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亲子家教拿什么来爱你我的孩子
21290900000027

第27章 探究篇,谁在对应试教育说不(16)

《2012》:告诉女儿生命的真相

看过《2012》,其中有关于父爱的两个情节记忆深刻。一是黑人总统父亲在将心爱的女儿送上逃生的飞机后,面对在自己的选择下即将承受的生命大难,他选择了告诉女儿真相。他认为:“父亲可以请女儿原谅”,但他作为总统,他的逃离不可以原谅,他不能丢下他的国民,而顾全自己一个人的性命,逃往任何一个安全的地方,他需坚守他的国家,和他的人民站在一起,共度苦难。哪怕这种苦难是人类谁都难以超越的最大悲剧,哪怕这份绝世的苦难,承受的是生命沉入地狱,永远不能超生之痛。第二个情节是,当因潜心创作而不幸失去了婚姻的父亲对儿子说出了孩子的过错,而换来的是孩子的一张冷脸时,面对儿子别开的背影,他赶着道出了一声喊:“大人也会心痛!”有一首歌的歌词唱过:“哭吧,哭吧,男人流泪不是罪。”也曾告诉我们,成人也是人,不是神,也会有脆弱的时候,而在我们的生活中,许多的父母在儿女面前,特别是父亲们,已经习惯以骄矜者的面目,以居高临下的姿势,以权威的形象,将自己呈现在孩子面前,哪怕我们有太多的不自信,不完美,不美好。

《大长今》:不要哭泣,更不要轻易放弃

“爹是军官,是保护皇上的军官。”在《大长今》中,小长今的这句话,给父亲母亲招来了横祸,父母被逼上绝路。

影片中,面对还很幼小的女儿,即将离开人世的长今母亲纵是千言万语,也无法道清对女儿的千般歉疚与万般爱。因为长今还很幼小,留她一人在世上,她一千个不放心,一万个不放心。

怎么办?眼看要离开人世,母亲强忍内心的悲痛欲绝,在女儿面前显得极其从容,在这荒郊野外的夜晚,母亲和女儿长今进行了一场生与死的对话:

“你先听娘说话。”

“是。”

“过去,一直在你身边保护你,守护你的爹,他已经不在了,你该怎么过呢,你以后靠什么生活?”

“爹以前常常告诉我,要好好地听娘的话就可以了。以后我一定会好好听娘的话。娘,以后我不会再惹你生气了!”

“是。娘在的时候,你是要听娘的话,但是万一,娘不在,你要怎么生活?是不是要饿死,还是要生病死掉呢?”

“不会的,如果生病,我就吃草药,如果肚子饿了就摘山莓来吃。”

“这样才对,长今。无论如何,你都要活着,这才对。爹虽然被抓走了,他心中还是会觉得幸福的。长今……爹跟娘,都是因为受了冤屈,才逃离宫廷,虽然饱受冤屈,但是我们的生活非常幸福,就是因为有了你!”

“长今,你以后会救活很多的人……你以后会成为了不起的人……所以长今,你千万不要伤心,也不要哭泣,更不要轻易放弃,你走任何路,你爹都会陪伴在你身边;你在任何地方,娘也会在你的左右。你听懂了吗?”

“娘!娘,你不要再说话了,吃这个,因为你一直没有吃东西,才会这么难过。”

“很好吃……”但女儿喂的她已经吃不下了。她已经去了。

可女儿一直在嚼着草莓,她在咀嚼母亲在这生死关头说过的每一句话。

在电视剧里,母亲临终前的这段话,陪伴和影响了长今的终生。在长今艰难的成长过程中,因为有了这样一段话,所有的困苦,她都能一次次从容走过。哪怕一次次濒临绝境,她都得以奇迹般地绝处逢生。母亲临终的教诲,让女儿懂得了父母之爱,懂得了去珍惜自己的生命,永不放弃,永远坚守自己的理想。

