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哲学易经的智慧
20585300000036

第36章 做事不能过于拖延(3)

比如,生活漫无目的,终日无所事事,喜欢嫉妒别人的成就,哀叹自己的命运,甚至嗜酒如命、贪财成性、沉湎药物、饮食不节、纵欲过度、消费成癖等等,这些都是自身的欲望。如果我们对自身的缺点浑然不觉或不愿意收敛自己的欲望,就会把自己一步步推向灾祸的境地。“忧勤惕厉”是进取与反思的统一,是君子的立业之道、护身之宝,我们每个人都应该记牢。

故事二:冯道警示明宗

五代十国是中国历史上最混乱的时期之一,王朝更替极为频繁。就在这动乱的年代里却出了一个官场不倒翁,他就是冯道。

很多人一提起冯道就极为不齿,觉得他见风驶舵,毫无人格尊严可言。其实,从客观的角度看,冯道倒为人民、为社会做了不少好事:他长期作为一个中央的高级官员,至少在某种程度上保持了一些政策的延续性,这种延续性在动乱的年代显得更为可贵。我们从一些小事便可以看出冯道的一些优良品质。

有一天,后唐明宗问众位大臣眼下年景怎么样,大臣们出于奉承心理,纷纷说了一些粉饰太平的话,但冯道这时却给明宗讲了一个故事。

冯道讲:“我当年在晋王府时,奉命到河北中山一带办公事,途中要经过井陉。那是个很难走的地方,人马到了那里,常被绊倒、摔伤,可我在行进中却没遇到任何阻碍,十分平安地走过了井陉。没想到过了井陉,到了平地时,我却从马上摔了下来,这一摔差点没命。我这才明白做事要处处小心,时时提防。这件事虽小,却可以用来说明大事,希望陛下不要认为五谷丰登、天下太平就可以高枕无忧了,不要放纵享乐,而要兢兢业业,这才是为臣愿意看到的呀!”冯道的话给了明宗以警示,也给我们带来了启示--很多人闯过了大风大浪,往往却在阴沟里翻了船,若是他们明白冯道的想法,这样的低级失误就就完全可以避免了。

故事三:善于反省自我的总统

美国总统富兰克林是个喜欢自我反省的人,每晚都自我检讨日常的过失。他说自己犯过十三项严重的错误,其中有三项便是:浪费时间、关心琐事及与人争论。睿智的富兰克林知道,不改正这些缺点便无法成就大业。所以,他每隔一周便会列出一个要改进的缺点,并每天记录。他就这样一直与自己的缺点奋战着,整整持续了两年。终于成为一位受人尊敬、极具影响力的人物。

在一个着名企业家的档案柜中,有一个私人档案夹,标示着“我所做过的蠢事”,夹中插着一些他做过的傻事。有的是他秘书听他口述做的记录,但有的是他自己亲笔写下来的,这些事往往都非常羞人,愚蠢之极,以至于他没有脸面请他的秘书做记录。

这位企业家每次拿出那个“愚事录”的档案,重温他对自己的批评,可以帮助他处理最难处理的问题--管理自己。

这也是他避免犯错误的秘诀,他说:“几年来,我一直有个记事本,登记每天中的约会。家人从不指望我周末晚上在家,因为他们知道,我常利用周末晚上自我反省,评估我在这一周中的工作表现。晚餐后,我会独自打开记事本,回顾一周来所有的面谈、讨论及会议过程。我会自问:‘我当时做错了什么’?‘哪些事我做对了?怎样才能改进自己的工作表现’?‘我能从这次经验中吸取什么样的教训’?这种每周检讨有时会弄得我很不开心,有时我几乎不敢相信自己的莽撞。渐渐地这种情况越来越少了,这都要归功于我这种自我分析的习惯,对我的帮助真的非常大。”

