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成功励志读《佛经》学生活
21397200000001

第1章 悟得透——命由己造,福由心生(1)

每一个人都拥有生命,但并非每个人都懂得生命,乃至于珍惜生命。不了解生命的人,生命对他来说,是一种惩罚。这是一件很悲哀的事情,有的人想方设法延长生命,却没有意识到要好好利用已有的生命,就好像一个饥饿的人一直在憧憬明年的丰收,却不理会仓库里已有的粮食,任由它们发霉腐烂。

悟透人生是什么

不了解生命的人,生命对他来说,是一种惩罚。 ——禅语

佛陀在《佛说譬喻经》中,以一段有名的譬喻,向我们开示“人生究竟是什么”,这譬喻是这样的:

在一个寂寞的秋日黄昏,无尽广阔的荒野中,有一位旅人步履蹒跚地赶着路。突然,旅人发现薄暗的野道中散落着一块块白色的东西,定睛一看,原来是人的白骨。

旅人正在疑惑之际,忽然从前方传来惊人的咆哮声,紧接着,一只大老虎向他紧逼而来。看到这只老虎,旅人顿时明白了白骨的来源,他立刻向来时的道路拔腿逃跑。

但旅人显然是迷失了方向,他竟跑到一座断崖绝壁的尽头,跳下去会摔死,不跳会被老虎吃掉,旅人束手无策了。

在千钧一发之际,旅人看到断崖上有一棵松树,并且发现从树枝上垂下一条藤蔓,伸向崖底。于是他便毫不犹豫地抓着藤蔓垂下去,可谓九死一生。这只老虎看到即将人口的食物居然逃跑了,非常愤怒,在崖上狂吼着。

谢天谢地!幸亏有这根藤蔓,才捡回一条命。旅人暂时安心了,但是当他朝脚下看时,不禁“啊”了一声,原来,脚下竟是波涛汹涌的深海,海面上怒浪翻滚,在那波浪间还有三条毒龙,正张开大口等待着他的坠落,旅人全身战栗起来。更恐怖的是,他现在赖以求生的藤蔓的根处,出现了一白、一黑两只老鼠,它们正在交互地啃着藤蔓!旅人拼命地摇动藤蔓,想赶走老鼠,可是老鼠一点也没有要逃开的意思。

在旅人摇动藤蔓时,有液体从上面落下来,这是从树上的蜜蜂巢所滴下的蜂蜜。旅人将蜂蜜舔到嘴里:“多么令人陶醉啊!”他竟然完全忘记自己正处于恐怖的境地,而醉心于蜂蜜的甜美。

譬喻中这愚痴的旅人之相,便是指所有人类的“人生之实相”。那么这段譬喻意味着什么呢?

譬喻中的“旅人”即是指你自己。

无尽而寂寞的荒野是譬喻你无尽寂寞的人生。你从生下来时,就成为这旅人而在走人生之旅了。既是旅人,应知目的地。如今你是以何目的而生活在世界上呢?如若不知,则不能不说你和这愚痴的旅人一样了。

秋天的黄昏是譬喻人生的孤寂感。何故你的人生如同秋天的孤寂?因为你是孤独一人在旅行。虽说有亲属、同事、朋友,但你们并不能互相倾吐心中的一切,你找不到真正彼此理解的心灵之友,即使是夫妇,也未必能互相理解心中之事。人生的孤寂,原因就在于心灵的孤独。难道你未曾有过孤独的感伤吗?

路边的白骨是你人生中经历的亲人、朋友等的死亡。你活到现在,应该看到过很多次死亡,那时你有何想法?有何感触?难道你没有注意到紧逼而来的“无常之虎”吗?

