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成功励志在北大讲平衡之道
21393300000003

第3章 心灵的平衡术(1)

1、凡与圣的平衡

凡人应有圣心;圣人必有凡心。

什么样的人才能称之为圣人?评判圣人的标准是什么?一般人片面地认为,圣人是才智万能,知识渊博,其实不完全正确。圣人确实有才能有学问,但圣人的标志不在于外在的这些东西,而在于内心纯正,心无杂念,目不斜视,行为端正。

提起圣人,人们往往会想起孔子等等,其实“圣人”的称号历来并非儒家先哲的专利。天有华文,地有事理,半月象刑,太阳向德,四时为法式,度数为节制,阴阳是万物生产的气,五行是操行功名的象征,以五政为道,以五音协调善恶,以五声为缘古,以五味作事物……凡能通晓这些的,都是圣人。

当然,先儒学者们多是圣人和贤人。其原因是他们对于“礼”、“乐”、“射”、“御”、“书”、“数”等六种技艺,都是用心彻底推究一两项,深刻地加以钻研,慎重地加以体验,使其可以见诸行动。就像大禹一辈子治水土,后稷一辈子教导耕种,皋陶一辈子专管刑罚,契一辈子只管教化;又像管由专管军事,再求专管富民,公西华专管接待,等等。

那么,凡人与圣人有什么区别呢?

老子说:善于行走的人,不会留下行走的迹象;善于说话的人,不会出现差错;善于计算的人,不需用筹码;善于关门的人,不需用栓销而让人打不开;善于捆绑的人,不需用绳子而让人解不开。因此,圣人最善于挽救人,所以没有被抛弃的人;圣人常常善于使物尽其用,所以没有被丢弃的物品。这就是说内藏智慧、聪明。所以善人能当恶人的老师,恶人能使善人引以为戒,不尊敬他的老师,不珍惜他的鉴戒作用,虽然看上去是很聪明,其实却是大糊涂。

这段话,很形象地道出了凡人与圣人的区别。

世上芸芸众生,以凡人居多。就连这本书,也是写给凡人看的。但应该坦诚地说:写它让凡人看的目的,是希望更多的凡人不再平凡,进而能变成贤人甚至圣人。

苟子说:“小人可以为君子”,意思是说:品德差的人可以修养成道德高尚的人。进而言之。也可以说:凡人可以修养成圣人。

人非生而知之,圣人也是从凡人开始的。所以说,圣人也并不神秘。

朱熹是南宋的思想家和教育家,他从小就立志当孔子一样的圣人。在他读书时,一天上午,老师有事外出,学童们可高兴了。纷纷跑到院子里的沙堆上游戏、打闹。不大的天井里,欢声笑语,沸沸扬扬。

这时候,老师从外面回来了。他站在门口,望着这群孩子“造反”的情景,摇摇头,轻轻地笑了。猛然,他发现只有朱熹一个人没有参加孩子们的打闹,正坐在沙堆旁,用手指聚精会神地画着什么。老师慢慢来到朱熹身边,发现他正画着《易经》的八卦图。从此,老师对他另眼相看了。

朱熹勤奋好学,在他十多岁时,已能读懂《大学》、《中庸》、《论语》、《孟子》等儒家典籍了。有一次,他读《孟子》一书,看到“人人都可成为尧舜那样的圣人”这句话日寸,他高兴得跳了起来。他自言自语地说:“址呀,圣人有什么神秘的?只要主观努力,人人都可成圣人!”

是的,圣人没有什么可神秘的。圣人也是人。只要努力,凡人也可成为圣人——只要能以圣人为师。

孟子说:圣人,就是百代的老师,伯夷、柳下惠就是这样的圣人。所以听到过伯夷风节的人,贪婪者也能变得廉洁,懦夫也会产生自立的心志;听到过柳下惠风节的人,轻薄的人也会敦厚,狭窄的人也会宽宏。圣人在百世之前奋发有为,百世之后听到的人没有不受感动而奋发向上的。不是圣人能够有这样深远的影响吗?何况那些亲自受到圣人影响的人呢?

