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哲学易经的智慧
20585300000038

第38章 一身正气可避祸(2)

高祖又问:“下策呢?”薛公回答说:“西取荆,北取下蔡,以越为后方,自己守长沙,则陛下可以安枕而卧,汉朝无事。”

高祖说:“你认为黥布会用哪一计呢?”薛公分析道:“黥布以前是骊山的役徒,如今是万乘之君,他只会保身,不会为天下百姓考虑,所以会用下策。”

高祖说:“好!”于是封薛公为千户,令他亲自领兵东击黥布。果然如薛公预料的那样,黥布用了下策,最后在战乱中被杀。

显然薛公把黥布看准了,因此他预料得很准,黥布确实目光短浅,胸无大志,外加手下没有出色的谋士,所以就走向了灭亡这一步。

故事四:严辛眼光长远

亭州人刘巨塘是宜春县令,来京城朝拜皇帝,正赶上奸臣宰相严嵩举办寿宴,于是刘巨塘就随同众人前往严府为严嵩祝寿。等寿礼结束后,严嵩感觉疲倦,他的儿子严世蕃叫让人关上大门,禁止出入。

这时,刘巨塘因来不及出门而被关在了严府内。到了第二天中午的时候,刘巨塘正感到饥饿难忍时,遇到了一个自称是严家的仆人,叫严辛。严辛领刘巨塘从一条小路出来,到他自己的住所请刘巨塘吃了饭。饭后严辛说:“以后有机会,希望阁下多多给予关照。”

刘巨塘说:“你的主人正是显赫昌盛的时候,我能帮你什么呢?”

严辛说:“太阳不会总是当午,希望您不要忘了今日我的托付。”没过几年,严嵩垮台,刘巨塘恰在袁州当政,而严辛因为窝赃了2万两的银子被押在袁州的狱中,理应处死。刘巨塘想起当年答应严辛的事情,便给他减轻了罪刑,改判为发配边疆。

身处治世,更要有一种危机感,严辛在主人鼎盛之时能想到太阳不会总是当午,才会有后来的减轻罪行的关照。世道不好之际,和建功立业相比,较更重要的是如何保全自身。

【吉言】

人生就像是浩瀚无垠的大海一样,不会永远的风平浪静,时常也会有惊涛骇浪,雷雨交加。在人生大海上驾驭自己的小舟时,要有勇于迎战风浪的从容和镇定,更要有长远的眼光和气量。这样在你的一生中才会不断的消弥灾祸,迎来耀眼的霞光。

做事既要看到眼前的事物,更要着眼于未来,不可鼠目寸光。只顾眼前的利益而不顾事情的后果对自己是十分有害的,有时甚至还是危险的。各种情况千变万化,问题错综复杂,只顾及到眼前的一点是行不通的。不论做什么样的事情,要想获得最后的成功,就必须克服“顾前不顾后”的思想。

胡雪岩曾经说过:“如果你拥有一个县城的眼光,你可以做一县的生意;如果你拥有一个省的眼光,你则可以做一省的生意;如果你拥有了天下的眼光,那你就可以把生意做到全天下了。”观察很多已有成就的人,不能不为他们的眼界所折服。开阔的眼界可以看到自己与成功只间的距离,从而让自己少走弯路。

视野狭窄的人看见的只是大江之上漂流的浮萍,而眼界开阔的人看到的则是涌动的大江潮流。从平凡走向成功是每个人的梦想,明智的人更善于把现在和未来做个综合的分析,从而预测出自己明天的需要。事实证明有长远眼光的人,才能更好地武装和完善自己,去迎接生活中新的挑战。

功成身退,当机立断

--肥遁,无不利

【原典】

上九,肥遁,无不利。

《象》曰:肥遁,无不利,无所疑也。

--《易经·遁》

【释义】

《遁》卦上九爻说:见好就收,没有不利的。

《象辞》说:见好就收,没有不利的,不要再迟疑了。告诉人要善观形势,根据形势的变化而选择急流勇退的时机。

“肥遁,无不利”意思是说得了很大的好处,身心宽裕地退隐,没有不利。在这里我们可以理解为其隐退是做出恰当的选择,或是出于功成身退,或已拥有更好的条件,该退则退,或是赚了大钱后功成身退,这些都是吉利的。

