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墉出身于官宦世家、书香门第,家世较为显赫。而和珅虽为八旗子弟,但出身寒微,机缘巧合成为了乾隆皇帝跟前的红人。二人受到乾隆皇帝的重用后,刘墉与和珅开始了智斗,其过程是怎样的?和珅究竟因何受到乾隆皇帝重用的?他的过人之处是什么?他贪污纳贿的数目又是多少呢?
两次交锋
和珅善于揣摩乾隆皇帝的心意,因此备受恩宠,大肆贪污受贿;刘墉却刚正不阿,不畏贵戚,严惩贪官。
1.不同的官路
刘墉,字崇如,号石庵,山东省人,大学士刘统勋之子。
乾隆十六年(公元1751年),刘墉考中进士,一年后散馆,被授予编修,他开始进入了仕途。
其后,刘墉历任广西乡试考官、安徽学政、江苏学政、太原府知府、冀宁道台、江宁府知府、江西盐驿道、陕西按察使等职。乾隆四十一年(公元1776年),朝廷感念其父刘统勋多年的功劳,授予刘墉内阁学士,让其任职南书房,还担任《四库全书》馆副总裁。
乾隆四十五年(公元1780年),刘墉改任湖南巡抚,后迁为都察院左都御史,充任三通馆总裁。
乾隆四十七年(公元1782年),刘墉奉调入京,正赶上和珅受宠于乾隆。和珅擅弄威权,大肆排斥异己。刘墉见他深受恩宠,权势正盛,于是只好以静默自守,等机会打击他。
和珅,原名善保,字致斋,钮祜禄氏,满洲正红旗二甲喇人。乾隆三十七年(公元1772年),年仅二十三岁的和珅被任命为皇帝身边的三等侍卫,相当于正五品官衔。在皇帝出巡的时候,和珅随驾护卫,随时听从乾隆的吩咐。
这个差事为和珅提供了一个能经常接触乾隆的良机,可以说是和珅人生的一个重要转折点。
此后,聪明决断、颇有些才能的和珅不断迎合、谄媚乾隆皇帝,赢得了乾隆的欢心与宠信,从而在十分短的时间内,由一名侍卫攀升到了朝廷的最高层,成为了乾隆身边的宠臣。
2.国泰贪污案
刘墉入京以后,大学士阿桂、大将军福康安、江南道监察御史钱沣等人先后上疏乾隆皇帝,一致弹劾山东巡抚国泰以向皇上纳贡的名义大肆搜刮民脂民膏,使得下属州县的仓库出现了严重的亏空。
乾隆见状,连下诏派遣尚书和珅、左都御史刘墉、工部右侍郎诺穆亲为钦差大臣前往山东,“秉公据实查办”国泰贪污案。
国泰,满洲镶白旗人,姓富察氏。国泰和和珅交往非常密切。因此,当和珅得到要查办国泰的消息后即刻派人通风报信,使得国泰有了填补亏空的时间。
在赶赴山东的途中,和珅一面拖延时间,一面以言辞威胁钱沣,让他不要认真调查。但是,钱沣不为所动。
到达山东后,众人开始盘查仓库。和珅命令差役查看了几十封银,数量与册籍所记载相符合。和珅便下令要返回住处,表示已经清查完毕,没有亏空。
在这个关键的时刻,刘墉指示钱沣先将仓库封存,和珅表示同意。封库以后,一行人员就回去了。
原来,刘墉早已发现了抽查的银子、四品官的暖帽数量不等,银子成色也不对,心知其中一定有诈,因此建议封存仓库。
钱沣按照刘墉的指示,立刻明察暗访,最后得知原来是国泰勒借商人的银子,冒充官银放在了仓库中。钱沣于是派人四处宣告,假如被借银存入库中的商人,不将银数报告给官府,请求归还,官府便会将银两全部没收。
次日,众人再打开库门,发现银两成色与每锭银的数量的确不对。此时,商人们纷纷禀报银子被借的缘故与数量,请求领回银两。一下子,山东亏空数万两官银的真相暴露无遗了。
和珅无奈,只好立即随同刘墉和郎诺穆亲审国泰贪纵不法案,结果查实国泰贪污索贿共有八万余两。乾隆皇帝一见奏报,就命令刘墉、和珅将国泰缉拿回京,并开仓赈济百姓。
3.智斗苏凌阿
有一年,江西连发洪水,老百姓流离失所,食不果腹,痛苦不堪。但是,当地的官府还趁机巧立名目,搜刮民脂民膏,要百姓按人头交费,说是要修建一座龙王庙来震住水患。许多人不堪忍受,便举竿而起,发动暴乱。
乾隆皇帝非常生气,便派遣刘墉前去暗访调查,看看到底是怎么回事。
