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文】
无平不陂;
无往不复;
日中则仄;
月盈则亏。
危者使平;
易者使倾;
天地盈虚;
与时消患。
【译文】
没有平正而不走向倾斜的;
没有过往而不再次复还的;
太阳到了中天就会西斜;
月亮到了盈满就会亏缺。
警惕危险的人就使他泰平;
玩忽疏略的人就使他倾覆;
天地之道盈虚变化;
君子应该与时进退。
【原文】
尺蠖之屈,以求伸也;
龙蛇之蛰,以存身也;
精义入神,以致用也;
利用安身,以崇德也。
【译文】
尺蠖的屈身,是为了伸展行动;
龙蛇的蛰伏,是为了存身待时;
精义入于神妙,是为了实际应用;
用来安顿自身,是为了修养道德。
【汇评】
尺蠖必屈而后伸,屈乃所以求伸也;龙蛇必蛰而后存,蛰乃所以存身也。人当时之不可,必可屈可蛰,然后可存可伸也。
【译注】
尺蠖必须屈曲,然后才能伸展行动,屈正是为了伸;龙和蛇必须蛰伏冬眠,然后才能活跃,蛰伏正是为了春天的活跃。人处在不利的条件下,也必须能屈曲蛰伏,然后才能保全自己,大有作为。
【原文】
为人先当厚己;
利物先要图身;
安上在乎悦下;
存己在乎存人。
【译文】
意在为人,先要丰厚自己;
利益万物,不如修养自身;
安居上位,在于善待下属;
保全自己,在于保全他人。
【汇评】
此箴似私者也,然不厚己焉能厚人?不图身焉能利物?圣学以修身、齐家、治家、平天下为次第,此箴得之矣。以常而言,过此皆伪。
【译注】
这则箴言好像很自私,然而不厚待自己的人,怎能厚待他人?不修养自身的人,怎能利益百物?圣贤之学以修身、齐家、治家、平天下为次序,这则箴言体现了其精神实质。就日常情况而论,说得太动听的,都是假话。
【原文】
聪明睿智,守之以愚;
功被天下,守之以让;
勇力振世,守之以怯;
富有四海,守之以谦。
【译文】
聪明智慧的人,要谨守敦厚朴拙的本分,不可刚愎自用;
功高盖世的人,要谨守谦逊礼让的本分,不可居功自傲;
勇猛无敌的人,要谨守恭谨畏怯的本分,不可肆无忌惮;
拥有财富的人,要谨守永不自满的本分,不可奢华淫逸。
【原文】
不与居积人争富;
不与进取人争贵;
不与矜饰人争名;
不与少年人争英俊;
不与盛气人争是非。
【译文】
不和居积钱财的人争较财富多少;
不和热衷仕途的人争较地位高低;
不和炫耀自夸的人争较名气大小;
不和年轻好季的人争较仪容丑俊;
不和逞强好胜的人争较是非胜负。
【汇评】
陈榕门云:“皆退一步想。”
《谈古录》云:“新吾先生‘五不争’,其一曰:‘不与盛气人争是非’。窃谓是非亦不可不争,但彼以盛气加之,我以和气应之可也。程明道与王安石论新法,不合,安石勃然发怒,明道霁色语之曰:‘天下事非一人之私议,愿公平心以听之。’安石为之屈服。此与盛气人争是非之法也。”
【译注】
陈榕门说:“这些都是遇事退一步想的意思。”
《谈古录》说:“吕坤先生提出‘五不争’,其中一条说:‘不和好胜的人争论是非。’我以为是与非是不能不争辩的,只是当对方以好胜心争辩时,我却以一团和气来对待他罢了。程颢一次和王安石讨论新法的问题,两人意见不合,王安石勃然大怒,程颢却始终和颜悦色,对他说道:‘天下大事,不是某一个人决定的,希望您能心平气和,听我把话说完。’结果王安石终于被说服。这是和气盛的人争论是非的方法。”
【原文】
富贵,怨之府也;
才能,身之灾也;
声名,谤之媒也;
欢乐,悲之渐也。
【译文】
财富地位,是怨恨的渊薮;
才华能力,是灾祸的根由;
名望声誉,是毁谤的媒介;
欢欣快乐,是悲哀的开始。
【汇评】
只是常有惧心,退一步做,见益而思损,持满而思溢,则免于祸。
【译注】
只有经常抱着戒慎畏惧的心理,凡事都退一步想,看见有利可图,便能想到它可能带来的损害;达到富裕满足的状态,便能想到满招损,谦受益的道理,这样才可以避免灾祸的降临。
【原文】
浓于声色,生虚怯病;
浓于货利,生贪饕病;
浓于功业,生造作病;
浓于名誉,生矫激病。
【译文】
迷恋歌舞女色的心太重了,就会产生虚弱怯懦的毛病;
追求钱财利益的心太重了,就会产生贪得无厌的毛病;
热衷功名成就的心太重了,就会产生弄虚作假的毛病;
追求声誉名望的心太重了,就会产生矫情偏激的毛病。
【汇评】
万病之毒,皆生于浓。吾以一味解之曰:淡。夫鱼见饵不见钩,虎见羊不见阱,猩猩见酒不见人。非不见也,迷于其中而不暇顾也。此心一淡,则艳冶之物不能移,热闹之境不能动。夫能知困穷、抑郁、贫贱、辘轲之为祥,则可与言道矣。
【译注】
形形色色毛病的毒素,都是从用心过于浓重产生的,我只用一味良药,便可解除此毒,这味良药就是“淡”字。鱼看见诱饵,却看不见钓钩;老虎看见肥羊,却看不见陷阱;猩猩看见甜酒,却看不见猎人。不是看不见,而是迷恋其中的美物而无法顾及。用心淡下来,才会遇到浓艳妖冶的美色而不改变志向,身临热闹欢腾的场面而不动摇意志。能够了解到穷困、抑郁、贫贱、坎坷也有有利的一面,就可以和他探讨人生的哲理了。
【原文】
想自己身心,到后日置之何处?
顾本来面目,在古人像个甚人?
【译文】
思考自己的身心,在百年之后,将被放在什么位置?
省察自己的面目,和古人相比,究竟像个怎样的人?
【汇评】
方恪敏公云:“人之为人有几等,总要为不可少之人。若庸庸碌碌,可有可无,是谓醉生梦死,污秽天壤,虽富贵不足齿数也。幸生其间者,不可不知有生之乐,亦不可不怀虚生之忧。”
【译注】
方恪敏先生说:“人分为几个档次,我们总应做不能缺少的人。如果庸庸碌碌,可有可无,那就是醉生梦死,污秽了天地,即使富贵,也不足挂齿。有幸生活在天地之间,不可以不感受到生的欢乐,也不可不怀有虚度此生的忧虑。”
【原文】
莫轻视此身,三才在此六尺;
莫轻视此生,千古在此一日。
【译文】
不要轻视自己的身体,天地人的精华就在这六尺之躯凝聚;
不要轻视自己的生命,千古流芳的伟业就在一天天中完成。
【汇评】
古语云:“此身不向今生度,更向何生度此身?”盖同此日也,以之作恶,则无穷之祸基于此日;以之为善,则不朽之业亦基于此日。苟不弃时,而此心快足,虽夕死,何恨?不然,即百岁,幸生也。
【译注】
古话说:“此身不向今生度,更向何生度此身?”同是一天,在一天干坏事,无穷的灾祸的根源就是这一天;在一天做好事,不朽的功业,根源也是这一天。如果不放弃每一时刻,使内心对自己满意,那么即使晚上就死去,又有什么遗憾呢?反之,即使活上一百年,也不过是侥幸苟活罢了!
【原文】
言不必信;
行不必果。
【译文】
说话不必只顾讲信用;
行事不一定要干到底。
【汇评】
孟子言也。又云:“言必信,行必果,硁硁然小人哉!”言大节不亏,大事不计细行也。与圣贤之道不违,且可救迂者之弊。
【译注】
这是孟子的话。孟子还说:“说话一定守信用,办事一定要有结果,这是固执而不知权变的小人的做法”。这些都是指大节不亏欠的情况下,做大事不能计较细枝末节。与圣贤之道不相违背,并且可以救治迂腐者的病痛。
【原文】
效小节者,不能成大威;
恶小耻者,不能成荣名。
【译文】
在小节上循规蹈矩的人,不能成就大的威名;
在小耻上深恶痛绝的人,不能成就大的荣耀。
【原文】
醉酒饱肉,浪笑恣谈,却不错过了一日?
