男子说到这里,停顿了一会儿,他看了看那个倒水的老头接着说:“如果一个人用10年的时间去学习成功的经验,那样他几乎是一无所得,但如果用同样的时间去经历错误与失败,这样收获就很大,所学的东西不但多,而且更加深刻。因为我们大家都知道,别人的成功经历很难成为我们的财富,但别人的失败过程,却能使我们引以为戒,给我们以警示,使我们的事业少走弯路,因而能成为自己的一笔财富。”
边上的人都听着男子说话,旁边的老头也没有出去,看样子好像比别人更加用心地听着。这名男子嘴里说着,身子开始离开了座位,他做出转身要出门的样子,但又忽然把头转了回来继续说:“这10年经历的12家公司,时间虽然有些长,但很值得。因为它不仅使我得到了经验,同时也培养并锻炼了我对人事和未来的敏锐洞察力。”他看着主考官继续说道,“举个小例子吧——今天真正的考官,不是您。”他把头转向了那个倒水的老头说,“而是这位倒茶的老人……”
这一下,在场的所有人都惊愕住了,特别是那前来应聘的6名人员,不约而同地把目光转向倒茶的那位老头。那个老头听过男子的话也有稍微惊诧,但他很快又恢复了镇静,笑着对男子说道:“很好!你所说的一切话我都听到了,没有问题,经理就是你了。但我很想知道——我的演技哪儿没有过关,你是如何知道我是真正的主考官的呢?”
日本三泽屋的三泽千代治社长曾经说过:“我更信任那些有失败经验的人,一次都不失败的人,我从来不敢委以重任。”我们身上的种种毛病其实就像这些失败一样,往往是映射成功的镜子。愚蠢的人面对毛病就像面对失败一样,就只知道骂它们为毛病,怪它们是失败;只有聪明智慧的人把毛病和失败看成通往成功的必经之路,并对失败真诚感恩。
建议你这样做:
(1)在每天的生活中不断吸收新知识,每天至少阅读30分钟与工作有关的书籍。
(2)针对某个问题,集中火力专攻约2个小时的时间,然后停下来休息或做别的事,过一阵子再面对问题时,你会发觉问题变得简单多了。
(3)训练自己有建设性的思考习惯,把潜意识沉浸在富于创造性的行动中。
(4)排除会导致失败的消极观念及怨恨、嫉妒等不好的感情,输入正确有益的积极观念,你便可获得成功所需要的积极人生态度。
感谢老板的“折磨”
忠诚于企业的优秀员工,都是努力工作、恪尽职守、不找任何借口的员工。在本职工作之外,他们还积极地为公司出谋划策,尽心尽力地做好每一件关乎公司利益的事。而且,在重要时刻,这种忠诚会显现出它更大的价值。
当然,忠诚随口说的,需要经受考验。如何能证明一个员工是忠诚的呢?所谓患难见真情,忠诚也是如此。企业面临危机之际,正是检验员工忠诚度之时。但是,一个企业在发展时期双如何来考验员工的忠诚度呢?老板们就会想方设法来制造危机的假象,来“折腾”员工。
一个员工在公司工作时,工作进度上不去、工作效率不高、工作不能保质保量完成、工作出现失误时都不可避免地会受到老板的批评、训斥;工作任务繁忙时,老板还会要求加班加点地工作并且没有商量的余地;一天到晚,老板像个监工一样,监督着员工们工作,稍有懈怠,老板就会给脸色;迟到、早退一会儿,苛刻的老板要扣薪水;不经意的一次失误,老板扣了这个月的所有奖金……林林总总,似乎说明员工在倍受老板的“折磨”,其实正是老板的这种“折磨”锻造了员工。
