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资公寓也是要承担风险的,有些人由于对公寓的使用性质了解不够而盲目投资,选择了地段差布局也差的公寓作为投资对象,结果买到手后很难租出去,这样的情况也是经常有的。另外,一些商家的过分宣传噱头也常常让投资者眼花缭乱,分不清楚到底什么样的公寓才值得投资。实际上,投资者如果买到伪公寓,一些细节就必须提前注意。
1.通风和采光设计最重要。
公寓看起来精美,住起来也得舒服也行。如果买到“坐南朝北”的筒子式公寓,终年不见天日,哪会有人愿意去住呢?
现在,有许多房地产商号称自己卖的公寓是“拎包入住”,这个噱头也的确是吸引了不少人心甘情愿地掏出自己的腰包。可实际上,“拎包入住”可不是那么轻松就能实现的。公寓的户型设计、居住舒适度以及物业管理等各个方面究竟是否完善,投资者必须首先考虑清楚,因为这也是租赁者们的首要要求。
现在,很多公寓由于户型结构不完善,采光通风都受到很大的影响,还有很多公寓是坐南向北的,一整天也晒不到阳光。此外,长廊式、筒子式的困扰也是公寓的居住者们所必须面对的问题。这就要求物业的管理必须到位。另外,投资者在购买公寓前也一定要观察一下周围的环境,因为如果该处公寓的居住人群过于复杂的话,你是很难找到一个安稳的租客的。
2.“商住两用”式公寓,到底能不能“商”?
陈先生是一个软件公司的老板,去年底,他看中的一套公寓。开发商反复标榜这套公寓可以“商住两用”,终于说服陈先生下定决心买了一套。陈先生本来想用这套公寓做自己的软件公司的办公室,出人意料的是,他去工商局注册的时候居然没通过。工商局的解释是,该套公寓是住宅式公寓,不具备商用资格。至此,陈先生才发现自己上了开发商的当,可是买都买了,再生气也没用了。为什么好多公寓的开发商为了吸引客户,在打广告时总是不厌其烦地在后面注明“可以工商注册”呢?原因就在于有些公寓虽然号称是商住两用,但实际上,其在开发前期申报作为商业用途并没有得到工商部门的审批,所以根本不可能做商业用途。因此,投资者如果希望自己买下的公寓也可以作为商务公寓出租,就必须在购买前调查清楚。
3.“酒店式公寓”和精装小户型,哪个更好?
不少开发商喜欢提出“酒店式公寓”的口号,实际上这也是商家吸引顾客的一个噱头,喜不喜欢把家安在酒店还是要看自己的需要。如果你决定选择一所酒店式公寓进行投资,那就要仔细地核查一下,它该有的配套够不够齐全。
投资者首先要弄清楚什么是酒店式公寓。既然是酒店式公寓,必须同时具备酒店式的服务和公寓式的管理,也就是说,酒店式公寓必须集住宅、酒店和会所多功能于一体,必须能够提供24小时安保、公共部位保洁、维修等,还要有家政服务、餐饮需求服务、交通服务、医疗服务甚至传真、打印翻译等商务服务,这样才能称得上是名副其实的酒店式公寓,也才值得投资者投资。
4.“名分”也有很大的学问。
现在的公寓,名分也是五花八门。酒店也有,住宅也有,写字楼也有。购房者往往只看到了这些名分的不同,却没想到,公寓的名分不同,使用年限也是有差别的。如果在投资时不细心地加以区分,就很容易买到“短命”的楼盘。
目前,国家对公寓的定义与界定还不是很严格,一些“公寓”的概念模糊,物业又名头繁多,投资者往往很难区分其物业的性质。众所周知,公寓的使用年限是由该处土地的使用性质所决定的,这其中有很大的差别。按国家规定,酒店或旅店性质的土地,只有40年的使用年限,商业与写字楼的是50年,而住宅性质的土地,其使用年限最高可达70年。所以,面对房地产市面上“名分”不同的各色公寓,其土地使用性质到底是什么,投资者也要在投资前问清楚才行。
现在,“买房出租、以房养房”是许多投资者购买公寓的理念。但什么性质的公寓最值得投资呢?
公寓的性质也是会影响公寓的租金的。商住公寓的租金平均要比住宅公寓的租金高出500-1000元。就算是出售,商住公寓的投资回报率也比住宅公寓的高7%左右。
从上面的数据中,我们不难看出,商住公寓的投资回报率是远远高于住宅公寓的。那么,投资者在选择商住公寓时有什么购买技巧,同时又要注意哪些风险呢?
商住公寓和住宅公寓地处同一地段,被同一个开发商开发,为什么租金会有那么悬殊的差距呢?
第一,从开发商立项说起,公寓用于商住还是住宅是需要注明的,两种公寓的开发成本就不一样。第二,商住公寓与住宅公寓相比较,商业气息肯定是更为浓厚,更符合一些公司经营的需要。所以,租用商住公寓的公司,其实力也相对强一些。
看过上面两点,我们就不难了解,为什么商住公寓的租金价格高一些了。但是,凡事有利也有弊,商住公寓在占领价格优势的同时,也会由于客户群体的狭小,而容易导致空置期过长的问题。
虽然住宅公寓在出租给公司时,会受到一定的限制,比方说一家咨询公司,肯定是经常有很多人来往,所以在原则上,它是不会租用住宅公寓的。但是,住宅公寓除了以公司为出租对象外,也可以租给白领等高薪阶层作为住宅使用。于是,住宅公寓的客户群就大大增加了。商住公寓由于面积偏大,所以只倾向于租给公司使用。但是,许多公司现在为了节约成本而选择异地办公,仅注册在商业聚集地,办公区域仍然选择住宅公寓。
除了空置率较高的问题,商住公寓还有一个较大的风险。随着新楼盘的不断推出,楼盘间的竞争也会不断加剧。一般而言,新的楼盘总是会配有更好、更完善的设施。而且,总是有一些新的商业区形成,所以已购置的房产本身就存在租金下跌的风险。虽然住宅公寓也同样面临这样的风险,但是由于其客户对人气的要求远远比不上商住公寓客户的要求高,所以住宅公寓面临的风险相对会小一些。
经常有投资者会提出这样的疑问:二手或空置的公寓会降低成本吗?