妄动胡言,昧理纵欲,却不作孽了一日?
【译文】
醉美酒,饱佳肴,浪荡欢笑,恣意纵谈,岂不是又错过了一天的时光?
轻举动,乱言语,昧于事理,放纵情欲,岂不是又积累了一天的罪过?
【汇评】
无论造孽结冤,而把弥天盖地的力量,积庆垂庥的日子,忙过错过,岂不可惜!
【译注】
先不说这种轻妄行为造成的罪孽,结下的仇怨。只说把人涵盖宇宙的力量,把积善降福的时光白白浪费掉,不也是十分可惜的吗?
【原文】
不让古人,是谓有志;
不让今人,是谓无量。
【译文】
敢和古人比道德比功业,这是胸怀大志;
面对今人不谦逊不退让,这是度量褊狭。
【原文】
一能胜千,君子不可无此小心;
吾何畏彼,丈夫不可无此大志。
【译文】
一种长处,能胜过许多长处,士君子不可不怀这样的小心;
同为世人,我为什么害怕他?大丈夫不可没有这样的壮志。
【原文】
怪小人之颠倒豪杰,不知惟颠倒方为小人;
惜君子之受世折磨,不知惟折磨乃见君子。
【译文】
人们常对小人颠倒搬弄君子而惊怪,却不了解惯于颠倒搬弄,才是小人之所以为小人;
人们常为君子受尽世上折磨而惋惜,却不知晓遭受这种折磨,才是君子为什么是君子。
【汇评】
或问:人遭患难,是不幸事?曰:患难亦是不经事人良药,明心炼性,通变达权,正在这处得力。人生最不幸处,是偶一失言,而祸不及;偶一失谋,而事幸成;偶一恣行,而获小利。后乃视为故常,恬不为意,则败行丧检,莫大之患。
【译注】
有人问:人遭到忧患灾难,是不幸的事吗?我的回答是:患难是不谙世事的人的一剂良药,心性明澈,通达权变等优点,正是从患难获得的。人生最不幸的,是开始说话不检点,却没有遭到教训;偶尔算计失误,却侥幸获得成功;偶尔按欲望办事,却获得意外的好处。后来就认为这很正常,毫不在意,于是行为败坏而完全失去检点,这才是最大的祸患啊!
【原文】
经一番挫折,长一番识见;
容一番横逆,增一番器度;
省一分经营,多一分道义;
学一分退让,讨一分便宜;
去一分奢侈,少一分罪过;
加一分体贴,知一分物情。
【译文】
经历一次失败挫折,就增长一番见识;
容忍一次强暴无理,就增加一番度量;
省去一次名利经营,就成就一分道义;
学会一分谦退逊让,就获得一分益处;
减少一分奢华浪费,就减少一分过错;
增加一分体贴关怀,就体悟一分人情。
【原文】
不自重者取辱;
不自畏者招祸;
不自满者受益;
不自是者博闻。
【译文】
不尊重自己的人,自取羞辱;
不畏惧自己的人,招惹祸患;
不满足自己的人,多得增益;
不高看自己的人,博学多闻。
【原文】
有真才者,必不矜才;
有实学者,必不夸学。
【译文】
真有才干的人,一定不会矜耀自己的才干;
真有学问的人,一定不会夸耀自己的学问。
【原文】
盖世功劳,当不得一个“矜”字;
弥天罪恶,最难得一个“悔”字。
【译文】
纵有盖世的功劳,当不得骄纵矜耀;
纵有弥天的罪恶,最难得悔过自新。
【原文】
诿罪掠功,此小人事;
掩罪夸功,此众人事;
让美归功,此君子事;
分怨共过,此盛德事。
【译文】
推卸罪责,窃夺功劳,这是无耻小人的做法;
掩饰罪过,夸耀功劳,这是芸芸众生的做法;
奖赏让人,功劳归人,这是谦谦君子的做法;
分担怨怼,承担责任,这是盛德之士的做法。
【汇评】
陈榕门云:“让美归功,功自易集;分怨共过,过亦何伤?此唯明于大体而存心公恕者能之。”
【译注】
陈宏谋说:“谦虚礼让,功劳奖赏归于他人,自会建立更多的功劳;分担怨恨,共同担负过错的责任,即使有人责怪,又有什么妨碍呢?这只有识大体,而又心地公正宽恕的人,才做得到。”
【原文】
毋毁众人之名,以成一己之善;
毋没天下之理,以护一己之过。
【译文】
不要以败坏众人名誉的做法,去成就自己一人的美名;
不要以埋没天下公理的方式,去掩饰自己一人的过失。
【汇评】
世之人常把好事让与他人做,而甘居己于不肖,又要掠个好名儿在身上,而诋他人为不肖。悲夫!是益其不肖也。
今人有过,只在文饰弥缝上做工夫,费尽了无限巧回护,成就了一个真小人。
【译注】
世上人常常把好事让给别人去做,而自己甘心处在不贤明的地位上,却又要为自己掠个好名声,因而诬蔑别人是多么不贤明。可悲啊!这样做就更加不贤明了。
现在的人有了过错,只是在文过饰非、掩盖回护上做文章,费尽百般回护的心机,把自己造成货真价实的小人!
【原文】
大着肚皮容物;
立定脚根做人。
【译文】
以宽广的胸襟,容纳天下万物;
以坚定的立场,堂堂正正做人。
【原文】
实处著脚;
稳处下手。
【译文】
在坚实的地方站稳脚跟;
在稳妥的时机处理问题。
【原文】
读书有四个字最要紧,曰“阙疑好问”;
做人有四个字最要紧,曰“务实耐久”。
【译文】
读书求学,最重要的,是不避疑难,并且虚心求教;
为人处世,最重要的,是求真务实,并且坚持不懈。
【原文】
事当快意处,须转;
言到快意处,须住。
【译文】
办事顺畅,称心如意时,应该转向;
说话顺畅,痛快得意时,应该住口。
【汇评】
殃咎之来,未有不始于快心者,故君子得意而忧,逢喜而惧。
【译注】
祸患的到来,没有不是肇始于称心如意、得意忘形的时候,所以君子在得意时,反要忧虑自省,在高兴的时候,反要知道警惕。
【原文】
物忌全胜;
事忌全美;
人忌全盛。
【译文】
万物,最忌一枝独秀;
事情,最忌十全十美;
人物,最忌盛极一时。
【原文】
尽前行者地步窄;
向后看者眼界宽。
【译文】
一心前进的人,道路很狭窄;
懂得后顾的人,眼界很宽阔。
【原文】
留有余不尽之巧,以还造化;
留有余不尽之禄,以还朝廷;
留有余不尽之财,以还百姓;
留有余不尽之福,以贻子孙。
【译文】
把自己享用不尽的智慧,奉还给天地;
把自己享用不尽的俸禄,奉还给朝廷;
把自己享用不尽的财富,奉还给百姓;
把自己享用不尽的福分,贻留给子孙。
【原文】
四海和平之福,只是随缘;
一生牵惹之劳,总因好事。
【译文】
四海和平安定的幸福,只是来自随缘处事;
一生牵扯搅扰的劳苦,总是由于节外生枝。
【原文】
花繁柳密处,拔得开,方见手段;
风狂雨骤时,立得定,才是脚根。
【译文】
在花繁柳密、诱人欲望的境地,拨得开,放得下,才是英雄的手段;
在风狂雨骤、危难袭来的关头,立心定,立足稳,才是志士的坚贞。
【汇评】
不见可欲时,人人都是君子;一见可欲,不是滑了脚根,便是摆动念头。苟非中存有主,将自己的身家性命体贴一番,鲜有不堕入魔障者。先辈诗云:“世上无如人欲险,几人到此误生平。”沉溺者可以惊心回首矣!
