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历史权臣斗:中国古代权臣王朝秘史追叙
20949400000022

第22章 严嵩与徐阶

明朝嘉靖年间,权臣严嵩权势熏天,无人可比。然而,他最终却败在了忍辱负重的徐阶手里。看似简单的结果却有着错综复杂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徐阶是怎样曲意逢迎严嵩的?严嵩为何接连陷害徐阶?徐阶最终又是通过什么方法扳倒严嵩的呢?

写青词的辅臣

明武宗朱厚照驾崩之后,他的堂弟朱厚熜继承了大统,是为明世宗,改元嘉靖。嘉靖皇帝刚愎自用、专横暴力。当时,善于写青词的徐阶与严嵩却受到了皇帝的信任与重用。

1.专擅国政的权臣

嘉靖皇帝十分崇信道教,一心想要长生不老。一些文人因为替嘉靖皇帝撰写青词(道教仪式中向上天祷告的词文)而进入内阁成为了宰相。严嵩就是其中的一个典型代表。

弘治十八年(公元1505年),严嵩考中了进士,被选为庶吉士,进入翰林院就读,后被授予翰林院编修,开始显露他的才华。

嘉靖皇帝即位以后,严嵩历任南京翰林院侍读,国子监祭酒等职。

嘉靖七年(公元1528年),严嵩以礼部右侍郎的身份进入了上层官僚的行列。他被嘉靖皇帝派往湖广安陆(今湖北钟祥)监立显陵碑石。回到朝廷后,严嵩上了两道奏疏。一道奏疏叙述了河南灾区的情况,而另一道奏疏则叙述了他在途中见到的祥瑞。

进献祥瑞是嘉靖非常乐于接受的,而救灾安民也是当年的嘉靖十分关心的。可以说,严嵩因为这一次差事而备受皇帝的欣赏。

此后几年,严嵩先后担任户部、吏部侍郎、南京礼部尚书、南京吏部尚书、礼部尚书兼翰林院学士。因为嘉靖对议礼非常重视,所以礼部尚书在部院大臣中的地位十分显赫,成为了进入内阁的阶梯。从此,严嵩与嘉靖的接触频繁起来。

嘉靖沉迷于道教,整日和道士们祈求长生不老,一点不关心政事,朝中的大小政务都交给宠臣处理。当时的礼部尚书夏言深受嘉靖的宠信,而且他还是严嵩的同乡,于是严嵩抓住这个机会,拼命巴结、讨好夏言,成为了朝廷内外的大红人。

嘉靖二十一年(公元1542年),严嵩加少保、太子太保、礼部尚书兼武英殿大学士入阁,掌礼部事。此后,严嵩利用自己的权谋先后除掉了首辅夏言和总兵官仇鸾,冤杀了沈鍊、杨继盛等人,成为了内阁首辅,继而独揽大权,大肆排斥异己。

2.王守仁的传人

徐阶,字子升,号少湖,松江府人。他自幼饱读诗书,胸怀大志。徐阶14岁就中了秀才,在当地名声显赫。

徐阶在求学过程中接触到了阳明学派的理论,逐渐成为了王阳明的传人,这为他日后的学术发展以及官宦生涯打下了一个良好的理论基础。

徐阶在二十岁时参加了在南京举行的乡试,成了一名进士。嘉靖二年(公元1523年),他以探花及第,宰相杨廷和将其招入了翰林院,授任翰林院编修。

在翰林院供职期间,他虽然勤勉,但有些自傲,因而得罪了自己的顶头上司文渊阁大学士张璁。之后,徐阶只好到福建延平府担任推官。

徐阶在延平府任职期间,采用灵活的措施瓦解了当地的黑恶势力,政绩卓著。此后他被升为黄州同知、浙江按察佥事、江西按察副使等职。

皇太子出阁(读书),徐阶被擢升为国子监祭酒。

韬光养晦

在宦海沉浮中,徐阶变得成熟、稳重,他深知官场的进退之道,为了更好地实现自己的抱负,徐阶用非凡的韧性和智慧,委曲求全的与权势熏天的严氏父子同朝为官了十余年。

1.曲意逢迎

开始的时候,徐阶不肯依附于严嵩。于是,严嵩常常在嘉靖皇帝面前说他的坏话。徐阶的处境因此变得十分危险,他认识到自己的力量太弱,与严嵩为敌只能是以卵击石,于是他改变策略,凡事都顺着严嵩,再也不同他争执。

