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保健养生心理调适与心理健康全集
20751200000038

第38章 克服社交障碍,构建和谐人际(4)

1.沉默意味着理解

朋友因为和恋人分手而陷入痛苦之中不可自拔,于是借酒浇愁,工作业绩由此一落千丈,同事们开始用蔑视的态度对待他,这使得他更加灰心失望,几乎陷于崩溃。这时,作为他的朋友,你最好的安慰不是反复地讲“振作起来”之类易触及“伤疤”的话,只要你能静静地陪他坐一会儿,他就会得到极大的安慰,因为,你的沉默意味着心灵深层的理解。

2.沉默意味着谦虚

被人夸奖是一件值得高兴的事,但对待夸奖的态度却准确地揭示了一个人的品质。如果别人表扬你时,你一副受宠若惊的样子,还夸夸其谈地自我吹嘘一番,这就暴露了你的浅薄无知;相反,如果你只是回以沉默的微笑,则显示了你的宽厚和虚怀若谷的美德。

3.沉默能使你摆脱窘境

在社会生活中,人与人之间的摩擦是不可避免的。比如在拥挤的公共汽车上,你无意中踩到了别人,对方出言不逊怒斥了你两句。有涵养的人都懂得,在这种场合下,大家都处于浮躁的情绪状态中,所以你最好的应对策略不是争吵,而只需忍受指责点头示意就够了。这既不失你的身份,又能尽快地息事宁人,摆脱尴尬。

4.沉默意味着幸福满足

在幽静的公园里,一对情人默默地依偎在一起,绵绵的情意在彼此的心中流淌。虽然不说话,但相互在沉默中传递着爱的信息。这时的沉默,意味着内心充盈的幸福和满足,比所谓的绵绵情话更让人沉醉、眷恋。

值得指出的是,沉默不仅具有积极的作用,也有消极的作用。既能给人的交往带来功利,留出回旋的余地,也可能为交际双方带来不必要的误解,从而平添交往的困难。所以,我们有必要掌握关于沉默的交际技巧。

1.要懂得察言观色,适时保持沉默

如果你面对的是一个对你不怀好意的人,言语中含有挑衅,那么沉默可以显示你不屑一顾的态度。此时的沉默,其实也是一种对抗,更可以视为一种攻击行为的前奏。如果对方足够明智的话,他会读懂你沉默的含义,并立刻停止对你的挑衅。

但是,如果你面对的是一位拘谨且不善言谈的人,你最好不要一味保持沉默,否则可能疏远彼此的感情,因为他的沉默只是由于性格使然,而你的沉默则体现了你对他的态度。你不妨试着寻找一下你们共同感兴趣的话题,一方面打破窒息的沉默,一方面让对方体会到你的友好,从而摆脱拘谨,与你真诚交流。

2.驾驭沉默的技巧

沉默毕竟只是人际交往的一种补充手段,过久的沉默或过频繁的沉默,都容易使人不满或产生误解。比如对方向你讲述一件事,你如果一味地沉默不语,就会给对方以心理压力,以致不敢或不愿讲下去。此时,你应该用表情、眼神或简单的插话来鼓励对方往下讲。

沉默是交际或待客的调节剂,主人可以用幽默风趣的话语打破客人的怯场、拘谨;而面对欢声笑语的客人,主人静静地恭听,则体现了对客人的极大尊重。相反,客人沉默你也缄口,或客人说话你不断夺人话题,旁若无人地夸夸其谈,这都是交际水平低下的表现。

批评是一门很深的学问

在这个世界上,没有人会不犯一点儿错误。当我们犯错之后,有的人会当面就指出你错在哪里,而有的人认为这种当面指出会伤害到犯错之人的自尊心,所以会采取一种委婉的方式说出来。这就是我们常说的批评人也需要讲求一种艺术的气氛。虽说,有些人喜欢很真诚地指出别人的缺点,也有些人是直肠子一句话说到底,但人毕竟都有自尊,对于一个犯错又不肯承认的人,你当面指出只会触犯他内心的自尊,不但收不到很好的效果,反而会招来不必要的麻烦。这时就需要我们懂一些批评人的艺术。

“将批评像三明治似的隐藏在两个大大的赞美之间”,那样三明治的美味就会把批评的火药味融和,进而被人接受,谁都不会拒绝美味的三明治!