巴学园:让每个孩子获得成功的快乐

《窗边的小豆豆》是日本著名作家、联合国儿童基金会亲善大使黑柳彻子女士根据童年的亲身经历创作的一部儿童文学经典作品。小时候的黑柳彻子有着现在多动症儿童最顽固的特征:上课的时候,她将课桌板反复开和关,她站起来瞅外面的人和鸟,她甚至惹下许多令老师和同学都不能接受的麻烦,甚至,严重影响到了老师正常的教学。因为她的淘气,被原学校以劝退的名义开除。但母亲没有告诉她这样的真相,她带她来到了一所对她以后的成就有重大影响的新学校--巴学园。令豆豆特别惊奇和开心的是,巴学园的小林校长居然可以花数个小时耐心听完她并不连贯,并无内容,枯燥无味的论说,并当场诚挚地表扬她。在这个条件简陋到废旧汽车当图书室的学校里,孩子们不比谁穿新衣,也完全不必讲整洁,可以穿最破烂的旧衣服玩,无比充分地享受玩的乐趣,这个学校可以设置出让最矮的学生都能得胜的体育奖项,让每一个学生都有机会成为独特的令别人羡慕的自己。对身体有残疾的孩子,小林校长从来不说“大家快去帮他”,而是说“大家要和他一起,一起做”。更为奇怪的是,小豆豆母亲甚至容忍孩子在痛快地钻过铁丝围墙带着满身的破烂布条回到家时,孩子自圆其说的天真谎言。在这样充满着爱的大环境里,这个在一般人眼里行为有些“怪怪”的小豆豆,不知不觉变成了一个大家都能接受的孩子,也由此奠定了她一生的基础。纪实小说《窗边的小豆豆》在中国销售突破了200万册,并连续70个月高居全国畅销书排行榜,创下了目前国内图书市场少儿图书单本销量最高和连续上榜时间最长的奇迹。

《母爱是什么》:一个字:爱!

日本女作家井上美智代的作品,无比生动地诠释了冰心先生的一个“爱”字。井上美智代的作品在文字表现上朴实真挚,没有技艺高超的叙述,却犹如巨石击水,字字入心。书中写道:女儿井上美由纪是个出生时仅有500克的早产盲女。作为母亲,井上美智为了照顾女儿,忍痛放弃了成功经营的餐馆,但她什么都让孩子自己做,孩子跌倒了也不帮她。最让人难以相信的是,盲女儿学自行车她也不去扶,看到女儿摔得膝盖和手肘都流了血,她也忍着泪不去帮她。自行车摔得变了形,把手也摸不着了,美由纪趴在地上一个劲儿地找啊摸啊。当她再一次准备骑上车时,生气地说:“妈妈,你要跟在后面,不跟的话,肯定要摔倒的。”妈妈却说:“跟在后面,你几时才能学会?”“哇--太残忍了!”女儿愤怒地说着,骑上自行车,刚上去就又摔下来。“妈妈,你跟着我,稍微帮我一下嘛!”女儿恳求道。妈妈狠狠心说:“为什么要帮?帮了你就学不会了,自行车永远是一个人骑的。”

后来,盲女孩美由纪在全日本盲人学校演讲大会上荣获冠军。她激动地说:“今后,我要让妈妈流下欣慰的泪水。那是抹也抹不完的喜悦与幸福的泪水。那将是我要实现的梦想。”不久,美由纪克服难以想象的困难,写出了《在黑暗中拥抱希望》一书,成为日本的十大畅销书之一。

美由纪和她的母亲给了我们很多的思考。什么是母爱?溺爱与专制这两种极致都不是真正的母爱。真正的母爱,是将孩子视为与成年人同等的人,尊重其人格,满足其需求,引导其发展,而不求私欲之利。真正的母爱是纯粹的、理性的、博大的爱。

台湾课本:家庭是培养子女积极参与公众事务的重要地方

我曾有机会接触到台湾高二课本,其中有一课,特别难忘:《第三课:家庭生活》。老师这样带孩子们进入温馨的家庭氛围:“不一样的摇篮曲,但那双推动摇篮的手却一样温暖。从小,我们就在‘家’的温暖呵护下长大,但是否想过,已经长大的我们,又该如何尽自己的力量来‘呵护’自己的家呢?”

