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成功励志男人的五项修炼
2078500000007

第7章 修炼风度——练就不一样的男人魅力(6)

恰如其分地赞美别人并不是件很容易的事。如果称赞不得法,反而会遭到排斥。为了让对方坦然说出心里话,必须尽早发现对方引以为自豪、喜欢被人称赞的地方,然后对此大加赞美,也就是要赞美对方引以为自豪的地方。在尚未确定对方最引以为自豪之处前,最好不要胡乱称赞,以免自讨没趣。试想,一位原本已经为身材消瘦而苦恼的女性,听到别人赞美她苗条、纤细,又怎么会感到由衷的高兴呢?

小孙长得很像一位着名演员。每当他到饭店去,初次见到他的服务小姐都会对他说:“嗨!你长得真像电影明星!”的确,无论是他的容貌还是气质都与那位演员非常相似。一般而言,说某人很像名演员,是一种恭维之词,被称赞的人不会不高兴;但这位朋友的反应却不同,听了服务小姐的奉承后,原本不喜欢开口的他,变得更加沉默了。

服务小姐可能是半真心半奉承地说出那些话,但是,对方不予理会,她们也只有流露出诧异的表情。其实,小孙的反应一点儿也不奇怪,因为服务小姐的赞美根本不得法。他了解自己的缺点,就是容易给人冷漠的印象。而那位电影明星在屏幕上所扮演的正是冷酷无情的角色。所以,说他酷似那位电影明星,哪里是在赞美,分明是指出了他的缺点。

总之,在人际交往中,只要重视对别人的优点和长处进行适当的赞美,不需过多的言辞,就能让对方产生好感,从而获得很好的人缘。当然,赞美需要掌握分寸,要讲究艺术,更要讲究限度。

张强是个很懂得运用赞美方式与人交往的人。在公司的一次会议上,有一位同事提了一个报告,他的报告平常无奇,现场也没得到任何掌声。散会后,张强和这位同事在厕所相遇,他对那位同事说:“你刚才的报告很好,简明扼要,我很欣赏你!”

这位同事本来就不指望自己的报告能得到谁的注意,但张强的几句话,却让他心情愉快了一天。

所有与张强相识的人,都会很快与他建立友谊。张强也常对别的同事表示他的欣赏,碰到男孩子穿了新衣服,他会不经意地说:“哦,真帅!”碰到女孩子换了新发型,他也会故意睁大眼睛说:“原来是你,我以为是哪个美人来了!”可以想象的是,张强与公司里每一个人都相处得很融洽,而良好的人际关系也给他带来了很多收获。

关于赞美的好处,想必是人人都清楚的。但一个有趣的事实是:所有人都喜欢听到别人赞美自己的话,但不是所有人都爱去赞美别人。

很多人不喜欢赞美别人的内在原因就在于:他担心他需要为这种赞美担负道义上的责任。因为在多数人的心中,主动去赞美别人,可以获得好处,是一种投机行为,也可能是一种“小人行为”,只有小人才可能会一心去讨好别人。人们心中对于赞美别人的第一反应,可能是“君子之交淡如水”。

这种想法不仅存在于他们身上,一些性格内向的人的想法也是如此:害怕去做更多的进取的事,因为担心这种进取会造成道义上的责任。

其实,这种顾虑是没必要的,世间的道德秩序早已确立。人们为追求和谐融洽的人际关系,早已经把赞美对方作为一种常用的、合适的交际手段使用在日常生活中。即便你不爱去赞美别人,别人也还是要赞美你。从这个角度说,男人也该多多赞美别人。既然你应该赞美别人,那就该把赞美别人这门学问学好。

男人说话要注意分寸

坦率真诚,快人快语,言无不尽,这本是一个人的美好品德,但是我们的坦诚和言无不尽很多时候则可能被别有用心的人所利用,给我们造成伤害,所以我们不得不防,逢人只说三句话,未可全抛一片心。这是一种做人的智慧,话说三分留七分,不必跟对方和盘托出,而且要说什么话,也得因人而异,以防祸从口出。

如果你留心的话,可以发现同事之间很少有真正能够交心的朋友,许多人平时嘴上说的非常漂亮,可事到临头,你会发现与平时说的完全不一样。所以说,平时在跟同事相处时,虽然不要有害人之心,但要怀有戒心,不要将同事们怀有某种企图的说话太当真。

“逢人只说三分话,未可全抛一片心”,就是提醒你,在待人处世中,千万不要动不动就把自己的老底交给对方。不论在任何情况下,都要留下七分话,不必对人说出,你也许以为自己大丈夫光明磊落,事无不可对人言,何必只说三分话呢?只说三分话,你一定认为他们是狡猾的,很不诚实,其实说话要看对方是什么人,对方不是可以尽言的人,你即使说三分真话,已嫌过多了。