人当变故之来,只在静过,不宜躁动,即使万无解救,而志正守确,虽事不可为,而心终可白。否则,必至身败而名亦不保,非所以处变之道。
【译注】
在没有欲望诱惑时,人人都是君子,但一见到欲望的对象,不是丧失立场,就是动摇不定。如果不是内心有主见,把自己和家庭利益考虑一番,很少有不堕入歧途的。先辈有诗句:“世上无如人欲险,几人到此误生平!”沉溺的人可以因这句诗而惊心回首了!
在突然遭到变故时,应该静观待变,不宜急躁乱动,即使灾祸临头,万无解救,也应志向操守确定不移,虽然事情不可挽回,但内心终究还是可以大白于天下的。否则,一定会落得身败名裂的后果。急躁乱动,不是应付突发变故的办法。
【原文】
步步占先者,必有人以挤之;
事事争胜者,必有人以挫之。
【译文】
每一步都想拔尖占先的人,一定有人排挤他;
每一事都要争强斗胜的人,一定有人挫败他。
【原文】
能改过,则天地不怒;
能安分,则鬼神无权。
【译文】
能改过自新,天地都会转怒为喜;
能安分守己,鬼神也将无权肇祸。
【汇评】
王文成公云:“人果能一旦洗涤旧染,虽昔为寇盗,今日亦不害为君子。”
袁了凡云:“从前种种,譬如昨日死;从后种种,譬如今日生。”可为悔过者法。
人能置身静隐中,即鬼神造化,亦奈何他不得。先辈诗云:“守分身无辱,知几心自闲。”
【译注】
王文成说:“人如果一朝涤净污浊,即使过去是盗贼,也不妨碍他今天做个君子。”
袁黄说:“从前的所作所为,就如同昨天已经死去了;以后的所作所为,就像今天获得新生一样。”这话可以为悔过自新的人所效法。
如果人能安静地隐居,不涉足尘世的纷争,那么即使鬼神造化对他都无可奈何。先辈有诗说:“安分守己,就不会受到羞辱;能洞知事变的机微,内心自然安闲虚旷。”
【原文】
言行拟之古人,则德进;
功名付之天命,则心闲;
报应念及子孙,则事平;
受享虑及疾病,则用俭。
【译文】
言行效法古代圣贤,就会道德长进;
功名听任天命安排,就会心闲意适;
报应想到子孙承受,就会办事公正;
享受想到疾病痛苦,就会财用节俭。
【原文】
治身,即治人章本;
正己,即正众先声;
忠恕,乃圣道之真传;
方人,岂学者之长事?
【译文】
管理自己,是管理别人的根本;
端正自己,是端正别人的前提;
忠诚宽容,乃是儒学的真传;
教正别人,岂是职责的重点?
【原文】
安莫安于知足;
危莫危于多言;
贵莫贵于无求;
贱莫贱于多欲;
乐莫乐于好善;
苦莫苦于多贪;
长莫长于博谋;
短莫短于自恃;
明莫明于体物;
暗莫暗于昧几。
【译文】
最安逸超不过知足保和;
最危险超不过多言致祸;
最可贵超不过无欲无求;
最卑贱超不过贪欲过多;
最快乐超不过好善乐施;
最痛苦超不过贪心如炽;
最优长超不过足智多谋;
最短处超不过刚愎自用;
最聪明超不过体察物理;
最昏昧超不过不明征兆。
【原文】
能知足者,天不能贫;
能忍辱者,天不能祸;
能无求者,天不能贱;
能外形骸者,天不能病;
能不贪生者,天不能死;
能随遇而安者,天不能困;
能造就人材者,天不能孤;
能以身任天下后世者,天不能绝。
【译文】
知足常乐的人,天无法使他贫困;
忍辱负重的人,天无法使他遭灾;
无欲无求的人,天无法使他卑贱;
超于形骸的人,天无法使他伤病;
不贪恋生的人,天无法使他死去;
随遇而安的人,天无法使他困顿;
造就人才的人,天无法使他孤独;
造福后世的人,天无法使他恩绝。
【原文】
天薄我以福,吾厚吾德以迓之;
天劳我以形,吾逸吾心以补之;
天危我以遇,吾亨吾道以通之;
天苦我以境,吾乐吾神以畅之。
【译文】
上天安排我福分浅薄,我以高尚道德去迎接它;
上天安排我身体劳顿,我以安逸心态去弥补它;
上天安排我遭遇危难,我以修行大道去通达它;
上天安排我境况困苦,我以精神愉悦去排遣它。
【原文】
贫贱不能移;
富贵不能淫;
威武不能屈。
【译文】
贫穷卑贱,不能改变我的节操;
富有显贵,不能侮辱我的人格;
威胁武力,不能屈服我的意志。
【原文】
吉凶祸福,是天主张;
毁誉予夺,是人主张;
立身行己,是我主张。
【译文】
人生的吉凶祸福,是上天主宰的;
人事的毁誉予夺,是别人主宰的;
一生的立身行事,是自己主宰的。
【汇评】
陈榕门云:“在我者,勉之;在人者,听之;在天者,顺以受之而已。”
【译注】
陈宏谋说:“由自己决定的,就努力去做;由人决定的,就听任别人;由上天主宰的,顺从地接受就是了!”
【原文】
要得富贵福泽,天主张,由不得我;
要做贤人君子,我主张,由不得天。
【译文】
要想获得富贵荣华,因为这是上天主宰的,我不妄图改变;
要想做个贤人君子,因为这是由我主张的,天也休想改变。
【原文】
富以能施为德;
贫以无求为德;
贵以下人为德;
贱以忘势为德。
【译文】
豪富的人,乐善好施是美德;
贫穷的人,无求于人是美德;
尊贵的人,屈己下人是美德;
卑贱的人,忘却势利是美德。
【汇评】
陈榕门云:“四语合来,无非要人重仁义而轻势利。”
【译注】
陈宏谋说:“这四句话合起来,无非要人重视仁义,而轻视势利而已。”
【原文】
护体面,不如重廉耻;
求医药,不如养性情;
立党羽,不如昭信义;
作威福,不如笃志诚;
多言说,不如慎隐微;
博声名,不如正心术;
恣豪华,不如乐名教;
广田宅,不如教义方。
【译文】
维护体面,不如注重廉耻;
求医问药,不如怡养性情;
培植党羽,不如昭明信义;
作威作福,不如笃信诚实;
泛言多语,不如谨小慎微;
博取名声,不如端正心术;
恣肆豪华,不如乐于礼教;
广置田宅,不如教子正道。
【原文】
行己恭;
责躬厚;
接众和;
立心正;
进道勇;
择友以求益;
改过以全身。
【译文】
言行举止,要恭敬谨严;
自责过失,要深刻切实;
与人相处,要谦和友善;
志趣所向,要端正无邪;
精进道德,要勇往直前;
选择朋友,要有益身心;
改正过失,使身心健泰。
【汇评】
刘念台云:“改过一法,是圣贤独步工夫,层层剥换,不登巅造极不已。常人耻闻过,卒归下流,悲夫!”
【译注】
刘宗周说:“改正过错,是圣贤独到的修养功夫,不断改错从新,非达到纯粹精微的境界不可。一般的人,耻于听到对自己过失的批评,所以他们最终只能归为低层次的人,可悲啊!”