温室里的花永远长不成参天大树,不经过折磨,员工就无法成长并成熟起来,折磨当然会给人带来痛苦,但也可以磨练人的意志,激发人的斗志;可以使人学会思考,完善自我,以更佳的方式去实现自己的目标,成就自己的辉煌事业。科学家贝佛里奇说:“人们的成就往往是在处于逆境的情况下做出的。”因此可以说,老板“折磨”你其实是造就你成才的一种特殊手段。
对于老板的折磨,如果你能以正确的心态去看待,不但不会成为负担,相反会成为你前进的动力。
麦迪逊是一位技术员,大学毕业参加工作时间不长,就因一件小事出错被老板毫不各气地训斥了一顿。“怎么搞的,这么一点事都做不好,这样下去工作怎么可能干好呢?”话语虽然不多,但语气很重,太度强硬。年轻气盛的麦迪逊听了老板这些话,自尊心受到了极大的伤害。但是他最终还是压住火气,低下了头。这次事后,麦迪逊发现虽然老板训斥他时十分严厉,但一些比较重要的工作每次都是安排自己去做,对自己的信任丝毫没有减弱的迹象。而且,老板在训斥麦迪逊的时候,也时不时地向他灌输不少专业方面的知识和方法。久而久之,被老板训斥,麦迪逊不像开始时那样愤慨了。每次受训之后,他都认真总结,不断提高自我,没想到一年之后,他成了公司最优秀的员工,年度总结大会上,还被评为了“明星员工”,并被老板提升为了部门经理。
员工在“折磨”中成长。有人戏称“折磨”是必须练就的一种能力。不知道“折磨”员工的老板,对员工听之任之,也许可能会一时赢得员工的好感,但于公司和员工的发展都极为不利。一个公司的发展,人才是最终的决定性因素,而要培养人才,就必须“折磨”人才,刀不磨会生锈,人不磨就不可能成才。
而懂得折磨员工的老板,可能会被员工们误解,但到一定时候,员工们会感恩戴德的。
查理到某大公司应聘部门经理,老板提出要有一个考察期,但出乎意料的是上班后被安安排到基层商店去站柜台,做销售代表的工作,一开始查理难以接受,但党政军是耐着性子坚持了三个月,后来,他恍然大悟,自己对这个行业不熟悉,对这个公司也缺乏了解,的确需要从基层工作学起,才可能全面了解公司,逐渐熟悉业务,何况自己拿的还是部门经理的工资呢。
虽然实际情况与自己最初的设想有很大的差距,但是查理懂得这是老板对自己的一种考验方式,他坚持下来了,三个月以后他全面承担部门的职责,并且充分利用三个月在基层的工作经验,带领团队取得了不俗的业绩,半年后,公司经理调走了,他得以提升;一年以后,公司总裁另有任命,他被提升为总裁,在谈往事时,他充满感慨地说:“当时忍辱负重地工作,心中有很多怨言。但是我知道老板是在考验我的忠诚度,于是坚持了下来,这才最终赢得了老板的信任。”
但是也有很多人在表面上虽然接受了老板的“折磨”,可心底里却在为自己寻找理由。他们不懂得“善解人意”,不知道老板那么做一定会大有深意暗藏玄机。所以,在具体的工作过程当中,他们会不情愿地依照老板的吩咐办,并可能会说:“是老板让我这么办的,出了问题与我无关。”甚至有些人还会消极抵抗,应会工作。
如果一个员工抱着这样的想法,对老板的折磨耿耿于怀,甚至为报复他而对工作敷衍塞责,那么就别指望会获得升迁与加薪的机会了。在公司里,善于理解老板的真实意图,正确对待老板的“折磨”的员工,才能认真完成工作。这样的人表现出了自己的忠诚与能力,会得到老板的认同和好感,进而受到重用,获得加薪升职的机会。
要正确对待老板的“折磨”,就要求员工站在老板的角度上思考问题,而且经常这样换位思考,我们就更容易使自己的能力得到提高。一般人只会在自己的立场上与老板的“折磨”纠缠,怎么也想不通老板为什么会这么做。其实,只要能够站在老板的角度看问题,就能够更容易认清自己,接受老板的“折磨”,而不至于采取消极抵抗的态度。
