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章重点】
1.掌握分业经营与混业经营的争论,商业银行面临的主要风险,巴塞尔协议,存款保险制度,信息不对称问题。
2.熟练掌握商业银行的经营方针,商业银行的经营管理理论与方法,商业银行的经营安全与监管问题。
商业银行概述
(一)商业银行的作用
1.商业银行是金融体系中规模最大的金融机构。
2.商业银行经营项目最多,资产负债业务方面多样化的程度最高,经营领域广,被称之为“金融百货公司”。
3.商业银行与中央银行共同构成全国支票结算中心。
(二)分业经营与混业经营
1.混业经营的概念
(1)狭义的概念。它主要指银行业和证券业之间的经营关系,金融混业经营即银行机构与证券机构可以进入对方领域进行业务交叉经营。
(2)广义的概念。它是指所有金融行业之间的经营关系,金融混业经营即银行、保险、证券、信托机构等金融机构都可以进入上述任一业务领域甚至非金融领域进行业务多元化经营。
1935年美国大危机后为有效防范金融风险,制定的《格拉斯-斯蒂格尔》法案,奠定了分业经营的基础。但20世纪70年代以来,随着金融创新的发展和金融业竞争的加剧,首先在德国出现了全能银行,接着各国纷纷仿效。1999年美国取消了《格拉斯-斯蒂格尔》法案,预示着银行混业经营的时代的到来。
2.混业经营的优势
从银行的角度看,混业经营有以下六方面优势:
(1)规模经济带来的成本优势。
(2)通过银行机构的扩大和向更多的客户提供更为全面的服务,银行可以获得经济集中的利益和竞争优势。
(3)通过提供全方位的金融服务,可以使信息成本和监管成本最小化。
(4)银行可以充分挖掘现有销售网络的资源潜力。银行有大量的客户基础,可以通过为现有客户提供各种金融服务,加强同现有客户的联系,吸引新的客户,并增加银行的收益。
(5)混业经营能够分散风险,对相关的银行业务有预警的作用。
(6)多元化意味着银行与客户的关系更为全面、牢固和持久,当然这也意味着客户对一家银行的依赖性增大。
从客户角度看,客户将因银行混业经营而得到更多的收益。
(1)由于混业经营,客户只需同一家银行打交道,这样客户搜集信息、监督和交易的平均成本都会降低。
(2)银行混业经营带来竞争效应,将直接改善消费者福利。例如银行服务效率的提高、服务价格的降低等。
(3)客户同银行关系的增强也将促进银行服务的改善。因为如果消费者从一家银行转向另一家银行,会给银行带来更大的业务损失。
从公共政策的监督看,混业经营可以提高公共政策的效率,提高社会整体的福利水平。
(1)混业经营可以促使现有金融机构提高经营和服务效率,改变传统的经营服务方式。
(2)金融机构可以向客户提供最优的产品服务组合,能够最大限度地发挥竞争优势,从而提高整个金融体系的运作效率。
(3)通过多元化可以降低整个金融体系的风险。
3.混业经营面临的问题
从银行的角度看:
(1)多元化的业务经营在管理上面临的难题。机构的扩大易于出现日趋严重的管理上的官僚化现象,管理成本提高。另外,业务日益复杂也使内部风险控制更加困难,内部监管成本增加。
(2)在开拓多元化业务时,如果没有合理安排和统筹兼顾,传统业务可能被削弱,造成业务发展不平衡。如果新业务的开拓和经营出现困难,不仅破坏银行多元化经营的努力,还会有损于原有的传统业务形象。
(3)混业经营中,不同的业务、不同的经营单位有不同的经营传统和运行机制,如果不能有机、高效地融合,就可能产生潜在的冲突。这样不仅不能分散风险,可能带来经营上的混乱。
(4)垄断问题。混业经营者可能会滥用他们与客户之间的关系销售其他金融产品,即“搭售问题”。在发达国家银行业竞争还是非常激烈的,因此,混业经营依然面临竞争。在市场竞争条件下,“搭售问题”并不可怕,但随着银行业的集中,一旦某一银行在市场上处于支配地位就可能出现非常严重的“搭售问题”。
从监管机构监督看:
