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于投资者对风险和收益的效用的主观评价不同,尽管都从预期效用最大化的原则出发,但他们的资产选择却往往差别很大。托宾由此将投资者分为三种类型:一是只根据预期收益的大小来决定其资产组合,而不考虑风险因素的风险中立者;二是宁愿放弃获取较多收益的机会,也不愿承担较大风险的风险回避者;三是宁愿承担较大风险,也不愿放弃获得较多收益之机会的风险爱好者。
曲线Ⅰ、Ⅱ、Ⅲ分别表示预期收益的边际效用不变、边际效用递减和边际效用递增,因而分别代表了风险中立者、风险回避者和风险爱好者对预期收益的效用评价。
预期效用取决于预期收益和风险两个因素。
显然斜率为零的曲线Ⅰ所代表的预期效用不受风险变动的影响,而完全取决于预期收益的大小,所以它代表了风险中立者的资产选择模式。斜率大于零的曲线Ⅱ则代表风险回避者的资产选择模式。对于这类投资者来说,只有当预期收益的增加速度快于风险的增加速度时,预期效用才能保持不变。这表明,除非风险回避者预期将获得较多的收益,否则他们不会接受较大的风险。斜率小于零的曲线Ⅲ代表风险爱好者的资产选择模式。对于愿意冒风险的投资者来说,风险的增加非但不意味着预期效用的减少,还意味着预期效用的增加。沿着Ⅲ曲线往右移动,因预期收益下降而减少的预期效用恰被风险的上升而增加的预期效用所抵消,故预期总效用不变。
托宾认为,大多数投资者为风险回避者,因此,他重点分析了风险回避者如何在两种资产间进行选择,实际上,在现实生活中,投资者一般不会将选择的范围局限于两种资产,更不会只局限于所谓安全性资产的货币和所谓风险性资产的债券,而往往同时持有货币和各种有价证券。托宾认为,这是因为资产收益的不确定性促使谨慎的投资者分散投资的缘故。
(三)货币主义的现代货币数量论
1965年,米尔顿·弗里德曼发表了着名的《货币数量说的重新表述》一文,奠定了现代货币数量说的基础。他认为影响人们持有实际货币量的因素主要有以下四个。
1.总财富
一般说来,个人所持有的货币量不会超过其总财富,弗里德曼提出用恒常收入这一概念来代替总财富。所谓恒常收入,是指可预料的长期性的且有一种稳定的向上调整趋势的收入。
它是当前及过去至少三年以上测得收入的加权平均数,这一加权平均数所具有的权数会随时间的推移而下降。因而恒常收入比较稳定,它不同于带有偶然性的临时收入或一时收入。
2.财富构成
财富构成即人力财富和非人力财富的构成比例。人力财富是指个人在将来获得收入的能力,即人的生产能力,又叫人力资本;非人力财富即物质资本,指生产资料及其他物质财富。人力财富要转化为现实非人力财富,会受到劳动力市场的供求状况等因素的制约,所以在转化过程中,人们必须持有一定量的货币,以应付突然之需。这一货币量的多少,取决于人力财富和非人力财富的比例。人力财富占总财富的比例越大,所需准备的货币就越多。
3.持有货币和持有其他资产的预期收益
弗里德曼所指的货币包括现金和存款,因此持有货币的收益可以有三种情况:可以为零(持有购买力稳定的现金)、可以为正(持有生利的存款)、可以为负(持有购买力下降的现金,如在通货膨胀的情况下)。显然,货币需求量与持有货币的预期收入成正比。其他资产如债券、股票以及不动产的收益率取决于市场利率和市场供求状况。如果其他资产的预期收益率高于持有货币的收益率,则货币需求就会减少;如果其他资产的预期收益率低于持有货币的收益率,则货币需求就会增加。
4.影响货币需求的其他因素
如对货币的“嗜好”程度等。如果个人把货币看成是“必需品”,那么货币需求对收入的弹性为1或小于1,如果个人把货币看作“奢侈品”,则货币需求对收入的弹性大于1。
其他货币理论
(一)理性预期的货币理论
1.理性预期
经济学中的理性预期,是指各经济主体在作出经济决策之前,要根据掌握的各种经济信息对与当前经济决策有关的经济变量的未来值进行预测。
