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不光是靠他生来就拥有一切,而是靠他从学习中所得到的一切来造就自己。”
——歌 德
(第1节)让听课成为一种艺术
做好上课前的准备
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课前准备关系到课堂学习的质量。课前准备主要是心理准备、知识准备、物质准备和身体准备。
心理准备是无比重要的。有的学生只要一进课堂,就腻烦;一见教师进教室,就反感。觉得上课没意思,完全没有求知的欲望和向教师学习的谦虚精神,总盼着快点下课,这是一种很不好的学习心理状态,在这种心理状态下,课堂学习往往收效甚微。
有的学生进了课堂,觉得教师讲课有意思时就听,认为没意思时就不听,或不好好听,做他们自己的事或想他们自己的事,缺乏一种积极进取的精神,呈现出一种无所谓的心理状态,这种心理状态当然会使课堂学习效率大大降低。
有的学生一见教师进教室就分外高兴,总盼着上课时能向教师学点新知识,解决些新问题,教师在他们的心目中占有很重要的地位,这种心理状态,使课堂的学习效率大大提高。
以上几种心理状态的形成,涉及到学生的学习动机、目的、意志和情绪。
每一个中学生在上课时都应该想一想,自己处于哪种心理状态,然后再分析一下原因所在,以使自己课堂学习的心理准备达到一种理想的境界。这是搞好课堂学习的主要内因。
而知识准备主要通过预习来进行,预习时能了解新课的知识系统,排除听新课的知识障碍。如果上课时因为涉及旧知识、旧概念,而使自己出现听“天书”的现象,那就说明,上课前的知识准备没有做好,需要及时调整。
物质准备就是把上课需要用的书、练习本、笔记本和其他学习文具在课前准备好,以免上课时因寻找这些用具而影响听课效果,有些高年级的学生由于思想上放松了对自己的要求,课前准备反而不如低年级的学生做得好。每个学生都应当养成上学前整理好书包,上课前做好课前准备的良好学习习惯。
上课要靠大脑来思考问题,因此,大脑的机能状态直接关系到上课的效果。要使大脑处于最佳的机能状态,就要保证有充分的睡眠和休息。
有一篇文章,把人的生活分为两种类型:一种是百灵鸟型,主要特点是早睡早起,白天精神特别好;一种叫猫头鹰型,主要特点是晚睡晚起,夜里精神特别好,而上课精神很差,这种分类方法比较形象通俗。由于课堂学习是在白天进行的,因此要求同学白天的精神必须饱满,可见,百灵鸟型的生活方式比较符合课堂学习的需要。
睡觉晚的原因很多。有的学生意志薄弱,贪玩,不抓紧时间学习,结果把作业全挤到了晚上;有的学生晚上看电视没有节制;还有的学生因为学习水平低,效率低,所以需要的学习时间长,只好开夜车。
由于睡得晚,早晨感到又困又乏,不愿起床,为了不迟到,勉强起床,急急忙忙赶到学校,往往又挤掉了早饭的时间,因而上午四节课是在饿着肚子的情况下进行的,是在困乏的状态下度过的,而困乏直接反映出脑细胞的学习机能状态很差,饥饿又使这种状态进一步恶化。为了能遵守课堂纪律,这些学生要不断地与困乏和饥饿作“斗争”,以至于学习时严重分心,很难做到跟着教师的启发思考问题,使学习效果很差。严重时,还会在上课时打瞌睡,自动退出课堂学习,使听课的连续性遭到“破坏”,以致一天的课堂学习毫无所获,只得课后重新补课,这又使晚上的睡眠时间更加难以保证,形成恶性循环。
不少学生不明白,为什么过了一个假期,开学第一周反而特别累。其实,原因很简单,因为放假了,对自己放松了要求,放假第一天就睡得很晚,第二天早晨又想着反正不上课,结果起得也很晚,从此就开始了晚睡晚起的假期生活。开学了,一下子从晚睡晚起调整到早睡早起,使实际睡眠时间得不到保证,结果第一周感到很累。经过一周左右的调整,又恢复了早睡早起的正常学习习惯,才使学习生活重新走上了正轨。
有些住在家里的学生,自控力差,晚上睡得很晚,实际上过的是晚睡早起的学习生活,结果长期睡眠不足,饮食不当,使课堂学习的效率一直很低,少数人甚至因此而搞垮了身体。