“肥遁,无不利”要告诉我们的意思就是人不能太贪,要懂得见好就收,适可而止。明智的人们信奉这样一句格言:在事物背叛你之前先抛弃它们。

【事典】

故事一:范雎辞官远离祸害

范雎是说客出身,在他任秦国宰相的时候,以“远交近攻”的策略使秦国军事力量日益强大,他本人为秦国的发展做出了很大的贡献。

可是到了晚年,他却出现了重大的失误,他给秦王推荐的将军带领两万名将士投降了敌人。投敌乃是“诛连九族”之罪,推荐者也难逃其咎。范雎深得秦王的信赖,可免于一死,但他心中一直有种罪恶感,时常忐忑不安。

这时蔡泽来劝慰他说:“逸书里有‘成功之下,必不久处’之说,你何不趁此辞去宰相的职位呢?这样你不仅能保住清廉的名声,还可享赤松子般的长寿!若你还是眷恋宰相之位,日后必会招致祸害啊!望您三思而行。”

范雎听完大悟,于是便上奏辞职,并推荐蔡泽为相。

范雎的结果可以算做是功成身退,“肥遁”了。传位于人,从而能安享晚年,因而祸害最终未殃及到他和他的家人身上,实属高境界之人。

故事二:韩信不懂退让遭祸害

楚汉相争中,刘邦身边最重要的谋士和武将,要数萧何、张良和韩信三个人。萧何和张良在刘邦战胜项羽后,先后“急流勇退”,处处小心谨慎才达到了善终。可是韩信却成了“兔死狗烹”的牺牲品。

韩信指挥行军打仗,确实棋高一招,刘邦拜他为大将也是明智的选择。但是,刘邦始终对他存有戒心,这种心理归根结底是帝王为驾驭臣下不力而存在的担忧,总怕韩信恃功谋反。韩信在军事方面的能力的确很高,但在政治斗争方面,他的水平却相对的差一些。他始终对刘邦存有幻想,以为他为刘邦立下了特殊的战功,刘邦不会对他怎么样。因此在刘邦面前,毫不顾忌,说话也没有分寸。

一天,两人在议论诸将优劣时,刘邦问;“你看我能带领多少兵马?”韩信脱口而出:“陛下不过能领10万而已。”刘邦问:“君能领多少兵马呢?”韩信自信地说:“多多益善。”刘邦一笑:“君既多多益善,为何为我所控?”韩信老实回答:“陛下不善统兵,却善驭将。”刘邦对韩信的猜忌之意,谁也体会不出来,更何况是韩信自己,更是毫无觉察。

蒯通是个智慧过人的辩士,他早已觉察到刘邦对韩信的猜忌,曾经劝韩信趁早离开刘邦身边,否则后果将不堪设想。韩信听了却无动于衷,仍是我行我素。

刘邦正式登基当皇帝后,韩信从以前虚封的齐王贬为了淮阴侯,心中不快。因而不愿随刘邦一同出征谋反的陈豨。吕后借此机会,向韩信下手。她以韩信手下的随从栾说举报韩信曾经与陈豨通谋为借口,让萧何去劝说韩信进宫。萧何来到韩信府中说:“现在满朝文武都进宫祝贺主上伐陈豨告捷,你称病不去是不是不太妥当啊?”韩信听了他的话,只得随他进宫。

谁知刚进宫门,早已设下的伏兵一跃而上,把韩信抓了起来。在长乐宫内,吕后怒气冲冲地骂道:“你为何与陈豨通牒?”韩信莫名其妙:“此话从何讲起?”吕后不由分说立即宣布:“现奉主上的诏书,说陈豨的谋反全都因你所指使,你的随从对此事也有揭发,你还有什么可说的?”不等韩信申辩,吕后便下令把他推出斩首,立即执行。

在这个历史故事中,如果当初韩信听从了蒯通的话,及早的离开刘邦,大概就不会受此祸害了。如果韩信自己能明智一点,像张良、萧何那样急流勇退或是谨慎处世,恐怕也不至于遭到如此可悲的结局。“见好就收,好自为之”,不因贪图一时的富贵而头脑发热,这是我们应当从中吸取的教训。

故事三:刘文汉扔掉旧鞋子

20世纪60年代初,香港人刘文汉在与美国朋友的一次交谈中,意外的得知假发在美国很有市场潜力。后来,他通过认真仔细的了解和调查,发现美国的“假发热”确实有其深刻的社会原因:当时美国的黑人反对种族歧视,争取平等权利的斗争与声势浩大的反越战的学生运动,汇合成了一股巨大的潮流,冲击着美国的政界。在动荡不安的社会中,出现了一些以长发为标志的嬉皮士,于是戴假发便成了当时流行的时尚。市场对假发的需求量也空前的扩大,这无疑给假发制造业开创出了一个前所未有的黄金时期。

