琴瑟,伏羲发明。琴瑟均由梧桐木制成,带有空腔,丝绳为弦。琴初为五弦,后改为七弦;瑟二十五弦。由弦数可知瑟的体积比琴大。
围棋,尧舜发明。围棋古称“弈”,意即“你投一子,我投一子”。而名称“围棋”的含义是“一种以包围和反包围战术决出胜负的棋戏”。围棋反映的是中原龙山文化时***发鲁西豫东地区的历史。在公元2600年前,那里是一片大沼泽区,即《山海经》所称的“大荒”,基本上无人居住。从那时候开始,大汶口文化居民从东边进入此区,原红山文化居民从北边进入此区,仰韶文化居民从西边进入此区,良渚文化居民从南边进入此区。各地移民涌入无人区之初,因为空地很多,基本上都在埋头圈地,相互之间没有冲突。这就像围棋开局之初,双方各自抢占实地。
随着移民的增加,无主的空地越来越少,各族群的居地也开始相互接壤,甚至交错,造成我中有你,你中有我的复杂局面,为了巩固地盘和扩大生存空间,各族群之间展开了包围与反包围、吞并与反吞并的实力对实力、智力对智力的长期较量,较量的基本原则是以多胜胜少,靠局部的人数优势,靠围殴来决定人地的归属。这正是围棋的基本博弈方法。围棋有别于象棋的一大特色是它的棋子没有身份、地位的差别,每一个棋子的实力是相等的,不像象棋中的车马炮、象士卒将,威力各有差异。这正是移民世界的特征。
书法是汉字文化圈里独有的艺术形态。书法产生于汉字发明之后。
绘画产生于文字发明之前,也可能和书法同时出现。
首先是琴的比试。这一回,出塞的是余墨。因为赢家拥有优先参赛权,这个温文儒雅的第一才子,也不客气,直接上台来。当然,也无人反驳,除非你的学识比他好。
余墨的曲子,是《无衣》。一首战歌。由优雅温文的琴演奏出来,虽然有些温吞,却别有另一番风情。而且,那最后一段呜呜咽咽的琴音,仿佛是在哭诉着什么。不论是战争所带来的悲伤,还是离人分别的伤感,都让人不禁潸然。
一曲完毕,余墨起身对白芍药揖手,也不多说什么,只用眼神催促着。
白芍药无奈。最后,谈了一首《南风》。这是她仅会的几首曲子之一。之所以会,是因为这是这个世界的白芍药最喜欢的曲子,故而记忆格外的清晰。
白芍药的曲子谈到一半时,台下的林安然的手摸着那又在疼痛的胸口。为什么?这首曲子好熟悉,仿佛有人曾经天天为他弹奏?但是……怎么可能?他大部分时间都在杀人和训练,哪里有这么悠闲的时光,而且哪有人会为他奏乐?可,如果不是的话,为什么会觉得这么熟悉。
一曲终了,余墨拍拍手掌,道:“昔者舜作五弦之琴,以歌《南风》。曰:‘南风之薰兮,可以解吾民之愠兮;南风之时兮,可以阜吾民之财兮。’如此圣人之作,也得公子如此清雅高洁又不失豪放大气之音才配得上。在下服了。”
比赛,真的很累人。白芍药一边比赛着一边乱想着。想着,今日之后,恐怕会害怕上这些才子佳人的吧?
等琴棋比完了后,又是关于书的。看着上台的人,白芍药就头疼。
苏恋苏恋,你不是个沉默寡言之人么,你不是个懒人么?那你还跑上来做什么?白芍药很想冲他吼。
刚才第一次和苏恋比,她看着他下台前那眼神,就知道此人不是什么好打发的。可……他怎么上台来了?难道没人不服?下面的人狂热,白芍药很清楚有多少人想挑战她,真心较量的有,想要靠着打败她扬名天下的自然也有。只是……
看着下方张彻阴沉的脸,她就明白了。这个权利,是张彻让给他的。自然,没有人反对。虽然不合规矩,可规矩里也没说不可以转让挑战权。这个规则漏洞,也有人找到!!!
