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小说市长笔记
2070800000044

第44章 马拉松式的政府常务会议(3)

接下来,欧阳市长就把这个开发区数落一番,指责它没有上像样的项目,倒也是叫房地产商钻了空子,从中挖走不少土地。他们当然又是故伎重演,以上大中型企业为名,将土地征到手,折腾几年以后,又将土地变更使用,不是建商品住宅,就是建写字楼、商务房、酒店和公寓等等商业用房。说到这里时,他显得很是激动,激动时就把话题扯远了,他动情的说:“我敢说,中国最先富起来的人,暴富的人,没有一个是老实人、规矩人,多是钻了政策的空子,利用了初级阶段的漏洞的人。”这时,又有人与他发出不小的共鸣,他稍微歇息一下,又谈到大学城,大学城至今已划走了数十万亩良田,仅Q城大学一家就征用了6000亩耕地。前些时,他说是受我的指示,专门对大学城做了一番调研,所以对学校的问题就非常熟悉,调研中他最弄不懂的问题其一是,大家都知道国家耕地紧缺,中国人均耕地在全世界是很可怜的,可是,将耕地划作它用,却又大方的惊人,大方的离谱,似乎那土地不是自己家的,而是外人赠予的。他最弄不懂的问题其二是,Q市的大学何以要那么多的土地,他本人是80年代初从一所名牌大学毕业的,那所大学的占地并没有多少。他以为,一个大学的优劣并非以占地多少决定的,像Q城大学,划走6000亩土地,其中只有2000亩地在开发,他们也只有开发2000亩土地的实力,剩余的4000亩土地说是留给大学的二期三期和四期工程用的。换句话说,2000亩地就足够了,至于二期三期和四期工程,还不知等到猴年马月的,甚至永远就没有这个猴年,这个马月的。最后,他说到Q市新区,这个新区的问题更大。竟然一下子规划出200平方公里的土地。想一想,这是个啥概念?这个新区比Q市现在的地盘还大哩!真是喝晕了啊!他接着说,因为这是俞市长直接抓的“责任田”,俞市长比他还清楚其中的问题,这个问题就留给俞市长说吧……

欧阳市长这番话,可谓淋漓尽致,无比痛快,这是许多尚有良知的人物想说而不便说的话。欧阳市长之所以能说、敢说这话,并不是偶然的。在Q市政府的市长中,欧阳的年龄最大,今年已经50有5了,他上大学,并非应届高中生考入的,而是在大学停办十年之久,恢复高考的头一年,已经二十八九岁的大龄青年方有幸踏进大学门槛,待毕业时已过而立之年。照他的能力和资历,在几位副市长中当属头名状元,但是若论起仕途前程,他却已步入终点,不可能再有晋升机遇了。只是干到政府这一届结束,然后顺理成章地落到市政协再坐几年副主席的位子。若运气好些,也许不进政协而入人大做副主任,级别是一样的,只是权力有所差别。这一切对欧阳市长,已显得并不重要,也是他在政府时间长了,什么事都见到了,也经历了。许多奇事、怪事,不合规矩的事,非常离谱的事,使他由开始的吃惊,到渐渐的认可,又到渐渐地习以为常,见怪不怪。直到他写下了这样的座右铭:“与领导保持一致就是最大的政治。”“服从上级指示是国家干部的天职。”我与他接触的这段时间中,发现他虽然是在力求做到这种座右铭,但是那并非他心甘情愿,而是一种无可奈何地就范。所以他的心里常常憋着一股浓郁的闷气,这种气只要一遇合适的机会,就要爆发,爆炸。不过,欧阳还是有一定“修养”的,这也是经过了20多年政界生活励炼的“成果”罢。眼前的常务副市长,已无所求,特别是官位与权力这两大诱惑,对他已不再起作用。准确地说,是诱惑期已过去了,那叫机不可失,时不再来。如今他只等着正常下落。他不需要讨好任何人,更不需要巴结任何人,也不需要压抑自己的个性,收敛自己的言语。所以,他能把想说的话,毫无顾忌地倒出来。这些话,也正是我想说的话,他能先说出来我想说的话,在这种会议上,当然对我是很有利的。下一步,我在他这一支点上再把心中的意图加以发挥,就会使我的意图,我的指示,更有基础,更有份量,也更好落实。

