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今世界的知识有两大特点:一是积累多,知识量大,多得叫人眼花缭乱,目不暇接;二是增长快,发展快,快得千变万化、日新月异,这使得人才资本的折旧速度大为加快。西方白领阶层目前流行这样一条知识折旧定律:“一年不学习,你所拥有的全部知识就会折旧80%。你今天不懂的东西,到明天早晨就过时了。现在有关这个世界的绝大多数观念,也许在不到两年的时间里,将成为永远的过去。”
知识更新如此之快,职场竞争也将更加激烈。你也许今天还有着一份心满意足、得心应手的工作,而明天一觉醒来却发现那份工作已经不属于你了。这可能是有更优秀的人替代了你,也可能是你已经没有能力做那份工作了,也可能是根本连那个工作岗位都已不存在了。
所以,清醒地认识自己的能力,居安思危,及时提升自己的能力,才不会在竞争中败下阵来。
有个医生,是从一家医科大学里走出来的高才生,他开了一家诊所,生意非常好。然而几年后,他的生意渐渐没落了。为什么呢?原来,他自从医科大学毕业开诊所后,诊病下药都是用老法子。他对新出来的医疗器械及新的著名药品都不过问,也不花时间去看最新的医学刊物,诊所的陈设也一直是老样子,他开出来的药方都是不易见效的老药品。人们都不愿在他那里看病了,都跑到他对面的一家年轻医生开的诊所去了。那家诊所拥有最新的医疗器械和设备,开出的药方也都是最新发明的药品。
这个医生正是没有认识到自己的医术已经折旧了,他总以为自己是医科大学的高才生,自己的医术会受用一辈子,所以才从一个成功者走进了失败者的行列。
不断弥补自身不足,提升工作能力,在工作中学习是最实用和有效的方式。因为这种方式既不需要脱离现在的工作,还获得了实践的机会。
惠普公司董事长兼首席执行官卡莉·费奥瑞纳女士是从秘书工作开始她的职业生涯的。她是如何提升自我价值,一步步走向成功,并最终从男性主宰的权力世界中脱颖而出的呢?答案是不断在工作中学习。
卡莉·费奥瑞纳学过法律,也学过历史和哲学,但这些都不是她最终成为CEO的必要条件。她并不是学技术出身,在惠普这样一家以技术创新而领先的公司,她是通过自己的不断学习才坐到今天这个位置的。
她说:“不断学习是一个CEO成功的最基本要素。这里说的不断学习,是在工作中不断总结过去的经验,不断适应新的环境和新的变化,不断体会更好的工作方法和效率。我在刚开始的时候,也做过一些不起眼的工作,但我还是从自己的兴趣出发,找最合适的岗位。因为,只有我的工作与我的兴趣相吻合,我才能最大限度在工作中学习新的知识和经验。在惠普,不只是我需要在工作中不断学习,整个惠普都有鼓励员工学习的机制,每过一段时间,大家就会坐在一起,相互交流,了解对方和整个公司的动态,了解业界的新的动向。这些小事情,是能保证大家的步伐紧跟时代,在工作中不断自我更新的好方法。”
一个人在工作的过程中,会接触到一些自己不懂或者不熟悉的事情,如果你以与自己暂时没有关系为由将它们放过去,你将会为此付出代价。
你应该潜心研究,或者虚心请教他人,直至完全搞明白、完全掌握为止。还有,当你因为机遇获得了一份你当时并不能熟练驾驭的工作,你更要一边工作一边学习,抓紧弥补不足,否则就会栽跟头。
