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成功励志智是接福的使者
21395100000004

第4章 人类智慧大纲浅谈(2)

惟的办法就是放下一切知识。只有放下,只有彻底清空沾满灰尘的大脑,我们才全然敞开,灵魂作为生命的董事长才有可能归位,才有可能对你行使的权力和义务。一个小人当道的大道或组织,无论怎么努力,都只能是内部小狗咬狡的观点之争。

只有放下小我小智及所有分裂性知识,宇宙精神才会在我们个体中苏醒,才会指引我们步入人生的康庄大道。

千万不要对国家教育抱太大的希望,因为全球的的国家教育都是维护国家、政权存在的,而并不直接对个人的命运负责,尤其是不对你快乐幸福负责。快乐是主观的,谁又能替代你为你快乐呢?

我们不快乐,但总期待外因,这正如我种瓜却期望得豆一样可笑。

几千年来,我们都说知识能够改变命运,但今天我们知识却十倍速度增长,但却活得越来越苦,显然知识改变命运是一个半真理,甚至是个谬误。

上海一女研究生上吊自杀,遗书中说:“人家都说知识能够改变命运,我读了这么多书,却不见命运有任何好转的迹像。”

自杀的是个特例,但在我们生活中,仅中国至少有2个亿的中青年虽然有知识,但也活在无奈、烦乱和痛苦之中。足见,目前的知识,是不能改变你命运的,尤其不能使你变得终身快乐幸福自由。

要我看,你必须首先放下一切偏见之学,你才有可能走上开悟之路,才有可能在今生亲证生命的价值与意义。

总之,是知识亲手杀死了灵魂,是知识使我们成了行尸走肉。整个20世纪最大的“贡献”是将人类的灵魂杀死,将物的灵魂复苏。

整个西方乃至全球都在介导理性知识,很少关注灵魂。因此,今天我们对心智知之甚多,对灵魂知之甚少,对逻辑知道得很多,对激知之甚少;从小到大,我们的教育都在教学习、学习、再学习。其实只教了学,而忘记了习。

我们的灵魂正在走向死亡,但没有一个人为了悲伤、落泪,直到它油干灯熄,寿终正寝。肉体却生意兴隆,吃的、喝的、住的、穿的、玩的、乐的、淫的,等等,应有尽有。

肉体兴盛,灵魂死亡,人类的尊严不复存在,我们已沦为和桌子、树木的地步了,比猪都不如!是知识钝化了我们的智力和灵性,扼杀了我们的警觉和洞察力,减少了我们对真实生命的体验和品味,取消了我们对生活的激情。不过这一切都幸好有办法改变。

我们学习知识的目的是搞好生产而得到快乐,但学习知识后得到的却是生产,没有时间去享受快乐。这是对知识的讽刺。但改变这种局面的方法其实十分简单,将生产看着手投,将快乐当成目的,时时记住活在享受之中。更详细地解释见后文。

3、愚蠢的五大原因

原因1:愚蠢之根,就是以自我为中

“我”是最根本的局限。我们由于视觉误导,误认为许多存在都处于中心的位置。如首先认为的地球是宇宙的中心,而后又认为太阳是宇宙的中心,再后来又认为银河系宙的中心,依此类推,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宇宙的中心在不断地变化着,到目前为止,我们都没有具体找到宇宙的中心和边界。

人类智力越进化,发现直理越多,同时发现的无知也越多,人们从无数次痛苦和失败中发现了一个共同的根本性的无知——以自我为中心。

几千年来人类物质虽然进步了,但全球痛苦却并没有因物质进步而减少,相反,反而越来越痛苦了。根本原因就是每个人依然坚持以自我为中心来看待世界,那怕他知道宇宙的中心在进一步转移。先不说宇宙,不说天地万物的世界,单就人的世界,我们误认为自己是地球,别人是月亮。而现实却恰好相反。

