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投资雪球专刊第028期:股市防忽悠指南
21373500000006

第6章 投资世界里最愚蠢的事

余晓光,个人投资者,原文链接:http://xueqiu.com/5277310522/30047431

雪球平台越来越大,本是好事,但是窗户太大,飞进来的除了辛勤的蜜蜂还有勤劳的苍蝇。苍蝇也要伪装成蜜蜂的样子,一副传花授粉的模样。看了@喜乐心的遭遇,属于典型的初哥入市飞来横祸,除了自己缺乏鉴别的能力,也只能怪自己鬼迷心窍求财心切,误入投资陷阱。虽然每份开户表格上都有“股市有风险,入市须谨慎”,但风险在哪儿都无法分辨的投资初哥,基本都是泥菩萨入水。深陷泥潭之后除了在囚徒困境中无法脱身,还很容易把身边的“稻草”当成救命符,除了加速毁灭,并不会对投资的进步有任何帮助,后果轻则生活质量下降,重则走火入魔连累家人。股市本身就是一个大染缸,充分释放人内心的欲望、贪婪和恐惧。结合这些年来我看到过一些欺骗性很强的伪装,给初入市的投资者做一下风险警示。

资本市场本身就有很大的欺骗性。当一个人工作受挫的时候,他想起了炒股。当一个生意人实业无处投资的时候,他想起了炒股。当一个学生毕业之后就业渺茫的时候,他想起了炒股。当一个国家干部退休之后无所事事,他想起了炒股。炒股仿佛成了所有人现实受挫寻求庇护的伊甸园。仿佛只要去券商开个户,然后打点钱进去,就可以在股票市场试一试运气,谁知道自己不是中国的巴菲特呢?股票市场如果作为一个谋生的场所,参与门槛儿应该是所有行业里最低的,比去街边卖煎饼果子都低。LIVERMORE曾经在自己的书里透露,每逢酒会都有人坐过来打听有啥股票可以让自己赚上一笔。没有人会去问外科医生如何通过做心脏手术赚上一笔,也没有人会去问律师自己如何通过法律诉讼赚上一笔。那是因为医生和律师的参与门槛儿很高,需要多年的学习和残酷的考试。但是如果医生和律师的从业资格像开股票户一样简单,并且失败只需要自己承担有限的后果。我敢保证很多人是乐于尝试的,就像尝试炒股一样。

中国不缺“专家”。害人最深的就是投资专家。对股票专家的定义我一贯的看法都是“尝试过各种失败的方法而善于总结,并在失败的理论总结上产生成就感,从而永久性地避免成功。”这段时间世界杯,一个看了几十年足球的专家就算在场外喊破喉咙,也不会吸引到场内的90后球员与之讨论如何比赛,但是这并不妨碍吸引其他的观众。如果专家口若悬河说球头头是道,对一边观众建议下注德国,另一边观众下注法国。那么比赛结束,起码有一半观众对专家深信不疑。很多股票市场的书籍,都是幸存者偏差下的产物,简单地说找1万只猩猩举行世界抛硬币比赛,如果硬币的正反面概率是50:50,输了的猩猩把手中的1块硬币给赢家,那么10次之后,还剩大概10只猩猩,每只猩猩手里有1000块钱,是最初的1000倍,那么这10只猩猩肯定被剩下的9990只猩猩奉若神明,被邀请到处讲学传道,然后这10只猩猩再写几本《我如何抛硬币赚得1000倍》《抛硬币技术指南》。但这其实并不是最糟糕的,毕竟把运气当能力只是为了满足个人虚荣,这10只猩猩也不是主动欺骗那9990只,而确实在抛硬币中赚到了钱,讲学传道反而有心灵鸡汤的正面作用,虽然给弱势投资者打气但并不一定收获正面效果。

股票市场那么大,参与的人那么多。并不是每一个人的商业模式都是通过“投资获利”。什么?不通过投资获利?那么他们在股票市场干什么?要知道,金矿里的人,并不是每一个人都是通过自己挖金子发财的,贩卖挖矿工具、销售挖矿守则是更稳定的谋生手段。这在股票市场是一个道理,但是没有人会把贩卖挖矿工具和挖矿守则的当成挖矿高手。而在股票市场不贴上高手的品牌,产品就无人问津,所以就算才疏学浅,也要伪装成一副武林高手的样子。《以交易为生》的作者基本是靠投资者培训吃饭的,被奉为神明的《技术分析》江恩一生破产多次,临死的时候穷困潦倒。但这并不妨碍失败的专家在粉丝心中树立成功的标签,其实很多骗局和伪装都非常低级,之所以还能骗到人,只能说明自己更多的是被自己的欲望所蛊惑。低级的骗术实际上是高级的,就好像CCTV广告那么贵的原因是广告商知道收看CCTV的人最容易相信电视里说的一样,低级的骗局反而有效过滤了可以识破骗局的人,最终剩下的都是脑残粉,可随便鱼肉。