理性预期学派有两个基本特征:首先,理性预期学派强调预期特别是理性预期的作用;其次,理性预期理论模型坚持均衡方法,坚持工资物价的调整可以实现劳动力和商品供求的相等,即达到市场出清状态。
理性预期理论可以通过数学公式作较为规范的表述:
Xe=Xof
式中,X表示正被预测的变量(如通货膨胀),Xe代表对该变量的预期,Xof代表所使用的所有可知的信息,对变量X的最佳预测,即对X的预期等于使用所有的可得信息所作的最佳预测。
理性预期理论有两个重要含义:一是如果某一变量发生变化,那么该变量预期的形成方式也将发生变化;二是预期的预测误差是无法预知的。
2.有效市场理论
有效市场理论是理性预期理论在证券定价问题上的应用。现时的证券价格将完全反映所有的可知信息。因为在有效市场上,所有未加利用的盈利机会都将被消除。消除盈利机会是保障金融市场有效性的必要条件,但这并不要求市场所有参与者都能获得充分信息,并作出有理性预期。
3.卢卡斯批判
理性预期理论的朴素原理——被预测变量发生变化时,预期的形成方式也会发生变化——导致卢卡斯对计量经济政策评估的批判。卢卡斯认为,当政策发生变化时,预期形成会发生变化,这就导致计量经济模型中的关系发生变化。根据以往数据估算的计量经济模型不再能正确评估政策变化带来的影响,所以很可能会导致错误的结论。卢卡斯批判也指出,一项具体政策的效果主要取决于公众对该项政策的预期。
(二)货币的中性与非中性争论
所谓货币中性问题,实际上就是货币是否对经济产生实质性影响的问题。也就是说,货币是否仅仅是罩在实物经济上的一层面纱,而并不使消费、投资、产量、收入等实际经济变量发生实质性变化。因此,关于货币中性的争论只能放到货币经济模型框架中进行。
按照货币理论界对货币中性的一般解释,“如果名义货币供给变动引起初始均衡的破坏,新的均衡与所有实际变量数值和货币供给变动同时达到,货币就是中性的。否则,货币就是非中性的”。因此,判断一个特定模型中货币是不是中性的标准是,确定名义货币供给的变化会不会引起均衡的相对价格和利率的变动,或者,仅仅引起绝对价格水平的同比例变化。因为相对价格或利率的变动包括了消费或投资方式的变动,货币就不是中性的;如果名义货币余额变化仅仅引起绝对价格水平的同比例变动,那么,所有的实际变量,包括货币余额的实际价值在内,都不会改变。如名义货币供给的倍增只引起了绝对价格水平的相应提高,那么,货币就是中性的。
关于货币中性的问题,是货币理论界长期争论的一个重要问题。货币主义者认为,由于人们对价格水平的预期会随着实际价格水平的变化而变化,因而货币变动引起的收入等实际变量变动只能在短期内存在,在长期内货币是中性的,理性预期学派则认为,经济主体会对政策作用的结果作出理性的预期,并作出相应的反应,因而被预期到的政策是完全无效的,只有预料之外的政策才可能对实际变量产生短暂的影响。新凯恩斯主义者则强调,由于工资和价格的黏性,即使是被预期到的政策,也会对实际变量产生影响。
(三)帕廷金的实际余额效应理论与一般均衡分析
帕廷金运用凯恩斯的收入支出理论的基本思想,构建了一个包括劳动市场、商品市场、货币市场和债券市场在内的四市场宏观经济模型,然后把“实际余额”引入各市场,分析货币变动引起财富存量变动对各市场供求函数的影响。帕廷金认为,从长期来看,正是由于“实际余额效应”的存在,名义货币供给的变动才只引起物价同比例的变动,而不对消费、投资、利率、收入等实际经济变量产生实质性的影响。因此,在帕廷金的理论模型中,货币是中性的。这样,帕廷金用与古典学派截然不同的方法,却得出与古典学派相似的结论,“实际余额效应”也因此成为帕廷金理论体系的核心。