如果观察一下优秀生的上课表现,你会发现他们有一个共同的特点:精神饱满,全神贯注,根本见不到他们打瞌睡的现象。是他们精力过人吗?不是,经过调查发现,他们的意志品质比较好,能够长期坚持早睡早起,不开夜车。他们中午不做别的事情而充分休息,午休后还留点时间活动一下,使自己兴奋起来,下午照常能够以饱满的精神学习。课间10分钟,他们也不做作业,而是积极到室外活动。可以说,他们上课的饱满精神和良好的学习效果,跟他们课前的身体准备有关,跟他们重视课堂学习有关。
总之,在课堂学习之前,如果在心理上、知识上、身体上、物质上做好了充分的准备,那么在课堂学习时,才有可能提高学习效率,否则就会白白地浪费时间。
带着任务听课
如果教师一进课堂就宣布:“为了检查这节课的听课效果,这节课的后10分钟要进行测验,测验结果将计入平时学习成绩。”那么,这节课的效果一定不错。为什么?因为绝大多数同学都会暗下决心:今天一定要好好听,争取当堂掌握。上课时,就会特别专心,积极思考和认真记忆。可见,课前有没有一个“必须当堂掌握”的决心,会直接影响到听课的效果,如果在每节课前,学生都能自觉要求自己“必须当堂掌握”,那么上课的效率一定会大大提高。
实际上,有相当多的学生认为,上课听不懂没有关系,反正有书,课下可以看书。抱有这种想法的学生,听课时往往不求甚解,或者稍遇听课障碍,就不想听了,结果浪费了上课的宝贵时间,增加了课下的学习负担,这大概正是一部分学生学习负担重的重要原因。
什么叫当堂掌握所学的知识呢?知识的掌握要经历领会、巩固和应用三个阶段。
什么叫领会呢?领会是掌握知识的初级阶段。也可以说是信息输入和加工的阶段。
在上课时,通过看板书、实物标本、挂图、模型和演示实验,通过看幻灯片和教学电影,通过听教师生动形象的语言描述,头脑中逐步形成了一些感性认识,在教师进一步的启发和引导下,再积极动脑思考,使感性认识上升为理性认识,从而对一类事物形成了本质的和规律性的认识。
本质是指同一类事物共同的、不可缺少的,区别于其他事物的根本特征。一般是用概念来表示,用词来标志的。例如,看一看“单质”、“化合物”、“蒸发”、“扩散”等词所标志的概念的内涵外延,就可以知道,它们表示了一类事物共同的、不可缺少的、区别于其他事物的根本特征。
规律是指事物之间的内在的必然的联系,如科学的原理。初中物理所说的“能的转化和守恒定律”,电的“欧姆定律”,初中化学中的“质量守恒定律”等原理,都客观地反映了事物之间的因果的必然联系。
我们每天学习的学科理论,正是由概念和原理(规律性知识的统称)所组成的知识系统,因此,可以把在头脑中形成概念和原理的过程叫做领会,一般也叫理解,但实际上两者还是有点区别的,这里就不细加说明了。
上课时,教师常说:“大家明白不明白?”或者说:“理解不理解?”如果说明白了理解了,也就是说领会了,就是初步形成了对一类事物本质和规律的认识。例如对角、平行线、酸、碱、盐等概念的领会,就经历了一个从感性到理性、从个别到一般、从具体到抽象的认识过程。这个过程并不是深不可测的,而是天天在课上和课下进行着的。
什么叫知识的巩固呢?知识的巩固是指在头脑中所保存知识的持久记忆。当然,要想记忆持久,就需要在记忆之前,对知识有深刻的领会,记忆之后,还要不断地复习和使用这些知识才行。
如果通过领会得到的新知识不能在头脑中持久记忆,或者说,知识不能在头脑中巩固,那么知识就无法积累,在独立应用知识解决问题时,就会束手无策。
什么叫知识的应用呢?所谓知识的应用,就是用已经领会和巩固了的知识,去解决有关问题。通过应用,不仅能检查知识是不是真正领会了,是不是真正记住了,还可以促进知识的领会和巩固。
由于学生认识能力的差别,因此,一节课下来后,学生之间对知识的掌握程度往往有明显的差别。有的进入了领会阶段;有的进入了巩固阶段;有的进入了应用阶段;有的则处于糊涂状态,对所学的知识还一点儿没有掌握。
从学生课后完成作业的情况看,可以明显地感到对上课所学知识掌握程度上的巨大差别。
有的学生做作业时,不看书便可一气呵成,看来,通过上课,他对这部分知识已经很好地掌握了,当然,还要看他做的作业是不是能检验出这部分知识的掌握程度。
有的学生在做作业时,还需要稍微翻一翻书,看一下,查查自己记的概念或原理对不对,这说明他上课已经领会了,或者说明白了,但还没有记住,或没有完全记住。
有的学生在做作业时,一筹莫展,这说明他对上课所学的知识,既没有领会,也没有记住,自然就更不会应用了。
要想当堂掌握所学的知识,在听讲时应当注意什么问题呢?