刘文汉在看清假发市场的广阔前景后,立即开始着手制造假发。从原料来源到制作人员、制作工艺都一一考察。当时香港有人用从印度和印尼进口的真发,制成各种发型的发笠,成本相当低廉,但成品的售价却高达300港币。刘文汉经过一番深思后,当即做出重大决策,决定在香港创办假发工厂,并到美国市场进行销售。

当时香港没有一家生产假发的工厂,连一个美国市场所需要的假发样品也弄不到,刘文汉对这一行也丝毫不懂。于是他请来专门替粤剧演员制造假须、假发的师傅做生产的顾问,并对传统的假发制作工序进行了现代化的改造,同时越洋购进制造假发的机器和原料。终于,第一批假发顺利的生产出来。

当刘文汉带着自己制造的新型假发向美国连卡佛公司推销时,连卡佛公司的高级职员不敢相信这样质地优良的假发会是香港工厂制造的。因为在此之前,香港还没有一家像样的假发制造厂。美国进口的假发大多数是由法国工厂生产的。香港的发展速度如此之快,让人觉得很不可思议。

连卡佛公司对刘文汉生产的假发,质量上非常的满意,立即和他签订了合同,每月进货100个,每个价格是500港元,价格仅是法国同类制品的1/3。第一炮打响后,这个消息不胫而走,定货单雪片似的飞来,刘文汉的钱袋迅速的鼓了起来,很快就成了香港当地一大富豪。

一年之后,香港就发展了300多家的假发制造厂,雇佣工人达到数千名。在20世纪60年代的10年里,香港假发的出口总值高达10亿港元,在香港出口制品中占第四位。刘文汉当选为香港假发制造商会的主席,被人们誉为“假发业之父”。

有句话说得好:“旧鞋子没破,该扔就得扔;老生意好做,该变也得变。”于是,他当机立断,急流勇退,放下假发制造业,回到了出生地澳大利亚,去开创葡萄酒酿造业。他先把离悉尼只有10公里远的一家葡萄园买了下来,接着又用上千万港元买下了当地的一家酿酒厂。到了70年代后期,美国的假发需求量如潮水般消退,而香港的假发制造厂商也纷纷的关门倒闭。而号称“假发之父”的刘文汉却安然无恙,毫无损失,而且还拥有了一家位列全澳前10名的大酿酒厂。

“舍得收手”需要智慧和远见,需要进行周密细致的思考。下定决心,然后破釜沉舟,果敢的行事。只有及时收手,方能尽显达人的远见。

【吉言】

做人做事不仅要做到“知时而进”,更要能够做到“应时而退”。常言道:“花无常好,月无常圆”,所以“得些好处须回首”。一个好的撤退决定,和获得伟大的胜利同样受到人们的称赞。

如果你对当时所处的环境既缺乏明智的判断,又心怀系恋,以至于该进反退,该退反进,那样的话你不仅会处于危险的境地,而且别人也难以对你产生同情之心。在人生的道路中能够准确地把握时机调整好自己前进的目标是十分重要的,该退的时候一定要退,而且还要能退得下来。

古人云:“功成而身退,为天之道;知进而知退,为乾之亢。”功成名就之后应选择急流勇退,这才能符合自然的规律。对于功名利禄,明智之人能够忍耐住对权力的渴望,做到全身而退。如果你的事业达到了鼎盛时期,你仍是没有意识到将要出现的衰退,那么不久之后,你就会走到一个进退两难的境地。

大凡出现祸害,往往都是在极盛时埋下的祸根,而某种的机遇往往会在困境中种下善果。一个人若是能在适当的时间“隐退”,不论是出于自愿还是被迫无奈,对他来说都是一个很好的转机,因为这样能让他留出足够的时间观察和思考,使你在这个时候找到属于自己内心的真实世界。

茫茫人海,大千世界,有坦直大道,也有崎岖之路。一个人如果要站得起,立得直,就要懂得纵横捭阖,审时度势,进退随缘,慎终如始的道理。

真正会玩牌的人总能在赢钱后收手,“见好就要收,处世不可贪”是聪明人切记的名言。古往今来会做“加法”的英雄很多,但是会做“减法”的智者却很少。与其被外部世界做“减法”灭掉,不如我们自己先做“减法”,骤然停止游戏,跳开原有游戏规则的控制,这样的人生才可无恙。

经营人生,在于能够学会忍耐。要赢在战略,赢在执行上,不能因一朝一夕、一城一地的得失而不知道回头看自己走过的路。正所谓“进步处思退步,庶免触藩之祸;着手时图放手,才脱骑虎之危。”这种以退为进曲线的生存方式,有时比直线的生存方式更能见到成效。在退中孕育出新的希望,这也是一种对人生练达更好的体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