饥饿的老虎所譬喻的即是你自己的死亡。在此世间存在的一切之物都是无常的,所以你无法逃避死亡。死对你是最恐怖的事,所以佛陀以恐怖的老虎作譬喻。现在这无常之虎猛然地向你逼来,但由于你以为这是非常恐怖的事实,所以平时不想去思考它。平生虽然忘记死,逃避死,但死是必然会到来的,逃避的心态并不能解决死的问题。唯有与死正面对决,才能获得解决,才能得到绝对的幸福。因此佛教才提到死的事。作为旅人的你,本能地逃离死亡,生病后到医院治疗,或以药物来跟死亡搏斗,但死亡似乎是不可避免的,我们终将败在死亡手中。

接着旅人攀上崖顶的松树,松树是指金钱、名誉、地位等。这些东西即使再多,在死亡面前也仍是无力的。像那有辉煌成就的秦始皇、汉高祖,在其临终时也不免感到“人生犹如梦中之梦”而寂寞地死去。你现在能握着金钱、名誉、地位等含笑地迎接死亡吗?濒临死亡时,一物也带不走,因此能够笑对死亡是不可能的。

藤蔓所譬喻的是“还不会,还不会,我还不会死”的那种以为还有二三十年寿命可依恃的心态,但即使认为“还有十年、还有二十年可活着”,这些时间也很快就会过去。想想看便知:已过去的十年二十年,也不过是“啊”的一声,便如梦如幻般地消逝了。你以后的十年二十年也同样是“啊”的一声,转眼之间便会过去。不断咬啮着藤蔓的白老鼠和黑老鼠是指白天和晚上。白天的白老鼠和晚上的黑老鼠交替缩短着你的寿命。所谓活了今天一天,便是死了今天一天。即使过年、节日、假日也都一刻不休地在啮着你的生命。因此最后藤蔓必定被啮断,这便是“死”。

蜂蜜是指人的五欲:食欲、财欲、色欲、名誉欲、睡眠欲。一天之中,你不断所想的,一心所求的无非是为了这五欲的满足。然而不断地舔着蜂蜜,不知不觉地坠下去,岂不是太愚痴了吗?

你能确定你不是这个旅人吗?佛陀在此开示你的真实之相亦即此。佛陀同时向你说明解决之道。来吧!莫让死看到你的背后,要从正面跟死对决。唯有解决死,才能真正得到人生的幸福。打开通往幸福之门的人是你自己啊!

众生平等,平等待之

若修功德之人,心即不轻,常行普敬。心常轻人,吾我不断,即自无功。自性虚妄不实,即自无德。为吾我自大,常轻一切故。善知识,念念无间是功,心行平直是德;自修性是功,自修身是德。 ——《坛经》

那些真正修功德的人,十分谦虚,普遍尊敬一切人。如果轻蔑他人,遇事先考虑自己,便没有功。如果自己的本性虚妄不真实,便没有德。这是因为唯我独尊、蔑视一切的缘故。善知识,时时保持正确的心念是功,公平正直的心态是德,自己修心性是功,自己修身行是德。

倘若一个人在待人方面,将别人分为三六九等加以区别地对待,是不会产生“功德”、受人尊重的。

宋代著名的白云守端禅师曾作过一首关于平等待众生的偈,我们不妨参悟一下——

若能转物即如来,春至山花处处开。

自有一双慈悲手,摸得人心一样平。

这首偈中“自有一双慈悲手,摸得人心一样平”是最经典的论述,它很直接地指出,人人都应该以一种平常心去看待和对待世间的众生。释迦牟尼就是这样做的,故而他才得到了众人的尊敬——

有一天,提婆达多生病。很多医生来治病,但不能把他医好。身为他的堂兄弟,释迦牟尼亲自来探望他。

释迦牟尼的一个弟子问他:“您为什么要帮助提婆达多?他屡次害你。甚至要将你杀死!”

释迦牟尼回答说:“对某些人友善,却把其他人当作敌人,这不合乎道理。众生平等,每个人都想幸福快乐,没有人喜欢生病和悲惨。因此我们必须对每一个人都慈悲。”

于是释迦牟尼靠近提婆达多的病床,说:“我如果真正爱始终要害我的堂兄弟提婆达多,像爱我的独生子罗侯罗的话,就让我堂兄弟的病立刻治好。”

提婆达多的病立刻消失,恢复健康。释迦牟尼转头对他的弟子们说:“记住,佛待众生是平等的。”

