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自沈阳的小姑娘邢进已经上高一了,她的专业是钢琴,陪她的母亲名叫徐远芳,有人说她的名字就注定了要远离家乡。1991年考入音乐学院附小五年级,一直挺川页利的。她遇到了所有家长都不愿看到的一个事实:一年试读期完了以后,学校让她由正式生改为自费生。面对这个挫折与耻辱,母女俩含辛茹苦,挺过来了……
徐远芳:她爸爸是搞专业的,吹长号,我当兵时也是文艺兵。女儿4岁那年,我们用买彩电的钱给女儿买了台钢琴。我们挂历背面画上五线谱,拿扣子在上面摆玩具似地给她摆会了。后来在沈阳音乐学院给她找了老师打基础。她爸那时老下基层演出,他是沈阳空军政治部文工团的。女儿学琴就归我了。我不会弹琴,但耳朵比较好,老师给上课我也跟着听,回来带她练琴。
上一年级时她参加了沈阳电台小音乐家杯赛得了第三名。1991年我们考进了音乐学院附小,进来时老师说孩子能力很强,基本功不错,技术比乐感好。当时我和她爸把她送来,5天以后我们就回去了。可9月开学没几天新生演奏会孩子一下演砸了,音乐完整性还行,但很白,没有生气。孩子因为换了一个环境,不适应。我利用下夜班,又跟别人换了班请了3天假。一到北京老师就跟我说不行你把她接回去吧,你孩子试读期肯定过不去。我有些蒙了,孩子怎么成这样了呢?后来班主任黄老师说孩子进来才十来天,能说明什么问题呢?你不要着急。后来我回家跟爱人分析原因,可能考试前太紧张,孩子挺疲惫的,考上后回沈阳等通知就放松了练琴。从那以后,我就沈阳北京来回跑。
上完六年级,学校决定让她初一念自费。孩子当时跟我说妈妈你看我上自费得花多少钱?我说你不要考虑这个问题,爸爸妈妈会给你解决。我们这学期上自费,明年争取上公费。你尽最大努力能转上更好,转不上我们就打道回府。
这样我从初一开始正式陪读,给她在北京买了一台钢琴。这会儿我打了转业报告,为了孩子高级职称也没评上,复员时是正营职走的。孩子在这种情况下需要我的帮助。我当时采取的措施是:老师批评她,我就安抚她;等取得成绩时,我就给她指出毛病。这一年升初二考试时,我让我爱人也来了,一是让他给我们娘俩壮壮脰,再一个要是转不上公费,让他带一部分东西先回去。也真是老天不负苦心人,转公费5个人考试,就一个名额,我女儿给争下来了……
从1993年陪到现在,4年了,当初复员时我真有点接受不了。我爱人说老伴不管怎么说你是为我们的女儿,将釆你没工作了我养活你!
在这儿也有人劝我找点儿事干,看看琴房,当当生活老师什么的。我觉得不合适我。我这入爱看小说,这两年看了不少名着。有时一看看到了夜里两三点钟。爱人每次釆都要带一兜书回去。由于不常和人来往,我说话有时打瓢,连女儿都能听出来。我就想个办法,女儿不在时我就念报纸,练一练嘴皮子。现在我心里挺坦然,女儿专业也挺好,也懂事了。我跟她开玩笑,说我完了,培矜你一大顿你要出国走了妈该多想你呀。我完成了使命我老了,回去怎么办呢?女儿说妈妈你不用愁,我要出国了一定好好奋斗,干出点名堂来挣钱养活你!我女儿也爱美,但她身上没有名牌,我跟她讲。妈妈陪着你不挣钱,靠家里支持。
每年女儿过生曰都跟我过,去年10月过生曰时,她跟我商量想回宿舍和同学一起过。我说行,妈妈给你订一个生曰蛋糕吧。我说做一个双层吧,她说单层的就行。在宿舍过生曰切蛋糕时,她切了一大块放在一边,然后才给别人分。同学说你那么偏向给谁,那么大一块?她说是给我妈妈留的。晩上她把这块蛋糕拿回来,她说妈妈我过生曰是你受苦的日子,你陪了我这么多年,我应该把最大的蛋糕送给你。我当时止不住眼泪直往下掉。孩子大了,理解母亲的心了。
也有不理解母亲的心的孩子。妈妈在这儿陪着,她又搞对象又东跑西颠,找不着影儿,根本不把妈妈放在眼里。有一个从太原来的女孩子,家境并不好,父母省吃检用地供她,可她来北京后,变得很自私。有一回她母亲用出差机会来北京看她,那会儿我们俩住一间房。她妈说下午带她去西单买些衣服,然后明天就回去了,可女儿不让母亲跟她在一起,她说和同学一块去,让母亲在一边等着,她看上哪件衣服母亲只管交钱就好了。路上还说母亲穿得土了吧叽的掉份。她妈穿了一件工厂发的工作服,所有的钱全供她了,回来后,这位母亲进屋就面朝里躺床上了。我问她怎么啦,她也不说。我过去一扒拉她,她正冲墙掉眼泪呢!后来这个孩子还出国了。可这样一个除了爱自己连母亲都不爱的孩子,将来能怎么样呢?父母尽管伤心,可还是满足了她出国的要求。
陪读的家长中,经济条件好一些的大多集中精力照顾子女,经济条件差一些的,就得找些活儿干,以补贴生活。在学校里找的活一般是看琴房、在宿舍为学生做生活老师。还有的在外面看孩子、烧锅炉、当卫生员、给包工队敬饭,也有的在学校一个角落经营起家乡的风味小吃……这实际上是他们为了生存而作的最后努力。除了极少数家庭由于这样长期两地分居而导致破裂,绝大多数陪读家庭保持着他们艰辛的完整……
看一看不陪读的孩子怎么生活,听一听他们的校长怎么评说不陪读的孩子是怎样生活的?
