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成功励志读《中庸全书》学生活
21394300000001

第1章 天命(1)

天命

本章所讲天命,是指个人的禀赋而言。人的禀赋是自然形成的,这就是含有道德内容的性。人人遵循各自的性,在日常生活中,就知道当做什么,不当做什么,这就有了常规,这就是道。从道入手,修饰品节,这就是教化。

从道不可片刻离开引入“慎其独”的话题,要求人们加强道德自觉,谨慎地修养自己,并特别提出了“中和”这一范畴。“中和”是儒学的重要范畴之一,历来有各种各样的理解。本章是从情的角度切入,对中和作出基本的解释。按照本章的意思,在一个人还没有表现出喜怒哀乐的情感时,心中是平静的,不偏不倚的,所以叫做“中”。喜怒哀乐总是要发露出来的,但发出来要有节制,无过不及,这就叫做“和”。人人都达到“中和”的境界,整个社会大家都心平气和,社会和自然界很和谐,天下也就太平无事了。这里讲的中和,实际就是中庸。前人说:“以性情言之,则曰中和;以德行言之,则曰中庸。”大体如此。

原文

天命之谓性①;率性之谓道②;修道之谓教③。道也者,不可须臾离也④;可离,非道也。是故君子戒慎乎其所不睹,恐惧乎其所不闻⑤。莫见乎隐,莫显乎微⑥。故君子慎其独也⑦。喜、怒、哀、乐之未发,谓之中⑧。发而皆中节。谓之和⑨。中也者,天下之大本也。和也者,天下之达道也⑩。致中和,天地位焉,万物育焉。

译文

人与生俱来的自然禀赋称做“天性”,遵循天性而行叫做道,按照道的原则修养叫做教。道是不可以片刻离开的,如果可以离开,那就不是道了。所以,君子在别人看不见的地方也是谨慎的,在别人听不见的地方也是有所戒惧的。越是隐秘的事情越是容易显露,越是细微的事情越是容易显现。所以,君子在一个人独处独知的时候,更要谨慎。喜怒哀乐各种感情没有表现出来的时候,叫做中;表现出来以后符合节度,口叫做和。中是天下的根本,和是天下普遍遵循的规律。达到中和的境界,天地便各在其位了,万物的生长就茂盛了。

注释

①天命:天赋,指人的自然禀赋。也指天理,命运。性:人的本性,是人之初由先天赋予的本真的善性,也可理解为人的天性。

②率性:统率并规范人的自然本性。率:统率,规范。遵循。道:本指路,即道路。又可理解为规律、方法、道理。

③修道:修养道德,探求事物的本源,研究世界发展变化的规律。道:道德。教:政教,教化。影响感化而致达的风尚。

④须臾:片刻。

⑤不睹:看不见的地方。不闻:听不到的事情。

⑥莫:在这里是“没有什么更……”的意思。见:同“现”,显现。乎:于。

⑦独:独处或独知时。

⑧中:指不偏不倚的状态。

⑨中:符合法度。和:和谐,不乖戾。

⑩达道:天下古今必由之路,也指普遍规律。

致:达到。住:安于所处的位置。育:成长发育。

活学活用

安身立命,反求诸己

“安身立命,反求诸己”,用现在的话说,就是人要把握命运,只有关注自身。处世成功者善于融入群体,但又不失个性。只有首先认识自己,把持住自己,自觉修正自己的行为,保证不出过错,才能立于不败之地。

人不可能不考虑自己与外界的关系,儒家主张应时而动,与时俱化,与外界合作,随机应变。把握机遇,就是“应运”而适应外界,但不迷失自我。静如中流砥柱,动似水中行船。

中庸最重要的两个原则:“时”和“中”,即运用智慧,发挥主观能动性,随时调整自身与外界的关系,永远占据时空坐标中的最佳位置。在一定意义上和限度内,个人的命运掌握在自己手中。人若对自己认识不足,就会受到种种诱惑,掉进陷阱,不可自拔或迷失自我。

看一个寓言故事:森林中,动物在举办一年一度的比“大”比赛。老牛走上台,动物们高呼:“大。”大象登场表演,动物们也欢呼:“真大。”这时,台下角落里的一只青蛙气坏了,难道我不大吗?它一下子跳上一块巨石,拼命鼓起肚皮,同时神采飞扬地高声问道:“我大吗?”“不大”台下传来的是一片嘲笑声。青蛙不服气,继续鼓着肚皮。随着“嘭”的一声,肚皮被鼓胀破了。可怜的青蛙,到死也还不知道它到底有多大。