这正如一个寓言所讲的:一只火鸡和一头牛闲聊,火鸡说:“我希望能飞到树顶,可我没有勇气。”牛说:“为什么不吃一点我的牛粪呢,他们很有营养。”火鸡吃了一点牛粪,振翅飞到了第一根树枝;第二天,火鸡又吃了更多的牛粪,飞到第二根树枝;两个星期后,火鸡骄傲地飞到了树顶。但不久,一个农夫看到了它,迅速把它从树上射了下来。
牛屎运让你达到顶峰,但不能让你留在那里。
除了在工作中不断学习,你还要不断利用业余时间为自己“充电”。过去那种在大学学习几年一次性“充足电”,然后一生在工作岗位上“放电”的时代已经不复存在,你必须不停地为自己“充电”,及时使自己的知识、能力得到更新和优化,才能成为可持续发展人才。
你可以努力争取公司培训的机会。多数公司都有自己的员工培训计划,培训的投资一般由公司作为人力资源开发的成本开支,而且企业培训的内容与工作紧密相关,所以争取成为企业培训的对象是十分必要的。为此,你要了解公司的培训计划,如周期、人员数量、时间的长短,还要了解公司的培训对象有什么条件,是注重资力还是潜力,是关注现在还是关注未来。如果你觉得自己完全符合条件,就应该主动向老板提出申请,表达渴望学习、积极进取的愿望。
你还可以选择其他途径主动“充电”。如自掏腰包参加与自己的职业有密切关系的培训和学习,也可以考虑一些热门的项目或者自己感兴趣的项目,为自己的职场发展做好储备。
比尔·盖茨曾经这样告诫他的员工:“现在是互联网时代,不是大鱼吃小鱼,而是快鱼吃慢鱼。你比别人快,才能在竞争中赢得机会。”
所以,你应该及时跟上时代发展的步伐,抢在别人前面提升自己的能力,才会在竞争中占得优势,你一旦故步自封,或者行动迟缓,就会落在别人的后头,从而感受到工作的压力,甚至惨遭淘汰。
接受不可避免的事实
命运中总是充满了不可捉摸、无法预知的变化因素,如果它能给我们带来快乐,当然是好的,我们也很乐意接受这个结果。但事情往往并非遂人愿,有时候它会带给我们可怕的灾难和深深的恐惧。如果我们不能试图学会接受它,相反却让灾难主宰了自己的心灵,那我们的生活就可能永远地失去阳光和笑声。
罗格小时候和几个朋友在密苏里州的老木屋顶上玩,在爬下屋顶前,罗格在窗沿上歇了一会然后才跳下来,可是他的左食指上戴着的一枚戒指却在往下跳时钩在了钉子上,因用力过猛扯断了他的手指。罗格尖声大叫,惊惧异常,他甚至认为他可能会死掉。但等到手指的伤好后,罗格就再也没有为它操过一点心。因为就算操心也没用了,他已经接受了这个无法改变的事实了。现在罗格已经几乎忘了他的左手只有一根大拇指与三根手指。
几年前,在纽约市中心的一座办公大楼电梯里,卡耐基遇到一位男士,并且惊奇地注意到他的左臂从腕骨处就被切除了。卡耐基问这是否会令他感到烦恼和不安,他说:“噢!事实上,我现在已很少想起它了。我还没有结婚,所以只有在穿针引线时觉得有一点点不方便。”
在不得已的状态下,通过适当地调整,有选择性地遗忘,人几乎可以接受任何状况。
在我们的人生中,必然遇到许多不愉快的经历,有时它们是无可逃避的。而我们也是无所选择的,我们只能接受不可避免的事实,做自我调整而不是抗拒,因为抗拒不仅会有可能颠覆自己的生活,甚至也可能会使自己精神崩溃。
