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亲子家教父母是孩子最好的财商老师
20947100000029

第29章 相应的管教方法(10)

卢太太变腰驼背地坐到椅子上,她觉得又疲又烦。一整天里,她都把时间耗在嘶叫 及 责骂孩子上。她觉得该想想办法,使孩子和她自己都过得快乐些。她决定弄清楚自己每天在 孩子有良好表现时,给予多少次的注意。她在家里的冰箱上贴了一张纸,并且以线条划出一 周的日数。然后,在整天当中,每次在孩子出现良好行为而她也以正向方式回应时,就在那 张纸上画上记号。经过一段时日,卢太太和她的孩子愉快相处的时间是愈来愈长了。

什么是自我观察?请述之。

(2)自我增强

许多行为改变计划有赖于外在的增强,例如:同事、父母、老师,或友伴等的激励。在本章 其他小节中所论及的方法,基本上大都有赖他人运用技巧协助当事人改变行为。然而,当事 人可以提供结果给自己,来增进或运用技巧协助减少行为频次。当事人可经由训练就其特定 行为给予结果,不必收受来自外在媒介的结果。

自我增强的必要条件,是当事人在表现某一特定行为时,能给自己酬偿。自 我增强的实施方法很多,如何选择,完全取决于当事人想要采取哪种形式的增强。而采用的 方式,亦可依不同的情况作不同的考虑。因此,当事人在运用自我增强技术时,须对自己那 些行为要增强?何时增强?该给自己多少份量的增强?作适当的选择。

自我增强方式的选择,仅取决于当事人的年龄、能力、及问题的特性。譬如,在班级情境里,以自我增强施行在学生身上,通常要仰赖老师的指导,以帮助学生设定所要增强的目标行 为以及增强的份量,假使由学生自己决定,他们可能对自己的要求过于宽松,并且未有良好 行为就奖赏自己。在整个自我增强的过程中,当事人对自我行为的增强负有部份责任。

外来的助力将给予他们何种程度的协助,可以视情况而异。

在自我增强当中,当事人通常要自我观察。自我观察是最基本的,当事人如此才能确定所期 望的行为是否出现。例如,家庭中可运用自我增强及自我观察来减少孩子不良的餐桌习惯。 我们教孩子吃饭时,不要说话且不要站起来横过桌面挟菜,要挟就请大人选加。我们设计的 观察方式是告诉孩子,每次吃饭时,不当行为的出现若低于某一特定的次数,就自己给自己 一颗星星或打一个“”。自我观察鼓励孩子记录自己的行为。当孩子的不当行为若不超出 某一特定次数时,就自己给星星。这些星星可用来换取看某个电视节目或是晚些上床的特许 等。这种方式因为是让孩子为自己在用饭当中或之后的行为给自己星星,因此算是运用了自 我增强。刚开始时,父母可依孩子的年龄与能力协助他正确记录行为并为适当行为给星星。 最后,孩子只须少许或根本不必督导就能做好这件事。

以下是运用自我增强时,所须切记的一些要点:

须由当事人从自我观察中,取得所要改变的行为出现频次的资料。

选定当事人自己易于施行,且具有吸引力的增强物。

明确地指出行为,或者让当事人明确指出所要增强的行为和给予的增强份量。

下面是一个以自我增强来改变行为的例子:

今年秋天,凯文就要读高中了。有一件事让她觉得心烦,本来她已经够胖了,但是 最 近体重更是明显增加。她认为,和她同年龄的小女生,不会希望与一位胖妞为伍,而她也相 信要和同学建立友谊很不容易。于是,她将她的因扰和妈妈一起讨论,而后她们决定试着进 行减肥计划。过去,她曾试过多种严格规定控制饮食的方法,但没一次认真执行过。这一次 她采取均衡而少量的饮食规定。而且,她确信自己需要增加一些诱因,来帮助她持续遵照饮 食规定。因此,凯文拟订了一项计划,那就是每周的星期五晚上由她自己称称体重,假若那 一周少掉两公斤,她就可以在周末和朋友出去玩或是看电影。由于这真的是凯文喜欢做的特 殊事情,她觉得有一股强烈的诱因使她减少食量。一个月之后,凯文的体重减少了六公斤。 她仅有一次未能和好友在周末相聚,可喜的是,她看起来瘦多了。

现在,你对自我增强已有相当的认识,它的意思为何?请述之。

假使你的回答是由个人决定增强方式?什么时候得到增强?以及要怎么做才能获得增强?那你 就答得很棒了!

下面所述的情境需要一项自我增强计划。

“强打棒球队”最近问题频频,球员的士气低落不振。教练要球员集合练习已非易 事 ,必须一再催促。球员虽乐于参加比赛,可是对每天例行的训练却兴趣缺缺。这些球员对训 练工作的真正益处缺乏需求动机。他们也觉得在球季来临之前,必需有所振作才行,否则输 球是免不了的。

这些队员如何运用自我增强的方案来改变他们的行为?