【原文】
敬为千圣授受真源;
慎乃百年提撕紧钥。
【译文】
恭敬,是圣贤代代相传的众善真源;
谨慎,是提醒一生无过的重要机栝。
【原文】
度量如海涵春育;
应接如流水行云;
操存如青天白日;
威仪如丹凤祥麟;
言论如敲金戛石;
持身如玉洁冰清;
襟抱如光风霁月;
气概如乔岳泰山。
【译文】
胸怀要像海涵春育,博大温和;
接物要像行云流水,自然流畅;
操守要像青天白日,磊落光明;
仪表要像丹凤祥麟,严谨祥和;
谈吐要像敲金戛玉,爽朗明快;
持身要像美玉坚冰,清净无瑕;
襟怀要像光风霁月,坦荡高洁;
气概要像岳泰高山,坚定雄伟。
【原文】
“海阔从鱼跃,天高任鸟飞”,非大丈夫不能有此度量;
“振衣千仞冈,濯足万里流”,非大丈夫不能有此气节;
“珠藏泽自媚,玉蕴山含辉”,非大丈夫不能有此蕴藉;
“月到梧桐上,风来杨柳边”,非大丈夫不能有此襟怀。
【译文】
“大海的宽阔任从鱼儿腾跃,长空的高远任凭鸟儿飞翔”,不是真正的大丈夫没有这样的度量;
“振动衣袂登上千仞山冈,在奔腾万里的河流中洗足”,不是真正的大丈夫没有这样的气节;
“藏有珍珠的湖泊自然妩媚,蕴含着美玉的山川自然明丽”,不是真正的大丈夫没有这样的内蕴;
“月亮挂在梧桐上,风儿来到杨柳边”,不是真正的大丈夫没有这样的襟怀。
【原文】
处草野之日,不可将此身看得小;
居庙堂之日,不可将此身看得大。
【译文】
身处草野,地位卑贱的时候,不可妄自菲薄;
身处朝廷,地位高贵的时候,不可妄自尊大。
【原文】
只一个俗念头,错做了一生人;
只一双俗眼睛,错认了一生人;
【译文】
只因一个俗念萦心,就整个一生都会做错;
只因一双俗眼识物,就满世的人都会认错。
【汇评】
陈榕门云:“语云:‘凡病皆可医,惟俗不可医。’正谓此也。”
【译注】
陈宏谋说:“有这样的话:‘什么病都能治,就是庸俗不能治。’说的就是这个。”
【原文】
非所困而困,名必辱;
非所据而据,身必危。
【译文】
不应该陷入的困境而陷入了,必然辱没名声;
不应该依靠的力量而依靠了,必然陷入危难。
【汇评】
凡人欲举事以图功,必度吾力之所能而后为之;若其事本不可为,而强用其力以至于困,必贻讥于人而名辱。如欲有所凭藉以图安,必度其人之可依而后依之,若其人本不足据而妄据之,便是“非所据而据”焉,必取祸败而身危。
【译注】
人们凡要做事而谋求成功,必须衡量自己的能力,然后着手;如果事情根本无法成功,却勉强努力以至陷入困境,必然受到讥笑而辱没自己的名声。如果想凭借他人的力量求得安康,必须衡量这人是否可靠,然后再去凭借;假如这人不可借助,却轻妄地借助于他。这就是“非所据而据”,结果是必然招致祸败而危及自身。
【原文】
心不妄念,身不妄动,口不妄言,君子所以存诚;
内不欺己,外不欺人,上不欺天,君子所以慎独;
不愧父母,不愧兄弟,不愧妻子,君子所以宜家;
不负天子,不负生民,不负所学,君子所以用事。
【译文】
心不妄念,身不妄动,口不妄言,这是君子修己存诚的方法;
内不欺己,外不欺人,上不欺天,这是君子慎于独处的根由;
不愧父母,不愧兄弟,不愧妻儿,这是君子宜其家室的重要内容;
不负天子,不负百姓,不负所学,这是君子为什么出而任事的原则。
【原文】
以性分言,无论父子兄弟,即天地万物,皆一体耳,何物非我?于此信得及,则心体廓然矣;
以外物言,无论功名富贵,即四肢百骸,亦躯壳耳,何物是我?于此信得及,则世味淡然矣!
【译文】
从天性的角度看,不仅父子兄弟,即使天地万物,都是一个整体罢了,又有什么事物不是我呢?如果对此领悟到位,心胸就豁然开朗了;
从外物的角度看,不仅功名富贵,即使个人身躯,也是一个空壳罢了,又有什么事物属于我呢?如果对此体悟到位,世事就自然淡漠了。
【原文】
有补于天地曰“功”,有关于世教曰“名”,有学问曰“富”,有廉耻曰“贵”,是谓“功名富贵”;
无为曰“道”,无欲曰“德”,无习子鄙陋曰“文”,无近于暧昧曰“章”,是谓“道德文章”。
【译文】
对世阃有所补益,叫做“功”;在道德教化上有贡献,叫做“名”;博学多识,叫做“富”;有廉耻,叫做“贵”;这就是“功名富贵”;
清静无为,叫做“道”;无欲无求,叫做“德”;没有涉于鄙陋的习染,叫做“文”;不昧于原则,叫做“章”;这就是“道德文章”。
【原文】
困辱非忧,取困辱为忧;
荣利非乐,忘荣利为乐。
【译文】
困厄羞厚不算忧患,自取困厄羞辱,才是真忧患;
荣华利禄不算快乐,忘却荣华利禄,才是真快乐。
【汇评】
自君子观之,人欲是极苦的,天理是极甜的。小人反是,故从欲则如附膻,从理则若嚼蜡。
【译注】
在君子看来,人有欲望是极痛苦的,而天理才是甘甜的。小人与此相反,所以追求欲望,如同蚂蚁追附腥膻一样;而遵从天理,却觉得味同嚼蜡。
【原文】
热闹荣华之境,一过辄生凄凉;
清真冷淡之为,历久愈有意味。
【译文】
荣华热闹的境界,一过去便生凄凉;
率真平淡的行为,越历久越有意味。
【汇评】
潘少白云:“至理所在,入其中则乐见;若外饰之事,初见绚然,入其中则索然。”真见道之言也。
【译注】
潘谘说:“高明的真理,人深入其中就感到无比快乐;而是外表华饰的事,初见时光彩夺目,深入其中却索然寡味。”这是通晓大道的妙言啊。
【原文】
心志要苦;
意趣要乐;
气度要宏;
言动要谨。
【译文】
思想意志,要经得住苦;
心意情趣,要体现出乐;
气魄度量,要恢弘雄健;
言语举止,要谨慎诚敬。
【原文】
心术以光明笃实为第一;
容貌以正大老成为第一;
言语以简重真切为第一。
【译文】
心术以光明而诚实为首要;
容貌以正大而老成为首要;
言语以简重而真切为首要。
【汇评】
陈榕门云:“三者工夫,原是一串,其效果亦是一串,丝毫假借不得。”
【译注】
陈宏谋说:“这三种工夫,原是互相联结着的,其效果也是相关联的,一点也不能假借。”
【原文】
勿吐无益身心之语;
勿为无益身心之事;
勿近无益身心之人;
勿入无益身心之境;
勿展无益身心之书。
【译文】
无益于身心的话不要说;
无益于身心的事不要做;
无益于身心的人物不要接近;
无益于身心的场所不要进入;
无益于身心的书籍不要阅读。
【汇评】
田静持说:“凡看理学之书,与养生之说,皆有切于日用,有助于性灵,不可作等闲看过。或冗屑书帙,无益性灵,徒损心目,不若闲观山水之为得也。”
【译注】
田静持说:“理学和养生方面的书,对于日常修身养性,都有切实的用途,不应当作闲书来看。而那些芜杂琐屑的闲书,对性灵没有任何好处,又损伤心神眼目,还不如悠闲地观赏山水风光,可以有较多的收获呢。”
【原文】
此生不学,一可惜;
此日闲过,二可惜;
此身一败,三可惜。
【译文】
一生放弃学习,是第一件可惜的事;
一天白白度过,是第二件可惜的事;
自身言行败坏,是第三件可惜的事。
【汇评】
“少年不努力,老大徒伤悲。”良可浩叹!
吕新吾云:“只竟夕检点今日说得几句话关系身心,行得几件事有益世道。自慊自愧,自恍然独觉矣。人能内反至此,决不虚度一生。”
吕新吾说:“少年要想我现在干得什么事,到头成个什么人,便有许多恨心,许多愧汗,如何放得自家过?”
【译注】
“少年不努力,老大徒伤悲。”真令人浩叹!
吕坤说:“应该彻底检查反省:我今天说了几句有益于身心健康的话?我今天干了几件有益于社会的事情?感到不满足和惭愧,自然就会自责和觉醒过来。人能够自我反省到这样的程度,就决不会虚度一生了。”
吕坤说:“年轻人要想一想,自己现在能够做什么事?到头来会成为什么样的人?这样就会感到许多遗憾,流下惭愧的汗,这样怎么会随便苟且地放过自己呢?”