(1)风险问题。在混业经营中,银行某项业务的风险很容易传递给其他业务,如果应对措施不当,往往会使银行出现破产倒闭的风险,而银行破产的社会成本一般大于社会成本。尽管混业经营不一定使破产的可能性增大,理论上业务多元化还会降低经营风险。但是,一旦银行破产其后果就会非常严重。因为牵涉的业务面很广,金融体系不同单位之间甚至会交叉感染,导致连锁反应发生。
(2)垄断与不公平竞争问题。混业经营会推动银行业的业务重组和机构兼并,金融资本和产业资本将进一步趋于集中,可能会形成少数金融企业寡占市场的局面,这样就可能损害金融领域的公平竞争。另外,实现混业经营的银行通过中央银行“最后贷款人”机制得到的资金有可能运用到非银行业务上,而这种便利是专业银行享受不到的,这就出现不公平竞争问题。
(3)利益冲突和损害消费者利益问题。混业经营体制下,一方面方便了客户,但另一方面也出现客户被锁定的现象。因为客户转向其他银行的交易成本太高,这样反而强化了客户对银行的依赖性。
(4)监管成本问题。混业经营使得银行经营结构复杂而不透明,这就提高了成本,不利于监管机构对其进行有效的监管。另外,混业经营使得银行集多种业务于一身,如果实行功能监管,还存在各监管部门的协调分工问题。
4.对混业经营理论争论的概括
从金融机构的角度看,不能简单地说全能化优于专业化或专业化优于全能化,无论是混业经营还是专业化的金融中介都有成功的典型和失败的案例。全能银行和专业化的金融中介都有自己的生存空间,不存在谁完全取代谁的问题。就银行来讲,是选择专业化的道路还是走全能化的道路,要视其经验、资源和能力而定。金融当局加强对银行的审慎监督是完全必要的,但在条件具备的时候应该让银行自主选择业务范围。
分业还是混业的选择还必须考虑市场竞争条件和产权条件。在我国,商业银行的产权还不明晰,国有银行对非银行业务可能造成的巨额损失难以承担真正的责任,政府对贷款的干预普遍存在,信息收集非常落后,会计和披露标准很不健全,监督者的素质也还不是很高。在这种环境下引入混业经营,必须谨慎从事。
商业银行的经营方针
商业银行的经营目标是在保证资金安全、保持资产的流动性基础上争取最大的盈利,即通常所说的安全性、流动性、盈利性。
(一)安全性
安全性原则即要求银行在经营活动中必须保持足够的清偿能力,经得起重大风险和损失,能够随时应付客户提存,使客户对银行保持坚定的信任。
(二)流动性
流动性原则是指商业银行随时应付客户提存以及银行支付需要的能力。商业银行的流动性包括资产的流动性和负债的流动性。资产的流动性是指资产的变现能力,衡量资产流动性的标准有两个:一是资产变现的成本,某项资产变现的成本越低,该项资产的流动性就越强;二是资产变现的速度,某项资产变现的速度越快,则该项资产的流动性就越强。负债的流动性是指银行以适当的价格取得可用资金的能力。衡量银行负债流动性的标准也有两个:一是取得可用资金的价格,取得可用资金的价格越低,该项负债的流动性就越强;二是取得可用资金的时效,取得可用资金的时效越短,则该项负债的流动性就越强。
(三)盈利性
盈利性原则是指商业银行在其经营活动中获取利润的能力,它是商业银行经营管理的基本动力。这一原则要商业银行经营管理者在可能的情况下,尽可能地追求利润最大化。商业银行的盈利主要来自于业务收入与业务支出的差额。商业银行的业务收入包括贷款利息收入、投资收入与劳务收入等;其业务支出包括吸收存款的利息支出、借入资金的利息支出、贷款与投资的损失以及工资、办公费、设备维修费、税金支出等。
商业银行经营管理是一个权衡利害、趋利避害的过程,在决策时应该坚持盈利性和安全性权衡的原则。首先,安全性是商业银行经营的客观要求。其次,安全性与盈利性是一对矛盾。
商业银行经营管理的原则是保证信贷资金流动性、安全性和盈利性的有效统一。它是银行管理者决策的依据。
商业银行的经营管理理论
(一)资产管理
1.资产管理理论
资产管理理论,又称核心流动性管理理论,其核心思想是:银行经营的侧重点在于使资产保持流动性,在负债一定的情况下,通过调整资产结构来满足流动性要求。根据其发展,主要有三种资产管理理论。
(1)真实票据理论