最重要的是要认真观察,专心听讲,积极思考,要把重点放在认识事物的思考过程上,千万不要跳过认识事物的艰苦思考过程而直接去背结论。
例如,初三学生往往不易搞清氧化反应、还原反应、氧化剂、还原剂等概念。对这些概念,不少学生是死记硬背下来的,当教师指出:“氧化反应和还原反应是指物质的化学变化,氧化剂和还原剂指的是物质”时,有的学生才恍然大悟,因为背了半天,对概念的适用范围,所指的对象还很不清楚,也就是说,还没有真正领会。
有人把上课能积极思考问题,善于抓认识过程,抓领会与理解的学习类型叫做“理解型”。那么,有相当一部分学生的学习类型则是属于“死记型”,他们的特点是跳过认识事物的艰苦思考过程,直接背结论,或者说不明白就背。他们的学习方法可以叫“四记学习法”,即“上课记笔记,下课对笔记,考试背笔记,考后全忘记”。这种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重结论轻过程的听课态度和方法,使不少学生在掌握知识的学习过程中,一开始就走进了死胡同,导致一部分学生掉进了后进生的行列。
如果课堂学习时的领会过程发生了“卡壳”现象(听不懂了)怎么办?这时千万不要停下来找原因,而可以在笔记本上记随笔的地方做个记号,只当已经听懂,继续努力往下听,不懂之处,课下再说。
有的学生,由于把主要精力放在思考问题上,因而与记笔记发生了矛盾怎么办?有一个优秀生是这么处理的:“如果记笔记妨碍了听课的话,干脆不记,以听懂为惟一目的。但上课的时候也要拿一支笔,并非记教师的原话,而是当教师讲到某个对自己有启发的地方时,在纸上记下符号或简要地记上几笔,下课后再去考虑。”有的学生上课,不动脑筋,把精力全放在记笔记上,往往造成下课后笔记一大本,而问题却是一大堆的被动学习局面。
理清上课时的思路
在学校教育的条件下,听课是学生学习的主要形式,听课的方法,我们除在预习中明确任务,做到有针对性地解决符合自己的实际问题外,还要集中注意力,让自己的思想活动紧紧跟上教师的讲课,充分调动自己的各种感觉器官,把听、看、想、做、记恰当地结合起来。
上课听讲一定要理清思路。要把教师在讲课时运用的思维形式、思维规律和思维方法理解清楚。目的是向教师学习如何科学地思考问题,以便使自己思维能力的发展建立在科学的基础上,使知识的领会进入更高级的境界。
有一位优秀生,他在中学时,因物理的学习成绩优异,经教师特许,上课时他可以不听讲,但教师见他每节课仍然听得很专心。教师想,他已经懂了,还在听什么呢?直到教师看到他的学习总结后,才找到了答案:“虽然教师讲课的内容大部分我早已掌握了,但教师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逻辑思维方法我还没学到手。我听课的目的是把自己的思维方法跟教师的思维方法做比较,找出差距,培养自己的思维能力。”
这是一些特别优秀的学生所使用的方法。他们开动脑筋,积极思考,从学习具体学科知识上升到学习科学思维的高度,正因为如此,他们在思路搞清楚的过程中,学到了科学的思维方法。
把听和看得来的感性材料,经过思考,进行加工和整理,完成由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的飞跃。想与听、看常常是融合在一起进行的,也就是说,要紧扣教师的思路,利用常用的思维方法,经常问自己“为什么”和“怎么办”,例如,对于概念,要想一想为什么要建立这个概念?它的客观背景是什么?它是怎样由实际问题或已有概念抽象出来的?对于定理,要想一想它的条件和结论是什么?证明的基本思想是什么?关键步骤是哪些?对于公式,要想一想它是怎么得来的?它有哪些特点?应用时有什么限制条件?对于例题,要想一想它在结构上有什么特征?包含哪些解题的技能技巧?有些什么实际意义等等。
思考过之后要进行分析综合,分析综合即先把事物的各个部分,各个方面或各种属性分解开来,一个一个研究,这叫分析;然后把事物的各个部分,各个方面或各种属性,再联合成整体进行研究,这叫综合,它是常用的思维方法。
初步掌握了分析综合方法的学生,在认识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方面就比一般同学要强。
除了学习分析综合方法以外,在理清思路的过程中,还可以向教师学习归纳法和演绎法。
此外,为了抓住事物的特点,避免混淆,教师在上课时经常采用比较的思维方法。为了使学生的知识更加系统化、条理化,教师还常采用分类的方法,为了得出基础概念和基本原理,教师几乎天天在采用抽象和概括的思维方法。所有这些思维方法,在课堂学习时,在理清思路时,都要注意学习。
在理清思路过程中,还要学会掌握思维的规律。例如,形式逻辑学中讲的同一律、矛盾律、排中律,辩证逻辑学中讲的对立统一的思维规律、量变到质变的思维规律和否定之否定的思维规律。
在学习过程中,这些规律经常在起作用。一个中学生随着年龄的增长,要逐步学会辩证思维,学会用对立统一、发展变化的眼光去认识客观事物。
从一定的意义上讲,掌握了科学的思维规律和思维方法,也就是掌握了最根本的学习方法。
为了能保持课堂学习思路清楚,应当利用业余时间认真学点有关思维的科学知识,如哲学、心理学、逻辑学等。这也是许多学习成绩优秀,解决问题能力强的学生的一条经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