实际上,一座公寓,无论是商住还是住宅,其资金投入都不小。
而且,投资一座公寓除了需要前期的投入,后期的管理费、折旧费等各种费用也是免不了的。这就意味着,如果投资者买了公寓却没能租出去而使它空置着,那么自己每个月还得倒贴那些后期费用。
那么,如果投资者选择购置二手的或是空置的公寓,是否可以降低一些成本呢?事实并非如此,以这种方式降低投资成本,空间是很小的。的确,购买二手民宅,原来的旧家具可以继续利用以降低投资成本。但是,租住公寓的客户有个都有很高的要求,旧家具不一定能继续使用。更重要的是,购买一座二手公寓的价钱,与新楼盘的价格并没有很大的差距。所以,除非该处公寓的出租率很高,投资者没有必要考虑购买二手公寓。
至于空置房,很多时候都是样板房,暂时没有卖,再大幅度打广告出售又不划算,于是就空置了。还有一种情况就是一些大客户买了很多套公寓,但是出于各种原因,手上还有几套没卖出去的。合适的空置房自然会比其处于销售旺季时的价格低一些。但是,由于空置的数量通常不多,所以并没有很强的可操作性。
总之,投资者要想规避公寓空置等风险,最简单的方法就是选准投资的地段,选择成熟的或是潜在的成熟商业区及社区置房。
商铺--受政策影响较小
目前,由于社区商铺的投资回报普遍较稳定,所以不少中小投资者把目光转向了社区商铺,引发了社区商铺的普遍热销。
目前,在房贷新政和股市低迷的情况下,投资住宅的压力也在不断加大,而投资商铺是受政策影响较小的。从投资固定资产的回报考虑,无论是物业收益或是租金收益,投资社区商铺都能得到很好的保障。同时,随着区域商业地产价值的不断上涨,投资社区商铺的回报率还会稳步提高。
许多业内人士纷纷看好商业地产,认为房产新政将给商业地产带来新的发展契机。与此同时,不少房产大鳄也加大了投资商业地产的力度。
很多人笃信“一铺养三代”,其实,只有“长命”的商铺才能做到这一点。短命商铺的确是存在的,并不是人们杞人忧天的产物。
当然,所谓的“短命”商铺,并不是说商铺建筑物在短期内就消失了,而是指该商铺由于失去了其应有的功能,造成了投资人的损失。
商铺的命运是被很多因素影响的,规划的变更、政策的变化以及商业氛围的消失等,都会使商铺或多或少地丧失投资价值,甚至“夭折”。
说到这里,可能有人要反问了:“作为个人投资者,信息的来源是很少的,怎么可能提前预知商铺在若干年后的命运呢?”这话虽然也有道理,但依然有一些现象是可以供投资者进行分析判断的。
1.商铺寿命有长短。
地铁商铺一度被投资者们引为“风水宝地”。过去,乘坐地铁的大量人流,吸引了各种各样的小商铺遍布人行通道的两侧。但是,国家为了保证交通的顺畅,开始对一些城市地铁周边的小商铺进行整治,为行人让路。
一时间,无数热闹异常的小商铺沦为了“短命”商铺,许多经营者陷入了无法经营的尴尬境地。
热闹的商铺无意中变成了“短命”铺,无论对投资者或是经营者而言,都不是好事。所以,投资者在购买商铺前,一定要事先考虑到商铺寿命的问题,别让买到手的商铺变成“烫手山芋”。
2.短寿商铺风险大。
无论是投资还是经营,短命商铺都会导致投资的失败。一间好的商铺的确可以为投资者带来丰厚的回报。但商铺能否一直“存活”下去是保证所有回报的前提。如果商铺因为市政动迁、规划调整等原因被拆除,那么不管此前该地的商业氛围多么浓厚,投资者也不可能得到长久的回报。
目前,无产权商铺在市场上并不罕见。这些其实也可以归为短寿商铺。它们虽然大都建在商业圈内,周边的商业配套也非常成熟,但是业主并没有真正地拥有产权,所以当“生铺”养成“熟铺”之后,业主们往往面临着鸡飞蛋打的局面。因为当合同到期时,开发商是随时有权利收回使用权的。
另外,投资商铺还有一个问题不容忽略,那就是成本。投资商铺所需要的成本通常不低,而一般情况下,投资者只能申请到5成的贷款,不享有贷款利率方面的优惠不说,还款时间也比较短,大多为10年,部分甚至只有5年。所以,投资者一旦经济出现问题,导致还款不利,就将面临巨大的损失。
3.规划也有两面性。
商铺投资中有个很流行的说法,就是“规划是金”。政府的规划方向,很大程度上可以决定一间商铺的未来投资潜力。许多经验丰富的投资者深信:“政府指向哪,财富就到哪。”认为只要紧跟政府规划,就可以在很大程度上抓住财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