(3)自我惩罚

自我增强的方法,通常是用来增进某些特定的目标行为。然而,有时候,行为改变计划的主 要兴趣,有时是在抑减某特定行为出现的频次。惩罚即是为此目的而采用的方法。自我增强 技术即使是用来消除行为也十分有用。增强是着重在增进那些与不良行为不相容的行为上。 例如,假若孩子不顺从父母的要求,有时惩罚不一定就有效,倒不如把焦点放在增强孩子听 话的行为上。话虽这么说,惩罚对父母或教师在处理孩子的问题时,经常是有效的“助手” 之一。因此,惩罚也经常有助于达成自我控制的计划。

自我惩罚是指当事人在表现某一特定行为之后,自己对它付出所厌恶的后果。 如同自我增强一样,自我惩罚也需要当事人观察其目标行为的表现,而后对这一结果给予 惩罚。行为的观察提供了何时,应予以惩罚的讯息。

自我惩罚在行为改变技术过程中很少被单独使用,理由很多。一般的看法是使用基于惩罚的 方案并不可取。惩罚方案也许会产生一些不良的副作用--如哭闹、侵犯性行为等。而且, 惩罚方案并未教导当事人什么才是适当的行为。到后来,当事人通常都会发现,惩罚方案不 像以正向增强为主的方案那么好用。

假使惩罚方式没有和增强一起应用,上述的缺点就会连带发生。自我惩罚还有一个问题。因为当事人不喜欢长期持续地处于自我惩罚的状态之下,所以不大愿意实行行为改变方案。

自我惩罚通常是含包括在自我增强的计划里。为期望行为而给予的正向增强,若辅以不良行为处罚方案,效果常会增加。举例来说,国中阶段的青少年在学期一开始,就被要求就指定的家庭作业或是数学习题,实施自我计分这些行为(指做作业或数字习题)与自我增强(计分)有关。另外有些行为,如上课迟到、打架、喧闹,则可在计划中采用惩罚的方式来抑阻。假如有这些行为,就要学生自己扣掉已得的分数,因为学生不可能像给自己增强结果那样热衷于给自己惩罚的后果。

以下是运用自我惩罚宜注意的要点:

首先要求当事人自我观察,以取得所要改变的行为的资料。

选择当事人所嫌恶的后果。当出现不适当的行为时,当事人能够且愿意自己执行这种惩罚。

明确分辨哪些行为是要予以惩罚,哪些是要奖励的。

同时运用自我惩罚与自我增强方法,来确保适当行为的发展。

(4)替代反应训练

另一种自我控制的技术,是训练当事人做出可防碍或取代他正试着控制的另种反应的行为。 其目的是以另一种反应来替代,或改变反应的方式。我们在日常生活中,就经常运用替代 反应的 方法来控制自己的行为。例如,我们会紧抿着嘴来抑制自己,以避免在某一特殊场合中发出 不当的笑声;或是闭紧双眼来避开令人紧张刺激的情境;或是嘴嚼口香糖以抑制烟瘾。这些 例子,即是自己以另一种反应来控制原有反应的行为。

就这种自我控制技术来说,替代反应训练是以另一种反应替代一种不希望出现之行 为的特殊训练。每一个人都能运用这种技术于包罗万象的日常生活中,以妨碍或替代 不希望有的行为反应。最普遍的替代反应训练是运用在焦虑的控制上。在我们的生活情境里 ,无论成人或小孩都随时感受到焦虑。当事人以替代反应训练来抑阻焦虑反应,最典型的方 式是训练当事人做肌肉放松。“放松”可以用多种方式去练习。当指导者引导当事人做深度 的放松后,有些人确能改善紧张或使肌肉松弛。当事人为放松自己,或许可以做一些有益于 放松的事,如想一些令人高兴的事,通常会有效果的。

在学会替代反应之后,当事人就可应用这个技巧在各种情境上。譬如,一个患高血压的人, 必 须学习如何放松自己。他可以每天在上班时用上几次,在开车时用上几次,或者在晚上睡觉 前用上几次。在某特定的情境里会感到紧张时,他也可运用放松的程序来抑制。这个放松的 过程是一种自我控制的方法,因为这个人可按日常情境中的需要应用替代反应。

运用替代反应训练时,应记住的要点如下:

教导当事人一种可妨碍拟改变之行为的行为。

检视该项行为是否发展顺利,且当事人能以自己的方法加以应用。

下面例子说明替代反应训练的方法:

“小凯,羞!羞!像个小孩子”,“小凯,羞!羞!像个小孩子长不大”。

小凯羞的转身就跑回家。他知道自己在吸吮大姆指时的滑稽样子。几年来,吸大姆指的习惯 让他困扰不已。今年秋天他就满九岁了,他真想停止吸吮大姆指的习惯。于是他和妈妈商量 要怎么办才好。妈妈建议他,每当想吸大姆指的时候,就尽量尝试去做别的事,来打消这种 念头。他们一起决定让小凯随身携带一些糖果或口香糖。当他想把手放到嘴里的时候,可以 用吃糖果或口香糖来取代。开始时,若小凯在家,他的妈妈会帮忙提醒他并且给予赞赏。他 们母子俩都知道吃太多的糖并不好,但假使能够改掉吸手指头的习惯,那也值得。