欧阳市长刚才对诸开发区作了一番剖析之后,惟没有对Q市新区“评估论价”。他谦虚地说,这是留给俞市长来做的课题。

Q城新区,的确是Q市诸多开发区中问题最大的一个区,也是最难继续开发,最难做出变更开发方案,最难做到亡羊补牢的区。

羊已经死去多只,牢尚补不上,羊当继续死下去。可是,这补牢工程却不好实施,不能实施。但是,我不能因为它的艰难,而放弃“补牢”工程。

Q市新区的最大弊端,在于它不实事求是,无自知之明,不能量力而行。犹如一个刚刚步出温饱,踏进小康的家庭,却要舍弃可以满足相当一段时间居住要求的单元房舍,去建一座世外桃源的可与当今贵族比美的独体别墅。当然,没有人说别墅不好,它有宽阔的草坪,绚丽的花园,诱人的风景,充足的阳光。进到家里,脚能踩地,眼能观天。这是单元多层高层住宅无法享受到的愉悦温馨……但是,刚刚跻身小康的家庭,毕竟实力有限,上独体别墅这等超前项目,自然就显出囊中羞色。怎么办?办法自然多的是,贷款、拆借、申请上级支持拨款,向全中国乃至全世界发出招商引资的呼唤。栽下梧桐树,凤凰当自来。

我测算过,Q市新区需资金1000个亿人民币。靠银行贷款,企业拆借,政府拨款,都是力不从心,难成大事的。所以,决策人就把宝押在了招商引资上。外边的世界无边无际,精彩纷呈,那是一个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财力源泉。只要商招来了,招足招够了,Q市新区的开发就成功了。

我调查过,思考过这道课题,世上没有万能的宝物,招商引资更非万能之举。一个明智的领导,首先应该弄明白,在中国有多少个城市都在做招商引资的美梦,又有哪一个城市不是天天在喊着它的得天独厚的优势,及招商引资的优惠政策,又有多少在高喊招商引资的沿海城市,临边城市。明白了这些,方知道这世道不仅Q市想招商引资,那么多的城市,其中还有不少条件比Q市优越的城市,也在招商引资啊!招商原来也是一方竞争激烈的方阵,且竞争的手段十分险恶狠辣。仅明白这些,当然是不够的,还应该立足Q市,面向全国,全世界,看一看,考察考察,有多少个有实力的企业、财团、商家,有可能到你这地方投资,又有多少地方(城市)会进入争夺这种投资的竞争打斗……明白了主方与客方的这些基本的也是皮毛的信息之后,任何一个做招商引资梦的人就不再那么乐观了。但是,问题还决非到此地步,一个项目的招引成功,还有许多应对的条件,无论是天然条件,还是人为条件,即所谓的硬环境与软环境。这是一项充满条件又充满智慧的较量,个中艰辛可谓苦不堪言,诸多准备不足的招商者,最终落得个鸡飞蛋打的悲哀结局决非偶然。有那有一定权力但却孤陋寡闻又自以为是的人物,高谈阔论起招商事宜,就会以教训人的口气说,人家上海的浦东开发区何以能够成功?浦东先前的条件好吗?70年代我去浦东,那里荒凉得很啊!有什么优势,可是,看看,人家如今的面貌,简直是天上地下啊!这就是我们要设开发区的原因。上海人能做到的,我们为什么做不到,不都是两个肩膀一个头的人吗?

遇上这类的领导人物,这方家园的臣民百姓就该遭秧倒霉了。这种人,压根就不知道全中国只有一个上海,上海只有一个浦东的道理,更是发现不了人家上海的优势,当然也不了解自己,悲哀啊!这种人,岂能不悲哀!