为了得到严嵩的信任,徐阶还把自己的孙女嫁给严嵩的孙子,表面上表现得非常恭顺。严嵩的儿子严世蕃十分霸道,曾经多次对徐阶无礼,徐阶也忍气吞声。

同时,徐阶逐渐向嘉靖皇帝靠拢,特地挑皇帝喜欢的话说,终于赢得了嘉靖皇帝的信任。不久,徐阶被加以少保头衔,接着又兼任文渊阁大学士,进入了内阁,开始参与朝廷的机务。

后来,他密奏咸宁侯仇鸾的罪状,嘉靖帝因此杀掉了仇鸾,他又进一步得到了皇上的信任,加太子太师头衔,地位得到提高,仅次于严嵩。

然而,徐阶由于和夏言的关系很好,因此严嵩对徐阶处处提防,他多次设计企图陷害徐阶,徐阶仍然装聋作哑,从不和严嵩争执。

2.迎合帝意

严嵩作为首辅,其傲慢态度在嘉靖皇帝面前渐渐有所显露。嘉靖四十年(公元1561年),吏部尚书吴鹏致仕,严嵩指使朝廷推荐他的亲戚欧阳必进。嘉靖厌恶这个人,见了名单很生气,一下子将它掷到了地上。

严嵩给嘉靖皇帝密启:“谓必进实臣至亲,欲见其柄国,以慰老境”。嘉靖碍于情面,便答应了严嵩。严嵩密启的内容传出后,许多官僚非常吃惊,有人说他“与人主争强,王介甫(安石)不足道也”。几个月以后,嘉靖皇帝命令欧阳必进致仕,这可以说是对严嵩的一次严重警告。

嘉靖四十一年(公元1562年),嘉靖皇帝因居住的永寿宫发生大火,暂时住到了玉熙殿,然而,由于这个地方太小,嘉靖想要营建新的宫殿。他询问严嵩,严嵩让他暂时住到南城的离宫,南城是明英宗在景泰年间被软禁的地方,这自然使嘉靖十分不高兴。

然后,嘉靖又问徐阶,徐阶摸透了嘉靖的心思,于是说可以利用被烧毁宫殿的剩余材料,营建新的宫殿,他的建议得到嘉靖帝的赞许。后来,他主持建造了万寿宫,嘉靖十分满意。

徐阶因此加封少师,兼支尚书俸。而权臣严嵩渐渐被皇帝冷落。

密谋反击

面对严嵩的专权,徐阶在慢慢寻找机会,希望迅速除掉自己最大的政敌。

1.切中要害的奏章

宰相严嵩与他的儿子工部左侍郎严世蕃专横跋扈,笼络党羽,独揽朝政大权,权倾朝野,朝中百官是敢怒不敢言,一些正义之臣更是气愤填膺,企图告倒他们。这其中就有御史林润和法司黄光升。

林润,福建莆田人,字若雨,号念堂。嘉靖三十五年(公元1556年)进士。他初任临川(今江西抚州)知县,后担任南京山东道御史。林润任职期间,正色立朝,敢于严惩奸恶,不畏权贵。

黄光升,字明举,号葵峰,泉州晋江人,累官户刑二尚书。他是明代倡导教育兴国和尊师重教的政治家,同时也是军事家、法学家、水利学家和历史学家。

林润和黄光升觉得要扳倒严嵩父子,最重要的便是其巨额财产来源不明罪,以及设置冤狱,陷害杨继盛、沈练罪,这两项罪名使得民怨极大,足以将其置死。

徐阶对此却不以为然,他认为沈、杨两案虽然是严世蕃出的主意,但都是嘉靖自己定的罪。而且嘉靖还是一个爱面子的人,假如以沈、杨两案当作理由弹劾严世蕃,定然会遭到嘉靖的极力维护,到时候严世蕃一定可以逍遥法外。