人在某种环境中容易迷失自己,尤其是积极融入群体的人,自觉不自觉地牺牲个性,以投合别人。还有一种人是对自己不了解,盲目随大流,结果丢失了自我。

有一位登山队员,一次他有幸参加了攀登珠穆朗玛峰的活动,到了7800米的高度,他体力支持不住,停了下来。当他讲起这段经历时,朋友们都替他惋惜,为什么不再坚持一下呢?再往上攀一点高度,再咬紧一下牙关,爬到顶峰呢?“不,我最清楚,7800米的海拔是我登山生涯的最高点,我一点也不为此感到遗憾。”他说。这种人不会迷失自己,不会无自我地被别人推着走。他知道他如果继续攀登,生命是很危险的。

青蛙不了解自己,受到了命运的惩罚;登山队员了解自己,所以他安然无恙。了解自己,这是一种明智,是一种美好的境界。了解自己、把握自己才不会迷失自我。

现代人都有一种通病,那就是不了解自己。我们往往在还没有衡量清楚自己的能力、兴趣、经验之前,便一头栽进一个过高的目标——这个目标是比较得来的,而不是了解自己与环境之后订出来的。所以每天要受尽辛苦和疲惫的折磨。

人如果在生活中总是与别人比较,总是希望获得他人的掌声和赞美,博取别人的羡慕,那么,他就会慢慢地迷失自己,否定自己。一个人成天乞讨获得别人的掌声,他的生活必然是空虚的。久而久之,他的生活就变成了负担和苦闷,而不是充实和享受。所以,人贵在静下心来了解自己,根据自己的能力去做人做事,那才有真正的喜悦。人彼此都不相同,有的人聪明,有的人平庸,有的人强壮,有的人赢弱。每个人的性格、能力、经验也各不相同。我们只有依照自己的潜能去发展,那才有真正的快乐。

俗话说,“旁观者清,当局者迷”。苏东坡在《题西林壁》一诗中说:“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我们自己看不清自己的主要原因,就和身在庐山反而看不清庐山真面目是一个道理。要使自己对自我有自知之明,还得让自己跳出自我的小圈子,站在旁观者的立场来分析和评价自己。鲁迅先生曾经说过:“我有时解剖别人,但常常更严格地解剖自己。”这样才能对自己有清醒的认识。

你对自己的了解越明确,所表现的行为越适合本身的情况,你的表现也会越自然,越能给予他人一个正确的印象。同时他人根据那些印象来与你交往时,将不致引起什么困难。所以就我们自己来说,对本身有一个明确了解之时,也等于有了一个做人的准绳;尽管在不同的情况之下,我们还能表现颇为一致的恣态与行为模式,别人也知道该怎样和我们维持适当的关系,如此处世既能与人友好相处又不迷失自己,真是恰到好处。

兼济天下,独善其身

《中庸》第一章就是这样教导人们:“君子应当谨慎有所看不到的地方,害怕有所听不到的东西。看不见的善于隐蔽,不明显的似乎微弱,所以君子必须慎防。”就是说为人处世中,不可能不表现自己,但要注意自己看不到、听不到的东西,如果在别人面前过于表现、夸耀自己的话,必定会遭到别人的嫉恨,从而引来不必要的麻烦。

高明的人,能上能下,达则兼济天下,穷则独善其身。要想做到这一点,就得先从做事留余地来说。老子的“知足”哲学也就包括这种思想:过分自满,不如适可而止;锋芒太露,势头难保长久;金玉满堂,往往无法永远拥有;富贵而骄奢,必定自取灭亡。所谓“物极必反”,达到一个巅峰之后,如果不能适时地退身,那势必会走向其反面。

历史上凡是自表其功、自矜其能,不分场合地夸耀自己的人,十有八九都会遭到猜忌甚至会招致杀身之祸。刘邦曾经问韩信:“将军看我带多少兵马?”韩信说:“陛下带兵最多也不能超过十万。”刘邦一听,当然很不高兴,就问韩信:“那么你能带多少兵马呢?”韩信说:“我和大王不同,我带兵则是多多益善。”韩信说出这样的话,肯定让刘邦觉得丢了面子,又怎么不耿耿于怀呢?即使是自己有功劳,有才能,也要注意对方的感受,不能口无遮拦而让对方觉得难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