威廉·詹姆士曾说:“心甘情愿地接受吧!接受事实是克服任何不幸的第一步。”舆勒冈州的康莱女士深有体会地认识到了这一点。她曾因无法去面对现实而差一点失去继续活下去的勇气,她的最初感受是:“在美国上下欢庆我军在北非大获全胜的那一天,我收到了作战部的电报,我的侄子——我最挚爱的人——在一次作战行动中失踪了,而且,不久以后,另一封电报又通知我他已阵亡了。”
于是,哀伤击倒了康莱女士。在此之前,她总觉得人生待她还是不薄甚至垂青于她的,她有一份自己很喜爱的工作,而她帮忙抚养的侄儿也是一位年轻有为的青年。她曾以为自己的耕耘和辛勤付出将会得到甜美的回报,不想却收到这样的电报。噩耗传来,她的精神彻底崩溃了。康莱女士觉得已经没有任何活下去的理由了:她对工作、朋友视而不见,她抓不住任何东西,剩下的只有愁苦及怨恨。为什么她会失去钟爱的侄子?这么好的孩子应该有灿烂的前景,他为什么会被打死?她实在无法接受这个残酷的现实,她哀伤过度,同时决定放弃工作,找个地方独饮她的眼泪,试图抚平心中的创伤。
就在康莱女士把桌子收拾得干干净净,准备递交辞职书时,无意中看到一封信,正是那位侄子几年前康莱女士母亲去世时写给她的。他在信上说:“当然,我们都会在很长时间里怀念她,特别是你。但我知道你肯定会撑过去的,也能扛过这一段的。你有自己的人生哲学。我永远不会忘记你教导给我的一个铭刻于心的真理:无论在任何地方,都要像个男子汉,微笑着迎向任何该来的命运。”
看完这封信后,康莱女士回到桌前,收起愁苦,自己对自己说:既然事情已经发生了,我也不能做任何改变,但是我还可以做到他所期望的,做个真正的男子汉。
康莱后来说道:“每天,我把自己的精力完全投入于工作。并且开始给战士们写信,虽然他们是别人家的男孩。晚上,我去参加成人教育班,试图找到新的嗜好,并去结交很多新朋友。我几乎自己不敢相信自己的变化,而我的哀伤也在这个过程中完全离我而去。现在,我开开心心地度过每一天,正如我侄儿所希望看到的。我的生活也很平静,充满了温馨与快乐。我很坦然地接受了命运的安排,所以,事实上我比以前享有了更丰富也更完整的人生。”
康莱女士学习到的道理,正是我们每个人迟早要意识到并要学会的,那就是:我们只有接受并主动去适应那些不可变更的事实。英王乔治五世在白金汉宫的图书室里就挂着这句话:“请教导我不要凭空妄想,或作无谓的怨叹。”哲学家叔本华也曾表达过同样的思想:“逆来顺受应该是人生的必修课程之一。”
显然,环境不能决定我们是否快乐,相反,我们对事情的行为反应会反过来进一步决定着我们的心情和态度。耶稣曾说:“天堂在你心里,当然地狱也在。”
只要咬紧牙关,挺起胸膛,我们是都能度过灾难与悲剧,并最终战胜它的。也许我们察觉不到,其实我们内心都有一股很强大的力量会帮助我们度过灾难;实际上,我们每个人都比自己想像的更坚强,因为我们还是有很多潜能可以挖掘的。
已故的美国小说家塔金顿曾经常说:“我可以忍受一切变故,但是除了失明——我绝不能忍受失明。”可是在他60岁的某一天,当他看着地毯时,却发现地毯的颜色正在渐渐模糊起来,他也看不出任何图案。于是,他去看医生,得知了一个残酷、致命性的事实:他马上就要失明。随着病情的一步步恶化,他的一只眼差不多完全瞎了,另一只也将接近失明,有一天,他最恐惧的事终于发生了。
塔金顿对这最巨大的灾难是如何反应呢?命运怎么能这样捉弄他呢?