孟子提到的柳下惠,春秋时鲁囤贤人。一次他夜宿城门口,恰遇一女子寻宿,他恐怕这女子冻死,就用衣服把她裹在怀里。但由于他品格高尚,作风正派,没有人怀疑他有淫乱的行为或是邪念。所以,孟子也倍加推崇。

盂子提到的伯夷,是一位“廉洁典型”。其实,中国历史上注意修身立德、为官清正的廉洁者大有人在。

姚崇是唐玄宗的丞相,虽位极人臣,但守身如玉,他说“与其浊富,宁可清贫”。为官一任,造福一方的明代于谦,调任后只携得“清风两袖朝天去”,从而“免得闾阎话短”。清代军机大臣王鼎去世那天,“家无余赀”。清代于成龙为官数十年,却—生清贫,康熙皇帝称之为“天下廉史第一”。此处还行“却玉”的子罕、“辞鱼”的宋相和三任苏州府的况钟等等。

清朝有个人叫张伯行,曾任内阁中书、江苏按察使、福建巡抚等官职。他为官40年,被百姓誉为“天下第一清官”。

张伯行于康熙四十二年改任山东济了道,正赶上旱灾,粮食欠收。他看到百姓饥不裹腹,便派人回河南老家,把自家的储粮装船送往灾区,并赶制大批棉衣,以拯救百姓寒苦、他还亲赴汶卜、阳谷二县,开仓放粮两万石。对此,上司市政使斥责张伯行是独断专行,他很气愤地反问道:“仓谷重乎?人命重乎?”驳得卜司哑口无言。康熙帝得知后,特赐“布泽安流”匾嘉奖他。

江苏是个富庶地区,但由厂前任巡抚于准等人的贪赃枉法,府库亏银34万两。张仙行出仟江苏巡抚后,人刀阔斧,整饬吏治,并首先从自己做起,对于公家钱财绝不染指,又拟订了《止馈送檄》文告,作为下属官员们清廉为政的准则,檄文写道:

一丝一粒,我之名节;一厘一毫,民之脂膏。宽一分,民受赐不止一分;取一分,我为人不值一分。谁云变际之常,应耻实份;傥非不义之财,此物何来。……本都院既冰蘖盟心,各司亦激扬同志,务期苞苴永杜,庶几风化日隆。

这份《止馈送檄》发出以后,过去下属拜见上司必须奉献礼物的旧例被刹住了;官员们滥用职权巧立名目苛敛百姓的歪风也得到了遏制,为整治税收,张伯行通过调查核实,将各府州县实在无力上缴的钱粮共计十万八千,奏告朝廷请求减免、康熙帝亲自审定,发现报告单既详尽又准确,不但批准了奏疏,还丧彰张伯行办事认真。,

康熙五十年(1711),檀由举行乡试,发榜之日,舆沦哗然。士人们在百姓支持下,抬着神龛闯入学宫,抗议考官营私舞弊。张伯行经过调查,发现吴泌和程光奎之所以高中举人,是由于用钱买通了副考官赵晋,而赵晋的违法乱纪行为,又得到了两江总督噶礼的暗中支持。张伯行怒不可遏,向朝廷控告了顶头上司噶礼。噶礼凭借权势,反守为攻,捏造了七大罪状诬陷张伯行。朝廷先后两次派出张鹏翮、赫寿、穆和伦、张廷枢等人进行审查。这些官员慑于噶礼的权势,不敢处理噶礼,只是惩处了吴泌和程光奎。张伯行气愤已极,为了讨个公道,他不顾丢官罢职,置生死于度外,再次挺身而出,揭发噶礼与会审官们之间狼狈为奸的行为。康熙见状,亲自断案,将噶礼、穆和伦等人撤职问罪,并通令嘉奖张伯行。

消息传到江南,士人和百姓们奔走相告。他们敲锣打鼓,将巨幅标语贴到通衢大道上。标语写道:“天子圣明,还我天下第一清官”。康熙帝得到消息,更是高兴非常,他御笔一挥,在匾上写了“天下第一清官”六个大字,颁赐给张伯行。至今,张伯行廉政爱民的故事,仍在百姓之中广泛地传诵着。

张伯行的故事似乎还可以告诉我们这样一个道理:是不是圣人由谁来评判?由凡人来评判。

一个人,哪怕你是凡人,也必须注意修养自己,向“圣人”的方向一步步前进,前进!