【原文】
休诿罪于气化,一切责之人事;
休过望于世间,一切求之我身。
【译文】
不要归罪于天地阴阳的变化,一切都应责于人事;
不要对世人抱有过高的期望,一切都应求诸自身。
【汇评】
陈榕门云:“亟亟于所当尽,而不役役于所不可知也。”
【译注】
陈宏谋说:“所应该尽力奋斗的,就急速着手;不要太过用心于不可知的东西。”
【原文】
自责之外,无胜人之术;
自强之外,无上人之术。
【译文】
除了鞭策自己之外,没有胜过别人的办法;
除了自强不息之外,没有超过别人的办法。
【汇评】
其胜人上人之本领,正于其自责自强处见之。
【译注】
这胜过别人、超过别人的本领,正是在严于自责和自强不息这两方面培养出来的。
【原文】
门内罕闻嬉笑怒骂,其家范可知;
座右遍书名论格言,其志趣可想。
【译文】
门内听不到嬉笑怒骂,这一家的风范可以知道;
座右侧写满格言名句,这个人的志趣可以想像。
【汇评】
朱子云:“圣贤之言,常将眼头过,口头转,心头运。”
袁了凡云:“凡人居家,几案上须有劝善书,或先贤格言一册,俾朝夕翻阅,可以收摄身心,扩充善念,获益不浅。而于教子弟辈,尤为要紧。”
程子云:“古之人,自能食能言而教之,是故大学之法,以预为先。盖幼年心性未定,却以先入之言为主。为父兄师长者,则当以格言至论,日陈于前,与之朝夕而讲论之。日复一日,盈耳充腹,久之义理浃洽浸灌,不知不觉,入于圣贤之路矣!若为之不预,偏好之见生于内,嗜欲之缘接于外,欲其不染于习俗也,难矣!”
【译注】
朱熹说:“古代圣贤的话,要经常在眼里看,嘴里念,心中想。”
袁黄说:“居家生活,桌案上应摆有劝人从善的书,或者是古代圣贤的一册格言,每天早晚翻阅,可以收敛身心,扩充善念,极有好处。这对于教诲子弟,尤为重要。”
程颐说:“古代的人,从孩子刚会吃饭说话时,就去教诲他,所以教育方法,以预教为先。因为小孩在幼年时,思想性格还没有定型,以首先灌输的话为主。作为父兄师长的,应该把合适的格言,每天放在孩子的面前,早晚讲解评论。日复一日,充满他的耳畔和心中,久而久之,其中的道理就慢慢领会了,不知不觉,就会走上圣贤的道路了。如果不预先教育,小孩子内心已产生了偏僻的喜好,又接受了外界助长嗜好和欲念的思想,这时想不让他沾染上鄙陋的习俗,那就太难了!”
【原文】
慎言动手妻子仆隶之问;
检身心于食患起居之际。
【译文】
即使对待妻室子女和仆人,也应说话谨慎稳重;
即使在日常饮食起居之间,也要随时检点身心。
【汇评】
陈榕门云:“二者皆人所易忽,于此处亦有操持,则无时敢忽。故观人每于所忽。”
【译注】
陈宏谋说:“这两方面都是容易被人忽略的,如果在这些方面也能严谨修持,那就没有疏忽的地方了。所以观察人的品行,应常常注意这些容易被忽略的微小方面。”
【原文】
文艺自多,浮薄之心也;
富贵自雄,卑陋之见也。
【译文】
自负才艺超群而睥睨一切,这是轻浮浅薄的心理;
自恃豪富显贵而傲视一切,这是卑劣鄙陋的见识。
【汇评】
此二人者,皆可怜也。而雄富贵者,尤鄙!
满面富贵气,此是市井小人,不堪入有道门墙。
【译注】
这两种人,都很可怜,而自恃富贵的人,尤为卑鄙!
满脸富贵者的骄横,这是市井小人,根本不配进入有道德人的圈子。
【原文】
世人以七尺为性命;
君子以性命为七尺。
【译文】
世人把七尺身躯,看作自己的生命;
君子把自己生命,看作七尺的躯壳。
【原文】
气象要高旷,不可疏狂;
心思要缜密,不可琐屑;
趣味要冲淡,不可枯索;
操守要严明,不可激烈。
【译文】
气象要高远旷达,但不可粗疏狂放;
心思要缜密细致,但不可琐屑繁杂;
趣味要平和冲淡,但不可枯燥索然;
操守要严谨光明,但不可偏激酷烈。
【原文】
聪明者戒太察;
刚强者戒太暴;
温良者戒无断。
【译文】
聪明过人的人要戒的,是过于明察;
性格刚强的人要戒的,是暴躁易怒;
温和善良的人要戒的,是缺少决断。
【汇评】
古人云:“当断不断,反受其乱。”
【译注】
古人说:“在应该决断时犹豫不决,反而会受到损害。”
【原文】
以情恕人;
以理律己。
【译文】
依据人情去宽恕别人;
依据理法来约束自己。
【原文】
退一步,再退一步,乃处世之法;
进一层,再进一层,乃律己之方。
【译文】
退让一步,再退让一步,这是处世的善法;
奋进一层,再奋进一层,这是律己的良方。
【原文】
安则怠,怠则忽,忽则淫乐纵而不知捡;
苦则思,思则勉,勉则善心生而可明道。
【译文】
生活安逸就会怠惰,怠惰就会苟且,苟且就会纵情享乐,而失去检点;
生活困苦就会多思,多思就会勤勉,勤勉就会趋于善良,而明了大道。
【原文】
以恕己之心恕人,则全交;
以责人之心责己,则寡过。
【译文】
以宽恕自己的心去宽恕别人,就能保全友谊;
用责备别人的心来责备自己,就能减少过错。
【原文】
力有所不能,圣人不以无可奈何者责人;
心有所当尽,圣人不以无可奈何者自诿。
【译文】
竭尽所能但未能成功,圣人不会就无能为力的事责备别人;
应当尽力却没有尽力,圣人不会以无能为力为由推卸责任。
【汇评】
陈榕门云:“此即‘躬自厚而薄责于人’也。人每相反出之,故终其身,惟见人之不如己意,不见己之不如人意。张子所云:‘以贵人之心责己,以恕己之心恕人,则近道’,是也。”
【译注】
陈宏谋说:“这就是‘严以责己,宽以责人’。而人们却常常与之相反,所以他们终生只看到别人不如自己的意,却看不到自己不如别人的意。张子说:‘以责备别人之心责备自己,以宽恕自己之心去宽恕别人,这才接近道。’说得对极了。”
【原文】
众恶必察众好必察易;
自恶必察自好必察难。
【译文】
对于众人的好差看清楚,易;
对于自身的好差看清楚,难。
【汇评】
陈榕门云:“察于众好众恶者,不肯轻信人言;察于自好自恶者,不肯偏执己见。二者合,而好恶乃得其真矣。”
【译注】
陈宏谋说:“凡是对众人的优缺点看得很清楚的人,就不轻信别人的话;凡是对自己的优缺点看得很清楚的人,不会固执一己之见。这两方面合在一起,才能对人的优缺点真正了解。”
【原文】
作本色人;
说根心话;
干近情事。
【译文】
以本来面目做人;
据自己真心说话;
近世态人情做事。
【原文】
见人不是,诸恶之根;
见己不是,万善之门。
【译文】
只看到别人的过失,这是造成各种罪错的根源;
能看到自己的过失,这是培养各种美德的门径。
【汇评】
唐荆川《与弟书》云:“居常但见人过,不见己过,此学者公共病痛,亦学者切骨病痛。自后读书做人,须要刻刻检点自家病痛,盖所恶于人许多病痛处,若真知反己,则色色有之也。”
【译注】
唐荆川写给弟弟的信中说:“平时只看到别人的过错,却看不到自己的缺点,这是求学人共同的毛病,也是深切入骨的疾患。以后读书做人,要时时检点反省自己的毛病,也就是在别人身上而为自己所厌恶之处。假如切实做到反省自身,就会发现,在别人身上发现的种种毛病,自己原来也样样都有。”
【原文】
“不为过”三字,昧却多少良心?