如果一个人不会反省自我,他就看不见问题的本身,更谈不上自救,还会习惯性地把责任推给别人,犯下自以为是的错误。

反省能让我们察觉到自己所设下的限制,思考生活中的某些盲点,更清醒地认识自己。在安静的心灵状态下,我们可以看清事情,包括我们自己对问题应负的责任、做事情的新方法,以及避开阻挡我们前进的泥潭。

我们生活在嘈杂、虚浮的世界里,往往会被表面的现象所迷惑。所以必须时刻保持清醒的头脑,不断静下心来反省和总结,从而不断地进步。若能不断努力改变和完善自我,那么,最后收获的果实将更加甜美。

【吉言】

清代易学家王心敬在自己所撰写的易学着作《丰川易说》中,曾总结过《易经》的宗旨:“《易》之为道,总是忧勤惕厉之道;《易》之为学,总是忧勤惕厉之学。其人之为圣、为贤,亦不必一格,总之在忧勤惕厉之中而已。”所谓“忧勤惕厉”,就是是要人们常怀忧患意识而心存戒惧。

《易经》是圣人在一种忧患的心境的促动下写出的,展示了圣人对社会人生最为理性、长远的关注,表明了一些人生真谛:刚健勤勉、心存戒惧使人成功并且谦虚,这样才有助于接下来的工作及生活。

每个人都应该在刚健勤勉的同时,怀着一种如同身临险境或即将面临困难的大敬畏意识。这种大敬畏、大忧患的意识,可以使人在成功时清醒地看到后面的路程,克服一重重的困难事;它也使人在失败时不轻易跌倒,一蹶不振,而能通过积极的反思来寻求解决问题的方法。

善于发现自身的不足

--观我生,君子无咎,观其生,君子无咎

【原典】

九五,观我生,君子无咎。

《象》曰:观我生,观民也。

上九,观其生,君子无咎。

《象》曰:观其生,志未平也。

--《易经·观》

【释义】

《观》卦九五爻说:通过观察、了解自己,省察自己的行为,君子肯定没有咎害。

《象传》说:要想观察、了解自己并反省自己的行为,需要通过观察周围人的反应的方法来自我审察。

《观》卦上九爻说:观察别人的生活处境,君子没有灾害。

《象传》说:观察其他人的生活处境,说明自己修养道德的心志没有安逸和松懈。

“观我生”包含的内容很多,如自己的生活、家庭、特长、爱好、朋友、事业等等。只有了解自己以后,在社会上才可以正确行事处世,当进则进,当退则退。“观我生”也就意味着“人贵有自知之明”。

前面提到的“观其生”可以理解为通过观察他人的生活、工作及所作所为中吸取经验教训,学习有益经验,避免走弯路。“观其生”其实也就是以人为镜,来明了自己的得失。每个人都应努力培养自己的这种习惯德,它会给你带来智慧,给你的人际关系带来和谐,给你的事业注入新的活力!

【事典】

故事一:人贵有自知之明

介子推跟随重耳流亡国外,历尽千辛万苦,立下许多汗马功劳。19年后,重耳回国做了国王,赏赐和提拔了许多有功之臣,却把介子推忘在脑后。

有人对介子推说:“重耳这人可共苦不可同甜啊。”介子推听后却说:“一个国君,日理万机,实在太忙,不可能每件事情都想得那么周到。再说,我是个没有什么文化的人,在陪主公渡过难关时可能还能发挥些长处,如今要治理国家,我的能力就不如别人了。我是有自知之明的人,从不喜欢责怪他人。”

当某事业取得了成功时,每一个事业的参加者都有一份功劳,这是不可置疑的。可是,不同的人对待功劳有着不同的看法。认为自己既有功劳又有能力将事业继续发展下去的人是可贵的,而能及时发现自己缺乏开展工作的能力而功成身退的人更是值得人敬佩的。

故事二:以人为镜

宰相魏征病故后,唐太宗李世民难过得吃不下饭,大臣们纷纷前来劝慰他想开些。李世民说:“我怎能不难过呢?唯有魏征知我心啊。用铜做成的镜子,可以使我们将衣服穿戴整齐;以历史为镜子,可以使我们知道各朝各代兴亡的原因;以人为镜子,可以从他人身上看到自己的得失和过错。现在魏征死了,我正是失去了一面镜子啊。”大臣们听了这番话,都羞愧不已。