家庭是什么?书中这样简单地介绍:“家庭是由血缘、婚姻或领养关系所构成的,就整个社会来看,它是最小的一个基本单位。我们在家庭中与家人共同生活,互相关怀照顾,更从这里获得了一生中最亲密的爱。虽然,社会上有少数人没有家,也有单亲或者不结婚的情形,许多家庭甚至常会有问题发生,但‘家’永远是我们所渴望追求,并且值得珍惜的地方。”

家庭有许多重要功能,其中包括教育功能。我们在家庭中出生、长大,更在家庭中学习如何适应社会生活,学习参与社会所需的技能、知识、价值观念和道德素质,逐渐成为社会的一分子。其中尤其是价值观念和道德素质方面,家庭教育对个人的影响最深。在保护与照顾方面,我们在未成年时,特别需要家庭中的成年人来保护与照顾。即使成年了,每个人一生中仍难免会遇到病痛、挫折等等,也需要家人互相照顾、关怀与鼓励。

如何化解家庭中的矛盾冲突呢?每个人都渴望拥有温暖和谐的家庭,而家人借由血缘或共同生活所建立的感情,也确实是最亲密稳固的。但家人之间难免会有冲突,如果冲突没有适当处理,一旦累积或扩大,常会造成彼此的伤害。一般来说,家庭内常见的冲突有三类:一是家务分工的冲突;二是经济方面的冲突;三是意见和习惯的冲突。在夫妻之间或亲子之间,因为彼此个性、立场、成长经验或生活习惯等等差异,也可能产生争执。

通常家人之间的冲突多半都能化解;不过,并非不花力气就会自然解决的。当冲突发生时,我们必须在互爱、互信、互相尊重的原则下,全力的沟通,适度的让步与忍耐,才能减轻并化解冲突;甚至能够从这个过程中学习,避免下一次的冲突。

总之,不管是为人子女或者父母,每个人都需要不断的学习与调整,才能减少冲突,维持家庭的和谐。而青少年并不是长大结婚生子之后,就自然能扮演好丈夫、妻子或父母的角色。如何让子女健康成长?如何教养成年子女?如何做好家人之间的沟通?如何解决家人之间的冲突?这些事除了爱的基础外,更需要积极去学习。

家庭是培养子女具有公德心、关心公益、积极参与公众事务的重要地方。父母亲的言行对子女往往就是最直接的教育。少管闲事的观念灌输给下一代更是造成人们公德心低落,不关心公益的重要原因。所以,一个有公德心、关心公益、积极参与公众事务的公民,必须从家庭生活中就开始培养。

中国需要怎样的高考

人大代表:打破分数面前人人平等的神话

2007年全国“两会”期间,来自教育战线的全国人大代表范谊提出要破除“分数面前人人平等”的神话,对教育的根本目的提出质疑,认为由于高考中的难题怪题出现构成了高校招生的基本途径,以至于高考之前的12年的基础教育几乎都是围绕高考来进行。认为“高考以及它所派生的应试教育已经使我国的教育迷失了方向,失去了教育的本性和灵魂;它使我们的儿童失去了天真和幻想,失去了对学习的热情和能力;它使我们的青年戴上了思维的枷锁,只能对规定知识反复记忆,扼杀了他们对生活的热爱和创造冲动;它使我们的民族习惯于接受和模仿,一个曾经最富有创造力的民族今天必须重新学会创造”。他认为,人们关注教育的目的不应仅仅停留在教育公平、留守孩子完成义务教育等阶段性问题上,而要从根本上去思考教育的根本属性,教育的目标,教育的定位上来。

