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科普读物地球向我们敲响了警钟
20977000000002

第2章 走进大自然(2)

誓言不朽,人类责任长在!二、资源和环境“小简报”

我国位于亚洲的东部,太平洋的西岸,拥有960万km2的陆地和近300万km2的海域。中国陆地面积约占世界陆地面积的1/15,占亚洲面积的1/4。中国的地理位置优越,气候适宜;地形复杂,由西向东呈四级阶梯下降;水系较发育,但由于植被遭到人为的严重破坏,而导致水土严重流失。因为考虑到13亿人的现状,所以世界六个资源大国之一的中国就成了人均资源的穷国。矿产资源按国际市场价格换算成货币价值,其总量我国排在世界第三,人均量却排在世界第80位。耕地面积世界第三、水资源世界第六,草原世界第四,而人均量却不足世界人均的1/2~1/3。森林居世界第五,人均量只有世界人均的1/6,占世界第121位。

中国的地势相当复杂,特点是西高东低,呈梯形下降。我国现今的地形地貌亦是在沧桑巨变中逐渐形成的。人类诞生前的中华大地,与现今所见的截然不同。那个时候,印度大陆远离欧亚大陆,其间隔洋相望,青藏高原还没有升起。距今四五百万年起,中华大地才逐渐形成了西部高原、西南山地,西北戈壁、华北、东北和江汉平原,出现了北方干旱,南方多雨的自然地理景观。

我们的祖先早就在黄土高原定居,并创造了光辉灿烂的“东方文明”。黄土高原曾是草丰林密的沃野。西周时期,森林覆盖达53%,森林面积约为48亿亩(1亩等于1/15公顷)。其余地方则为一望无际的茫茫草原,因而黄河的很多支流清澈见底。但是由于长期对森林的滥砍乱伐,至1949年前夕,黄土高原森林覆盖率只剩下3%。从1644年到1906年的262年间,甘肃省发生过114次旱灾,平均两年一次。历史上记载,黄河下游较大的改道有26次,发生水灾1.500多次。每次灾害,都毁灭千百万亩良田,冲毁庄稼,给千百万人民带来惨重的灾难。以至今天,黄土高原由于植被遭到严重破坏,不但水土流失严重,风沙、干旱、暴雨、冰雹、霜冻等自然灾害的发生也相当频繁。

据《中国科学报》1998年10月25日报道,黄河断流已引起国内社会各界的高度重视。7月上旬,中科院地学部组织两院院土、专家对黄河中下游的山东、河南、陕西、宁夏4省区20余个市、地、县进行了实地考察,提出了“关于缓解黄河断流的对策与建议”。20世纪70年代以来,黄河下游断流频频出现。在断流严重的1997年,山东利津站全年断流13次,累计226天,330天无黄河水入海,断流长度达黄河下游河道长度的90%。断流已影响依靠黄河供水的城市居民生活和工农业生产用水,使水质恶化。特别严重的是,由于冲刷入海的水量大大削减,大量泥沙淤积于下游河床,使河道行洪能力减弱。因此,一旦遭遇特大洪水,黄河决口改道的灾难将不再耸人听闻。此外,黄河断流还加重了河口地区土地盐碱化,河口湿地生态系统退化,生物多样性减少,使黄河三角洲日渐贫瘠。如此发展下去,将严重影响黄河流域的经济发展。专家认为,黄河断流是自然与人为因素叠加所致,但以人为因素为主。研究表明,黄河上游地区除了牲畜超载放牧、鼠害泛滥、人为破坏等综合因素引起草场植被的退化,水源涵养能力降低,进而导致黄河上游流量减少外,汛期降水量的逐年减少是黄河上游流量减少的最直接的气候因子,因为黄河上游为雨水补给型河流,其流量的76%集中在汛期。气候研究还发现,黄河上游流域气温呈逐年上升趋势,每10年上升015℃。气温的上升,亦加大了干旱影响,加剧了流域的蒸发,对径流量的减少起到了雪上加霜的作用。黄河供水地区引黄能力为6.000m3/s(立方米每秒,下同),而仅下游引黄地区引水就达4.000m3/s,引水能力大大超过黄河可能的供水能力。由于缺乏统一管理,普遍存在用水的极大浪费。农业引黄灌溉耗水定额高出同样气候条件下先进灌溉定额的50%~100%,灌溉水利用率仅为30%,工业用水的重复利用率也很低。由此,专家建议,在实现全流域水资源统一管理的基础上,采取“以供定用,节水为本,补水为辅”的措施,特别是把节水和保护水源应作为当前乃至今后长期缓解黄河断流的根本性措施。

近百年来,长江的生态平衡被严重破坏,因暴雨而酿成洪灾的可能性大大增加;洪灾发生时的抗洪减灾能力大大降低。据《青年参考》1998年11月20日报道,姜古迪如冰川,位于青藏高原上的各拉丹冬雪山脚下,是长江的发源地。长江源靠冰川补给,近年来,由于全球气候变化和人为的破坏,姜古迪如冰川已严重退缩。1986年,冰川前为冰源和冰大板,而1998年,冰湖已基本消失,地面上仅剩裸露的砾石。冰川退缩300m左右。因此有关部门呼吁,保护长江源及上游地区生态环境刻不容缓。据1957年调查统计,长江流域森林覆盖率为22%,水土流失面积3638万km2,占流域总面积的203%。但仅仅30年之后,到1986年,森林覆盖率就减少了一半多,仅剩10%,水土流失面积却猛增了1倍,达7394万km2,占流域总面积的41%。

长江中下游养育着我国最大的淡水湖群。这些美丽的湖泊,容纳百川,调节洪峰,与长江形成了一个和谐的整体。水土流失使这些湖泊首当其冲,寿命剧减。19世纪初,洞庭湖面积广达6.000多km2。1949年以来,每年淤积在湖内的泥沙15亿t,湖底普遍淤高1~3m,最大达7~92m,加上大肆围湖造田,使洞庭湖的面积和湖容都减缩了一半以上。湖北省素称“千湖之省”,经过40年的水土流失和围垦,湖泊面积仅仅为先前的1/3,湖面锐减达6.000km2。还有江苏省,几十年来因围垦损失湖面亦达1.600km2。曾经是星罗棋布如散珠碎玉的长江中下游湖群,纷纷失去了它们那迷人的光泽,接连从华夏大地上消失。仅洞庭湖、鄱阳湖、江汉湖群和云南高原的湖泊,20世纪50年代以来由于围垦和淤塞而丧失的淡水贮量就达350亿m3以上,超过了2座在建的三峡水库的防洪库容。

严重的水土流失,已使长江流域塘堰的总库容被泥沙淤积了一半以上,中小水库淤积占了库容的1/4~1/6。长江干流河道的不断淤积,造成了荆江河段的“悬河”。40年来,上游越穷越垦,越垦越穷;下游越险越加,越加越险。

长江流域目前平均人口密度约220人/km2。流域范围内人均占有耕地不足09亩,仅为全国平均水平的1/5,是世界人均水平的1/5。更为严峻的是水土流失:即使按照24亿t/a(吨/年)的速度流失,300年后,整个长江流域就将土枯岩裸、山穷水尽。而全流域2亿多亩山区丘陵的旱地,如此再经过四五十年,就将有一大半率先流失殆尽而无法耕种。

中国地域辽阔,矿产资源十分丰富。截至1994年底,中国已发现矿产168种,矿床和矿点20多万处,其中具有探明储量的矿产达151种,矿产地(矿区)23万多处,可以说中国是世界上矿种比较齐全、矿产储量可观的少数几个国家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