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民们就这样,说干啥,都去干啥,要不去干,就吃了大亏似的。这时候,政府的官员们出来了,说,乡亲们,可不能只看眼前的那点利益,要从长计议,等这里工程结束了,人都走了,你们去哪打工?你们跟谁做生意?到那时你们再想种地,又没有地可种,还是趁早搬出去吧,平丘乡那地方不坏,到那里你们人均1亩2分地,多好啊。可是,金鸟村的能人总觉得政府里有人怕他们发财,他们就下工夫动员了六七百个农民,一下子都割破手指,写下血书,坚决不搬迁,坚要后靠,还扬言不管以后会有什么困难,决不找政府麻烦。政府方有那心软的人说,算了,既然他们立下诺言写了血书,以后不找政府麻烦,何不成人之美……金鸟村人的愿望实现了,金鸟村人在施工区的高山上居住下来了……
实际上,眼下的纠纷,也不是镇政府处理不了,很可能是他们有意放纵或姑息迁就,以至把事态弄大,给老外施加压力。我在想,真是屁股决定脑袋,屁股坐在哪里,就要为哪里“服务”嘛。
“你请俞市长来,又想打啥鬼主意的?”老田不再说这事了,把话岔开。
“都跟你一样,一天到晚净想打领导的主意,我是汇报工作的。”这时候,老阚从里间卧室出来,抱着一大堆包装精致的啥玩意儿,边走边说:“来,来,给领导补补,大家都补补,不能光叫你个镇长一个人补。”我接过两盒,一看是啥人参精一类的补品,还有一盒是鹿鞭啥子玩意儿……
这时候屋门被推开,进来一个三十五六岁的人,中等个头,很敦实,满面红光,穿着个金利来的衬衣,歪歪扭扭地打着个血红血红的金利来领带,乡长马上介绍:
“俞市长,这是咱山后镇的首富,侯得山。”
“听说领导来了,我来凑个热闹,领导能赏脸的话,也听听我汇报些事情。”
噢,我想起了什么,有人曾说,就是他,最早的金鸟村长。日月霞工地刚开工时,各方人才一下子拥进来,工地上哪有能力接收这么多四方来客,最紧张的就是住房,那时日月霞工地办公大楼正在建设,日月霞宾馆尚未封顶,支援日月霞的各路精英只好借宿周边农户家,当然是要出租金的。一名年轻的女翻译就租了侯得山家的房屋住下,侯得山的房子不仅在全村数一数二,手中积蓄的人民币在全村也是数一数二的。一是他当村长,有些小权,权在他中运筹,有时候就能换钱;二是他商品意识强,先前就捣鼓着些小生意,买买卖卖,知道做生意赚钱的原理,又很会捕捉信息。女翻译搬他家住以后,交往频繁,人熟了,什么都说,女翻译是在德国营地工作的,她把工地上急需挖掘机的信息告诉了侯得山,德国人不想从故里运来设备,也不想在中国购买设备,这样做的成本太高,他们是想掏钱租用急需的设备,尽管租金高一些,算算账还是合算的。这信息在当时很难传递出去,知道的人很少,在女翻译帮助下,侯得山创办了一个工地设备租赁公司,这一下弄发了,有人说,他现在手中至少有2000万元,家中新划了宅基地,盖了别墅式的楼房,坐上了凌志牌高级轿车。据说在省城、在金远市区都购有漂亮的商品房。前年与他的结发妻子协议离婚,经济赔偿对方100万元,之后与女翻译结婚了。之后,他就辞去了村长职务,精心经营他的公司……人出名了,经历又有些曲折,就很容易传播出去,我来金远市的时间不算长,通过各种渠道,侯得山的故事已绘声绘色地在我的脑际凸现出来。他的不期而至,使我得出这样的判断,侯得山与镇里领导层的关系不一般,凭我的感觉,侯得山是无事不登三宝殿的。