高校教师:心理老师评优过程让学生参与打分

晨风,湖南省劳动和社会保障厅职业技能鉴定中心家政服务专业委员会秘书长。她积极主张学生应突破传统观念的束缚障碍,社会实践要从小事做起。从2006年至今,她带领学生利用寒暑假到省内外家政管理服务企业实习,在从事家庭管理和服务课程教学研究和行业社会实践的过程中,不断地观察反思目前我国家庭教育存在的问题。

她认为学习对孩子来讲,原本是一件快乐的事情,因为好学是人的天性。关键是我们的教育体制设计的学习目的就是考大学--考好大学,学习就是为了考试,这是错误的。父母应该从小--确切说从准备要孩子的那一天起,就要明确,保护孩子健康快乐的天性,追求真善美是最重要的教育使命,而且寓教于乐,把学、玩做到有机结合。培养孩子的好奇心,求知欲,挑战性,再就是培养孩子能吃苦的坚持精神,孩子只要认识到学习的重要性,他们自己就会克服困难,取得好成绩。现在的教育是只问结果不问过程,其实学习的快乐更在于过程,不在于结果。我们往往把过程搞得很痛苦,最后得出的结果不快乐。

她说:“咱中国这点书,说白了就是死记硬背,没有多少创造力。不是孩子们学不好,而是孩子们不愿意学,而学习品质却是心理状况引发的问题。”她认为目前中学生心理问题存在的最大诱因,是应试教育的弊端未改。对学生的唯一期待或者说最高期待只有考试分数,是否上得了重点中学,在班上排名多少。在大多数家庭里也是同样。孩子简直就变成了应试的工具:“孩子上了初中,就预示着作业每晚都要做到十一二点钟。我的邻居小孩读初一,每晚十二点才睡,班上都是这样。她妈妈说,她是比较慢的。这么小不点的孩子,十一点不睡已属不正常,现在孩子普遍睡眠不足,可悲。高中改考大综合,改为文科理科都考,理科也要考史地,文科也要考物理化学,每个老师都布置二十分钟作业,学生作业就做不完了。你的分数达到了多少?每个老师都把自己课程的关,争自己这一科的成绩。”孩子该玩该快乐的花季被压抑太久。一旦考上大学,目的达到了,就感觉从牢笼里解放了一样,在大学里使劲放纵自己,玩是第一了。以致在大学最应该抓紧学习的时期缺乏自我管理,荒废了大好时光,一旦到了快毕业的时候才清醒过来。学而无术,找工作底气不足,于是悲观失望,茫然得很。没有目标理想,抱着找个饭碗活命的思想,这样的人生,就很难谋求真正的幸福。

在这种应试教育体制下,学校对学生的心理关注尤其重要,可在大多数中学没有得到应有的重视与尊重,学校的心理课教师资源严重不足,一个2000名左右学生的学校,一般只有一名心理教师,有的学校甚至有名无实,心理辅导教师根本不懂心理辅导。她认为中小学是孩子成长的重要阶段,他们的人生观价值观基本上在这个阶段逐步形成。如果父母和老师不给予他们应有的帮助和人生指导,孩子很容易困惑,焦虑,迷失方向,影响他们的学习、生活与成长。基于这个理由,学校应该高度重视心理辅导工作,配备比例恰当的心理辅导老师。而且中小学老师必须加强教育学心理学的应用培训,定期进行教育学心理学理论和务实的考核评优。评优的过程甚至可以让学生参与打分评价。

初中心理教师:让孩子一口口吃饭,一步步成长

余红英,湖南省益阳市沅江政通实验学校中学心理教师。她说,孩子的饭是一口口吃的,孩子也应该是一步步成长的。对小学生教育的重点是规范其基本言行,培养良好习惯,此时在学习上,重在对孩子学习兴趣的培养。初中阶段重在对孩子学习习惯的培养,这一阶段也是培养孩子学习方法的关键时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