平等待人,是一种人生之美。德国有句谚语:“高贵的血和普通的血都是一样颜色的。”意思是说,人不应有贵贱之分。

不可否认的是,只要有经济的地方自然就有贫富差距,但是贫富差距只能说明金钱的多少,并不能代表人格的高低。倘若有钱人总是以一种蔑视的眼光去看待那些比不上自己的人,那么这个人的人格也不会高尚。因此,无论有钱也好、无钱也罢,从内心里平等地看待每一个人,这个人才能得到别人的尊敬和大家的肯定。否则这人即便拥有上亿身价,也同样是受人鄙视的。

曾经在某处看到了这么一种现象——

一位老人骑着一辆装满破烂儿的三轮车缓缓地经过报刊亭,此时,一辆“宝马”正准备靠边买报纸。车主见三轮在前边挡路,不耐烦地按了几下喇叭,老人给突如其来的怪叫吓慌了神,急从车上跳了下来,差点摔了一跤。车主继而不耐烦地又大吼:“快点走开!刮坏我的车,你赔得起吗!”

“宝马”车主那口气,很显然是一种居高临下的斥责,是贵族对平民的蔑视和吼叫,是强者对弱者的讥讽和吆喝。然而,大家心中却对这辆“宝马”存在着许多的猜想,怀疑这辆“宝马”是否真正地属于他——没准是家族产业、更没准是某企业的公有财产。即便这辆“宝马”是他靠劳动所得挣的,也不能说明他就比别人高人一等,他又有什么资格去怒吼一个自力更生的老人呢?

很显然“宝马”车主不但没有同情心,更没有一颗君子之心。对待这种人,用一句不好听的话来评论“狗眼看人低”也不为过。要知道,不懂得尊重别人的人就不会得到别人的尊重。人际交往,“平等原则”是前提条件。没有平等待人的观念意识,就不可能与他人建立良好的交往关系。那些不懂得尊重对方的做法,都不会产生良性的交往效果。平等待人,尊重他人,是获得他人信任的起点。

在1940年“百团大战”后的一天,当时担任八路军一二九师师长的刘伯承元帅,听到师机关有的人带着轻蔑的语气将勤杂人员叫做“伙夫”、“马夫”、“卫兵”、“号兵”等,非常生气,就此事专门做出了批示:“我们革命的军队官兵平等,都是革命大家庭的一员。今后,伙夫就叫炊事员,马夫就叫饲养员,挑夫就叫运输员,卫兵就叫警卫员,号兵就叫司号员,卫生兵就叫卫生员,勤务兵就叫公务员,理发师就叫理发员。”从此,八路军中的称谓就照此统一下来了,官兵关系从此也变得更密切了。

或许,我们有时也想“一碗水端平”却常常“端不平”。原因很多——身份、地位、贫富……都会影响到我们待人的态度。若想真正做到“一视同仁”,就需要我们闭上“现实的双眼”,去掉罩在别人身上的“光环”。

“爱人者人恒爱之,敬人者人恒敬之”。这是一个千古不变的道理,也是平等待人、获得友谊最基本的出发点。

生命就在你的一呼一吸间

人命在呼吸间。 ——《四十二章经》

一天,佛陀等弟子们乞食归来时,问他们道:“弟子们!你们每天忙忙碌碌托钵乞食,究竟是为了什么呢?”弟子们双手合十,恭声答道:“佛陀!我们是为了滋养身体,以便长养色身,来求得生命的清净解脱啊。”佛陀用清澈的目光环视着弟子们,沉静地问道:“那么,你们且说说肉体的生命究竟有多长久?”

“佛陀!有情众生的生命平均起来有几十年的长度。”一个弟子充满自信地回答。佛陀摇了摇头:“你并不了解生命的真相。”

另一个弟子见状,充满肃穆地说道:“人类的生命就像花草,春天萌芽发枝,灿烂似锦;冬天枯萎凋零,化为尘土。”佛陀露出了赞许的微笑:“嗯,你能够体察到生命的短暂迅速,但是对佛法的了解,仍然限于表面。”

又听得一个无限悲怆的声音说道:“佛陀!我觉得生命就像蜉蝣虫一样,早晨才出生,晚上就死亡了,充其量只不过一昼夜的时间!”“喔!你对生命朝生暮死的现象能够观察入微,对佛法已有了进入肌肉的认识,但还不够究竟。”