另外资本市场还有一种间接伤害型的专家,特点就是喜欢把“巴菲特”挂在嘴边的。一个生长在中国的人,却对万里之外的一个老人说了什么话,做了什么事,如何赚了大钱“了如指掌”的人,充其量是个大粉丝而已。巴菲特多亏还健在,如果不是这群人还不知道会解读出什么来惑众。国内巴菲特代言人的特点是比较学究,喜欢把投资当学问去专研本不是坏事,但是投资相对科学,缺乏因果关系的必然联系。尤其是对新入市的初哥,如果误读歧书,往往要浪费很多年时间和金钱。

喜欢在投资上“狐假虎威”借他人之口说自己话的在我看来有两个动机:一个是“文革”似的“毛主席说……”通常这类人是借助外力给自己空洞的话语增加重量;另一种比较致命,是缺乏自己独立思考的能力,无法在日常投资生活中形成属于自己的东西,并在风险中检验自己的投资框架。人类是不可能通过阅读游泳书籍学会游泳的,但却有很多人期望学习万里之外的一个老人步入成功,有人非常勤奋,日积月累,积攒成书,阅读每年的股东信,仿佛词语字间浮现出慈父般的老人在耳边滔滔教诲,并以此产生与万里之外老人“神交”的幻觉。深感自己有使命把个人领悟推广传播,自己一个人“赚钱”太自私了,必须布道传教普度众生。这类投资学究派自身专研本无太大社会危害,把投资当学问去研究一样会产生“学术”成就感。但本身象牙塔里曲高和寡的理论派,高处不胜寒,需要走入人间寻找温暖,引起群众共鸣方能增添存在感。而能吸引到的往往又是刚入市的初哥。巴菲特这种投资者就跟绘画里的达·芬奇,雕刻界的米开朗琪罗一样。如果有人出了本《达·芬奇绘画指南》《像米开朗琪罗一样雕塑》。然后把达·芬奇当年用的什么颜料,什么动物毛的画笔,米开朗琪罗雕刻大卫所用的石头,雕刻的角度和工具分析得头头是道,学习绘画和雕塑的学生肯定觉得这人太可笑了。

价值投资之所以声名远播,是因为相比其他投资方式价值投资很容易被记录下来。索罗斯就算如何细致描写20世纪90年代做空英镑大赚,也没有任何的参考性,毕竟投资的“环境”不是简单地重复,但是看到巴菲特买入可乐,因此在国内找消费型企业,看到巴菲特买沃尔玛,在国内找零售型的公司,相对更容易产生正面的结果。但是无数的学究试图把投资教条化、简单化。因为这更利于自己名声传播,如果圣经里的十诫是一百诫,那么显然在传播上没那么便利。把投资简单化、教条化很容易产生东施效颦的结果。结果就是买入估值低前景不明的企业被冠以价值投资,买入之后多年不盈利美其名曰长期持有。如果一笔投资多年不盈利,而更多地依赖市场自身的变化,那么更像是一个β投资者。β投资者赚取的是市场本身的波动,如果多年不涨的板块都开始上涨那么显然大牛市来了,如果是在等待牛市不如买ETF基金。但对于东施效颦者来说找到充分理论依据的错误投资行为更容易坚持,而缺乏“价值”标签的投资行为就像是没有了精神支柱,立刻溃散瓦解。

凡是不说自己个人或身边投资案例,进行具体的个股分析,而在吹侃万里之外50年前发生了什么的,都是在玩一些无法证伪把戏吸引信众的传教士。徐福当年就是通过千里之外的长生不老药故事骗了秦始皇,获得资助远走高飞。有的投资学究干脆把教科书的语言,以自己的理解复述出来,天天念佛经的信徒不会觉得自己成佛。但学究理论研究多了却会产生掌握制胜法宝的幻觉,最差也要引起身边粉丝的共鸣。然后再把粉丝分成几种仓位,几个回合下来自然有一群幸存的脑残粉顶礼膜拜。

初哥入市,要少听别人说什么,要多观察别人在做什么。天天高喊减肥的却把上桌的红烧肉都吃了,天天以高手自居的却还对如何收取会员费绞尽脑汁,对如何把书卖得更好到处宣传,生活拮据却自称低调。一谈具体的公司用一些空洞的理论回应,稍有争执就立刻搬出巴菲特等各路大神加大自己嗓门的,初哥们一定要小心。

对相同的公司,每个人都会有各自的看法,但是对一些事实的讨论,是可以形成统一价值判断的。多和行业内的人交流,发掘公司内部经营的真相,对理解投资标的有莫大的好处,而如果有幸碰到跟你一样对公司感兴趣的投资者,并且投资判断与你一样,那么你们就有了讨论投资的基础,是讨论具体的经营事实,还是观点般的聊天,所产生的结果有天地之别。一个是能产生具体投资结论的探讨,一个是隔空推拳般的扯淡。

投资的世界里最愚蠢的就是缺乏独立判断被谣言所惑,比这个还愚蠢的就是让错误去修正错误,并冠以“价值”的标签自我麻痹。比这个更愚蠢的就是在别人的经验里建立了自己的逻辑关系,并以此传播祸害众生的。投资的世界没有专家,只有赢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