要小凯以吃糖果或口香糖来替代吸吮指头的习惯是很困难的事。但是三个星期过后,很明显 的,小凯已成功地减少了吸吮手指头的次数。

请解释什么是替代反应训练:

(5)刺激控制

我们的行为经常受各种情境、人,及环境中其他事件刺激的影响。例如,一个人在家和在 学校里所表现出来的行为,就是不一样。同样地,一个人在自己家和在别人家中作客,及在 正式宴会或速食店里吃饭所表现出来的餐桌礼仪就有不同。而且,在场的人不同,所表现出 来的举止行为也会有所不同。再举个例来说,小孩子与友伴说话的语言、态度,就不同于与 父母或老师的说话态度。

由于每个人的学习经验多少有些不同,因此,其行为往往因某些情境因素而受影响。特别是 ,在某个情境下,有些行为会得到增强,有些则否;有些人会给予增强,有些人则不会。事 实上,每个人都会在一些很特殊的情境中,学习如何表现出一些特定的行为。在某个情境下,会表现出某种行为,通常是因为在过去相同的情境中曾被增强过。基本上,一个人的行为 是在刺激控制之下表现的。刺激控制(包括情境、人物、发生的事)决定了行为表现的反应方式。

能了解那些刺激会影响行为的人,就可以掌握所处的环境,以使期望行为尽可能出现。运用刺激控制来作为自我控制的技术,其主要任务是在评估:

1.行为在何种情境下受到 控制。然后,

2.重新建立一个助长预期行为发生的情境。

例如,在餐厅里,用餐后,服务生通常会让顾客点些甜点。有些人无法“控制自己”,不去点甜点来吃。假使饮食过量是一个问题,对于了解刺激控制的人来说,他可以运用这种技巧来避免点心的诱惑。在用餐之后,他会谢绝服务生请他点甜点的好意,以控制他所不希望有的行为反应(吃甜点)。这种藉由消除刺激(叫甜点)的方法,来避免食用餐后点心的做法,是相当容易做到的。

同样的道理,有些住在宿舍的大学生往往在学习上有困难,原因是当他们正坐下来准备功课时,桌上可能就摆着收音机、家里寄来的信,以及电话机等,而室友的喧闹聊天更是经常使人无法专心于功课。上述这些事都和造成他们无法专注于学习的行为(如听收音机、看信及回信、打个电话、和室友聊聊等)有关。为增加读书的可能性,他就必须靠刺激的控制了。特别是在看书当中,若需要用到参考资料,可以到图书馆内的小研究室去。那里不会有让人分心的刺激,比较能专心看书。

刺激控制之所以是一种自我控制技术,是因为当事人可运用“观念的知识” 来替代行为。在运用刺激控制之际,通常需要有顾问和当事人讨论,并解释如何操作运行刺 激控制,及帮助当事人确认其行为是否控制得当。如果当事人了解并能运用一些基本概念, 他甚至可以扩大行为改变的尺度,亦可实际去历练改变刺激控制的过程。

以下是运用刺激控制时,须记着的要点:

当事人要自我观察所要改变的行为,以了解出现情形。

当事人必须观察导致某一行为出现或不出现的情境。此行为在某特殊情境(刺激控制)中的出现频次,是很重要的。

要能分辨哪一种情境有利于预期行为的发生。

假如在某个情境中,某适当的行为能够表现出来,就让当事人在那个情境中开始作同样地反应行为。一定不要有令人分心的刺激引导当事人在那个情境中作出不良的行为反应。假如想 把在某一情境中出现的不适当行为消除掉,就让当事人在那个情境之下,开始表现新的行为反应。

以下是运用刺激控制的实例:

一个月来,克敏一直找学校的辅导老师谈。他的成绩一落千丈,而且有酗酒问题。他的朋友基本上很好,不过,最近他们开始在一间旧仓库后面游荡,闲来无事就来个饮酒盛会。克敏原不想喝酒,也不喜欢朋友们酒后失态的样子。但是当他们开始喝酒时,他很难说“ 不”,事实上是不可能去拒绝。

辅导老师给了他一个建议,要他和那群人离开这间旧仓库,到别处打发时间。辅导老师帮助克敏给他的朋友一些建议:从事如溜冰、打保龄球、或是带朋友到家里听录音带等其他活动 。这样他们就不会老是躲在仓库里喝酒作乐。过了几周之后,辅导老师仍然支持克敏努力控 制其生活环境。他的生活逐渐恢复正常了。

刺激控制是一种自我控制技术的运用,请叙述其意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