孔子说:“不得其人而言,谓之失言。”对方倘不是可以深信的人,你也畅所欲言,以逞一时口舌之快,对方的反应是如何呢?你说的话,是属于自己的事,对方愿意听你的么?彼此关系浅薄,你与之深谈,显出你没有修养;你说的话,是属于对方的,你不是他的诤友,不配与他深谈,忠言逆耳,显出你的冒昧。

所以逢人只说三分话,不是不可说,而是不必说、不该说,与事无不可对人言并没有冲突。

事无不可对人言,是指你所做的事,并不是必须尽情向别人宣布。老于世故的人,是否事事对人言,是另一问题,他的只说三分话,是不必说、不该说的关系,决不是不诚实,决不是狡猾。

说话本来有三种限制,一是人,二是时,三是地。非其人不必说;非其时,虽得其人,也不必说;得其人,得其时,而非其地,仍是不必说。非其人,你说三分真话,已是太多;得其人,而非其时,你说三分话,正给他一个暗示,看看他的反应;得其人,得其时,而非其地,你说三分话,正引起他的注意;如有必要,才做长谈,这叫通达世故。

心事不要随便说出来,当别人看透或者知道你的心事的时候,你的脆弱就会暴露在别人面前。

许多人有一个共同的毛病:肚子里搁不住心事,有一点点喜怒哀乐之事,就总想找个人谈谈;更有甚者,不分时间、对象、场合,见什么人都把心事往外掏。

其实这也没有什么不对,好的东西要与人分享,坏的东西当然也不能让它沉积在心里。要说可以,但不能“随便”说,因为你的每个倾诉对象都是不一样的。说心里话的时候一定要有“心机”,该说则说,不该说千万别说。

处理心事要慎重,因为心事的倾吐会暴露一个人的脆弱面,这脆弱面会让人改变对你的印象。虽然有的人欣赏你“人性”的一面,但有的人却会因此而下意识地看不起你。最糟糕的是脆弱面被别人掌握住,会形成他日争斗时你的致命伤。这一点不一定会发生,但你必须预防。

其次,有些心事带有危险性与机密性,例如你在工作上承担的压力,你对某人的不满与批评。当你快乐地向别人倾吐这些心事时,有可能他日被人拿来当成反驳你的武器,你是怎么吃亏的,连你自己都不知道。那么,对好朋友应该可以说说心事吧!答案还是:不可随便说出来。你要说的心事还是要有所筛选,因为你目前的“好”朋友未必也是你未来的“好”朋友,这一点你必须了解。

任何人,若能在保守秘密这个问题上处理得当,就不会因泄露秘密而把事情搞得复杂化,或者使自己陷入身败名裂的境地,从而保持良好的个人形象,成就一番事业。

当你和别人共同拥有一个秘密时,往往你会因这个秘密同对方拴在了一起。这对你灵活机动地处理事情是一个障碍。在处理一件事时,你往往要考虑他的利益,这可能会使你做出违背原则的事。同时,对方可能会在关键时刻,把你的秘密作为武器回击你,让你在竞争中失败。

即使是对家里人,也不可硬把心事说出来。譬如说,你的配偶对你的心事的感受与反应并不像你预期的那样,他因此对你产生误解,甚至把你的心事也说给别人听。

然而,闭紧心扉,心事“滴水不漏”也不是好事,因为这样你就成为一个城府深、心机沉,不可捉摸与亲近的人了。如果你本来就是这样的人,那没有太大关系;如果不是,留给别人这种印象是划不来的。

所以聪明的人在交谈时,会把局势扭转到对自己有利的一方。说无关紧要的心事给周围的人听的同时,多听听别人的心事。在听别人说话时,要常点头,并不是要你做个没有主见的应声虫,而是避免成为别人眼里不合时宜的人。也就是说,听别人说话时,多点头,表示你的专注与附和。如果有不同意见,也要先点头再提出,然后顺着对方的思路说出自己的观点。对于无关紧要的事,不必过于坚持己见,多点头就可以了。

不把自己的秘密全盘地告诉给对方是处世的潜规则。不要亲手为自己埋下一颗“炸弹”。切记在任何情况下,都要逢人只说三分话,未可全抛一片心。男人的说话,一定要掌握好分寸。

五、礼仪——有“礼”走遍天下

做个有“礼”的男人

中国自古就是礼仪之邦,传统上很注重礼尚往来。

现在,我们更是生活在一个讲“礼”的环境里,不讲“礼”,就寸步难行。“礼多人不怪”这句古老的中国格言,今天仍有十分实用的效果。

我们生活在一个很大的社会群体中,每一个人都不是孤立存在的,几乎每天都存在这样或那样的人际交往,包括与家人、亲戚、同事、朋友、上司、下属等。而送礼这一独特的社会形态,在某些情况下,礼品成为维系人际关系,或达到个人目的的必要手段。