此外最重要的一点就是要以理服人,以情动人。在实事求是的同时也要适合时宜地献一点点爱之心,辅以一些适当的表扬和安慰是最能让人接受的一种批评,女人对于此种批评应该是最擅长的。

批评别人,是对他的缺点和错误提出一种反馈的意见,是耐心善意、公正公平地帮助人们去认识与改正错误、缺点与不足,而不是讽刺、挖苦和打击报复,更不是打棍子、抓辫子。有效的批评有助于建立、完善并发展自己与他人的友好关系。詹姆士说过:“人类本质中最殷切的要求是渴望被肯定。”也就是说人人都有希望自己受到赏识的心理,在这种心理下,若很直接地指出他不被别人肯定的一面,那就等于在揭一个人的伤疤。

由此可见,批评人也是一门很深的学问,掌握不好这门学问就会做一些出力而不讨好的事情。比如一个人因做错事而自责不已,他的朋友不忍看他这么受折磨,就直言相劝,可他的“善意”并没有被朋友所接受,那些出自内心的话反而被朋友认为是在说风凉话。他内心十分不解,难道说真话也有错吗?说真话没错,错就在没有掌握说话的技巧,更何况是直言以对别人的痛隐之处,并不是所有的人都是豁然大度,从谏如流的。那么,该如何让别人接受你的批评呢?

批评人有一个原则,对事不对人。这样可以缓和当事人的心理压力,如果把矛头直向当事人,就会无意之中造成伤害,进而于事无补。当你批评别人时,时时刻刻反问自己;“我是不是针对当事人了?”“我是不是忽略失误本身了?”“我是不是在人身攻击了?”等。除此外,还要注意一些得当的方法:

1.真诚。

真实的东西永远能够打动人。“我也犯过这样的错误”“这件事情你已尽力而为,尽管结果还是出错了”“或许你也不知道什么地方出错了?”

2.切勿指责。

指责的时候会让人陷入恶劣的情绪中,从而影响理智判断力。“我跟你说了多少次了?”“你为什么犯同样的错误?”“你真是无可救药!”

3.适度。

点到为止,既往不咎。“事已至此,从中吸取教训最重要”。

4.理解。

没有人愿意犯错误,尤其内心已经很自责的时候,更需要别人的心理支持。“我想你可能很难受”“找个时间我们一起分析一下失误的原因”“我相信你下次肯定会做好”。

5.分清角色。

很多沟通失误,其症结在于角色不清。了解自己在跟一个什么样的人沟通,是一个长辈还是晚辈,是男性还是女性,是朋友还是对手,是家人还是同事等。如果角色混乱,就会说出不合适的话,批评的效果不仅达不到,反而伤了和气。有很多话本身没有问题,问题出在不分对象。对一个很自卑的人,犯错时,他本身就很自责,这时适当的安慰会胜过千言万语。对一个爱面子的人,一边批评一边给个台阶,他会及时纠正自己的失误。对于一个心服口不服的人,不必抓住不放,看他的行动就可以了。

6.暗示。

任何人面对直接批评,内心都会不舒服,因为批评就是惩罚。暗示就像苦药丸外面的“糖衣”,用含蓄、间接的方式,达到治病救人的最终目的。

7.注意场合和时机。

批评的场合和时机非常重要,切忌批斗会式的批评,不秋后算账。

以上只要你做到几条,便会成为一个受人欢迎的批评家!