“没奈何”三字,抹却多少体面?
【译文】
用“不为过”三个字来掩饰,使多少人多少次昧却了良心?
用“没奈何”三个字来推诿,使多少人多少次未完成体面的事呀?
【汇评】
四语义味无穷,非老于世务者不知。
【译注】
这四句话意味无穷,不是深谙世事的人是很难了解的。
【原文】
品诣常看胜如我者,则愧耻自增;
享用常看不如我者,则怨尤自泯。
【译文】
品德修养,常看那些比我强的人,自然就增加了惭愧羞耻之感,从而努力赶上;
生活享受,常看那些不如我的人,自然就消除了怨天尤之心,从而心平气和。
【原文】
家坐无聊,亦念食力担夫,红尘赤日;
官阶不达,尚有高才秀士,白首青衿。
【译文】
居家无聊,想一想还有多少出力的人,头顶烈日,奔波谋生;
官位不高,想一想还有多少高才秀士,熬到白头,仍是童生。
【汇评】
退一步想,大有味,唯知足者能之。先辈诗云:“欲除烦恼先忘我,各有因缘莫羡人。”真得自在之乐。
【译注】
退一步想,就大有意味,但只有知足的人才能做到。先辈写诗说:“欲除烦恼先忘我,各有因缘莫羡人。”真是获得了自在的快活。
【原文】
常思终天抱恨,自不得不尽孝心;
常思度日艰难,自不得不节费用;
常思人命脆薄,自不得不惜精神;
常思世态炎凉,自不得不奋志气;
常思法网难漏,自不得不戒非为;
常思身命易倾,自不得不忍气性。
【译文】
常想到终生抱憾,自然不能不孝敬父母;
常想到度日艰难,自然不能不节省俭朴;
常想到生命脆弱,自然不能不爱惜精神;
常想到世态炎凉,自然不能不发愤图强;
常想到法网恢恢,自然不能不力戒坏事;
常想到生命易伤,自然不能不隐忍气性。
【原文】
以“媚”字奉亲;
以“淡”字交友;
以“苟”字省费;
以“拙”字免劳;
以“聋”字止谤;
以“盲”字远色;
以“吝”字防口;
以“病”字医淫;
以“贪”字读书;
以“疑”字穷理;
以“刻”字责己;
以“迂”字守礼;
以“恨”字立志;
以“傲”字植骨;
以“痴”字救贫;
以“空”字解忧;
以“弱”字御侮;
以“悔”字改过;
以“懒”字抑奔竞风;
以“惰”字屏尘俗事。
【译文】
用“媚”字来侍奉双亲;
用“淡”字来结交朋友;
用“苟”字来节省费用;
用“拙”字来免除劳碌;
用“聋”字来抵御毁谤;
用“盲”字来远离美色;
用“吝”字来防止多言;
用“病”字来医治淫欲;
用“贪”字来读书求教;
用“疑”字来穷究事理;
用“刻”字来严格律己;
用“迂”字来遵守礼法;
用“恨”字来树立志向;
用“傲”字来培养骨气;
用“痴”字来解救贫厄;
用“空”字来解除忧烦;
用“弱”字来抵御侮辱;
用“悔”字来改正过错;
用“懒”字来抑止追逐名利;
用“情”字来摒弃尘俗事务。
【汇评】
此二十字,皆人所深恶者,今乃假鸩毒为参术,变臭壤为金丹,真觉老大受用,讨尽便宜。
【译注】
以上这二十个字,都是人们深为厌恶的,现在竟将鸩毒用作了人参、白术,变臭泥为灵丹妙药,却使人确实感到用处很大,真讨尽了便宜!
【原文】
对失意人,莫谈得意事;
处得意日,莫忘失意时。
【译文】
对落魄的人,不要谈论自己的得意事;
处得意之日,不要忘记不得志的时候。
【原文】
贫贱是苦境,能善处者自乐;
富贵是乐境,不善处者更苦。
【译文】
贫贱是痛苦的境遇,但是善于自处的人,苦中自有快乐;
富贵是安乐的境遇,但是不善自处的人,却可能更苦楚。
【原文】
恩里由来生害,故快意时须早回头;
败后或反成功,故拂心处莫便放手。
【译文】
恩泽里从来会生害,所以得意时候,应该及早回头;
失败后或许反成功,所以处在逆境,不要轻易撒手。
【原文】
深沉厚重,是第一等资质;
磊落豪雄,是第二等资质;
聪明才辩,是第三等资质。
【译文】
渊深沉静,忠厚持重,是第一等的禀赋;
真率坦荡,豪迈雄健,是第二等的禀赋;
聪明智慧,能言善辩,是第三者的禀赋。
【原文】
上士忘名;
中士立名;
下士窃名。
【译文】
上等修养的人,忘却名誉;
中等修养的人,树立名誉;
下等修养的人,窃取名誉。
【汇评】
忘名者,体道合德,享鬼神之福佑,非所以求名也;立名者,修身慎行,惧荣观之不显,非所以攘名也;窃名者,厚貌深奸,干浮华之虚称,非所以得名也。
【译注】
忘却名誉的,言行合乎道德,会受到鬼神的福佑,用不着自己追求名誉;树立名誉的,修养身心,谨言慎行,害怕自己的荣誉不显,不会推辞好名声;至于盗窃名誉的人,外貌忠厚,内心深藏奸诈,努力捞取浮华的虚名,却得不到真正名誉。
【原文】
好讦人者身自危,自甘为愚,适成其保身之智;
好自夸者人多笑,自舞其智,适见其欺人之愚。
【译文】
喜欢攻讦别人的人,常危及自身,只有甘当愚者,才能成就保身的智慧;
喜欢自我吹嘘的人,多被人耻笑,兀自耍小聪明,正表现出自欺的愚蠢。
【原文】
闲暇出于精勤;
恬适出于祗惧;
无思出于能虑;
大胆出于小心。
【译文】
闲暇时间,出于精专勤奋;
恬淡安适,出于恭敬畏惧;
无思无虑,出于善于思考;
胆大无畏,出于谨慎小心。
【原文】
平康之中,有险阻焉;
衽席之内,有鸩毒焉;
衣食之间,有祸败焉。
【译文】
平静安康之中,常常潜藏着艰险;
枕席被褥之内,常常藏匿着毒虫;
衣食住行之间,常常埋伏着祸败。
【汇评】
祸患之伏,不在于经意处,正在于大意处。明哲之士,只在意外处做工夫,故每万全而无弊。
【译注】
祸败的潜伏,往往不是在经心的地方,而是在疏忽大意之处。洞明事理的人,只是在意料之外的地方下工夫,所以往往能够万全而没有弊病。
【原文】
居安虑危;
处治思乱。
【译文】
处安康之境,应考虑可能产生的危难;
处休治之时,要想到可能发生的祸乱。
【汇评】
钱志驺《君子怀刑题文》开讲云:“凡自恕之人,皆日蹈于刑而不知忧,日幸免于刑而不知愧。人方有欲自肆,几疑朝夕补救之迂,而孰知惟此制心之可保人,至无地自容,始悟名教从容之乐,而岂若先乎虑患之为安?”
学问有得之语,当从战兢惕厉中来,真有功世道之文也!
【译注】
钱志驺的《君子怀刑题文》开头说:“大凡宽恕原谅自己的人,每天都在触犯刑律,却不感到忧惧;每天都从刑律中幸免,却不知道愧悔。人在有欲望想要放肆时,往往怀疑每天早晚省察补救是迂腐的,哪里知道只有这样才能保持纯善的心田。到了无法容身时,才觉悟到遵循礼教有一种安逸舒缓的快乐,既然这样,何不预先考虑到祸患以图平安呢?”
这种对道德学问很有心得的话,应该是从战战兢兢、警惕戒慎中得来的,这才是对世道人心有贡献的文章啊!
