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农业林业运用气象知识防范生活风险
20962900000006

第6章 气象知识知道多少(6)

利用现在一般的气象观测站网也不容易确定飑线的位置,因为观测网台站之间的距离在200千米以上。而飑线是介于雷暴云团与上千千米的气旋之间的天气现象,在气象上常称为中尺度扰动,用现在的观测网来测飑线,正像用大网捕小鱼一样,常常会漏掉。因而近十几年来,为了研究飑线的活动规律,不少国家设置了很稠密的观测站网,使用专门仪器进行观测和研究,这大大加深了人们对于这种大气激烈现象的认识和了解。

飑线在美国西部大草原各州出现最频繁,发生以后,它们常常向东移动。它们发生的基本条件与强烈雷暴相似,在其他国家和地区,尤其是阿根廷、前苏联西南部、中欧、印度西北部等也常有强烈飑线出现。非洲西部也有激烈的飑线,有意思的是它不是向东,而是向西移动。在我国,春夏两季,在华南、华东、西北、华北等地也可观测到飑线,强烈的可带来冰雹、大风,甚至龙卷风天气。

根据雷达观测,飑线结构相互之间差别很大,有的是一条清晰完整而具有光滑前缘的回波线,难以分辨出其中包含的雷暴个体,较常遇到的飑线内,含有成群的雷暴单体,少则4~5个,多则十几个,但其中只有几个最强最活跃。飑线上的雷暴单体与炎热午后出现的孤立雷暴虽然都同为单体,但前者要强得多。当飑线来临之前,天空中的景象有明显的特征是梨状的乌云布满天空,每一个云体都向下突起,或像囊袋悬挂在空中。云体的排列与云中某一层风向一致,类似于滚轴状型式。当频频接连不断的闪电出现时,标志着飑线已经来临。

飑线有时是冷锋(冷暖空气的交界面,其上有激烈的天气)到来的预兆。实际经验表明,在冷暖气流交汇的时候,最易生成飑线,锋面两侧温度、水分含量差别愈大,贮存的能量愈大,生成的飑线上的雷暴愈强烈。飑线并不是锋,而是生成在锋前的暖空气区中。像强烈雷暴一样,它常常受西面高空槽槽前辐合上升气流的触发而迅猛地发展起来。

飑线是一种中尺度的系统。在它的后部经常还伴有一个小范围的高气压生成。这个高压叫雷暴高压。它是由降水蒸发冷却造成的较重的下沉气流形成。雷暴高压前缘经常出现大雨、风向突变,地面温度减小,气压涌升等现象,这就是飑线或强对流线的位置。在雷暴之后,在飑线达到成熟阶段时,还可以生成一个小低气压区(又叫尾部低压),对此至今还没有满意的解释。当飑线减弱、降水减退时,高低压系统也随之崩溃、解体。整个飑线的生命期可达6~8小时。

根据气象卫星观测发现,雷暴高压的前缘表现为一条白色的弧形对流线,主要由积云、浓积云和积雨云组成。这条弧线从衰老或消散的雷暴区不断向外扩张,许多新的对流活动就将沿这条弧线形成。例如当弧线与其他边界线(如锋、飑线、其他对流线等)相交时,在交点上经常可导致新的对流活动发生。

飑线是一种灾害性的天气现象。尤其在飑线中某些雷暴可造成非常激烈的天气,例如冰雹和龙卷风。但是现在还不能肯定,这种飑线中的雷暴是否比普通雷暴有更强的上升气流、乱流或达到更高的高度。由于飑线影响范围很大,对人民生命财产有着很大的威胁。一般飑线的恶劣天气主要发生在成熟阶段。当飑线经过时,风向急转,风速骤增,常常达到20米/秒,有时甚至可达50米/秒,与台风风力相当,因而飑线的风有着很大的摧毁力。例如1971年6月1日河北遵化地区的一次飑线袭击,风力在12级以上。另外,震耳的雷声、暴雨、冰雹也是飑线的天气表现。在长江下游出现的一次飑线,在十分钟内最大降水量为18.6毫米。当飑线过境时,气象要素也有明显反应,一次通过浙江省平阳县的飑线,在短短十几分钟内气压急速上升了,温度陡降8℃~9℃。