把握批评他人的秘诀和要点

要指出一个人的缺点以及一些坏毛病,使其尽快改正,这是一件不容易的事,但并不是不可能,下面向你传授几条秘诀。

1.循循善诱

日本某公司的某课,工作效率极差,销售额也差人一大截,于是经理开始调查,结果发现问题出在课长身上。那课长的个性,说得好听一点是乐天,不拘小节,但如果说得不好听,就是不负责任。于是经理说:“这怎么行,你还是单位主管呢!多努力振作吧!”课长只回答了个“是”,却完全没有改善迹象。

后来,由人才银行聘来公司的人事管理顾问,将课长叫到跟前说:“你本身应该是很好的,只是你的课员早上都太晚来上班,所以工作效率很差,你要不要带头来提高士气?”从此之后,课长很快改了,这个课也渐渐变了,不多久就与其他课并驾齐驱,这位顾问把课长赶进不得不自己动手的状况中,在这种情况下,他才会发现自己的缺点,当然也就便于改正了。

2.旁敲侧击。

有个叫A的坏学生,他聚集了20个以上的伙伴,并成为大家的头目。

这伙人常在校园里滋事,老师屡劝不听,甚至还遭报复,校方对他们简直是束手无策。新学期开始,学校调来一位对学生辅导很有一套的老师。这位老师一来,并不从A下手,而是以他的好朋友B、C做目标,希望先辅导他们回归正途。他对A说:“你的事我不追究,B和C不同,他们是有将来的,而你却无法对他们的将来负责,所以操纵他们是不对的。不如趁他们还可能悬崖勒马之际,你去说服他们改过。”虽然是坏学生,但听了老师一番话的A,只觉被寄予信赖,于是A果真去说服B、C,顺利地使他们脱离坏学生集团,重新做人。几天后,想不到A也找老师道出自己想“从头来”的决心。试想,如果这位老师也采取直接说服的办法,肯定A不会乖乖听他的,他的绝招就是绕了个圈子,从侧面来攻击,这就叫“旁敲侧击”。

3.间接指点。

对于那些参与意识不强的人,如何改变他的这种特性,让他充分发表自己的意见,这确实是个难题。但有一种简单的方法可以借鉴,这就是间接指点。比如,对在讨论会议中不发言的人,应先请他左右座的人发言,增加其紧张感。这样,如果自己左右座的人都发言了,当然他也不能再置之度外,这是人之常情。因此,不管情愿与否,都能唤起他的紧张感,使他积极发言。相反,如果直接点名沉默者,可能他还会觉得你在讽刺他,而使气氛搞得很差,达不到激发他发言的目的。

所谓激励批评就是采用激励对方的手段,刺激对方向一个既定的目标去努力,从而克服原有的缺点。英国首相丘吉尔曾经说过:“要人家有怎样的优点,就那么赞美他。”有一公司经理的女秘书总是把办公室搞得很乱,对此,经理很是头痛。一天,这位经理对女秘书说:“你今天穿的上衣真漂亮,有这样美的服装和认真工作的态度,如果再有一个整洁的工作环境,我想这就是十全十美了。”第二天,不仅办公桌光可照人,就是办公室里也整洁异常,谁不愿意把工作搞得更好呢?

有时以无言的行动来批评他人会有超出意料的效果,大有“此时无声胜有声”的胜境。

一位商店的经理总是批评下属不能把门口打扫得更干净,但收效不大,于是他改变了做法。第二天,上班之前,他拿起扫帚认真地扫起来,一天、两天,第三天,有些职工比他来得更早,提前把地打扫干净了。

由于批评这门艺术是如此地鲜为人知,而且可以说99%的人不善于运用这种艺术,所以正是批评这个词使我们难以启齿。当我们想到这个词,我们就会想到那些恶劣地批评别人的人。我们很容易联想到有人会“粗暴地批评我们”、“让我们丢人现眼”,使我们丢面子,把我们损得一钱不值。