书一局所比的是对书或者道的理解。因为,书里所写的,不管是什么,最终不过归于一个“道”字。
苏恋选的是《博物志》,这本书如海纳百川,林林种种的知识在里面都有。选择这本书来禅师,着实是对自己能力的一个挑战。但如果成功了,自己必然是更上一层楼。
苏恋大概说了二十来分钟,四周一片寂静。白芍药有些打瞌睡。老实说,她觉得很困。不是苏恋说得不精彩,是……她真的没兴趣。对纯文言文没办法有兴趣。如果他用白话来说,她的状态会好很多。
白芍药的漫不经心在有心人眼里被解释为苏恋的轻视和骄傲自满,不可一世。也有人为白芍药辩驳说,她比赛这么久了,肯定是累了。毕竟,他们只是觉得观看都觉得很累。这么多项目,本来可以分为几天比试的,也不知道为什么,偏偏要在一天内完成。
苏恋自然也察觉到了白芍药的状态,他并没有生气,他看得出白芍药是真的累了。只是……这种不被人重视,尤其这个人还是自己认可的人的时候,心里绝对会很不爽。
等他说完后,他立刻道:“该你了。”
“哦,好。”白芍药脑袋昏昏,好一会儿后才说:“我想说的是……唔,中庸之道。”不知为何,她觉得自己好困。这不正常。就算再累,再困,也不至于如此想睡觉吧?看了眼台下的林安然,果不其然从对方眼里看到了警惕。
她摇了摇头,暗中掐了掐自己的手,让自己清醒过来,虽然作用没多大,但比起刚才要好很多。
“所谓中庸之道,即君子之道,是用来阐发的提高人的基本道德、精神修养以达到天人合一、太平和合神圣境界的一整套理论与方法。”
“如何达到?”苏恋道。
白芍药不知道的是,自己不经意间说了这个世界没有的东西。她之前知道这个世界有尧舜禹……虽然这个朝代前世的历史里并没有,但是历史进程却格外的相似。毕竟,儒家、道家这些都有。所以,她哪里知道,这个时代没有孔子,也没有子思。以至于,听了她今日一番话的苏恋,日后竭尽一生钻研,终于成为一代大圣人。
不过,这是后话了。
“它教育人们自觉地进行自我修养、自我监督、自我教育、自我完善,把自己培养成为具有理想人格,达到至善、至仁、至诚、至道、至德、至圣、合外内之道的理想人物,共创“致中和天地位焉万物育焉”的“太平和合”境界。而这个境界,分为三层。其一,中不偏,庸不易。这指的是人生不偏离,不变换自己的目标和主张,要持之以恒。故而又曰:中庸之为德也,其至矣乎!民鲜久矣。”
“其二是指的中正、平和。为人,需要保持中正平和,如果失去中正、平和一定是喜、怒、哀、乐太过,治怒唯有乐,治过喜莫过礼,守礼的方法在于敬。其三是,庸同用,即中用的意思。是指的人至少要拥有一技之长,做一个有用的人才;又指人要坚守自己的岗位,要在其位谋其职。”
“中庸始于‘天命之谓性,率性之谓道,修道之谓教’而终于“‘上天之载,无声无臭。’这就是所要达到的最高境界,这才是真正意义上的天人合一。”
“天人合一?什么意思”苏恋微微蹙起眉头,细细的听着,认真的品味着。
白芍药揉了揉眼,道:“所谓,天人合一的天是善良美好的天,天人合一的人是像善良美好的天那样善良美好的人。但最终,追逐的不外乎一个‘诚’字。有道曰:诚者,天之道也。诚之者,人之道也。诚者,不勉而中,不思而得,从容中道,圣人也。诚之者,择善而固执之者也。中庸之道乃是言诚者天性也,诚之者,学而诚之者也。明至诚之道,天之性也。则人当学其诚之性,是上天之疲乏不为而诚,不思而得,若天之性,有生杀信著四时,是天之道。诚之者人之道也者,言人能勉力学此至诚,是人之道也。不学则不得,故云人之道。诚者不勉而中,不思而得,从容中道,圣人也者,此复说上文诚者天之道也。唯圣人能然,谓不勉励而自中当于善,不思虑而自得于善,闲暇而自中乎道,以圣人性合于天道自然,故云圣人也。诚之者,择善而固执之者也,此复说上文诚之者,人之道也。谓由学而致此至诚,谓贤人也。言选择善事而坚固执之,行之不已,遂致至诚也。”
“这样?”
“不然,你以为?”
苏恋深深的看着这个看起来很困的人,眼中最后一丝不甘化为佩服。他道:“苏恋受教了。”然后用学生拜见老师的最高礼与白芍药行礼。这个动作让台下众人都诧异震撼,其中包括余墨。而余墨的眼里,竟然还有几分羡慕。
被受跪拜礼的白芍药没有注意到,她觉得困得无法支撑了。于是,在苏恋行礼完毕,起了身后难得露出一个浅浅的笑容时,就倒在了地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