雷暴或强烈的雷暴在卫星云图上可以看得很清楚,它们多表现为一个个白而亮小云团,这些云团有时孤立存在,有时组织成线状,这就是飑线。是我国华北和蒙古人民共和国上空一片雷暴区的卫星云图。这些雷暴产生在该处一个冷性的高空涡旋内。这个涡旋在这里停留了好几天,结果造成了1974年7月11日—16日连续6天的雷暴天气。在北京西北方,有3条积雨云带,它们都是向东南方向移动的。第1条积雨云带ABC实际上是一条飑线。其中AB段正趋消亡,BC段正在发展,B、C都是强烈的积雨云团。第2条飑线DE紧接第1条飑线。D、E两处分别是两个积雨云团,并有雷暴高压相对应。FG是第3条飑线,它位于呼和浩特附近。这些飑线相继侵入北京,带来激烈的雷阵雨天气,并且有些地方下了冰雹。

飑线对于飞行有密切的关系。如果在航线上雷暴是孤立地散布着,飞机可以绕行而过。但面对几百千米的雷暴线横置前方,绕行是不现实的。在几十年前,人们普遍认为飑线对飞行是有很大危险性的,轻者可以造成颠簸,重者使飞机操纵失灵。现在,由于飞机能够飞得很高,并且飞机上装有气象雷达,飞行员对飑线雷暴已不再像以前那样担心了。飞行员可以用雷达确定最严重的颠簸和冰雹地区。知道这些情况后,可以很安全地通过飑线。但这并不是说,飞机不会遇到异常强烈的雷暴。

飑线可以造成洪水灾害。排列成线的雷暴像其他雷暴一样,也经历发展、暴雨、消散的过程。有时雷暴在某一地点的上风方形成,当它们移过这个地方上空时,可连续降雨。如果这种情况重复几次,在几小时内可降下大量的雨水,一天200~300毫米的降雨并不少见。由于在短时间内降下大量的雨水,会使农田淹没、江河泛溢。

飑线前部的阵风有时非常猛烈。当相互靠近的一些雷暴气流同时下沉时,可造成极端强烈的阵风。向外冲击的冷空气可以强到把建筑物吹倒的程度。损坏在停机坪上的飞机,毁坏大面积的庄稼。

飑线最严重的天气现象莫过于龙卷风了,这种激烈的风暴就是在飑线某一部位孕育、发展的。

四、暴雨和冰雹

自然界中强度最大的降雨是从雷暴中落下的,常常在几小时内降下100多毫米的雨水。有时甚至在3~4小时降下近300毫米的雨水。如果在1000平方米面积上降下1毫米的雨水,就相当于900桶水(每桶12.3千克),可见雷暴所产生的降雨量有多大!暴雨对于交通运输、农业生产和水利工程等可带来严重的灾害。大水能够冲垮路基、水坝和桥梁,淹没庄稼,并造成水土流失。更严重的是洪水可使江河决堤和泛滥。但是暴雨也有有利的一面,丰沛的雨量对农业灌溉和水利很有好处。雷暴的降雨绝大多数是阵性的。暴雨来临时,先落一些稀疏的大雨滴,随即转为倾盆大雨,一般能持续5~15分钟,就是特别大的暴雨也很少超过30分钟,以后降雨强度逐渐减小。一次雷暴的降雨量常在25~50毫米之间。但一个地区所以能出现洪水往往都不是一次雷暴产生,经常与几个雷暴相继通过有关。结果总的降雨量能达到200~300毫米。如果注意一下气象台的降雨记录曲线,就可看到在一次雷暴大气通过时,会出现几次清晰的降雨脉动,雨量时强时弱。近年来雷达观测和雨量分析还表明,一些雷暴体可以合并,从而使雨强迅速加大。