【原文】
天下之势,以渐而成;
天下之事,以积而固。
【译文】
天下的形势,是逐渐地形成的;
天下的事物,是积累而牢固的。
【汇评】
自古天下国家,身之败亡,不出“积”、“渐”二字。积之微,渐之始,可为寒心哉!是以君子重小损,矜细行,防微蔽。
吕新吾云:“人情之所易忽者,莫如渐;天下之大可畏者,亦莫如渐。周郑交质,若出于骤然,天子虽孱懦甚,亦必有恚心;诸侯虽豪横极,岂敢萌此念?迨积渐所成,其流不觉至是。故步视千里为远,前步视后步为近,千里者步步之积也。是以骤者举世所惊,渐者圣人独惧。明以烛之,坚以守之,毫发不以假借,此慎渐之道也。”
【译注】
自古以来,天下国家以及个人的失败灭亡,原因都不出逐渐和积累两方面。微小的积累,逐渐的开头,想一想,真令人恐惧!所以,君子注意弥补小的损害,重视细小的行为,防止微小的蒙蔽。
吕坤说:“人之常情容易忽略的,没有比得上‘渐’字的,天下最可畏惧的事,也是这个‘渐’字。‘周郑交质’这件事,如果是突然发生的,即使天子十分懦弱无能,也一定是心怀怨恨的;诸侯即使极其蛮横,又怎敢产生这种念头?但是逐渐积累,不知不觉,就发展到了这种程度。一步与千里相比太远了,但是前步后步之间,那是很近的,而千里恰恰就是一步一步积累而成的。所以,骤然发生的事,整个社会都震惊;而事物逐渐的发展变化,只有圣人才能看到并感到畏惧。细致清晰地观察,坚定不移地守护,丝毫不模糊宽容,这才是警惕事物细微渐变的方法。”
【原文】
祸到休愁,也要会救;
福来休喜,也要会受。
【译文】
灾祸临头不要愁怨,但也要善于挽赦;
幸福临来不要过喜,但也要善于受用。
【汇评】
徒愁何益?救得一分是一分。空喜则福可为灾,能受则福且未艾。
【译注】
只是发愁有什么用处?挽救得一点是一点。只是欢喜,幸福可以变为灾祸;善于受用的,幸福是不会穷尽的。
【原文】
天欲祸人,先以微福骄之;
天欲福人,先以微祸儆之。
【译文】
天要降祸给某人,就先用微小的祥福使他骄纵起来;
天要赐福给某人,就先用微小的祸患使他警醒起来。
【原文】
傲慢之人,骤得通显,天将重刑之也;
疏放之人,艰于进取,天将曲赦之也。
【译文】
骄横傲慢的人,骤然通达显赫,上天将要重重地刑伤他;
疏放不拘的人,虽然难以进取,上天将要委婉地宽赦他。
【原文】
小人亦有坦荡荡处,毫无忌惮是已;
君子亦有常戚戚处,终身之忧是已。
【译文】
小人也有胸怀坦荡之处,那就是作孽肆无忌惮;
君子也有时常悲戚之处,那就是终身忧国忧民。
【汇评】
陈榕门云:“迹相似而实不同,人禽之分在此。”
【译注】
陈宏谋说:“外表相似但实质不同,人和禽兽的区别就在这里。”
【原文】
水,君子也,其性冲,其质白,其味淡,其为用也,可以浣不洁者而使洁,即沸汤中投以油,亦自分别而不相混,诚哉君子也;
油,小人也,其性滑,其质腻,其味浓,其为用也,可以污洁者而使不洁,倘滚油中投以水,必至激搏而不相容,诚哉小人也!
【译文】
水,是君子的象征,性情冲和,质地透明,味道淡薄,它的作用,可以洗涤肮脏的东西,使它重新洁净,即使开水里放入油,也是判然分开,决不相混,确实是君子啊;
油,是小人的象征,性情柔滑,质地粘腻,味道浓厚,它的作用,可以玷污清洁的东西,使它积污含垢,如果滚油中放入水,必定激荡相煎,决不相容,确实是小人啊!
【汇评】
形容尽致,推勘入微。明此,可以立身,可以观人。
【译注】
形容得淋漓尽致,观察得细致入微。明白了这种道理,不仅可以树立自身道德,还可以观察他人。
【原文】
凡阳必刚,刚必明,明则易知;
凡阴必柔,柔必暗,暗则难测。
【译文】
凡是阳刚的事物,一定刚健,刚健就一定光明,光明就容易了解;
凡是阴柔的事物,一定柔弱,柔弱就一定晦暗,晦暗就难以测度。
【汇评】
人心宽平则光明,狭险则幽暗。君子小人相反,只在阳明阴暗之间,故圣人衍《易》,以阳为君子,以阴为小人。尝观天下之人,其光明正大,疏畅明达,磊磊落落,无纤介可疑者,必君子也;而其依附洪沼,回互隐伏,闪烁狡狯,不可方物者,必小人也。
【译注】
人心宽阔平和,就会光明坦荡;狭窄险恶,就会幽暗难知。君子和小人相反,其区别就在阳的光明与阴的幽暗,所以圣人推衍《周易》,用阳象征君子,用阴象征小人。我曾经观察天下的人,光明正大,明达疏朗,磊落坦荡,没有丝毫可疑之处的,就一定是君子;而逢迎附和,回旋遮蔽,闪烁其词,诡诈狡猾,不可名状的,则一定是小人。
【原文】
称人以颜子,无不悦者,忘其贫贱而天;
指人以盗跖,无不怒者,忘其富贵而寿。
【译文】
称赞别人是颜回,没有不高兴的,却忘了颜回是贫贱而短命的;
指责别人是盗跖,没有不生气的,却忘了盗跖是富贵而长寿的。
【汇评】
人心好善恶恶之同然,如此,而作人却与盗跖同归,何恶其名而好其实耶?
【译注】
人的内心喜爱善,讨厌恶,都是一样的,但是有的人在处事做人上却和盗跖走同一条路,为什么只厌恶他的名声,却喜欢他的实质呢?
【原文】
事事难上难,举足常虞失坠;
件件想一想,浑身都是过差。
【译文】
事事难上加难,举足迈步,应担心失足跌跤;
事事想它一想,浑身上下,会发现都是过失。
【原文】
怒宜实力消融;
过要细心检点。
【译文】
怒气应下实力消除融化;
过错要用细心检点省察。
【原文】
探理宜柔,优游涵泳,可以自得;
决欲宜刚,勇猛奋迅,可以自新。
【译文】
探究事理应当柔韧,从容深入,就可以有所收获;
斩绝嗜欲应当刚决,勇猛迅速,就可以日日图新。
【原文】
惩忿窒欲,其象为损,得力在一“忍”字;
迁善改过,其象为益,得力在一“悔”字。
【译文】
惩戒怨怼,抑制欲望,表现在卦象上是损卦,欲获成功,关键在忍耐;
改正错误,趋向至善,表现在卦象上是益卦,欲受裨益,关键是悔改。
【汇评】
能惩能窒,即是“改过”;改之又改,以至于寡,即是“迁善”;寡之又寡,以至于无,即是“止于至善”。
【译注】
能够惩戒和抑制,就是“改正过错”;不断改正,到了过错很少的程度,就“趋向善”了;过错一再减少,到了杜绝的程度,这就是“立足于至善”。
【原文】
富贵如传舍,惟谨慎可得久居;
贫贱如敝衣,惟勤俭可以脱卸。
【译文】
富贵如同传代的房屋,只有谨慎才能久住;
贫贱好像破旧的衣服,只有勤俭才能脱掉。
【汇评】
英锐者,造物得而折之;谨慎者,鬼神不得而乘之。“谨慎”二字,圣贤大学问在此,豪杰大作用亦在此。
朱柏庐云:“勤与俭,治生之道也。不勤则寡入,不俭则妄费。寡入而妄费,则财匮,财匮财苟取。愚者为寡廉政鲜耻之事,黠者入行险侥幸之途。生平行止于此而丧,祖宗家声于此而坠,生理绝矣!又况一家之中,有妻有子,不能以勤俭表率,而使相趋于奢惰,则自绝生理,而又绝妻子之生理矣!以此思勤,安得不勤?以此思俭,安得不俭?”