苏凌阿原本是江西的一个道台,但是由于巴结和珅,并且让自己的女儿认了和珅做干爹,因此才被提升为两江总督。苏凌阿在任上想方设法搜刮百姓的钱财,他还给和珅送了三十万两的“孝敬费”,自己也从中得了大量钱财,和珅十分高兴,夸奖他会办事。
刘墉还没有动身前往江西,和珅就提前得到了消息。他马上安排自己的亲信快速赶往江西,前去会见两江总督苏凌阿,告诉他皇上已派刘墉前去调查水灾与修庙一事,一定要销毁所有的证据,不能留下任何把柄。
刘墉早就料到和珅会这么干,于是他假扮难民混入了城中,到处查访苏凌阿的罪证。当他听说苏凌阿将几十万银两送入了京城,心里知道这是和珅搞的鬼。然而,他晚来了一步,没有找到任何证据。最后,他想出了一个绝妙的办法。
后来,一个小太监向和珅密报说,刘墉已回到了京城,皇上正在召见他。和珅急忙问小太监听到了什么,小太监说:“皇上问起刘大人江西的事情,刘大人说他已经找到了铁证,说江西水患不断,当地官府搜刮钱财,饿殍遍地,这些都是和珅造成的。皇上听完勃然大怒,说:‘我不管什么和珅不和珅的,查清后一律诛之。’”
和珅一听非常害怕,忙问:“皇上还说什么了?”
小太监回答:“皇上问如何处理此事,刘墉说发放粮食,赈济百姓,就能稳住人心。但是皇上听后,十分震怒,说国库已经没钱,没法去弄这批款项,还说这个和珅太气人了,就是凌迟极刑也难解心头之恨。”
和珅一听,就知道一定是苏凌阿办事不周,让刘墉抓到了把柄。接着,他马上派亲信带着银票速到江西,用这些银两购买粮食,然后发放给灾民。同时,他还让苏凌阿和其他贪污的官员拿出贪污的钱财来赈灾。
不久,江西的百姓都得到了充足的赈灾粮食,人们陆陆续续都返回了家乡。
乾隆十分高兴,但当他一见刘墉时,顿时满脸怒气。他把刘墉的奏折扔掉,说:“你这做的是什么调查,全是河神的事,真是胡说八道。你三个月不用上朝了,回家去吧。”皇上说完就走了。
当时,刘墉跪在地上没有起来。和珅走过来,拿起刘墉的奏折,只见上面写道:江西水患,水淹良田。当地官府,建庙收钱。水妖闹灾,纯属扯淡。据我实查,河神发难。
原来,小太监听到的和珅是河神。和珅心疼自己花掉的钱财,气得心里大骂刘墉。刘墉则借着机会,回老家去了。
周旋巧斗
在与和珅的周旋巧斗中,刘墉表现得十分精明。他善于运用各种招术同和珅较量,始终处在主动有利的地位。
1.刘墉的书法
刘墉做了很大的官,而且学富五车,精通经史百家。在书法上,他同样造诣非凡。
早年的时候,刘墉学习董其昌的书法,特点是秀媚妍润;中年,他学习颜真卿、苏轼等人的笔法,笔力雄健,丰泽厚实,局势堂皇;晚年,刘墉的书法则是绚烂归于平淡,劲气内敛,浑然太极,从而达到了炉火纯青的境界。
乾隆年间,翁方纲、梁同书、王文治、刘墉在书法上享有声誉。当时,人们称他们为“四大家”。其中,刘墉取得的书法艺术成就最高。
刘墉的书法集合了名家之大成,最终成为了一代书法家。他的书法风格,用墨厚重,貌腴骨劲,独树一帜,因此他有“浓墨宰相”的称号。
刘墉的书法在乾隆年间十分有名,当时登门求书的人络绎不绝,以得一纸为荣的人确实不少。因此,刘墉穷于应付。
传说在不得已的情况下,刘墉曾让几个姬妾代笔。还说,刘墉的书法只落“石”两字,或书“瑛梦禅”,单钤长脚“石”印的都是别人所代笔。
2.观风听月
刘墉的书法写得好,乾隆皇也十分佩服他。
有一次,乾隆和众臣来到云壶胜境,看到“听风楼”与“观月楼”东西相对,十分雅致,便让刘墉为风月二楼题个字。
于是,刘墉挥毫泼墨,“听风观月”四个字一会儿就写完了。
乾隆皇帝一看刘墉写的四个大字苍劲有力,功夫非同寻常,是上等作品。他正在逐字欣赏,和珅忽然向乾隆讨旨,说刘大人挥笔题写了“听风观月”,他愿意亲临监工。
乾隆一听,批准了和珅的请求,命令下人速请能工巧匠刻字制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