在佛陀的不断否定、启发下,弟子们的灵性被激发起来。又一个弟子说:“佛陀!其实我们的生命跟朝露没有两样,看起来不乏美丽,可只要阳光一照射,一眨眼的工夫它就干涸消逝了。”

佛陀含笑不语。弟子们更加热烈地讨论起生命的长度来。这时,只见一个弟子站起身,语惊四座地说:“佛陀!依弟子看来,人命只在一呼一吸之间。”

语音一出,四座愕然,大家都凝神看着佛陀,期待佛陀的开示。

“嗯,说得好!人生的长度,就是一呼一吸。只有这样认识生命,才是真正体证了生命的精髓。弟子们,你们切不要懈怠放逸,以为生命很长,像露水有一瞬,像蜉蝣有一昼夜,像花草有一季,像凡人有几十年。生命只是一呼一吸!应该把握生命的每一分钟,每一时刻,勤奋不已,勇猛精进!”

古今中外,多少对生命的描述,都不及佛经这般精彩。生命不是用年、月、日来衡量的,生命只在一呼一吸之间,这个简单的动作承载着生命的重量,每吸气一次,你度过的生命就增加一点,每呼气一次,你余下的生命就减少一点,当你无法继续呼吸的时候,生命就结束了。

如果你是用年来计算生命的,那么在一年结束的时候,你会问自己这一年有没有收获;如果你是用日来计算生命的,那么在一天结束的时候,你会问自己这一天有没有枉度;要是用呼吸来计算生命,你便没有时间思索这一次呼吸之后,是否能无愧地进行下一次呼吸。是的,你不能为了思索这个问题而把呼吸停下来,呼吸无法中断,犹如时间之流永不止息。时间,这件你最宝贵的东西,你眼睁睁地看着它一点点地流走,却无计可施。

每一个人都拥有生命,但并非每个人都懂得生命,乃至于珍惜生命。不了解生命的人,生命对他来说,是一种惩罚。这是一件很悲哀的事情,有的人想方设法延长生命,却没有意识到要好好利用已有的生命,就好像一个饥饿的人一直在憧憬明年的丰收,却不理会仓库里已有的粮食,任由它们发霉腐烂。

如果你在乘公车的时候观察一下众人的表情,你会发现很多人皱着眉头,他们想着各自的心事,好像有数不尽的忧愁。这是人的通病,在类似乘车这种无事可做的时间里胡思乱想,想着以前的一些遗憾,想着未来的一些打算……只有小孩子,天真无邪地盯着路边的风景,好奇地问东问西,对他们来说,乘车也是一件快乐的事情。

当有人问到:为什么佛陀的弟子日中一食,过着简单而安静的生活,却如此神采奕奕呢?佛陀回答说:“他们既不追悔过去,也不杞忧未来,他们活在现前,所以他们神采奕奕。愚人因为杞忧着未来又追悔着过去,就像骄阳底下被割断的芦苇一般,枯槁憔悴。”

当人们在进行这一刻呼吸的时候,通常并未真正活在这一刻。人们在忙着这件事情的时候,思绪总是不知不觉地飞到别的事情上,人们在思索虚拟的问题和忧虑,通常来自对未来的想象和揣测之中。所以,虽然人们在呼吸,但是这种呼吸并不沉稳,掺杂着细细碎碎的动荡。

有个小和尚,每天早上负责清扫寺庙院子里的落叶。清晨起床扫落叶实在是一件苦差事,尤其在秋冬之际,每一次起风时,树叶总随风飞舞落下。每天早上都需要花费许多时间才能清扫完树叶,这让小和尚头痛不已。他一直想要找个好办法让自己轻松些。后来有个和尚跟他说:“你在明天打扫之前先用力摇树,把落叶统统摇下来,后天就可以不用扫落叶了。”小和尚觉得这是个好办法,于是隔天他起了个大早,使劲地猛摇树,这样他就可以把今天跟明天的落叶一次扫干净了。一整天小和尚都非常开心。第二天,小和尚到院子一看,他不禁傻眼了:院子里如往日一样落叶满地。老和尚走了过来,对小和尚说:“傻孩子,无论你今天怎么用力,明天的落叶还是会飘下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