感谢踹你一脚的人
新东方的事业,确切地说,是被“踹”出来的。多年后,俞敏洪谈起新东方的起源,对“踹”了他一脚的北京大学充满感激。
北大是我最喜欢的地方,北大改变了我的命运。如果我没有经历在北大的挫折和自卑,我今天就不会有这么稳定的自信状态。如果不是北大的文化氛围,也没有我今天的这种理念,也不会成功创建新东方。所以,走过了风风雨雨,北大对我来说意味着我的精神生命,非常重要。
1990年秋天的一个傍晚,俞敏洪正在宿舍里和朋友一起喝酒,这时,学校的高音喇叭开始广播一条针对某位英语系老师的处分,理由是该名老师打着学样的名义私自办学,影响了学校教学秩序。这是北大建校以来第一次公开点名批评学校老师,仔细一听,这名被处分的老师竟然是俞敏洪。
20世纪90年代,正是出国留学潮最热火的时候,俞敏洪周遭的同事、昔日的好友都出国留学去了。俞敏洪也想出国,可是出国需要一大笔费用,虽然美国的一所大学已经答应给他提供3/4的奖学金,但这也意味着他必须自己筹备剩余的1/4的学费,这可是相当于4万多元人民币,按照他当时120元的月薪来计算,不吃不喝都要10年才能攒足。俞敏洪不得不另想他法。由于他本人也经历过TOFFL(托福)考试,深知社会上TOFFL英语培训这块市场需求大,于是他想出了一个办法,就是在学校外办TOFFL班,赚取出国所需的费用。
在留学潮最热的那几年,很多高校的老师纷纷出国留学,有的人学费不够,就在学校外兼课,或者办补习班,这种情形在当时相当普遍,自然引起了校方和社会上一些人士的极度反感。北大对俞敏洪的处分,由于是出于一种“杀鸡儆猴”的目的,不可谓不重,除了高音喇叭通报批评外,还在北大有线电视连播了好几天,同时处分布告也贴到了北大著名的“三角地”宣传栏里。北大对俞敏洪的这一“踹”,将俞敏洪作为一个知识分子的颜面毫不留情地击碎在地。
事实上,北大曾有这样一条规定:对老师的处分不对外公开。因为考虑到老师要给学生上课,要树立起师道尊严。但是,到了俞敏洪这里却顾不上这点,可见北大对学校老师在校外兼职办班是多么敏感和反感,以至于不惜牺牲掉一个老师的面子,甚至是他的教学生命。
对于俞敏洪来说,在这次处分前,他一直都生活在一切的边缘,而这次他终于在北大校园一举成名,靠的却是这种方式。事隔多年,俞敏洪再提到这段被“踹”的往事时,语气中仍然充满着苦涩意味,可以想象当时当地,他心中那股不能倾诉不通宣泄的怨气、怨恨有多深重。
16年后又一个秋天,新东方在世界上最大的证券交易市场——美国纽约证券交易所上市,俞敏洪的身价大增,成为华尔街新宠,有评论界人士将这次出名与16年前那一场出名相比,说他是从一种黑色的出名走向了一种光明正大的出名,说他作为一个商人、一个企业家的价值其实是从他走出北大校门办英语培训班开始得以展现,云云。
人们无从知道这些赞誉在俞敏洪的心里搅起了什么样的浪花。但是有一点可以肯定,已经成为“中国最富有的老师”的俞敏江其实并不关心他财富的增或减,他甚至并不关心每天的股值的长落,而10多年前的那场“处分风波”也随着时过境迁,在他的心中碾磨出了另外一份不同的感悟。
北大“踹”了我一脚。当时我充满了怨恨,现在则充满了感激。因为如果一直混下去,我现在可能只是北大英语系的一个副教授。