我想了这么多问题,却不能在政府常务会上实话实说。不能的原因是决策上Q市新区的人物正如日中天,为他的决策拍手叫好,鸣锣开道的大有人在。我若公然反对这个重大决策,不仅不能达到目的,反而会引火烧身。我为自己定了个调子,会上只摆具体问题,下边采用消极软抗手段,迫使Q市新区的开发放慢脚步,以减少Q市乃至Q省的损失,这就是我从政以来的长进,不像大学刚毕业时那样的浅薄直露,缺少工作方法。

“同志们,”我在经过一番短暂的思索之后,就接起欧阳市长的话,“欧阳市长让我谈谈Q市新区,也是责无旁贷嘛,这个开发区本来由上届的市长主抓,如今过渡到我这里,Q市新区当下最主要的问题是资金。上届政府工作报告中说,新区开发需用资金1000个亿人民币,如今已开发三年了,现在到位的资金也就100个亿吧,这100个亿包括已投入开发公用设施的42个亿。这些时,我可以说,为开发Q市新区,我已绞尽脑汁,想尽办法。想啥办法,就是弄钱,咋弄钱,一是协调多家银行,争取多贷多借资金,二是从咱Q市财政挤出资金,三是伸手向Q省要支持资金,四是向国家申请补助资金,五是搜肠刮肚招商引进资金,这也是上届政府决定上Q市新区时的资金来源根据,至今没人有新的创造。这五个资金渠道,二、三、四三项可谓小打小闹,整不来多少钱。大家知道,Q市财政的情况,即使勒紧裤腰带,也勒不出多少油水。财政收入支出,早已是一个罗卜一个窝,无力再对新开项目支持,最多挤出10个亿,就不得了了啊!唉,至于从省和国家要钱,只能是相征性的。大家不是不明白,领导在大会小会,公众场合,说说支持Q市新区就是很支持了,倘若再叫人家掏腰包动省财政支持咱,那现实吗?说的轻了,没用,说的狠了,领导会说,要你们市长干什么?全省20个地市都伸手向省里要钱,省里去哪里弄钱?大不了也是协调银行贷款作罢,而银行贷款也是有诸多硬性条件的,不像过去那么随意容易。至于国家的钱,就是有钱,也不会支持你用来搞开发区。当然,困难是困难,该去要还得去要,但是要要的策略。现在看来,真正解决资金问题的还是第一和第五两个渠道,就是一靠银行,二靠招商。我估算了算,把劲用足,把政策用够,还能凑上七八十个亿,加上先前已投入的和到位的钱,合起来还不足200个亿,资金的缺口还有800多个亿,占总投资的83%。这部分巨额资金,照计划是寄希望于招商引资的。我查了查以往的资料,自设Q市新区以来,来洽谈投资业务的企业和商家不少,可是并没有显着的效果。几年来只引进一些不上规模的企业,这几家的投资加起来连开发区总投资的5%也不到,这是为啥?要说是我们的政策不优惠,也不是。我们出让给开发商的土地价格已低到了极限,实在不能再在土地上压价了。即使招不来商,也不能拿着我们的土地家产无条件的做交易啊。唉,也难怪出现这种困惑,据我掌握的信息,我们周边的O省、F省、U省都在宣传他们招商引资的优惠政策和得天独厚的优越环境。他们已经把土地价压得很低了,再压下去就近乎白送了。O省一个领导竟然说,只要有诚意来O省投资,投资数额超过100亿的项目,土地白送对方,这算什么招商呀,这是在招商活动中的一种不正当的竞争方法。我们Q市不能参与这种竞争,我们应该明白,土地是不可再生的最金贵的资源,即使划到开发区的土地,我们也应该慎重处理,合理使用,不能像O省那样以牺牲自己土地资源的代价招引投资商。好了,关于Q市新区的情况,我先说到这里,下边大家都说说,对咱市这几个开发区有什么看法,有什么建议,怎么样才能有条不紊地把它们开发下去,既然开发区的地也圈了,上级也批准可以开发了,我们总不能就这样,叫开发区半死不活的挺着,这么多的土地闲置着。”