现在在地面测量降雨的强度,只要测量单位时间内(1小时或1天)落到地面的水量就可以了。由所得的雨强可以估计个别雨滴大小、质量和到达地面的速度。

很大的雨滴是由很小的云滴或冰晶增长而成的。虽然在开始增长的方式很不相同,但一旦达到100微米直径时,最重要的增长物理过程就是碰撞和冲并作用了。在云中,大云滴(即130个/米3)较少,它下落的速度比数量很多的小云滴(2000个/米3)要快。因而大云滴可以碰上小云滴,把它们一个个地捕获合并进来,以后下落和增长得更快了。只要这些大雨滴仍能处在云中,以这种方式在短时间内就可以形成很大的雨滴,直径约为1毫米左右。这样大小的两滴,在平静空气中最后达到的速度可为200米/分左右。为了使雨滴能较长时期地处于云中,云空气需以很快的速度向上运动,即有强上升气流,这使雨滴始终保持在云内增长不会终止。

一旦形成大雨滴后,它们被云中下沉气流很快地带到地面造成很强的大暴雨。飞机测量表明,空气可以1千米/分左右的速度下降。这个速度加上在平静空气中雨滴本身的下落速度使雨滴相对于地面的运动速度可达1.5~2千米/分以上,以这样的速度,单位时间内连绵的大雨滴大量到达地面,产生倾盆大雨。

在雷暴中也可能会降雪。实际上在冻结层之上雨滴的数量已大量减少,成为雪与过冷水滴的混合物。飞机研究表明,在6千米高度,就经常会遇到中等或较强的雪。这些雪花下降时,只要在低空气温较低,就不会融化成雨滴,而成为降雪。

冰雹是雷暴产生的另一种降水现象,并且是雷暴独有的,就目前所知,积雨云是产生冰雹唯一的云系。在雷暴发展的某一阶段,在积雨云内部,大多数都有冰雹产生。在不少情况下,在冰雹还未到达地面以前就已经融化掉,这种冰雹只有在高空才能遇到,它们对飞行危害并未减少。

冰雹是一种球形或不规则的冰块,提起冰块,人们会想起还有一种叫冻雨的现象,这是一种比较小的冰粒,与冰雹是不同的;并且它也不是在积雨云中生成的,而是在别的云中生成的。冰雹一般要大得多,小的如蚕豆,大的比核桃、鸡蛋、垒球还大。少数冰雹竟重达几千克,甚至十几千克。但是,这种冰雹与形态完全不同的暴雨都是从同一块云中降下的。因为它们都需要含水丰富、具有强烈上升运动的云团才能生成。

冰雹可以引起许多严重的灾害。每次降雹,冰雹袭击的地带有一定范围。宽度在几千米至十几千米,长度在十几千米至二百千米。当大冰雹下落时,还常伴有暴风、暴雨,以致毁坏大面积庄稼、房屋、伤害人命、牲畜动物等,危害很大。虽然冰雹出现的机会并不太多,但总是引起人们很大的重视。在我国,也常受到冰雹的危害,主要在西北、华北、西南地区,多出现在春夏之交。

积雨云在所有云中总的含水量最高,并且水与冰晶共存。前面已经指出,丰富的含水量是冰雹形成的一个重要因子、但这个因子只是一个必要条件,而不是充分条件,否则每一块积雨云都要产生冰雹。实际上在热带地区,大多数雷暴都不产生冰雹,另外在有些地区,夏季的雷暴也很少产生冰雹,主要是大量的降雨。当然,在热带由于气温较暖,0℃层较高(5千米),冰雹在下落时融化了,但实际上,除了对很小的冰雹以外,这个原因并不重要。