有人对一个六小时演讲的人进行过统计,在六小时演讲中,居然讲了1800多次“我”。“我”在每个人的心目中,永远是摆第一位的。

“我”几乎成了一切价值的判断和依据。比如你说张三,我觉得他人品有问题。这是因为他有几次想贪我的小便宜才得出的结论;又说小美,我觉得她太傲。这是因为她有几次在我面前摆冷漠,所以才得出的结论。

总之,离开“我”是万万不能。

先看一个事实。在现实生活中,哪一个字的使用频率最高呢?纽约电话公司曾就此一问题在电话对话中进行过一次详细调查,结果发现是“我”——“我”在500个电话对话中被使用达3950次之多。不知道英文的“我”——“I”——有没有什么来历,但“I”就这么简单的一竖,最容易书写,是不是也因为“I”——“我”——的使用频率最高?

人作圆运动的圆心就是“我”,即是说,人的一切都是围绕着“我”而转。“经济学之父”亚当·斯密早已经旗帜鲜明地指出这一点:毫无疑问,每个人生来首先和主要关心自己。说句实在话,“我”不关心“我”,还关心谁?!谁还关心?!

两千多年前,太史公说过一句非常漂亮的话:天下熙熙,皆为利来;天下攘攘,皆为利往。可以肯定,司马迁一定也是在某一个高处俯瞰尘世而舌灿此花的。但这句话还不够彻底,还有点“犹抱琵琶半遮面”,如果赤裸裸地说,那就是:天下熙熙,皆为“我”来;天下攘攘,皆为“我”往。

当久日不见的朋友相遇时,我们常常会问候说:最近忙什么呢?对方往往会回答说:哎,瞎忙!你呢?我们也往往回答说:哎,也是瞎忙。这绝对是客套话,在这个世界上,可能会有不成功的忙,但绝对没有谁会瞎忙,都是在为“我”忙。笔者给一位老同学打电话,原本是想问一下近况,顺便聊聊,没想到他劈头就问:“哦,有什么事吗?”你看看,有谁会瞎忙呢?!

人的一切——从大的方面的信仰、理想、追求、目标等,到中的方面的学习、工作、社交、爱情等,到小的方面的吃饭、穿衣、睡觉、休闲等,以至于日常生活和工作中的每一句言语和每一个举止,都是围绕着“我”而转的,绝对没有无缘无故的瞎忙。“我”就像是一个黑洞,吞噬着人的一切,任何东西都逃不了。

相对于人世间其他的东西而言,爱情常常与“奉献”联系在一起,被认为是神圣的和纯洁的,但爱情是不是就真的能脱离“我”呢?

莫泊桑是19世纪法国著名的“短篇小说之王”,当时就名闻遐迩。有一个贫穷的女工常常读他的小说,不知不觉中竞深深地爱上了他,日思夜想的,最后决定以身相许,哪怕就是当莫泊桑的女仆也行。

一天,她勇敢地前来看望莫泊桑。开门的是他的一个朋友——一个小痞子,莫泊桑当时出门了。这个小痞子发现这个年轻的女来访者颇有几分姿色,又不认识莫泊桑,他也知道莫泊桑还没有女朋友,于是就故意骗她说:“莫泊桑陪他的情人到哀特列塔去了!”

就这么一句话,不幸的女孩立即晕倒在门槛边。小痞子趁机扶住女孩,送她回家,假惺惺地哄她,劝她,安慰她,直到使女孩委身于他。

一失足成千古恨,这不幸的女孩后来竞沦落为娼妓。当莫泊桑知道这一切时,早已来不及了。

如果爱情真的神圣和纯洁,女孩会因莫泊桑已经有情人——准确地说,是听说莫?自桑已经有情人——而一下子就晕倒吗?不客气地说,女孩所谓的爱并不是什么真爱,而是一种占有的欲望。“我”想说的是,爱情曾经被多少文学家们吹捧得神圣而纯洁,但如果不是冲“我”而来,想摆脱“我”,让爱情见鬼吧!

