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文化敦煌阳关玉门关论文选萃
21172100000077

第77章 河西汉代驿道与沿线古城小考(2)

居延置。西北距錬里90里(约合今37.42公里)。今景泰县西北之昌林山,为景泰县与古浪县的界山,大约汉媪围县与朴割县亦以昌林山为界。居延置应位于昌林山南,为媪围县所属的驿置。自媪围遗址向西北,沿一条山沙河、大沙河上行约38公里,至今景泰县寺滩乡三道塘村。按驿置里程,居延置遗址或位于三道塘村一带。此线直至明、清,仍为中原进人河西的最捷径,沿途明代驿路墩台至今犹存。由居延置越昌林山,有两道,一道向北沿白茨水沙河,越分水岭至雷家庄,折向西,经上川、中川、下川,沿马家磨沟、大沙河,经今古浪县裴家营乡,向西北至大景乡。另一道向西北沿大沙河、新堡子、大路沟,越分水岭,再沿髙家沟至下川,与前述道路相合。两条道路均为山间羊肠小道,沿途有明代墩台,其中的某些墩台当是在汉代邮亭遗址上改建重修而成。但自三道塘村至大景乡,粗略估计约有50公里,与居延破城子驿置里程木牍所载不合。

鲽里。西北距搢次90里(约合今37.42公里)。鲽里当为县置名,非乡里名,属朴剌县。而朴创县城不当驿道,朴割县驿置即设于鲽里。今古浪县民权乡大景河东岸、马家楼村南,有一“三角城”遗址,西距土门镇约38公里,似即汉朴创县遗址。遗址位于河谷台地上,略呈三角形,西临河谷,南、北有冲沟。西墙长210米,东墙长120米,南墙长90米,城垣夯土版筑,夯层厚0.10米,残高0.5~4米,底宽310米,顶宽0.53米,多巳坍塌,尤以西墙、北墙为甚。开东门,门前有曲壁,出门顺坡而下。城东南隅外的高台上,有一烽燧,有墙与城的东墙、南墙连为一体。鲽里置当位于“三角城”遗址以北、今大景河西岸、大景乡政府所在的冲积扇上的东西驿道上。

搰次。西北距小张掖60里(约合今24.95公里)。居延破城子驿置里程木牍写作“搢次”。“糈”当为“搰”的异体字。搰次的方位当在古浪河东岸、今古浪县土门镇一带。汉代遗址早已无存,今土门镇为明代边堡。汉松陕水由鸾鸟城向东北,经今土门镇西7公里,注入土门以北16公里、今名“圆窝窝”的沙丘中消失。汉时,圆窝窝沙丘地为松陕水系诸水和祁连山余脉毛毛山北坡诸沟水的终端湖,亦即《汉书地理志》所载的“搰次海”。

小张掖。西北距姑臧67里(约合今27.86公里)。小张掖即武威郡属的张掖县,其方位当在黄羊河东岸、今武威市七里乡七里堡一带。这一带为历史上人烟稠密区,其遗址当早已无存。1959年甘肃省文物工作队,曾在杂木河西岸、今武威市新华乡磨嘴子4号汉墓中,发掘出土“姑臧北乡阉道里壶子梁之柩”的铭旌[7]。1984年甘肃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在杂木河东岸、今武威市韩佐乡五坝山3号汉墓中,发掘出土“张掖西乡定武里”木牍[8]。由此证明,杂木河为汉代姑臧县与张掖县的界河;张掖县城在今五坝山墓群以东,与笔者考订的小张掖的方位相符。

姑臧。武威郡治,据敦煌悬泉驿置里程木觚(92DXH61139),敦煌至武威1700里(约合今707公里)。西北距显美75里(约合今31.19公里;编者注:原文误排为“31.9公里”)。西汉姑臧城遗址的确切方位,目前学术界尚争论。一种意见认为西汉姑臧城即匈奴所筑的盖臧城,位于今武威市西北2公里的金羊乡赵家磨村南、小沙河与四坝河汇流处的三角洲上,f名“锁阳城遗址”。现城垣已破坏殆尽[9]。但据笔者多年田野实践,颇怀疑其为古城遗址。根据赵家磨遗址的地理位置、规模、形制,此遗址当为晋代贵族墓葬遗址。