2、仁与义的平衡

大仁大义真君子。

提到人品,人们常常用“仁义”与否来衡量。可见“仁”、“义”二字在人生之中是何等的重要。

在中国五千年的文明史中,对仁、义的倡导,莫过于春秋时的孔子了。乃至现代判断“仁”与“义”的标准,运用的还是孔子的学说,只是打上了现代的烙印而已。

在孔子的学说中,论“仁”的占相当大的部分。

何谓仁?子张曾就这个问题请教过孔子。孔子的回答是:“能行五者于天下,为仁矣”。……“恭、宽、信、敏、惠”。就是说:能在天下实施谦恭、宽厚、信诚、敏捷、施惠五种品德,就是仁了。在孔子看来,仁比水与火更重要。他说:“民之于仁也,甚于水火。水火,吾见蹈之而死者矣,未见蹈仁而死者也!”水和火,是人们在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但是,仁是比水与火更重要的,世界上没有仁来维系,那么,领导与被领导之间,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将变得彼此冷漠甚至分崩离析而不可收拾。所以,仁是绝对重要的。水火可以让人烧菜做饭生活得好好的,但一不小心也可以被水淹没被火烧掉。可是被仁害死的,至今还未曾见过。

中国有句名言:“杀身成仁”。对于这段话,南怀瑾先生发挥为:“所谓志士仁人,无求生以害仁,譬如有许多宗教家,有时碰到与他信仰抵触的事,他宁可舍掉生命,所谓以身殉道。为王道而死的,宗教徒中特别多,历史上的忠臣孝子,也就是这个观念,宁可牺牲,绝不为生命而妨碍了自己心中的理想或信仰,宁可杀身以成仁。反面的意思,当然不会为了生命的安全,而去做违背仁义的事了。这就关系到个人的修养,以及对生命价值的看法了。”

南怀谨毕竟是台湾学者,思想上有他的局限性。其实,我们共产党人,“杀身成仁”、舍生取义的感天地、泣鬼神的故事真的很多很多。

当然,我们倡导仁义,并不是非得去慷慨就义。而恰恰应该到日常生活和工作中去求仁义。樊迟曾向孔子请教仁,孔子答曰:“居处恭,执事敬,与人忠,虽之夷狄,不可弃也”。意思是说:仁在乎居谦恭之中,仁在做事认真之中,仁在与人交往忠诚之中。不管你在堂堂中原,还是夷狄之邦,都不可丢掉这些品质。

仁,不在天边,就在你周围,就在你眼前,就在乎平淡淡的日常生活工作当中。由此,你要求仁,就要从眼前做起,从日常生活中的小事做起。如此求仁,仁也在其中了。比如说,“己所不欲,勿施于人”,也是仁的一种体现。再比如送别,真的是生活当中司空见惯的一件小事,但“杨晦送别”的故事,却充分体现了“仁”、“义”二字以及施仁求义的回报。

唐代杨凭,作京兆尹。犯了错误被贬为临贺尉。亲友们没有人敢来送他,只有栎阳尉徐晦一个人到蓝田来送别。权德舆对他说:“你送杨凭,确实厚道,难道你就不怕被连累吗?”他说道:“我徐晦自从做百姓而得到杨凭的赏识而提升,他如今降职调到远方,怎能不来同他告别?假使您有一天被谗言而遭放逐,我还是要将您看作同路人!”权德舆很受感动,在朝中称赞他。过了不久,李夷简上奏提升徐晦做监察御史。且对他说:“你不肯背弃杨凭,难道会背弃国家吗?”

如果泛泛地讲,做人要讲“仁义”,把仁义当成道德范畴的一个词来理解也是可以的。但严格地说,“仁”和“义”在意义上是有区别的。“仁”是仁爱,仁慈。“义”是正义、道义、信义等等。

解扬是晋国的大夫。《左传》记载,宣公十五年,楚国围攻宋国,久久不肯退兵。宋国向晋告急,晋国派解扬到宋国去,告诉他们晋国将要出动全部军队来解救宋国。在路上遇到了郑国人,他们捉了解扬,把他送给了楚国。楚国贿赂解扬,给他很多钱,让他说晋国不来救宋国了。解扬不答应。最后被强迫了三次才答应下来。楚人让解扬登上楼东,向宋人喊话。结果,解扬没有听从楚人贿赂他所要说的话,却完成了要宋人知道晋君起兵救宋的命令。楚人要把他杀掉,他回答说:“君能够下达命令,这就是义;臣能够接受命令,这就是信。信能载义而行,就是利。行义就不能信别人的,要信就不能听从两种命令。你要买通我,这是不知命,我答应你,是为了完成晋君的命令。我死了但完成了任务,是尽了我的责任。你也有忠实的臣下,我能够死得其所,又有什么别的请求呢?”于是楚国人放他回到了晋国。