耶稣基督可能算得上有史以来最无私的人,对任何人都没有仇恨,而只有理解和怜悯,人家打他的右脸,他把左脸也送上去。特别是耶稣临死时那一番话更是让人感觉他的博大和无私,他原本可以不受死,可他从容赴难,当以色列人把他钉上十字架要他的命,耶稣慷慨悲叹:“父啊,赦免他们!因为他们所做的,他们不晓得。”

对这样一个人——更准确地说,对这样一位神,我们还能说他的一切也是围绕着“我”在打转转吗?笔者曾参加了一些基督教会活动,与弟兄姊妹论基督之道。有一次一位小姊妹突然冒出这样一句话:“耶稣基督其实是最自私的,他生怕世人在罪里面不能自拔。”小姊妹的话常常富有灵性,的确,耶稣基督的一言一行,包括他最后的受难,都不是无缘无故的,而是有缘有故的,这也正是他临断气之前大声呼喊“成了!”的一个原因——耶稣基督心中实质上有着最坚定的“我”。

人是围绕着“我”而转的,这一点实际上不证自明,就像几何学上的公设或公理,甚至比几何学上的任何公理都更加具有自明性:想一想吧,如果没有“我”,那“我”是什么?根本就不可设想,一下子也不行!如果说这个世界上真的有什么不证自明的东西的话,不是别的,那就是“我”,也只能是“我”——别的东西都可以由“我”来怀疑,甚至“故意”加以怀疑。

如果的确需要一个证明,不妨用反证法来证明一下:假设存在一个毫不利己而专门利人的人,那他利谁呢?这是他每时每刻都不得不思考的问题,若他对对方有一个选择的话,那他凭什么标准来对对方作出判定呢?能定一个标准的人必须有“我”,只能是“我”,而这与他的无“我”矛盾。

于是乎,这一位毫不利己而专门利人的人没别的法子,他只能不管对方是什么人,逢人便利,那他能利多久呢?一个人的资源总是有限的,坐吃山也空,他还能在这个世界上生存吗?偌大的“盖娅”——古希腊人对地球的爱称——这么富有天下,江上之清风,山间之明月,地下之黑金,而今尚无法自保,况于人乎!

或许,在人类进化中的某一个阶段,由于某种神秘原因,的确存在这样一批毫不利己而专门利人的人,但由于逢人便利山也空,最后,这样一批人都因为殚精竭虑而死翘翘了。不客气地说,这样的一批人被生存竞争无情地淘汰了。

也存在另一种可能,这就是所有的人都是毫不利己而专门利人的,而不只是某一个人或某一批人毫不利己而专门利人。如果是这样,那所谓的毫不利己而专门利人就是人心中的“我”。也就是说,如果所有人都利他,那利他就是“我”——这与所有的人都毫不利人而专门利己的社会没任何两样,而完全一个样:所有的人都利他的社会和所有的人都利己的社会实质上是同一个社会。既如此,与其人人都需要别人来利,还不如让每一个人都自己利自己,因为这样成本要低得多。

以“我”为中心会带来如下三大危险:

一是与他人为敌;

二是天地万物为敌;

三是造成身心相互为敌!

你的是你的,别人的也是你的;你是人别人是奴仆。人都不是傻瓜,谁还会跟你玩下去。你如果依然执迷不悟,仍然以自我为中心,自然会遭到他人的反击。

人定胜天的思想从眼前来看问题不大,但从长远角度来看,显然大有问题。不说别的,到今天为止,人也并没有胜天,台风、海啸、火山、地震、冰冻、干旱等在全球依然十分凶猛。人类每一次小小的胜利,都在一定程度上得到了天地自然的疯狂反击,人在与天地斗争之间并没占到多少便宜。

人一旦狂妄到不知道自己是谁时,他的精神就会发狂,正如希特勒先生一样,肉体就成了精神的奴狗,时间一长,肉体就会与精神脱离、发裂,新的危机便会产生,要么得癌病,要么精神分裂。