送礼是一件令人感到愉快的事,无论从送礼者和接受者的角度考虑都应如此。要真正做到这一点并不是一件简单的事。几千年流传下来的送礼习俗和人们对事理的认识,逐渐形成了一套独特的送礼艺术,有其约定俗成的规矩,送给谁、送什么、怎么送都有原则,绝不能瞎送、胡送、滥送。它包括所送礼品的形式、送礼的目的、送礼的场合、送礼的时机和收受礼品的礼仪等一系列内容。因此,掌握一定的送礼原则,在人际交往中可以减少不必要的麻烦、不必要的尴尬。

送礼给那些对你来说有直接利害关系的人,怎么个送法,或什么时候送去,这里面大有学问。

礼要送在用不着朋友的时候,才能尽显威力。送礼要送在平时,要知道,好的人际关系才是求人成功的基础。

“无事不登三宝殿”,当你有事的时候,才想起某某朋友可帮上忙,往往会犯大礼不解近忧的错误。即使你想提上大包小包的东西,人家也未必会给你这个方便。朋友维系关系,功在平时,这样,朋友之间才可能有求必应。常常有这样的说法:“你瞧这人,用得着的时候才想起我。”说的就是平时不送礼,有事求人了再去送礼。

有一个刚进一家合资医药企业的小伙子,一次拜访一家三甲医院的临床主任,科里一个认识的医生在走廊里拦住他说:“你不要拜访他了,他下台了,已经不是主任了。”

原来的主任是这家医院表彰的“杰出专家”,性格狂傲暴躁,有点恃才傲物,据说半年前指着鼻子把院长骂了一顿,要倒霉也是意料之中的事。

这位小伙子不愿做落井下石的事,还是带着准备好的礼品先敲响了前任主任的门。

那位前主任正在办公室闭门思过。这位小伙子的到来很让他惊讶。他爱理不理的,直接说以后别找他了,他不是主任了,有事可以去找新主任。这位小伙子把礼品拿出来说:“新主任我以后会去拜访,不过这并不妨碍我拜访您啊,您是我们公司的老朋友了,我就是来拜访公司的老朋友的呀。”这位主任很意外,语气也客气了些。这位小伙子凭着自己刚毕业时的意气风发,对这位前主任好好劝导了一下,话虽然说得有点儿刺耳,但是对于这位原主任来说已经足够了。

谁也没有想到,那位主任竟然在下课三个月之后,又恢复职位了!这位小伙子的业绩可想而知了。

常言说得好:“情愿雪中送炭,不要锦上添花”,意思是说当别人处于困境当中,你伸出援助之手,不亚于冰雪天给饥寒交迫的人送去一篓炭,及时而又必须,会使受礼人终生难忘。而如果别人什么都不缺,你送的东西,其有效价值就要大打折扣了。

俗话说,“礼”多人不怪,我们应当做个有“礼”的男人。送礼之所以称为艺术,关键是一个“送”字。这是整个礼物馈赠的最后一环,送得好,方法得当,会皆大欢喜,境界全出;送得不好,受礼者不愿接受,或严词拒绝,或婉言推却,或事后退回,都令送礼者十分尴尬。所以,只有巧妙掌握送礼的技巧,才能给整个送礼过程画上一个漂亮的句号。

一位学生因为受到老师很多的照顾,一直都想回报,但是又苦于没有机会。一天,他偶然发现老师红木镜框中镶着的字画竟是一幅拓片,跟屋里雅致的陈设不太协调。正好,他的叔父是位在全国小有名气的书法家,手头正有他赠的字画。这位学生马上把字画拿来,主动放到境框里。老师不但没反对,而且喜爱非常。学生送礼回报的目的终于达到了。

一件付出你大量心血、闪烁你诚心的礼品,会使人产生意外的感激之情,其效果即使是最昂贵的珠宝也无法比拟。

送礼送到心坎里,说到底也就是对症下药,在坚持原则的前提下投其所好。正如送礼,要送得合适,其中一条重要的原则就是要对方喜欢。中国是一个重人情的社会,很多事情靠公事公办往往办不成。因此,沟通就成了办事的必要环节。要想有个良好的沟通就应该有所行动,而送礼就是这种行动的最佳表现。

不管你是主动想送礼,还是被动地必须送礼,有一个关键的原则要把握,那就是古人说的“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所以提醒你,千万不要把自己不喜欢的东西当作礼物送给别人!

做个大众眼中的文明男人

礼仪与社会公德的内容,有较大的重叠。这种重叠,在公共场所表现得尤为明显。公共场所是指为社会大众提供服务的地方。如公园、影剧院、文化馆、图书馆、商店、街道、马路、交通场合等。在公共场所,作为一个文明的、有教养的男人,应十分重视公共场所礼仪。

(1)衣着得体,入乡随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