因而结论自然就是要产生冰雹在积雨云中需有十分强烈的上升运动。这样才能克服重力,使不断增长的雹心较长时期位于云内,有机会达到冰雹或大冰雹的体积。许多事实都支持这个观点。在许多地方,冰雹最常出现在春季和夏初,这时积雨云含水量已经很高,温度递减率很大,只要地面受到一定加热,空气会强烈上升,很易产生冰雹。大多数冰雹都是出现在午后地面最强烈加热时间之后。但是在有些地区,例如太平洋西北部,在隆冬也会出现小的阵性冰雹。在山区,地形对气流有强烈的抬升作用和热力作用,因而也是经常产生冰雹的地方,观测表明,冰雹的分布与地形有很密切的关系。

关于冰雹形成的精确物理过程至今还没有了解清楚。但在不少方面已取得了一致的看法。根据地面的观测,我们知道大冰雹由许多层相间的同心透明和不透明冰层组成,中间是一个小球形的雹核。无论什么冰雹形成理论都必须解释冰雹这种成层的特有结构以及所达到的很大的体积。

长期以来,人们已经知道向上发展到很高高度的对流云。虽然其温度比0℃低得多,但在达到很低温度之前,一般云滴并不冻结。在—20℃~—10℃的云滴仍为液态,有时低到—40℃液态水也可能存在。这种情况下的水滴又称过冷却水滴。只要它不与冰晶或其他冰晶核质点相碰,将一直保持液态形式,否则将开始冻结成固体,成为雹心。

如果一个冰晶或大的冻结雨滴(如雹心)通过一片过冷却雨滴区,则由于捕获了许多小雨滴附着在上面可增长到较大的冰晶质点。如果上升气流很弱,质点立刻由云中落下,遇到较暖的温度,即融化,这时到达地面的是雨。由雷暴中下落的最大雨滴通常就是融化的冰晶质点。如果上升气流很大,则冻结质点将被支托在云中,随着上升气流的不断增加,质点迅速增长,直到达到很大的冰雹。

那么冰雹中一层层透明和不透明的冰层是怎样形成的呢?有一个时期,人们曾经认为这些冰层是由于冰雹在0℃层上下往返运动产生的。为了形成透明冰层,唯一的方式是冰粒先开始融化,表面形成一层水,然后被较强的上升气流带到更冷的区中,在那里又凝固,形成一层透明层。

但是现在知道,如果能粘附的液态水十分多,即使在冻结层以下部分也可以形成透明冰层。可以设想,下落的冰雹与大量的过冷却水滴相碰,为使水滴立即冻结以生成一层不透明冰层,必须以极快的速度把融解热带走。为了要把一个玻璃杯内的正方形冰块融化掉,需要较长的时间,因为供应的所需热量是很慢的。反之,冻结或凝固的问题在很大程度上也是相类似的。由于过冷却水不能很快地冻结,它聚集起来,并沿整个冰雹表面流动,慢慢地冻结起来,以此形成一层透明冰层。

如果冰雹以后落入云中含水量很小的层中,则附着在表面的水滴不多,这时能够把需要耗散出去的热量迅速带走,在过冷却水还没有来得及扩展至整个表面时就已冻结,于是气泡留在冰层内,形成了一层不透明层。

为了形成大冰雹,必须要有很强的上升气流、很丰富的液态水含量、较大的云滴、垂直伸展很高的云体。有人指出,中等的雷暴在穿入平流层1.5千米时能产生直径2厘米或更大一些的冰雹。大冰雹经常产生在雷暴的成熟阶段,在3~9千米层最常遇到。在10千米以上,大冰雹明显减少。应该指出,即使对于很高大的云,只靠上升至顶部再下落一次过程,尽管能捕获很多过冷却水,但所能达到的大小也只有2.5厘米。对于7~8厘米直径的冰雹一次上下运动是不够的,必须要往返几次。通过什么物理过程可使2.5厘米大小的冰雹不致落出云外,而能保持在云的冷区中有机会增长到很大的体积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