在一个中午,记者来到音乐学院附中食堂。有一男四女围坐在餐桌前吃饭,他们之中有4个入同在初一理论作曲专业学习,分别来自河北、内蒙、鞍山、沈阳。这几个同学每月的支出平均在500元之内,生活费有的由生活教师代为保管,有的由自己保管。那个叫于飞的男孩说,我来自河北,我妈是唱戏的,我爸是拉小提琴的,我原先学钢琴,钢琴老师推荐我学作曲。我妈说第一个学期怕我不适应,所以两个星期来看我一次。一个月花钱连零嘴都算上,六七百。我吃饭计划一个星期花100块钱,剩下的钱买些别的用品。
通过短短几分钟的交谈,记者发现这些孩子都很懂事,自我约束能力也有。随后,记者又采访了音乐学院附中陈南岗校长。
陈南岗:
附中就这么一个楼,孩子吃喝拉撒睡全在里头。大中学生混在一起,管理上有很多问题,家长当然不放心,只能来陪读。另外一点,现在独生子女,家长都不放心。学校500多孩子,不可能像家长一个管一个这么尽心。我觉得从根本上说,陪读没什么利,孩子依赖性更强了,再一个,家长之间互相串,给教学管理带来混乱。当然家长怕孩子学坏。大学生在院子里谈恋爱搂搂抱抱,年龄小的也就跟着学。大学生到饭店伴宴临时有事,找附中学生代替,学校也管不了。我们学校专业上全国一流,但管理上怎么能在这样复杂的社会环境下使孩子健康成长,是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我也很苦恼。电视上什么香港打斗片、黑社会呀,还有一些黄色东西,孩子看什么学什么。这个年龄段孩子缺少辨别能力,可他又认为自己很有能力。如果不形成一个强大的社会力量,学校势单力薄。
孩子出现一些问题,比如同学之间你给我弹伴奏,我就得付你钱,等等,不能怪孩子,在这种环境下,陪读必然产生。历尽千辛万苦才考进这个学校,谁都希望孩子成才。学校很多亊无能为力,怎么办?家长来弥补。很多家长辞了工作,放弃了专业,放弃了夫妻感情生活来陪读。孩子能不能成才却还是个未知数。像朗朗这样的太少了,中央音乐学院这么多年也没几个。陪读这个亊情,做为校长我听了也很难过。我很同情这些家长,学校也给他们提供了一些方便,安排一些临时工给他们做。可是由于家长陪读给学校管理带来一些混乱,我又很不愿意家长来陪读。陪读是很复杂的,不能简单说对还是不对。有些孩子特别淘气,特别缺乏自我管理能力,这样的家长宁肯饿肚子,也得给这些小皇帝供着。中午11点家长就进食堂了,早早把饭菜给孩子买好,都是好菜,他(她)自己吃个白菜。这样孩子以为爹妈为我所做的一切都是应该的,他不会关心别人。虽然我们也有德育课,但我感觉这些东西和他们在现实里碰到的东西相距甚远。不用说,当然还是现实的更有力量,这方面的教育很难很难。
新年学生晚会,我看到学生才能特别多。有些孩子平时专业很差,每次考试成绩都在最后,可在台上表演跳舞、话剧,完全是另外一个人。他的才能根本不在音乐上,可家长非让他学,你跟他说破了嘴都不行,到最后是什么结果?高不成低不就。
说实话,教育还得国家来办,尤其像我当校长的,80%的精力不能考虑教育的亊,尽考虑该怎么弄钱,怎么让老师的钱稍微多一点、孩子条件能改善一点。我们国家在很多方面都舍得花钱,但千万别在教育上舍不得花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