另一种意见认为姑臧城位于今武威市城内,直至明代凉州卫城,虽经历代多次增筑重建,但城址均未迁徙[1G]。笔者认为此意见较为正确,历代典籍虽多次记载“大城姑臧”,却不见有迁城或另筑新城的记录。但西汉姑臧城是否为匈奴所筑,值得怀疑。匈奴为游牧民族,随水草移徙,匈奴单于尚未闻筑有王城,何况其下属诸王。实际当为汉武开发河西时,于匈奴名为“盖臧”或“姑臧”的地方,置县筑城,故以匈奴地名名县。此类例子在河西并不鲜见。宣帝地节三年(前67年)开辟北驿道和建置武威郡时,由于姑臧城正当驿道要冲,又北当休屠泽,为匈奴南下河西的重要通道之一,故将武威郡府驻于姑臧县治。而地处姑臧以北、今民勤绿洲的武威县,无论在交通上或军事上,其地位均不及姑臧,故武威郡治从未置于武威县。

关于张掖郡的古城遗址和驿道走向。

显美。西北距番和的里程,因驿置里程木牍阙佚而失载。显美的方位当在谷水水系(今石羊河水系)之一的横水(今西营河)西岸、今武威市丰乐镇一带。按,丰乐镇位于今武威绿洲西部的西营河冲积扇上,南靠今马山、照面山,北临洪积戈壁滩,滩西北即今永昌绿洲,东为西营河支流截河坝,西为另一支流沙沟,各支流间河网纵横,为武威绿洲西部的重要农耕区,是历代驿道的必经之地。但这一带为人口密集区,汉显美故城当早已平毁无存。

番和。西北距日勒的里程,因居延破城子、敦煌悬泉的驿置里程木牍均阙佚而失载。番和与日勒之间为河西中段蜂腰部,以今大黄山(海拔3978米)、十五里达坂(海拔2975米)、熊子山(海拔2758米),将谷水(今石羊河)与弱水(今黑河)两水系分开。在大黄山与十五里达坂之间,有一条断陷堑谷,似即汉代的泽索谷,为东部今永昌绿洲和西部今山丹绿洲之间的唯一通道。在今大黄山以东、熊子山东段南麓,由今石羊河水系西支的西大河、马营河、东大河等冲积扇发育成一片东西向带状绿洲——永昌绿洲。绿洲东连武威绿洲,西控泽索谷人口,为汉代重要的军事屯戍地,西汉张掖郡农都尉即驻屯于此。汉番和县亦位于此绿洲。《元和郡县图志陇右道》天宝县。东至州一百八十里。本汉番禾县,属张掖郡。”《清一统志凉州府》番和故城。在永昌县西,汉置,属张掖郡。”据此,汉番和县治当在今永昌县西10公里的焦家庄至水磨关一带。此地南临孤子山,北面野河,东靠东大河支流枣路沟,正当交通咽喉。今有一名为“西寨古城”的遗址,地望与汉番和城相当,但形制不似汉城,或许已为后世改建,尚待进一步调查、探索。