二人急忙问徐阶有什么办法?徐阶掏出了一份奏章,只见奏章之中,徐阶只字不提沈、杨两案,却有两条嘉靖皇帝最为厌恶的罪名:作乱与通倭。真是言辞犀利,切中要害。

2.抓住时机

嘉靖诏令徐阶推荐的方士蓝道行进入宫中,不时令他预卜祸福。一天,严嵩说有密札言事。徐阶提前通报蓝道行,蓝道行于是降神仙语说:“今天会有奸臣奏事。”看到严嵩的密札后,信奉道教的嘉靖皇帝对严嵩到底是忠是奸产生了疑问。

御史邹应龙听到这个消息后,觉得是一个好时机,想要上疏弹劾严嵩父子的数大罪状。邹应龙,字云卿,号兰谷,兰州皋兰人,嘉靖年间进士,授行人,后被擢升为御史。他对严嵩父子的为非作歹与贪赃枉法非常痛恨。由于事关重大,他先将折子交给徐阶斟酌。邹应龙的这道折子经过徐阶的指点之后,连同其他一些弹劾严嵩的奏折送到了嘉靖皇帝的案头。

嘉靖皇帝看到奏折后大怒,于是下令将严世蕃逮捕,勒令严嵩退休,徐阶则取代严嵩成为了首辅。

严嵩虽然退休,但徐阶看出皇上对严嵩还存有一丝的眷恋,而且嘉靖又是个反复无常的人,严嵩的爪牙亲信还在到处活动。后来,嘉靖帝果然有些后悔,想要重新召回严嵩,在徐阶的极力劝阻下,才最终打消了这个念头。

徐、严轶事

徐阶虽然贵为朝廷大员,却能够开诚布公,敢于认错;严嵩虽然专横跋扈,献媚皇帝,却练得一手好书法。

1.徐阶认错

徐阶做官后,一次他奉命担任浙江省的主考官,那年他还不满三十岁,年轻气盛。

三场考完,阅卷的时候,他发现一名士子在八股文中用了“颜苦孔之卓”这句话。他觉得眼生,百思想不起它的出处,于是拿起笔,画了个黑杠,批上两个字:“杜撰”,然后“置四等”,实际上等于是不及格。凡是卷子上有主考官的不佳评语,考生按照惯例都要到堂上被训斥一番。

这位士子捧着卷子上去以后,为自己申辩道:“这句话出自于《扬子法言》,实在不是我杜撰的。”

在一般人看来,一个堂堂的大主考官是不会出错的。嘉靖皇帝把他派来主考,他要是出错了,岂不是说明皇帝也有错误吗?他不仅要维护自己的威严,即使是为了皇上的英明正确,也不能认错。

没想到,徐阶听完了士子的话,急忙让人找来一本《扬子法言》,经查发现果然有这句话。徐阶从太师椅上站起来,向这个士子道歉,然后将其“改置一等”。

做官能做到这种知错即该的程度真是爱难能可贵了。徐阶不掩饰错误,开诚布公,当众认错,其自身的思想境界确实可见一斑。

2.严嵩与至公堂

其实,严嵩在书法上的成就很大,相传“六必居”三个字是由他书写的。什刹海、景山公园、北海、故宫等地都有他的书法作品,山海关的“天下第一关”也是出自他的手笔。

清代,京城有顺天府乡试的贡院,顺天府乡试为“北闱”,乃是天下乡试第一,皇帝对此十分重视,其主考官都是尚书以上的官员。

然而,这个贡院的大殿匾额上“至公堂”三个大字,却是严嵩所书。这样一个为朝廷选拔治国贤才的地方,悬挂的居然是大奸臣题写的匾额,令许多人都觉得不舒服。

后来,乾隆帝想要把它换掉,于是命令朝中书法好的官员写这三个大字,连一向喜好舞文弄墨的乾隆皇帝也写了好几遍。但是,他发现自己的御笔与其他人所书,都赶不上严嵩,换匾之事只好作罢,仍旧让奸臣的字高高悬挂在上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