镜子是客观存在的,每个人都有可能成为另一个人的一面镜子,就看你愿意不愿意照和会不会照了。

既然是镜子,就是真实的,可能会照出你美丽的一面,也可能会照出你丑陋的一面;如果只想照出自己美的一面,那就不能算照镜子了。真正是照镜子,就是为了能更全面地看自己。

故事三:“吾不如”才能补不足

中国近代着名学者顾炎武从小就在家庭的熏陶教育下打下了扎实的知识根基,后来终于成为一位名满天下的学者,但他从不自满自傲,而是虚怀若谷。顾炎武认为,知识的海洋是浩瀚无尽的;昔日之所得,不足以自矜;后日之所成,不容以自限。所以,顾炎武无论什么时候,都虚心向师友们学习,取他人之长,补自己之短。

顾炎武所做的《广师》一文,淋漓尽致地表现了他这种虚怀若谷的高尚品德:

学究天人,确乎不拔,吾不如王寅旭;读书为己,深颐洞微,吾不如杨雪臣;独精三礼,卓然经师,吾不如张稷若;萧然物外,自得天机,吾不如傅青主;艰苦力学,无师而成,吾不如李中孚;险阻备尝,与时屈伸,吾不如路安卿;博闻强记,群书之府,吾不如吴志伊;文章尔雅,宅心和厚,吾不如朱锡路;好学不倦,笃于朋友,吾不如王同史;精心六书,信而好古,吾不如张力臣。

如果每个人都能像顾炎武那样感到自己“吾不如”,必然同时也会感到自己尚有“吾不足”。只有这样的人才能具备虚怀若谷的品德。俗话说“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在广阔的宇宙、社会及渊博的知识海洋里,谁都会有许多自己不知道、无法掌握的学问。即使你是一位大学者,你掌握某些知识,恐怕也只是沧海一粟、九牛一毛。不懂“吾不知”的人才是真正的无知。

我们熟悉的庄子也曾讲过这样的故事:一个下着暴雨的秋天,河水涨满了,河神开始沾沾自喜,以为天下的水都汇集到自己的河里,再也没有谁可胜过自己了。然而当它无意中顺流而下来到北海时,见到一望无际、不知比它宽阔多少倍的大海时,才知道了自己有多渺小。

明代名人方孝孺曾说过:“人之不幸,莫过于自足。”金无足赤,人无完人。吾不足,就是为了知道自己的不足。即使自己做得再好,可能还有很多自己发现不了的不足之处。只有知道自己的不足,才能知道前进的目标,最后却是大成功。

故事四:曾国藩李鸿章师夷之长技

鸦片战争失败后,很多有识之士认识到:中国各方面都需要改革,否则难以壮大。然而,墨守成规的社会、虚妄自大的士大夫、腐败无能的清朝政府,形成了前进道路不可逾越的天堑,任何改革行动,似乎都寸步难行。道光末年,魏源在他所编《海国图志》里,率先提出了“师夷之长技以制夷”的口号,这在当时引起了强烈的反响。

咸丰十一年(1861年),恭亲王奕等奏请以洋药税去购买国外的轮船、枪炮,用以围剿太平军,早日平定内乱。于是旨令曾国藩、胡林翼、官文等人先筹议好,然后实施。第二年,曾国藩在安庆着手制造中国第一艘轮船,七月,中国独立设计制造的第一艘蒸汽轮船试航成功。为了进一步发展中国近代工业,曾国藩认识到必须要凭本国的力量制造机械,所以他多方求贤,招揽了中国近代第一位留学生--容闳。

容闳和曾国藩见过两次面,曾国藩认为这位青年干练、可靠,立即委派他赶赴美国采购一些可以“制造机器的机器”,曾国藩计划将来设立一座机器总厂,专门生产轮船和枪械。到了同治四年(1865年),李鸿章又在上海建立了“江南机器制造总局”。曾国藩得到报告后欣喜万分,表示全力支持。后来,容闳自美国采购回一百多种机器,全部运抵上海。