然而,批评的真正目的不是要把对方打垮,而是为了帮助他成长;不是去损伤他的感情,而是帮他把工作做得更好。

掌握批评这门艺术的几个要点,可以实现批评的真正目的,而不会陷入不必要的人际矛盾。

1.批评必须完全在私下里进行。

如果你希望自己的批评取得效果,就绝不能使别人的自我反对你。一定要记住,你的目标是取得一些好的效果,或使对方回到正确的航向上来,而不是去贬低他的自我。即使你的动机是高尚的,并认为你对批评别人有正确的态度,你也要记住是他的感觉在起作用。当其他人在场时进行批评,哪怕是最温和的方式也很可能引起被批评者的怨恨。不论是否辩解,他已感到他在自己的同事和朋友面前丢了面子。

你是否奉行这个准则,也是对你批评的真实动机的一个很好的考验。

你是在有其他下属在场的时候批评雇员吗?你是在客人面前“纠正”你丈夫的进餐方式吗?如果是这样,那正好证明了你的批评的真正目的不是为了帮助别人,而是通过羞辱别人来达到自我满足。因此在可能的范围内,最好不要那样做。

2.以亲切的话语或称赞作为批评的开场白。

温存的话语称赞和表扬具有把舞台建立在友好的气氛中的作用。这种气氛有助于使对方认识到你不是在攻击他的自我,并使他更加感到无拘无束。一个“正在受训斥”的人的自然反应就是准备保护他的自我。一个带有这样防御心理状态的人是不会接受你的意见的。

3.批评与人无关,批评的是行动而不是人。

再重复一遍,你可以通过批评对方的活动或行为而不是他这个人来回避他的自我。无论如何,你所感兴趣的毕竟是他的活动。把你的批评指向他的活动,你实际上就能给他一个称赞,同时树立他的自我:“根据过去的经验我知道,犯这种错误不是你通常表现的特点。”

4.提供答案。

当你告诉别人什么地方错了,同时也应该告诉他怎样做才正确。重点不应该放在错误上,而应该放在改正错误的手段和方法上,以避免以后重犯或再次出现。

常见的最大的牢骚之一是:“我不知道对我的要求是什么。我所做的事看起来没有让领导满意的。然而我也从来不敢肯定他需要的是什么。”在办公室、工厂、家庭中,由于对所期望的东西没有清晰明确的定义而造成的普遍的不满气氛,最能降低士气了。没有什么比这更严重的。只要你告诉他们什么是“正确的”,大多数人都渴望“做得正确”。

5.请求协作,而不是要求。

请求总是比要求带来更多的合作。“请您做一些修改好吗?”这样的说法比之“重做!这一次无论如何要做好!”这样的说法较少引起怨恨。

当你要求时,你使别人扮演了下属的角色,而你自己成了监管下属的老板。当你请求时你是把他放在你的协作成员的角色中。记住,这种协作的感觉,参与的感觉,比之强迫而“对他抱有成见”是有很大差别的。

与其改变他人,不如改变自己

有这样一个故事:

很久很久以前,人类都赤着双脚走路。有一位国王,一天忽然心血来潮,要到偏远的乡间旅行。结果因为道路崎岖不平,还散布着许多碎石块,使得国王双脚疼痛难忍而败兴而归。回宫后,气急败坏的国王一边揉着青紫的双脚,一边愤愤不平地下了一道圣旨:“把全国的道路都用牛皮铺起来!”而且他还颇有“人文关怀”,认为这样大动干戈不是为了自己,而是为了全国百姓的双脚着想。

可问题是把全国的牛都杀掉,也不够用来铺路。然而圣旨如山倒,谁敢不从?百姓们只得摇头叹息。这时,有一位聪明的大臣斗胆向国王进言:“与其劳师动众牺牲那么多牛,您何不用两小片牛皮包住自己的双脚呢?”国王如梦方醒,听从了大臣的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