基本思想:该理论认为,为了应付不可预期的提存的流动性需要,商业银行应使其资产保持足够的流动性,资产业务应集中于短期和商业性贷款。该理论强调贷款必须以商业行为为基础,以真实的商业票据为抵押;一旦企业不能偿还贷款,银行即可根据所抵押的票据处理有关商品。根据这一理论,银行不能发放不动产贷款、消费贷款、长期设备贷款和农业贷款、证券投资贷款。
缺陷:①未考虑到短期存款的沉淀部分和长期存款比重的上升,忽略了银行资金来源的潜力。②对贷款多样化的否定是不利于经济增长的。③自偿性贷款未必能保证贷款的收回,有时长期贷款更可靠。④自偿性贷款随商业周期而波动,将影响金融体系的稳定。⑤由于将银行的资金运用限定在商业流动资金贷款上,而不开拓其他贷款和资产运用业务,使商业银行的业务局限在十分狭窄的范围内,不利于银行发展和分散风险。
优点:第一次明确了商业银行资金配置的重要原则,即资金的运用要考虑资金来源的性质和结构,以及商业银行相对于一般工商业企业应保持更要的流动性的运作特性。这些思想对商业银行进行资金配置、稳健经营提供了理论基础。
(2)可转换理论
基本思想:该理论于20世纪初提出,认为商业银行资产不一定局限于短期自偿性贷款,可将其相当一部分分布在需要款项时可立即出售的证券资产上,从而扩大了商业银行资产范围,在保证一定流动性和安全性的基础上增加盈利。显然,这种理论是以金融工具和金融市场的发展为背景的。
评价:这一理论为银行的证券投资、不动产贷款和长期贷款打开了大门,在转换理论的影响下,银行资产范围显着扩大,业务经营更多灵活多样。但是,该理论也存在以下缺陷:①片面强调证券的转手,而忽略证券和贷款资产的真正质量,忽略了物质保证,为信用膨胀创造了条件。②它没有重视经济发展状况的影响,未考虑到在危机期间证券的大量抛售和价格暴跌而引发银行资产的巨额损失的可能性。
(3)预期收入理论
基本思想:该理论产生于20世纪40年代末,认为无论放款期限长短,只要借款人具有可靠的收入,就不至于影响流动性。主张商业银行应把借款人的预期收入作为衡量其贷款偿还能力的标准,并以此来重新协调流动性、安全性和营利性,从而使商业银行跳出短期性的局限,开始向长期性经济活动大量渗透,促进资产业务的多样化。
评价:正是在这种理论的影响下,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分期付款的中长期设备贷款、住宅抵押贷款、消费贷款和租赁等资产业务迅速发展起来,成为支撑经济增长的重要因素。不过,预期收入理论也有缺陷:①它把资产经营完全建立在银行预测的基础上,缺乏足够的可靠性。②在资产期限很长的情况下,不确定性增加,债务人收入状况可能会恶化,未来的偿付能力可能比预期的要小。因此,预期收入理论必须慎重使用。
2.资产管理方法
总的来说,只要是强调负债是前提,资产受负债制约,银行管理只是在既定的资产下努力实现资产同负债相匹配的管理方法都属于资产管理方法。安全性管理的准备策略、流动性管理的资金汇集和资金匹配都属于资产管理的方法。资产管理除了总体上与负债的结构(性质、期限、流动性等)相匹配的管理方法之外,还包括对具体的贷款的管理、对信用的评估分析、对投资的管理等。关于贷款管理,形式方法多种多样,不仅包括信贷风险控制、不良贷款处理等内容,还包括信贷营销、开发私人业务等方面的内容。关于投资管理,主要是证券投资的决策。
(二)负债管理
1.负债管理理论
负债管理理论的核心思想是:银行的流动性不仅可以通过对资产项目的安排和调整获得,而且可以通过扩大负债去获得,即可以通过向外借款为自身提供流动性。
(1)购买理论产生于20世纪六七十年代。购买理论认为,银行对于负债并非消极被动、无能为力,完全可以主动负债,购买外界资金,变被动的存款观念为主动的负债观念。银行购买资金的目的是为了增强流动性,面对日益庞大的贷款需求,通过购买负债摆脱存款数额对银行的限制。一方面有助于信用扩张和经济增长,增强了商业银行的实力;另一方面,它又刺激商业银行片面扩大负债,盲目竞争,加重债务危机和通货膨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