他是否觉得:“完了,我的人生彻底完了!”完全不是的,令大家惊讶的是,他的心情还很愉快,他甚至充分发挥出他的幽默感。一些浮游的斑点阻挡他的视线,而当大斑点晃过他的视野时,他会说:“嗨!又是这个大家伙,不知道他今天又要游到哪儿去!”完全失明后,塔金顿说:“我现在已经完全接受了这个事实,也可以去勇敢面对任何状况了。”
为了恢复视力,塔金顿在一年内必须接受12次以上的手术。手术只是采取局部麻醉,他也不会抗拒。他了解这是必须的,不可逃避的,唯一能做的就是优雅坦然地接受。他放弃了私人病房的条件,而和大家一起住在大众病房,想办法让大家高兴一点。当他必须再次面对手术时,他提醒自己是何等幸运,“多奇妙啊,科学已进步到连人眼如此精细的器官都能动手术了。”
平凡人如果接受了12次以上的眼部手术,到最后还是忍受失明之苦,可能早就崩溃了。然而,塔金顿却说:“我不愿用快乐的经验来替换这次的体会。”也就是说,他学会了接受。他相信人生没有任何东西会超过他的容忍力,就像约翰·弥尔顿所说的那样,这次经验使他懂得了“失明并不悲惨,无力容忍失明才是真正悲惨的”。
新英格兰的格丽·富勒曾将一句话奉为真理,这句话是:“我接受整个宇宙。”汤斯·卡莱尔在英国听说此事时说:“她最好如此”。是的,你我也最好能接受不可避免的事实。我们有太多愿望不能实现,失去了太多珍贵的东西,我们的旅途不总是一帆风顺,如果我们不接受现实,不接受命运的安排,同时又不能改变分毫事实,就会感到生活是多么的艰难。事实上,我们唯一能改变的,只有自己,调整自己的心态,平静面对现实,生活才不总是充满痛苦。
卡耐基也说:“有一次我拒不接受一件不可改变的事情。我像个蠢蛋,不断作无谓的反抗,结果带来无眠的黑夜,我把自己整得很惨。终于,经过一年的自我折磨,我不得不接受我无法改变的事实。”多少名人且是如此,他们正是接受了生活中的无奈与磨炼,才使他们有了更好的选择和追求,有了更大的成功。
作为平凡的和即将不平凡的我们,面对不可避免的事实,应该学会接受,应该学着做到像诗人惠特曼所说的那样:“让我们学着像树木一样顺其自然,面对黑夜、风暴、饥饿、意外与挫折。”
哥伦比亚大学的堆克斯教务长有一个值得所有人记住的从儿歌改过来的座右铭:“面对任何病痛,先看有无药方;有,就去寻找!没有,那就算了。”这句话内容简单,但却意义深刻,它明确地告诉了我们坚持追求和接受现实的辩证关系。生活中我们要做有追求的人并坚持不懈。然而,面对客观的现实生活,我们同样要接受不可避免的事实,唯有如此,才能在人生的道路上掌握好平衡。
接受不可避免的事实,并不是束手接受所有的不幸,那只是宿命论。只要有任何可以挽救的机会,我们就应该奋斗,就应该追求,去实现我们的所想所愿。但是,当我们发现形势已不能挽回了,我们就最好不要再思前想后,拒绝面对,接受现实也许是最好的选择。
别为小事抓狂
在我们的现实生活中,有些较为重大的事情,如丧偶、离婚、退休、更换工作、生活学习环境的改变等,会给我们带来很大的心理压力,使我们为此忧心或焦虑。但是,这些事情并不会经常发生,我们平常面对更多的则是许许多多的小事。可不要小看这些小事,如果处理不好,它会给我们带来很多麻烦。
尽管事情小,但小事情多,总为小事抓狂,最终会对身心健康产生不良后果。医学研究表明,人若经常处于烦恼和忧愁的漩涡之中,频频激发人体的“应激反应”,不仅会加速衰老,而且会引起高血压、消化性溃疡等疾病。
那么,我们应该怎样对待小事情呢?
(1)认真对待,及时处理
人们对待事情的方法和态度是很重要的。如果我们遇到事情时积极面对现实,尽力克服困难,对于超出自身能力的事能客观对待,不求超出现实的结局,即使面对麻烦,也能平和处之。反之,如果该努力的却退缩,该回避的却硬顶,会使问题越积越多,小事情也会变成大事情,那时就不好处理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