他开门见山地说,随着日月霞工地工程的不断完善,一些设备已租赁不出去了,他想把这些设备出让给市里的有关部门,他还想在哪一家银行贷上一笔款,添置一些运输汽车,下一步把租赁公司转变为运输公司,这些打算,他希望能得到政府的支持。他还很诚恳地邀请我能他的寒舍做客,他用双手恭恭敬敬地把名片递到我手中。
他那些曾租赁给老外的设备,成本早已捞回来了,利润也弄得够了,到现在设备拼也差不多了,就像一个人,已到了六七十岁年纪。至于银行贷款,这些年有那贷款者,贷款时的动机就不纯,压根就不准备还……我不能过早地给他下什么结论,但是也不能当面挫伤他的面子,就采用一种拖拉推扯的办法,说这些事都需要与具体管事的人商谈。实际上,这也是事实。
午饭就在山后镇的大餐厅,镇长专门请来了一家有名餐馆的厨师,端上的菜肴有些特色,红烧野兔,清蒸野鸽,清炖山鸡,炒笨鸡蛋,还有野韭菜、野蒜苗、野面条菜。饮的是距乡不远一家啤酒厂刚出的鲜啤。喝酒间,山后镇的镇长借着酒意问侯得山:
“侯(猴)哥,也传传经,你个乡巴佬是咋个弄法,把一个水灵灵年轻轻的大学生弄到手里的。”他指的是现为侯得山妻子的女翻译。
“甭哪壶不开提哪壶,你能不知道,我和她正闹离婚哩。”
“又有新目标了,侯哥,俺不嫌孬,你不要那小翻译,我等着哩,哈哈——”不知道是谁插进这一杠子。
“就这一个小精灵都把您哥给弄得精疲力竭了,哪里还敢再发展?咋的,你真中她了,真相中,我真让给你,不过,你可不能后悔。”
“说话算数,现在咱就签让妻合同。”
“去你的,我愿意,人家不愿意,也是竹篮打水——一场空。”
“知道你就不会撒手,还鸡巴嘴硬。”
从侯得山的眼神里可以断定,俩人闹离婚是真的……
马王庄的老大难
6月2日 星期三
屋门咚咚咚地响着,硬是把刚进入梦境的我拉了出来。我翻身起床,看看表,是下午1时30分,就趿拉着拖鞋走出卧室开门,门刚开了一半就有4个农民鱼贯而入,他们自我介绍,是马王庄的支书、村长、会计,还有个很年轻的人,是村部秘书。我边提醒自己,俞阳,不能发火,这是基层,哪有那么多规矩,况且,政府的把门将军是个瘸老宗,他能把好门?
4个人坐在沙发上,村长和会计都掏出了各自的红塔山香烟,燃着大口地吸。支书自我解释,不吸烟,我就让茶。村长先说话,他们是代表全村1290口移民的意愿来的,他们坚决不要移民局为他们规划的宅基地……
马王庄的问题,我早有听闻,他们原是山疆乡一个山村,是金远市的第一期移民,他们那一批移民早都搬迁下来,在移民新村安居了。可是,马王庄还在闹着换宅基地。因为他们选的宅基地在一片低洼处,一下雨,积水一米来深,排不出去,把已盖成的200多套住房淹了,所以这马王庄人非要换宅基地。前几天我与移民干部讨论这个问题时,我就问建宅基地何以弄到那低洼处,农村人建房就是平地还要往上垫垫,那叫台基。当时,是移民局规划科的科长景远回答的,他说,原先规划的宅基是在一片略高的地方,都放好了线,要挖地基了,马王庄的人请个风水先生来看,风水先生说,那高处不聚气,也不聚财,与今后马王庄人升官发财都不利。那风水先生就引着马王庄人到距原先宅基地约800多米的这个低洼处,指着这地方说,这是福窝,好风水都聚在里边呢。当时我就说那低处要积水哩,遇上涝天房被淹了咋办?他们根本不听,我汇报给程局长,程局长也不同意换那地方,他们却偷偷地连明搭夜地挖成地基。后来,移民局的两个副局长和几个管安置的同志又去劝说,不让他们这么建房,他们不仅不听,正在干活的人掂起家伙愤愤地说,谁再阻挡在这福窝盖房,就跟谁拼,话说到这份上,谁还去找这麻烦?房子就这么盖成了。我问景远科长,农民为啥不信咱们干部,却信风水先生?