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投资雪球专刊第024期:解密复星投资之道
21371900000002

第2章 揭秘复星全球投资逻辑和战略

梁信军,复星副董事长兼CEO,发布于2014/4/6

复星转型的逻辑

复星的发展走过了很多个阶段。在上几个经济周期里面,从投资矿业和钢铁,投资重资产,到在这个经济周期侧重高端制造、升级消费和移动互联网,目光也放眼全球。每一次转变的契机和意义是什么?

复星的发展可以分为几个阶段,不同阶段中国动力不一样。第一阶段是1992年创立之初,当时环境下中国主要的成长动力还是制造业成长跟内部改革,我们叫内部开放。具体来说,就是允许农村劳动力转移、知识分子创业,允许银行贷款,还有允许土地流转,土地可以做商业地产。我1992年毕业,正好抓住了那个机会。

复星在1999年前,做房地产、医药,包括做一些小制造,我认为都是对的。到2000年后,低端制造业逐步转成了高端制造业,特别是转成了重化工业。重化工业解决的是基本的交通设施的问题、自身的原材料供应问题以及自身的装备制造的问题。2000年后的10年,中国的电、钢铁、水泥、铜、铝、港口码头、铁公机的产能建设都搞完了。所以那个阶段,复星聚焦在基础原材料供应,比如钢铁、矿业,我认为是非常正确的。

到了2008年前后,消费起来了。我最大的感受是,复星医药和豫园商城从前利润一直徘徊在小几个亿,在2008年前后,突然就到了八九个亿。到了2010年左右,供应短缺的年代过去了,消费开始讲究品牌,有品牌的消费和奢侈品消费起来了。

再到2012年和2013年,体验式的消费爆炸性增长。比如电影、医疗、教育、旅游。十八大后反奢侈、反公款消费后,贝恩的报告指出,奢侈品今年上半年增长率只有7%,今年全年据说增长率只有2%,换句话说下半年在衰退。但是相反的,今年旅游是暴涨的。

我认为中产阶级起来以后,他们的消费有两个主要特征。第一,就是个人金融需求会快速增长。他们更加考虑理财跟安全。普通老百姓比较多的是存款,有余钱的中产阶级是为长远的舒适考虑的。这将导致过去银行主要盈利依靠对公业务,而将来好的银行模式将会改变,对公业务还是不错,但是对私业务成长更快。对私业务的增速以及未来在银行的盈利占比会快速上升。中产阶级的崛起,会导致个人金融快速崛起,导致金融业彻底转型。

第二,就是体验式的消费会快速上升,包括健康、养老、医疗、美容、旅游、俱乐部、文化消费都会发展起来。复星一直顺应这个潮流,在2011年、2012年之后,投资开始大量地转往体验式消费,如互联网。所以复星的转型,是契合中国动力的转变。

复星消费领域的投资思路

今年复星在中产阶级这个消费方面的投资,转型力度相当大。比如旅游,复星今年做了几个大的动作。第一,我们发起对Club Med的私有化。这是一笔大生意,涉及到几亿欧元。第二,我们计划跟全球最大的养老机构之一Fortress,各投90亿人民币,在大中华地区发展大规模的养老基础设施。第三,我们跟美国的柯兹纳公司合作,在三亚海棠湾的中心地区,建了全球第三个亚特兰蒂斯。

另外,我们还投资了中国国旅。投资国旅第一个是看好它的出境游业务,第二是因为它的免税店做得非常好。在旅游领域我们还投了两三个手机自助游和境外游的网站。最近我们还继续增持了和睦家,这是一个高端医疗机构,我们希望高端医疗还能够覆盖更多的中国人群。同样我们还投资了Alma Laser,它是一个激光美容装备企业,占全球15%市场份额,是全球老大。但是以后我们不会单单卖装备,我们鼓励它跟各个医疗机构合办激光美容中心。

以上都是针对体验式消费的,另外,复星也没放弃在奢侈品的投资。之前已经投资了Folli Follie、Links of London,今年,复星又继续投资了美国最大的奢侈品女装St.John、意大利高级定制男装Caruso。Caruso过去不太开连锁店,现在我们鼓励其学习杰尼亚。

最近我们还投了一家欧洲的金融企业,是私人银行,它是欧洲过去几年来最好的私人银行之一。再过几个月会宣布,因为目前欧盟还没有批。我们投这家私人银行的意义,今年以来就看得很清楚了。第一,它可以对接一些中国人在海外的资产,第二可以对接在中国未来可能的许可证,比如拿个牌照回中国发展。一旦允许人民币出境投资,中国投资者会选最好的牌子。我们投资的那家公司,就是欧洲最好的公司之一,有了这个通道,中国的钱就会愿意过来。第二个,这家公司本身就是欧洲最大的私人资产管理公司之一,管理了很多资产。如果将来允许境外资本往国内投,盈利空间不就又大了吗?