解扬对义有着他自己的理解。

古人很看重义。“人而无义,惟食而已,是鸡狗也。”人若没有信义,只知道吃饭,那只能算是鸡狗之类了。汉代贾谊说:“利不苟就,害不苟去,惟义所在。”不随便接近利益,不随便离开祸害,关键在于是否符合正义。宋代邵雍《义利吟》中说:“君子尚义,小人尚利。尚利则乱,尚义则治。”意思是说:君子崇尚道义,小人崇尚私利。崇尚私利国家就混乱,崇尚道义国家就安定。清代李塔说:“临财勿忘义,见义生可轻。”意思是说,见得钱财的时候,一定不要忘记正义;面临正义的事业,可以牺牲自己。总之,关于“义”字,可谓“前人之述备矣”。至于“桃园三结义”之类的故事,人们更是耳熟能详了。

这里只说一段穷书生李勉的故事。

唐朝的李勉,小时候家里很穷,父亲卖煎饼,母亲给人洗衣服。李勉白天帮助父亲看摊,晚上念书学习。李勉为人诚实、忠厚,街坊邻里无不夸赞他。他的文章常常被老师拿来作示范。大考时,姥爷卖了一头猪。凑足几十两银子,让他到京城参加科举会试。在仁升客店里,他认识了一个比自己大的读书人王义,两人脾气相投,十分谈得来。他们同住一个房间,生活、学习在一起。一天,王义洗澡着了凉,晚上发高烧,说胡话。李勉侍候他,用湿毛巾给他擦脸降温,整整忙了一夜,王义的高烧还是不退。第二天,李勉请了医生给王义看病,医生说:“王义得的是急性肺症,必须赶快医治……”李勉说:“医生,请您多费心,王兄还要参加科举会试呢!”“参加会试?他的身体太弱了,先治病要紧!”王义昏昏沉沉,滴水不沾。李勉既要买药,又要煎药,整天手忙脚乱,但他没有怨言。好几天李勉没有看书了,会试的日子愈来愈近。店家看到李勉对王义这样热情,照顾如此细致,感动地说:“李秀才,你对王秀才的照顾,真比亲兄弟还周到呀!”李勉说:“出门人碰到困难,大家互相帮助就是了,不要挂在心上。”

王义知道自己的病情愈来愈严重,含着眼泪对李勉说:“贤弟,我已经快不行了,我的病拖累了你,耽误了你读书,我实在对不起你呀!”“贤兄,你好好休息,小弟照顾你是应该的,至于会试,今年不行,以后再考也不迟!”王义听到李勉说出肺腑之言,就紧紧拉着李勉的手说:“贤弟,我有一件事想求你,我的包袱里有银子100两,如果我不行了,你用它买副棺材,请人把我埋了,剩下的钱,就送给你用吧。”李勉噙着眼泪说:“王兄,你放心,我会想办法通知你弟弟的……”第三天,王义死了。李勉买了一副棺材,请了几个脚夫把王义埋了,并在坟上立一块碑,写上王义的名字、籍贯和死亡时间。办完丧事,离会试还有3天。李勉累极了,他多想好好地睡一觉啊!但他克服了疲劳,坚持考完了会试。结果,榜上有名,李勉当上了县令。

李勉虽然当了官,但王义的事,他始终挂在心上。他几次写信给王义的弟弟,都没有回音。转眼10年过去了,李勉已入朝作官。有一天,忽听家人传报,有个姓王的汉子找他。他立刻召见了那位汉子,一问,原来是王义的弟弟。他既高兴又伤心,不知不觉流下眼泪。王义的弟弟说:“恩人,你的信我都收到了,因家乡发大水,几次搬家,直到今天才来找你,实在抱歉……”

李勉把他哥哥怎样得病,怎样埋葬的事一一向王义的弟弟说了,“你哥哥的银子,用去20两,剩下80两,我放在棺材里。现在你来了,我交还给你”。接着,李勉带他到城外荒地王义墓前,叫人挖开坟墓,打开棺材。王义的弟弟流着眼泪,泣不成声。那80两银子,原封不动还给了王义的弟弟。王义的弟弟拿着银子,对李勉说:“大哥,听说你当时也很穷,为什么不用这些银子呢?”李勉意味深长地说:“不是我自己的东西,我是绝对不要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