景远说,咱移民局的干部是政府的人,压根移民对咱政府就不咋信任。景远说的压根两个字,使我想起了中国明代的移民,山西洪洞县大槐树下的故事。当时政府当官的说,凡是不愿意移民的人家,都到大槐树下集合,愿意移民的人家在家不要出来,当然不愿迁移他乡的人家就纷纷聚集到了大槐树下。晋北人来了,晋南、晋东南人也来了。只3天时间,大槐树四周就集中了几万人,他们拖家带口,携幼扶老,从心底祈求当官的能成全他们不离故土的强烈愿望。突然间,一大队官兵包围了大槐树下的老百姓,一个官员大声宣布:“大明皇帝敕令,凡来大槐树之下者,一律迁走。”命令如晴天霹雳,袭击着人们的神经,刺伤了百姓的心灵,之前,他们做梦也想不到,皇上也会骗人,政府也不讲道理……政府的官员出尔反尔,硬把这些不愿搬迁的农民押送上强制搬迁的漫漫征程……
大槐树移民的故事已成为一种文化,灌输进农民的脑海,流淌入农民的血脉中,潜移默化地使中国人滋生出一种总怕上当受骗的心态,以后政府再说什么,不能不叫人家逆向思维……
谈起马王庄的事,移民干部们说的都绘声绘色,很有感受,他们都说马王庄人不好缠。遇到这场面,有经验的上点年纪的干部,大都不说什么,更不表态,采用软磨的手法,磨得对方疲劳不堪时,这一回合就算收场了。年轻的科长景远遇到这场面,就想发脾气,就要与对方讲道理,要弄出个黑白来。那天,景远与马王庄的农民正面交锋了。景远问:“当初你们为什么不服从移民局的规划?你们为什么要把房子建在这低洼的地方?到打地基时,我们去劝你们,不叫你们往那地方建房,你们就是不听,现在出事了,你们怨谁?这事的责任全在你们自己。”也难怪景远说这么多,景远是当事人,当时就是他去阻挡马王庄的人在福窝建房的。马王庄人哪里听得进他个年轻人的指责,就反驳道:“睤——你说那算鸡巴毛,谁的责任,你还能把责任推到我们老农民身上,我们有屁责任,你们非要叫我们搬家,叫我们移民,我们在老家住得好好的,不搬迁,哪会有这睤事?我们不移了,我们回去。”
“对,回去,回去,不搬了,搬鸡巴哩。”……
就这样,马王庄的人起哄往回走……
看着那一帮人的背影,年轻的景远气得两眼通红,脖子暴出了青筋。他攒足气力,吐出堵在嗓子眼的一口浓痰,下意识地哼叫着:
“呸!他妈那个×,这算啥鸡巴事——”周围的人都怔了,一向文质彬彬的景远,说话连个粗字都不会带,今儿个突然骂起娘来,怎能不惊奇呢……
面对几位不速之客,我提醒自己,要认真对待他们:
“你们的事我听说了,就是要抽空去看看你们。”
“俞市长,俺们不移民了,中不中?当官的不知道俺难啊。”是村里的会计先点题的,他着一件印有金利来品牌的长袖T恤,脚登一双皮凉鞋,口吐着烟雾。
“成官镇是金子,是银子,俺都不要了,俺还回俺那穷山沟,这中了吧。”是村长接的会计的话茬。村长是个30多岁的汉子,个头不高,也不胖,微黑的面孔上有一双灵活的小眼睛,与他那总是半张的往一侧倾斜的嘴巴一呼一应的表演,给人一种顽皮捣蛋的感觉。
“日月霞移民,是国家的决定,谁都不能违背。”我的口气很是严厉,要镇住他们,“怎么能与国家对抗呢?”我先定好了“谈判”的基调。
“那就给我们换换宅基地吧,换到现在宅基地西南方的那片玉米地。”支书说话了,我悟出了他们的策略,以守为攻,以退为进。我隐隐约约地听说,马王庄要换的地方是黄河开发区的玉米试验基地,那么好的土地是不宜建房屋的,移民局压根就不同意他们出的这点子。我当然不能表态,就来个缓兵之计:
“国家的移民专家小组近日来咱金远视察移民情况,待他们论证宅基地的利弊得失以后再说处理意见。”
“专家们叫不叫咱换点?”村长不无顾虑地说。
“不换点不中。”会计半张着嘴,不知是给谁下命令。
“换点不换点,是你们马王庄能定夺的吗?金远的6万名移民,五六十个移民村,能叫每个村庄去规划自个的去向吗?若都像你们这种要求,移民工作早乱成一锅粥啦?移民往哪里去?在哪建宅基?是集体决策的,这里没有讨价还价的余地。懂吗?”我的口气很硬,我要他们明白必须与政府保持一致。
移民工作会议成了要钱会议
7月2日 星期五
国家召开日月霞移民工作会议,会址在首都的小桃源宾馆。
我随着众多的参会人员走进会议室时,一种景象震动了我,那是挂在墙壁一侧的日月霞库区移民搬迁示意图,第一期的7市10县60个村庄的6万余名移民,惟独金远市的马王庄特殊,那地方标上一个刺眼的黑旗,其他村庄全是红旗。金远市的移民工作已拖住日月霞工程的后腿,我顿感一种沉重的压力和无名的怒火。
会议由一位司长主持,主席台上坐着主管部的部长、副部长,Q省、O省分管移民工作的副省长,还有国家计委、土地资源部、文物局、环保局的领导们。
负责日月霞工程的向副部长做重要讲话,他的话很精练,很有逻辑,把日月霞的移民任务分解得清清楚楚。他讲到末尾,突然话锋一转,说金远市有个马王庄,至今都没有搬迁,这个村必须无条件搬迁,必须马上行动。他讲话之后由O省的靳副省长讲话,据说,这位领导是从公社书记一步一步拱上来的干部,他先说了日月霞工程的伟大意义,接着就谈及O省并非日月霞工程的受益地区,这时候他推开了讲稿,谈到日月霞库区蓄水将淹没O省的一个称为粮仓、金库、聚宝盆的大镇,说这地方相当于前苏联的乌克兰,还要淹没诸多人文景观自然景观这些不可再生的宝贵资源,还淹没了效益颇好的一些企业。当这些话题展示之后,下边谈到国家给的经济补偿,远远弥补不了惨重的损失,企望领导能实事求是地给予他们合理的补偿。可能是由于在钱上纠缠的篇幅过多,台上坐着的两位部长和一名司长都不大耐烦了,他的讲话却使坐在台下的不少人产生了共鸣,会场开始骚动起来。
到下午Q省、O省分组讨论时,许多地方上的移民局长都在诉苦,要求追加经费,以致弄得部长与司长都有些恼火了,会议临时决定,停止分组讨论,集合起来务务虚。
向部长先说话,他强调移民工作中要讲政治,地方要体谅国家困难,思想工作与政府行为要多策并举……
他讲过之后,国家计委汪司长也发表了高见。汪司长是以一种批评的口气、居高临下的身份在训斥:
“这里是贯彻国家的移民计划的,不是买卖市场,懂吗?日月霞移民投资上百个亿,中国哪次移民有这么多钱?可是,我不明白,钱多了,为什么还是说少?”这位司长讲一口天津方言,很有韵味,把整个会场震住了。他呷口茶,以一双很机智的小眼睛扫视着台下的一排排参会人员,“我敢说能坐到这里的人都不糊涂,为什么你们只说哪个哪个移民项目中少要了钱,还有许多项目你们已经向国家要多了钱,为什么不说把多要的钱退给国家呢?你们以为国家就是摇钱树,你们怎么就不体谅体谅国家呢?”这是个血气方刚的司长,我相信,他讲的是心里话。但是,现在这形势,这些实话却难深入人心,看看周围坐着的人们,一个个漫不经心的样子。最终,他很感叹地说:“日月霞工程开始时的报告写的只需一百多个亿人民币,可是呢,开工后,追加经费报告一个接一个地送,直到追加到四百多个亿人民币,我真佩服咱们的人要钱的本事!唉,我算服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