保险业务布局

保险业务是复星一个新的增长点,目前已经进入财险、寿险和再保险领域。投资保险,是复星的长期战略。目前在境内我们投了三个,两个在内地一个在香港。我们也在认真关注全球的保险投资机会。我们把保险的模式理解成巴菲特的模式,即拥有长期的浮存金,然后帮助保险企业提升投资回报率。

在历史上,我们已经做过两次,并且都做得很好。第一,我们把复星的投资能力、研究成果、投决模式嫁接给永安保险。并不是说我们替它决策,而是我们把所有的经验、知识、人才和行业研究成果跟它分享。在我们的帮助下,永安财险去年回报率在行业内排名靠前。这些都是在中国这么严格的保险资产管理政策下达到的。

另外我们在香港投资的鼎睿再保险,在我们帮助下,股票投资这个板块今年收益率超过40%,在香港可能是最高的之一。我们从两方面来看,从保险角度看,如果把复星的资产运用能力嫁接给保险公司后,保险收益率会大幅度提高。站在投资端看,如果将来复星控股保险,那就可以大量减少对第三方资金依赖,我们现在是募集第三方资金做基金,未来可以为自己的保险公司管理资产。

全球化投资逻辑

在中国动力这一块,你要找到投资机会,不能只在中国找,同时要在全球找。第一,我们希望复星所有的投资决策、产业运营决策,都要贯彻全球化思维,要在全球比较机会,不能只在中国看机会。第二,得在全球比较竞争,不能只看在中国的竞争。第三,要清楚只要是钱,在中国、在美国、在欧洲是一样的,所以回报率要拉平。

用这个角度看问题,同样中高端消费品的投资上,我们觉得可以投资本地品牌。最近一段时间限制公款消费导致本地品牌中高端旅游、高端餐饮、高端酒店、高端消费品如酒都跌价了,我觉得当中还是有很多可以投的好公司的。

用全球化思维去看,全球范围内更有竞争力的,如果价格也不贵,也应该买,买过来的前提是要受益于中国成长。

全球化思维下看复星在物业领域的投资。首先,我们在上海投了BFC。上海是金融中心,外滩是金融中心的金融中心,在金融中心这个地方持有一个物业,我们认为是挺好的。然后我们那个物业定位为“直接金融中心”,跟上海其他地方错位发展,做“草根金融、创新金融、直接金融”。我们上海BFC楼板价就是2.6万人民币。后来我们又在美国买了纽约标志性地段第一大通曼哈顿广场,整个成品楼的价格是21700元每平方米。这栋楼是华尔街的中心,在美联储隔壁,很多世界直接金融的总部和大的资产管理机构就在那儿,曾经是摩根大通总部。我们还在英国买了一个怡安集团的总部大楼,在伦敦金融城,伦敦塔旁边。那栋楼的价格也不贵,3万人民币一平方米。

这三个布点完成后,你就能很清楚地看到我们的投资思路。全球金融中心,第一大在纽约,第二大在伦敦,这两个地方的核心地段复星都布局了一栋楼。我们现在的目标是,在美国、伦敦的大楼可以把世界级的直接金融机构总部吸引进来,在那儿办公;然后帮这些机构的全球性总部充分享受中国的金融开放政策来中国开设中国总部,通过比如自贸区政策或什么政策,挪到上海的BFC来,这对我们BFC的招商跟发展,都很有帮助。

反过来,在BFC聚集的直接金融总部,未来如果想去纽约和伦敦发展,我们就可以给他们配套。将来我们还准备在全中国再开几个区域性的直接金融中心,对区域经济发展提供帮助。

我们现在为什么要在美国布局?是因为对我们在上海的BFC有帮助。上海BFC一旦完善了之后,在中国再搞几个地方性的直接金融中心,对地方的经济发展是有好处的。

对复星来讲,未来国际化的发展,需要有全球化的眼光,放在全球去看、去比较。国际化方面,今后5到8年主要还是要聚焦在跟中国的中产阶级生活方式有关的行业,在这个行业里面加大国际化的力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