容闳建议曾国藩,在制造局下设一所兵工学堂,招收中国青年人入学,学习机械工程知识,专门培养各种工程师人才,曾国藩采纳并实施了容闳的建议。局中还设有“翻译学馆”,专门翻译有关制造机械、船、炮类的西洋读物。译书的方式,多数是由局中所聘西洋人口述,然后由精通绘图和计算的华蘅芳、徐寿等人加以笔录。译成的书会交到局中大量印刷,并提供给各方需要者。

到了同治末年,已经译成的书籍有数十种,到光绪末年,则多达170余种。翻译的范围,也由武器、船、炮等扩展为科学、军事、医药等类图书。与此同时,国内各地开始对西方文化有所了解。这些知识的种子,正是曾国藩等人播下的。

到了同治九年(1870年),曾国藩因天津教案而遭受了极大的打击,在这种情况下,他仍念念不忘为中国培植人才,奠定以后的根基。这一年,容闳又向他提出一个绝好的计划:以四年为期,每年选派12至14岁的聪明孩童30名,共120名,前往美国读书深造。预定每人留学15年,学成之后,依次回国服务。如果第一批留学回来的学生成绩良好,以后即把这当为定例,每年照此方法派遣。这样,就储备了日后富国强兵的栋梁之才。曾国藩当即表示同意,并向清廷建议。待曾国藩回任两江时,清廷已批准了他的派遣留学生的计划。

于是,曾国藩、李鸿章与容闳等人共同确定了十二条留学章程,详细列出招募学生、施教步骤、管理及经费等事项。虽然同治十一年春间,曾国藩不幸去世,但第一批赴美留学的30名学生仍于次年夏天由容闳、陈兰彬等率领,启程留洋。在这120名留学生当中,产生了很多杰出的人才,如唐绍仪、詹天佑、梁如浩、梁敦彦等,乃是其中的佼佼者。

接下来的日子里,在李鸿章的主持下,“自强运动”逐渐深化,在科技、文化、思想等领域打开了现代化的大门,尽管由于清朝政府的腐败无能,运动并没有取得理想的效果,但其开创性的贡献却是深不可没的。可以说,“自强运动”影响着以后的历史进程,具有重大意义。而曾国藩和李鸿章也是中国近代化的推动者。

曾、李二人积极兴办洋务实际是形势所逼。因为西方的实力远远在我们之上,必须虚心学习以迎头赶上,和别人同在一个实力层面上才能与之较量,最后超越他们。

学习敌人的长处是为了超越敌人。所以我们要善于学习敌人的长处,这是强壮自我的惟一出路。

【吉言】

若要了解自己,首先要学会时时省察自己的行为,因为能够认真审视自己的人,他的过错都非常少,因为他会时时考虑:我到底有多少力量?我能干多少事?我下一步该干什么?我的缺点在哪里?我为什么失败了?为什么成功了等等。这样做,就能轻而易举地找出自己的优点和缺点,为以后的事业打下坚实基础。

每个人都有自身的长处,也有自己的短处,但无论是长处还是短处都不重要,重要的是人贵有自知之明。这是个人品质的表现,更是一种做人的智慧,逞能、自吹、自擂者难免会尝到苦头。

我们常想用发现别人的缺点来抬高自己,其实这种方法是无能的表现。一个人越聪明、越善良,他看到别人身上的长处越多;相反,一个人越愚蠢、越恶毒,他看到别人身上的缺点也就越多。

唐太宗李世民曾说过:“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史为镜,可以知兴衰;以人为镜,可以明得失。”说明我们为人处世,要懂得以人为镜,注意倾听别人的意见,乐于接受别人的帮助。不自负、不自满、不武断、不固执,虚心学习别人的长处,反省自己的不足,从而加以克服,这才能够使自己成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