日勒。西距钧着置50里(约合今20.79公里),南距删丹87里(约合今36.17公里;编者注:原文误排为“36.7公里”)。其方位当在今山丹县城西南、山丹河西南岸。自今大黄山以西,至今髙台县以东,为河西的中心区域,为历代河西的主要经济开发区。但这一地区形势险要,难守易攻,北有龙首山、合黎山,山北为匈奴骑兵弛骋的巴丹吉林沙漠,有众多山隘与河西走廊相通;南有祁连山脉,山南为羌人出没的青藏高原,亦有扁都口等山口相连。北山与南山之间,宽约有百余公里,焉支山(胭脂山,今大黄山)一带宽仅5公里。弱水(今山丹河)发源于南山(今祁连山脉)之穷石山(《括地志》又名兰门山,今冷龙岭),向北流经今山丹县马营乡、位奇乡,于日勒城遗址东北折向西,于觝得城遗址以北汇人张掖河。汉塞由今龙首山与大黄山之间最窄处,从东南向西北,至弱水转折处,再沿弱水向西延伸。日勒城正位于汉塞与弱水交会处形成的夹角内,城北正当今龙首山红寺沟口,出沟口向北,即穿越巴丹吉林沙漠通往居延海之主干道,沿途有井,自古为匈奴入侵河西的重要通道之一。《汉书匈奴传》:昭帝元凤三年(前78年),“右贤王、犁污王四千骑分三队,入日勒、屋兰、番和”。又,成帝绥和元年(前8年),汉使中郎将夏侯藩,“至匈奴,以语次说单于曰:窃见匈奴斗入汉地,直张掖郡。汉三都尉(按,指张掖郡都尉、肩水都尉、居延都尉——引者)居塞上,士卒数百人寒苦,候望久劳。单于宜上书献此地,直断阏之,省两都尉士卒数百人,以复天子厚恩,其报必大”。可证今龙首山一带战略地位之重要,而久为汉朝廷心腹之患。置日勒城于今红寺口南,并于口内筑塞垣,建烽燧,于县东泽索谷驻郡都尉,屯兵候望。“日勒”一名,或即来源于此山口之匈奴语,红寺口汉代或名“日勒谷”。

删丹。其方位当在今山丹县李桥乡一带。焉支山,《史记匈奴列传》《正义》引《括地志》:“一名删丹山,在甘州删丹县东南五十里。”今山丹李桥乡东南24公里正为大黄山(即汉焉支山)。可知“删丹”是以山名县。按,弱水水系,东有今寺沟河,中有干流今马营河,西有今东湾河、石沟河;由扁都口北出的今童子坝河,发源于今石门山的洪水河,下游亦汇入今山丹县东乐乡境的弱水。由扁都口进入河西走廊的西汉南驿道,沿童子坝河向东北,进入东湾河谷。此河谷较石沟河、马营河河谷,地势平坦而开阔,水源充沛,具有良好的交通和农耕条件。沿东湾河谷直下,抵东湾河汇入马营河处,即删丹县,再沿弱水向北,达日勒县,与武威郡西来的北驿道会合。武帝元狩二年(前121年)春,“遣骠骑将军霍去病出陇西”,“过焉支山千有余里,合短兵鏖皋兰下”[11]。即经由南驿道,进击焉支山。宣帝神爵元年(前61年),诸宪“背畔犯塞,攻城邑,杀长吏”,“湟中”驿道遂绝,“乃遣赵充国与诸将将兵六万人击破平之”,又“留弛刑应募,及淮阳、汝南步兵与吏士私从者,合凡万二百八十一人”,V分屯要害处”,“缮乡亭,浚沟渠,治湟陲以西道桥七十所,令可至鲜水左右”[12]。可证南驿道之重要。延至北魏,改“删丹”为“山丹”。北周省永宁县(北魏以“日勒县”更名),并人山丹。似乎在此时,移山丹县治于永宁。

钧着置。西北距屋兰50里(约合今20.79公里)。其方位当在弱水南岸、今山丹县东乐乡十里堡一带。“钧着”或作“钧耆”。《汉书霍去病传》票骑将军涉钧耆,济居延,遂臻小月氏,攻祁连山,扬武乎跞得。”据此,“钧耆”当为水名。以今山丹、张掖之间诸水揆之,“钧耆”水或为弱水抑或某一支流的匈奴语译音。

厘兰。西距氐池50里(约合今20.79公里)。其方位当在今张掖市碱滩乡古城村。《甘州府志古迹》:“屋兰古城。城东五十里,今仁寿驿,俗名古城是也。”可知屋兰故城至明代即巳改建。今明代驿堡亦已平毁无存,仅余西城门楼。屋兰遗址,位于弱水南岸,东北距今龙首山主峰东大山烟洞口15公里,东偏南8.2公里为汉塞转折处(今西屯火车站南)。东大山东乐大口子可北通巴丹吉林沙漠,为匈奴南侵河西、威胁张掖的重要山口之一,汉塞于此山口西侧向北,直抵烟洞口,可见屋兰在交通与军事上的重要地位。《晋书地理志》屋兰汉因屋兰名焉”。汉时东大山或名屋兰山,因县城置于屋兰山南,故以山名县焉。

