丞相的家人如此能如此豁达谦让,深受感动,也自动退让三尺,遂成六尺巷。这条巷子现存于桐城市城内,成为中华民族谦逊礼让的传统美德的见证。
这个广为流传的“六尺巷”故事,很让人钦佩,作为宰相有权有势,可是却并不是以势压人,而是选择宽容和退让。正如《菜根谭》里所言:“径路窄处,留一步与人行;滋味浓时,减三分让人尝。”我们在与职场里,时时“留一步”、处处“减三分”,就可以避免争吵。
在某市曾发生过这样一件事,一位母亲带着孩子到路边摊点买了两根冰棍,每根1块钱,她给了摊主10元钱,摊主找回8元。可是她却认为自己给了摊主50元,应该找给她48元。摊主当然不能答应,大呼冤枉,并且当着这位妇女及看热闹人的面,把钱箱翻了一遍,也没找出一张50元的钞票,但那位妇女依然一口咬定是给的50元。双方为此争执了半天,险些动起手来。无奈之下只好报了警,当民警赶到现场时,事情却发生了戏剧性的变化:摊主高声向民警陈述事情经过,而那妇女则不停表示是自己记错了钱数,并给摊主赔礼道歉。一场闹剧就此收场。
试想,如果那位妇女当时能冷静地想一想,是可以记起自己所给的真实钱数,也不至于闹到不可开交,引得路人围观,冰棍化了也没来得及吃。我们上学时学过的一篇课文:两只山羊相遇在一座独木桥的中间,桥下水流湍急,桥面十分狭窄,只容一只山羊通过,可两只山羊谁也不肯退让,双方互不示弱,在桥上拼死相抵,最终双双跌落河水之中送了性命。
职场中人,切莫做那两只争吵的山羊,遇事冷静,对人宽容,避免争吵,从容行走在职场中。
喜剧大师卓别林曾说:“学会说‘不’吧!那你的生活将会美好得多。”在职场中,我们要学会说“不”,拒绝是一门学问,学会说“不”,职场生活才能更美妙。
很多读者朋友都看过郭冬临买红妹的小品《有事您说话》吧,在这则小品里,郭冬临就扮演了一个从不会说“不”的职场中人,不管是领导还是同事,只要有人请他帮忙,他都一口答应,末了还会热情万分地添上一句“有事您说话!”结果给自己带来了极大的麻烦,给家庭也带来了矛盾。
其实很多时候,我们本想拒绝,但却碍于情面,不好意思开口说“不”,结果却给自己带来了很大的不便和麻烦。然而有时候,我们说“不”说的又太不婉转,太不讲策略,以至于影响了人际关系。所以,我们要懂得说不,学会说不,学会适当拒绝,在给自己减少麻烦的同时,维护好职场关系。
记住,说“不”时,语气要委婉、态度要温和、理由要充分。不要立刻拒绝、不要轻易拒绝、不要生气拒绝、不要随便拒绝、不要无情拒绝,更不要傲慢拒绝。要幽默地拒绝、巧妙地拒绝、委婉地拒绝,这样对方才会感受到你的尊重和理解。
我国国宝级人物--启功先生,就很会说“不”。上世纪70年代末,向启功先生求学、求教的人很多很多,先生住的小巷总是门庭若市,先生不得不自嘲地说:“我真成了动物园里供人参观的大熊猫了”。由于劳累,先生患了重感冒起不了床,又怕有人敲门,就在门上贴了一张白纸,白纸上写了四句话:“熊猫病了,谢绝参观;如敲门窗,罚款一元。”先生虽然病了,不能会客,却拒绝地不失幽默,让人不得不理解他的苦处。著名漫画家华君武先生知道了这件事,就此事画了一幅漫画,并题云:“启功先生,书法大家。人称国宝,都来找他。请出索画,累得躺下。大门外面,免战高挂。上写四字,熊猫病了。”如此幽默式的拒绝,堪称说“不”的经典案例。
这里,提醒诸位读者,在说“不”前,一定要倾听。倾听对方的处境和需要,这样才能让对方感觉被尊重,同时你也有了更多的时间去思考如何婉转地说“不”。另外,即便你要说“不”,也可以针对对方的情况,提出建设性的意见,如果你提出的建议是有效的、可行的,对方一样会感激你。最后需要特别强调的是,当对方向你提出的要求是无理的不正当的要求时,你拒绝的语气必须坚决而且不容商量,在原则性问题上,你一定要义正言辞地说“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