会议的导向往往引领着会议的走向。由于欧阳市长实事求是的发言,对几个开发区定准了调子,加上我对Q市新区的阐述,这样就奠定了参会者以务实的态度参与开发区的讨论,而不是说一些自欺欺人的套话,说一些让上级高兴的假话。在这样真实的诚恳的氛围中,即使想说假话套话的人,也不好意思说了。大家针对几个开发区的实际问题,说了一些看法,尽管有的发言没有触及开发区的本质问题,但也没有漫天胡诌,没敢吹牛不报税。就是说,有那发言虽没说真话,但也没敢说假话,这就好,因为没有了对会议走向的公然干扰。当讨论结束时,终于做出了“有多少钱,办多少事”的决议。也就是说,开发区的摊子要量材做衣,量力行事,有多大需求,规划多大规模,有多少资金,开发多少土地,不能凭主观意旨,拍脑子就决定占用多少土地。不论哪种开发区,凡一时没有力量开发的地盘,一律将圈划的土地让出来,暂由农民耕种,待有能力又有必要开发时,再收回不迟……

这个缠手又烦人的问题经过马拉松式的议论、碰撞之后,总算拿出了一个暂行的意见。作为Q市的市长,我也只能做到这步田地了。若真是照着“实事求是”的宗旨做事,其中有的开发区就该“撤区还田”。可是,我做得到吗?那么多层机构批准的事,那么多官们跑成的事,怎能毁于我一人之手。即使今天会上敲定的结论,也还只是写在纸上的玩艺儿。至于这种纸上的结论如何落实,落实得了不能?那是会后的事。问题肯定还会不少。下边老白宣布,研究这次会议的最后一个问题,即汽车的改革事宜。国家公务员用车的改革,是早就叫响的,也是官员们人人知晓的事情。然而又是常喊常叫却不见行动的事,这就难免引起没有公车用的公务员和老百姓的指责。指责做官的人对公车改革是只打雷不下雨。作为Q市,是Q省省会,在这种事上,理应率先垂范,身先士卒,以带动全省各市地行动起来。可是事情并非那么简单。老白对我说过Q市车改的故事。是在我到Q市的1年之前,政府就下过对机关公用汽车的改革文件,那个红头文件下来之时,就是车改工作搁浅之时。搁浅的理由是没有专职的操作汽车改革的干部,没有车改(以下简称)干部,是这事叫谁干,谁都是猛摆双手和头颅,坚决不干。理由是能力有限胜任不了此项重任,怕辜负领导的厚爱云云。之所以造成这种结果,也怨上边的领导手腕不硬,下不了决心,只是听之任之,顺其自然。有人说的更直白,那是领导有私心,不愿意交出自己的专车,就采用这种战术,以干部们怕惹人,不接受此项任务为由,将其泡汤。

领导若想叫事弄不成,办法是随手拈来的。想找把事弄黄的原由,想把某项工作夭折,他们是最有办法的。正因为这种原因,今天讨论这事,只是先定下具体负责车改的干部。至于如何操作车改,那是会罢的事。

也是由于会议开的时间太长了,大家都疲劳了,没有人再想恋战下去,这项工作讨论的就十分神速,几乎没有什么争论,是照着事先酝酿的方案定下的。结论是:

车改工作由市委刘书记坐阵挂帅,政府具体负责。由俞市长任车改领导小组组长,由市纪委书记和常务副市长任副组长,下设车改办公室,办公室主任由市政府副秘书长武小九兼任。办公室配备人员由武小九点将。

武小九之所以乐意接受这项任务,是因为车改主任这个职务使他获得了提拔。武小九原来是政府综合科的副科长,为使他接受这一任务,并铺下身子,全力以赴地抓好车改,特对他破格提拔,由副科提为副县,任政府副秘书长兼车改办主任。当然,这种好事并非谁都能得到的,让武小九干这事,与他平时的工作态度、泼辣作风、耿直个性都是分不开的……

会议开到这时,已是午12时40分钟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