氐池。西北距脲得54里(约合今2245公里)。其方位当在羌谷水(今张掖河)河网带以东、弱水以南、今张掖市一带。氐池与跞得当以羌谷水为界。氐池县辖境,包括今张掖市东南部和民乐县境。西晋废氐池。东晋时,后凉复置。北魏再废。隋移张掖县治于张掖河东,县城或许是在汉氐池废址上,重建而成。

觫得。西北距昭武62里(约合今25.78公里)。据敦煌悬泉驿置里程木觚(92DXH61139),敦煌至张掖1275里(约合今530公里)。《汉书地理志》觫得。千金渠西至乐涫入泽中。羌谷水出羌中,东北至居延入海,过郡二,行二千一百里。”按,羌谷水发源于祁连山脉之走廊南山,于鹰落峡进入今张掖平原,汇弱水后,折向西北流,至今高台县正义峡折向北,下游注人居延海。汉代千金渠遗迹现有两条,南渠渠首起于今临泽县倪家营乡西北黄家湾的、张掖河支流——黎园河;北渠渠首起于今倪家营乡东南上马郡村的张掖河支流——大磁窑河。由上述遗迹可知,汉跞得县当位于今张掖河下游以西至今临泽县大沙河以东的绿洲上。今张掖市西北约15公里的西城驿沙窝,有古城遗址2座。据张掖市文物部门调查,北城南距312国道1公里,城垣东西长245米,南北宽220米,开南门,城内西南隅有边长18米的方形院落,院内有一边宽8米、高6米的墩台。根据城垣夯层、修补痕迹以及城内地表遗物分析,原为汉城,现为唐城形制并为明代所利用。1944年,向达、夏鼐、阎文儒先生曾对此城作过调查,认为“此城之筑,最晚应起于汉,直至唐时仍未废”。并认为北古城即汉觝得县[13]。南城位于北城西南,相距3公里,城垣东西长248米,南北宽222米,东南、西南城隅有角墩,城内东北隅有边宽18米的大墩台,上建角楼。城开东门,外有瓮城,城垣、瓮城有多次修补加固痕迹。城内建筑基址、街道尚可辨认。地面遗留有大量条砖、子母砖、筒瓦碎片和黑釉陶片。1992年,甘肃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和张掖市博物馆合作,在南城内进行过试掘,在地表堆积层以下,为黄色胶土层和灰色积砂层,在地表1.5米以下,发现1座东晋砖券单室墓。由此证明,南城是建筑在汉晋墓群、后又经过长期洪积淤积层之上的元代城址,后来又为明、清所利用。南、北城之间分布有大片汉至魏晋的墓葬,早在明、清时即大量被盗掘,南城门、瓮城以及城内建筑,大批采用汉墓子母砖和魏晋墓条砖作建筑材料。1941年,“青海驻军骑兵韩师,在此大事发掘,将旧城拆毁,取城砖铺筑公路,长达十里”[14]。建国后,在墓群上建林场,又有大规模破坏。也由此证明墓群规模之大,当年人烟之繁密、经济兴茂之盛。但由于此地正处龙首山人峻口西南,每年春夏之交,正当张掖河枯水季节,强劲的东北风将洪水冲刷之河床积沙搬运上岸,并堆积于西南岸上;同时,由人峻口侵入的巴丹吉林流沙日益增多;又由于战争等人为因素,对植被破坏造成的土地沙化,逐渐形成大片波状流沙和密集沙丘,延至清代已不宜农作,县府、民居被迫迁徙至今张掖河东岸。原北城址,唐代改作邮驿驻址。至元代,又于城南另筑新城,置驿站。明代、清初因之。至乾隆时,流沙巳掩至城上,南、北城址终被全部废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