在帕廷金的理论体系中,“实际余额”概念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实际余额”是指货币余额的真实价值。由于物价的变动,一个经济主体手头保存货币余额的多少要经过物价指数的折实,折实后的货币余额的真实价值就是“实际余额”。实际余额既取决于货币量的变化,也取决于价格的变化。“实际余额效应”是指由于物价水平的变动而引起的货币余额真实价值的变动,给消费、储蓄和投资等带来的影响。这种影响机制是这样的:货币余额的真实价值的变动会引起人们的资产结构调整,这又会导致对用于消费和投资的商品和债券的需求变化。比如,人们在每一时点上,都会将自己的资产结构依据市场情况加以调整,直至所有资产的边际收益率相等,如果此时货币量突增,而物价尚未上涨时,资产结构的均衡状态就会被打破,因为货币量的突增,意味着手中的货币超过理想的比例,势必引起整个资产组合收益率的降低,人们不得不将多余的货币脱手去购买其他资产;如果到了下一期,货币量的变动引起物价上涨了,则人们的货币实际余额将减少,届时人们将削减支出。
(四)克劳尔的非均衡货币理论
非均衡理论创始人克劳尔认为:凯恩斯主要研究经济持续低于充分就业非均衡状态,虽然其采取的是比较静态的方法,但他考察的这种非均衡状态乃是一种产量和就业量波动的动态过程,所以,凯恩斯理论本质上是动态非均衡理论。
从分析个别交易者在市场中的行为入手分析:在一般均衡理论假设下,各种交易和经济活动实际上是在均衡价格达成之后的状态下进行的,非均衡价格的错误交易不存在;而实际上,绝大多数交易和经济活动是在非均衡价格上进行的。
克劳尔提出了计划超额需求与实际超额需求的概念。计划超额需求,是只依赖价格而与实际交易无关的超额需求;实际超额需求,是同时考虑价格和其他市场实际交易数量约束的超额需求。
进一步分析,在非均衡价格下交易,总有一部分交易不能实现其供给计划与需求计划。因为交易者在某市场因种种约束导致销售量低于计划供给量,他在另一市场上的购买量必然会因收入约束而低于计划需求量。只有在瓦尔拉斯一般均衡中,实际超额需求与计划需求才能相等,即市场需求之和等于零;而实际上,在非均衡中,市场需求之和至多等于零,即一般总是小于零。例如,在低于充分就业条件下,劳动力供给计划不能实现,收入约束限制了超额需求。
因此,凯恩斯理论是非均衡理论。
(五)托宾的货币与经济增长模型
托宾的货币与经济增长模型在传统的货币定义的基础上,分析了追加的实质货币在引入经济增长模型后对个人可支配收入的影响,得出了货币对经济增长是不利因素的结论。
【本章难点】
本章内容多见于选择题、名词解释及简答题中,其中货币需求函数、货币需求理论等为考核重点。
[例题1]货币主义者为什么认为货币需求的利率弹性很低?
参考答案:
货币主义者的货币需求公式:Md/P=fYp,rb-rm,re-rm,πe-rm,式中,Md/P表示对真实货币余额的需求;Yp为恒常收入,用来代表财富;rm是货币的预期回报率;rb表示债券的预期回报率;re表示股票的预期回报率;πe是预期通货膨胀率。
在货币主义者看来,货币需求之所以对利率不敏感,不是因为货币需求对其他资产相对于货币的机会成本的变动不敏感,而是因为利率的变动对于货币需求函数中各种机会成本影响很小。因为当利率的上升引起其他资产的预期回报率增加时,货币的预期回报率也相应上升,两者抵消后,货币需求函数中各项机会成本保持相对不变。
[例题2]名词解释:货币需求函数。(4分,2002年)(答案略)。
[例题3]名词解释:卢卡斯批判。(5分,2005年)
着名经济学家卢卡斯1976年针对理性预期的货币理论的朴素原理(当被预测变量发生变化时,预期的形成方式也会发生变化)对计量经济政策评估的批判,认为,由于政策变化,预期形成会发生变化,导致计量经济模型中的关系发生变化。这使得根据以往数据估算的计量经济模型不再能正确评估政策变化带来的影响,从而可能导致错误的结论。卢卡斯批判也指出,一项具体政策的效果主要取决于公众对该政策的预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