总之,以自我为中心带来的负面结果是十分恶劣的,并且是不能谅解的。

几千年来,人类都依然是以自我为中心,虽然有几个大师在介导大我倡导大爱,但到目前为止,效果依然不容乐观。由此观之,人类要想真正快乐幸福自由,几乎是不可能的。因为谁都想用相同的恶习去置换全新的结果,这显然是白日做梦。只要不想放弃小我,就算你再努力,再拼搏,又有什么用呢?又能解决什么问题呢?人类已经奋斗了200万年之久,他到底达成了什么?除了杀更多的人和带来更多的痛苦之外,他什么也没达成。

原因2:愚蠢的原因是过分强调“物”

难道是我们没有知识吗?如今许多大学生在应聘时都能倒出一大堆证书,有许多还读到了博士、博士后。显然,我们有太多的知识,只是这些知识似乎对付不了痛苦或烦恼。上海一在读研究生上吊自杀的遗书中说:“知识真能改变命运吗?为什么我读了这么多书,却始终改变不了我的命运呢……”

这不是个别人的感慨,许多人都有很高的学历,他们的烦恼与痛苦并没因此比没有读书的人减少多少,相反,知识越多越痛苦,这到底是为什么?人类的知识如此之多,按理痛苦只会减少不会多。

知识虽然未能如期改变人类的痛苦,但却改变了城市的状况,改变了农村的面貌,改变了商品的丰富度,改变了空气的质量,改变了大地的环境气候……

我是么说是想表达,我们今天所学的知识主要是唯物的知识,主要是用于创造物质财富和改天换地的,而不是唯心的知识,不是拯救人类的精神需求的知识,不是针对人如何摆脱烦恼的知识。

也就是说,什么知识解决什么问题。今天的知识究竟在强调什么,这有待进一步分析:

一是过分强调物。

也就是马克思讲的物质决定意识。人的一切痛苦只有通过创造物质这个唯一的途经,才能得到彻底解决。我不知马史思在讲这话时是否考虑过欲望的无止境性,以及欲望和能力同时增长的速度是否一致的问题。反正几千年来的客观事实证明,能力永远赶不上欲望,而且是越追越远。

话说回来,其实,最理解马克思的并不是社会主义国家,而是资本主义国家,尤其是美国。在为人类创造物质文明方面,近三百年来,美国的贡献是有目共睹的,其引领全球对物质的追求是谁也无法替代的,中国的物质文明也是近三十年才兴盛的事。

许多人认为自己还是中国人,其实他们错了,他们已不是纯正的中国人。不信,你看,从头顶的海飞丝,到脚度的阿迪达斯,从黑龙江的漠河到海南岛的天涯海角,从吃的麦当劳,到喝的可口可乐,从路易威登的挎包到奔驰宝马,从看的美国好莱坞大片,到读的西方管理,尤其是德鲁克管理、波特战略、科特勒营销、特劳斯定位,以及各种各样的休闲剌激文化,等等,总之,从外内,从物质到精神,我们许多中国人都已是美国化或西方化了。

第三次世界大战早已打响,那就是文化制空战略,美国显然是文化侵略国家,其它弱势国家和后进国家的大脑就是其要占领的领地。

如果中国人继续扩大学英语的广度,继续遗忘自己的文化,继续照搬照抄美国的管理理念、文化理念、政治理念等,学得越像,我想中国就灭亡得越快。这是必然的,只是许多中国人似乎被困在梦幻之中而不能自拔罢了。再这样下去,中国就必然灭亡在我们这几代跟风者手中。

我们都沉浸在物质文明带来的好处之中,如手机、飞机、电脑等,这些东西的确对人们有帮助,但如果只沉湎于丰富的物质感官享受之中,那么时间一长,我们就会在肤浅中退化,在低俗中灭亡,在狭窄中淘汰。

其实,美国文明并不是最理想的文明,它最大的特征是以物为本。正因为以物为本,才使人将钱提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

打个比方:以物为本和以人为本的人同样是看月亮,其态度、看法和结果是大不相同的。中国古人看月亮所持的是欣赏的态度,是情感的寄托,结果是对人更有情,如欧阳修看月亮:

去年元夜时,

花市灯如昼。

月上柳梢头,

人约黄昏后。

今年元夜时,

花与灯依旧。

不见去年人,

泪湿青衫袖。

还有“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