在回顾新东方创办历程时,俞敏洪也将北大对自己的影响归结为新东方之所以能获得成功的重要原因之一。
我(在北大)学到的东西要比英语多得多。而这些东西,不是从某个人和某个老师身上学到的,而是在北大的氛围里面能够感染到、感知到的。在北大的6年教书训练,使我锻炼出了自己的教学模式和教学理念,养成了我跟学生良好的交流习惯,使我懂得了中国大学生到底在想什么。这也是新东方成功的保证。
我对北大的感情是非常深刻的,坦率地说,没有北大就没有新东方,原因是现在新东方的一些精神,或者是一些做事的方法,坦率地谙融入了北大的精神的。
或许,俞敏洪之所以能够坦然地面对当年的“处分风波”,是因为他终于明白,生命中的每件事或人,都可能给我们一个清理能量、演进自己、向更高更远处提升的机会。如果不是因为北大的处分,俞敏洪也不可能愤而辞职,不可能将错就错,创办起一个对中国学生乃至中国教育影响深远的新东方学校。
正如罗曼?罗兰所说:“只有把抱怨别人和环境的心情,化为上进的力量,才是成功的保证。”
的确,你只有感谢曾经折磨过自己的人或事,才能体会出那实际上短暂而有风险的生命的意义;你只有懂得宽容自己不可能宽容的人,才能看见自己心中的远阔,才能重新认识自己……
感谢对手让你成长进步
一位动物学家在考查生活于非洲奥兰治河两岸的动物时,注意到河东岸和河西岸的羚羊大不一样,前者繁殖能力比后者强,而且奔跑速度每分钟要快13米。他感到十分奇怪,既然环境和食物都相同,差别何以如此之大?
为了解开谜团,动物学家和当地动物保护协会进行了一项实验:在河两岸分别捉10只羚羊,送到对岸去生活。结果送到西岸的羚羊繁殖到了14只,而送到东岸的羚羊只剩下3只,另外7只被狼吃掉了。
谜底终于被揭开,原来东岸的羚羊之所以身体强健,是因为它们附近居住着一个狼群,这使羚羊天天处在一个“竞争氛围”之中。为了生存下去,它们变得越来越有战斗力。而西岸的羚羊长得弱不禁风,恰恰就是因为缺少天敌,没有战斗力。
对于羚羊来说,狼是敌人。对于我们来说,竞争对手并不是敌人,你与他之间有着更多的相似之处而不是差异。比如,麦当劳和肯德基,百事可乐与可口可乐,戴尔与惠普,蒙牛与伊利……,正是由于相互竞争的格局,才使得双方都有了快速发展的动力!
1999年成立的“蒙牛乳业”,是中国最近几年连续增长最快的民营企业之一,成了家喻户晓的明星品牌,可谓“牛气”十足。
可是蒙牛在创建初期,并非一帆风顺。牛根生本来是在乳业巨头伊利工作,可以因为志不同,道不合而被迫从伊利出走,只能白手起家另谋出路。生性倔强的牛根生偏偏想要在乳业另起炉灶,用业绩来证明自己的实力。
面对强劲的对手,蒙牛既没有被吓倒,也没有屈服,而是选择了向伊利挑战,勇敢地与伊利展开了竞争。在一片“向伊利学习”的口号声中,蒙牛以低姿态的行为方式进入,没有被伊利当做“敌人”。经过几年的励精图治,终于,蒙牛发展成了可以与伊利抗衡的乳业大户。正是与伊利的竞争,才造就了今天蒙牛的“牛气冲天”。
要感谢你的对手,正是他让你成长得更加强大。当今世界,就业竞争激烈,如果我们能直面对手,在不断磨砺中锋利自己,你自然也会获得很强的就业力与竞争力。如果动物没有了天敌,会变得死气沉沉,萎靡不振。同样的道理,一个人没有对手,也就没有进步的方向。我们应当对对手心存感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