【译注】
露出锋芒的人,造物主可以毁掉他;谨慎稳重的人,连鬼神都无法算计他。“谨慎”这两个字,古代圣贤的大学问,英雄豪杰的大功业,都在其中。
朱柏庐说:“勤奋和俭朴,是家庭生计的准则啊!不勤劳,收入就少,不俭朴,就会随意浪费;收入少而又随意浪费,就会钱财匮乏;钱财匮乏就会谋求不义之财。愚蠢的人就干缺少廉耻的事,狡猾的人就走冒险侥幸的邪路。一辈子的品行从此败坏了,祖宗的家声也败坏了,谋生之道也断绝了。何况一家之中,还有妻有子,自己不能以勤俭作榜样,使他们也沾染奢侈懒惰的恶习,不仅断了自己的生路,也断了妻子儿女的生路。这样考虑勤劳,怎能不勤?这样想俭朴,又怎能不俭朴呢?”
【原文】
俭则约,约则百善俱兴;
侈则肆,肆则百恶俱纵。
【译文】
俭朴导致约束,约束自己就会各种美德同时长进;
奢侈导致放纵,放纵自己就会各种恶行一并发生。
【原文】
奢者富不足;
俭者贫有余;
奢者心常贫;
俭者心常富。
【译文】
奢侈的人,富中总有所不足;
俭朴的人,贫中总有些余裕;
奢侈的人,感觉总是贫乏;
俭朴的人,感觉总是富有。
【汇评】
奢俭之有美心境也如此。
【译注】
奢侈和俭朴,从心理上说是这样的。
【原文】
贪饕以招辱,不若俭而守廉;
干请以犯义,不若俭而全节;
侵牟以聚怨,不若俭而养心;
放肆以遂欲,不若俭而安性。
【译文】
因贪得无厌而招来耻辱,不如俭约而谨守廉耻;
因干谒权贵而违犯义理,不如俭约而保全节操;
因贪取侵夺而群怨不止,不如俭约而修养身心;
因行为放纵而满足情欲,不如俭约而安定性情。
【原文】
静坐,然后知平日之气浮;
守默,然后知平日之言躁;
省事,然后知平日之心忙;
闭户,然后知平日之交滥;
寡欲,然后知平日之妄多;
近情,然后知平日之念刻。
【译文】
静坐无思,才能体察平时的心浮气躁;
谨守缄默,才能体察平时的言多语失;
处理事务,才能体察平时的心绪忙乱;
关门闭户,才能体察平时的交游过滥;
清心寡欲,才能体察平时的放肆荒谬;
接近情理,才能体察平时的心念刻薄。
【原文】
无病之身,不知其乐也,病生始知无病之乐;
无事之家,不知其福也,事至始知无事之福。
【译文】
无病的人,感受不到自己的快乐,等到生病卧床,才知道无病的快乐;
无事之家,感受不到自家的幸福,等到祸事临头,才体会到无事的幸福。
【原文】
欲心炽时,一念看病,兴似寒冰;
利心炽时,一想到死,味同嚼蜡。
【译文】
欲望之心炽烈时,一想到招惹疾病,兴致立刻如同寒冰;
利益之心炽烈时,一想到死后空空,味道立刻如同嚼蜡。
【原文】
有一乐境界,即有一不乐境界相对待;
有一好光景,便有一不好光景相乘除。
【译文】
有一个快乐的境况,就有一个不快乐的境况相对立;
有一处优美的风景,就有一处不优美的风景相抵消。
【汇评】
共是寻常茶饭,实地风光才是安乐窝。
胡文定公云:“人家最不要事事足意,常有些不足处方好。才事事足意,便有不好事出来,历试历验。”
【译注】
同样都是普通的茶饭,从中能感受到乐趣,才是安乐窝。
胡文定说:“一户人家最不能要求的,是事事都满意,要常有些不满意的地方才好。刚刚事事满意,就有坏事发生,多次试验,次次应验。”
【原文】
事不可做尽;
言不可道尽;
势不可倚尽;
福不可享尽。
【译文】
事情不可做绝;
话语不可说尽;
势力不可倚仗到底;
幸福不可享受过头。
【汇评】
邵康节诗云:“美酒饮教微醉后,好花看到半开时。”最为亲切有味。
【译注】
邵雍诗说:“美酒饮教微醉后,好花看到半开时。”这话说得最亲切,又最有余味。
【原文】
不可吃尽,不可穿尽,不可说尽;
又要懂得,又要做得,又要耐得。
【译文】
生活上,不能吃光,不能穿光,说话时还须留余地;
事务上,又要懂得,又要做得,逆境中还要忍耐得。
【汇评】
粗浅语,却不容易做到。
【译注】
话虽粗浅,却不容易做到。
【原文】
难消之味休食;
难得之物休蓄;
难酬之恩休受;
难久之友休交;
难再之时休失;
难守之财休积;
难雪之谤休辩;
难释之忿休较。
【译文】
难以消化的美味不要贪食;
难以得到的宝物不要收藏;
难以酬报的恩惠不要接受;
难以久处的朋友不要交往;
难以重复的光阴不要耗失;
难以守护的资财不要贮;
难以辩明的诽谤不要辩白;
难以解除的怨怼不要计较。
【原文】
饭休不嚼便咽;
路休不看便走;
话休不想便说;
事休不想便做;
衣休不慎便脱;
财休不审便取;
气休不忍便动;
友休不择便交。
【译文】
吃饭不要不嚼就咽;
行路不要不看就走;
话语不要不想就说;
事情不要不想就做;
服装不要不慎就脱;
财物不要不审就取;
怒气不要不忍就发;
朋友不要不择就交。
【原文】
知人者智,自知者明;
胜人者有力,自胜者强;
知足者富,强行者有志;
不失其所者久,死而不亡者寿。
【译文】
了解别人只能算智慧,了解自己才称得上明;
战胜别人只能算有力,战胜自己才称得上强;
知足的人只能算富有,勉力前行才称得上有志;
保持不失只能算持久,声名不死才称得上长寿。
【汇评】
智、明、力、强,以内对外言;富而有志,以能行、知止对言;久、寿,以不变于生、不亡于死对言。
【译注】
“智”、“明”、“有力”和“强”以内对外而言;“富”和“有志”以力行和知止对举;“久”和“寿”以生时不失和死后不失对举。
【原文】
真圣贤决非迂腐;
真豪杰断不粗疏。
【译文】
真正的圣贤,思想绝不拘泥迂腐;
真正的豪杰,办事绝不粗疏忽略。
【原文】
龙吟虎啸,凤翥鸾翔,大丈夫之气象;
蚕茧蛛丝,蚁封蚓结,儿女子之经营。
【译文】
像龙虎吟啸天宇,像鸾凤翱翔长空,这才是大丈夫的气象;
如蚕蛛吐丝织茧,如蚁蚓结泥推土,这只是小儿女的经营。
【原文】
格格不吐,刺刺不休,总是一般语病,请以莺歌燕语疗之;
恋恋不舍,忽忽若忘,各有一种情痴,请以鸢飞鱼跃化之。
【译文】
或吞吞吐吐,或喋喋不休,都是一种语言上的毛病,应该用莺歌燕语的清脆和流畅去纠正他;
或恋恋不舍,或恍惚忘怀,各有一种情感上的痴愚,应该用鸢飞鱼跃的激越和灵动去点化他。
【原文】
问消息于蓍龟,疑团空结;
祈福祉于奥灶,徒劳奢想。
【译文】
用蓍草龟甲去卜问消息,只是白白地结了疑团;
到屋角灶边去拜神求福,不过徒劳地作以奢想。
【汇评】
《慈湖先训》云:“心吉则百事俱吉。古人为善者,曰吉人,是此人通体皆吉,世间凶神恶煞,如何干犯得他?”真乃窥见本原之确论也。
刘念台云:“《易》教所言趋吉避凶者,盖趋善而避恶也。今人解吉凶,都说向人事上去,大错!”
【译注】
《慈湖先训》说:“心中吉就能万事大吉。古代行善的人,叫做吉人,因为这种人由表及里都是吉祥的,世上凶恶的人,怎么能侵犯欺凌得他?”这真是探到事物本原的确切说法啊!
刘宗周说:“《易》所讲的是趋吉避凶,实际上是要人们追求善行,避开罪恶。现在人解说吉凶,都只从俗事上说,这是大错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