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成功励志读《佛经》学生活
21397200000028

第28章 活得安——宁静是美,安定最乐(3)

后来勾践被允许归国,他精心治理国家,吃饭没有肉,穿衣没有丝绸,亲自下地耕种,王后亲手织布,睡觉的地方只铺了薄薄一层柴草。为了提醒自己经受的苦难,他在睡觉的正上方房梁上挂了一枚苦胆,时常尝一尝。

经过二十二年这样艰苦的生活,越国终于恢复并繁荣了起来,人口繁多,财力富足,军队中兵强马壮,而且人人怀着复仇报国的决心。勾践看到雪耻的时候到了,遂率领大军直扑吴国,杀了夫差,总算报了当年亡国之仇。

勾践卧薪尝胆终报国耻的故事再次证明了治国安心。治者安心,心若冰清。记得从书上看过这么一句话:“不可忘,不可念。”用在这里正合适,所谓国仇不可忘,天塌不可惊;家耻不可忘,心应若冰清。

智者安心,心比镜湖。曾经疑惑,曾经迷惘,将心放平,你便是智者。做得到宠辱不惊看庭前花开花落,做得到去留无意看天上云卷云舒,这才是将心放平。一朝不得志便郁郁而终的人,也许是诗人,也许是文学家,也许学富五车,也许家财万贯,但不懂得笑看风云,不懂得安心的人,绝不是智者。智者,是一份潇洒、一份幽默、一份认真、一份玩笑、一份勇敢,五份安心。

有些人因为长期处在顺境甚感欣慰,愉悦之情不时流露脸上。然而,不能光只是高兴,应该想想怎么才能维持好运,保持成功。人生有两出悲剧,一个是踌躇满志,一个是意志消沉。人在顺境的时候容易忘乎所以,失去警惕,往往会栽跟头;人在逆境的时候容易意志消沉,自暴自弃,失去前进动力。人生有高潮就有低谷,有得意就有失意。人贵在以超越之心看待自己一时的成败得失,而不失去信念与信心。

“扬州八怪”之一的郑燮,人们习惯地叫他郑板桥。乾隆元年,郑板桥考中了进士,当了知县。他做县令,刚直不阿、豁达开朗、清正廉洁,对人民的苦难生活抱有同情态度,并且不满意那些残害人民的官僚,终因得罪贪赃枉法的大官员和豪绅而去职。

郑板桥在官场中出淤泥而不染,官职被免回到扬州心静如水,并在心底深深渴望还乡后漫步于一方净土之上,尽情享受充满灵性的大自然,从中感受大自然赋予自己的惬意和安详,体悟生命的真实,生活的乐趣。这种旷达超然、不为物欲所累的人生态度,正是因为他真正悟透了“不患得,斯无失”的人生真谛,所以,他一生生活得无拘无束,清净自在,惬意安乐。

我们必须保持宠辱不惊的心态,在顺境的时候能够正确对待别人的赞誉,在逆境的时候能够冷静看待别人的毁谤,这样才能安然渡过人生的困难境地,也不至于陷入骄兵必败的泥潭。不要身处顺境就张狂得忘了自己是谁,而一旦身处逆境就情绪低落,感觉万念俱灭,这样的话,失败和痛苦肯定会经常伴随自己。一定要摆正自己的位置,知道人生潮起潮落的规律,始终拥有平和的心态,永不丢失自己谦虚谨慎和努力勤奋的本色。

智者安心,心似苍穹。与人争名逐利,不如守拙归园田的恬淡轻松;与人比权量力,不如度人自度的豁达明朗。“水至清则无鱼,人至察则无徒。”只有懂得宽宏,懂得不把世界看得太清楚,懂得笑看得失,淡观荣辱的人,才是智者,才是真正的人生。

人对于生死、得失、荣辱、富贵、贫贱等不要看得过重,要克制、忍耐人性中的弱点,豁达地对待这些问题。

知足常乐,不知足常怨

汝等比丘,若欲脱诸苦恼,当观知足。知足常乐,即是福乐安稳之处。知足之人,虽卧地上,犹为安乐;不知足者,虽居天堂,亦不称意。不知足者,虽富而贫;知足之人,虽贫而富。不知足者,常为五欲所牵。 ——《佛遗教经解》

有一位禁欲苦行的修道者,准备离开他所住的村庄,到无人居住的山中去隐居修行。他只带了一块布当做衣服,就孤身来到山中居住了。

后来,他想到当他洗衣服的时候需要另外一块布来替换,于是他就下山到村庄中,向村民们乞讨一块布当做衣服。村民们都知道他是虔诚的修道者,于是毫不考虑地就给了他一块布。

这位修道者回到山中后发觉,在居住的茅屋里面有一只老鼠,常常会在他专心打坐的时候来咬他那件准备换洗的衣服。他早就发誓一生遵守不杀生的戒律,因此不愿意去伤害那只老鼠。但是他又没有办法赶走那只老鼠,于是他回到村庄中向村民要一只猫来饲养。

得到了一只猫之后,他又想到:“猫吃什么呢?我并不想让猫去吃老鼠,但总不能跟我一样只吃一些水果与野菜吧!”于是他又向村民要了一只奶牛,这样,那只猫就可以靠牛奶充饥了。

但是,在山中居住了一段时间以后,他发觉每天都要花很多的时间来照顾那只奶牛,于是他又回到村庄中找到了一个可怜的流浪汉,带着他来到山中居住,让他照顾奶牛。

流浪汉在山中居住了一段时间之后,他跟修道者抱怨说:“我跟你不一样,我需要一个太太,我要过正常的家庭生活。”修道者一想也有道理,他不能强迫别人一定要跟他一样过着禁欲苦行的生活……

这个故事就这样继续演变下去,你可能也猜到了,到了后来,也许是半年以后,整个村庄都搬到山上去了。

修道者的本意是找一个清静的地方去参悟修行,但他为了自己方便却一次又一次地向村民要这要那;他本是一个禁欲者,但他的欲望却超过了常人。他本向往清静,但村庄搬上山自然是鸡犬相闻,又怎么能够静下心来呢?他为修行所做的种种努力也就这样被荒废掉了。

做任何事情都要掌握个分寸,也就是所谓的“度”。事情做得过了度,往往便会走向反面,好事也就变成了坏事,就会招致不利于自己的结果。贪婪的眼睛如果永远不满足,经久会被黄土封住。

欲望愈强烈愈贪求欲望满足的人,他所感到的痛苦也就更多更深,因为欲望经常附在他身上不断地啃噬他,使他的心灵充满苦恼。

做人不可让贪欲堵塞自己的心智,蒙蔽住自己的眼睛。物欲太强,会让人的灵魂变态,变得永不知足,以致精神上永无宁静,永无快乐。托尔斯泰说:“欲望越小,人生就越幸福。”这句话蕴涵着深邃的人生哲理,它是相对欲望越大人越贪婪、人生越易致祸而言的。古往今来,在难填的欲壑中被葬送的贪婪者,多得不可计数。

南朝梁代人鱼弘,追随萧衍南征北战,功不可没。后来,萧衍当了皇帝(梁武帝),赐给鱼弘15顷田,1座山林,8万棵林木,但鱼弘却郁郁寡欢,终日不露笑脸。鱼弘的妻子深感不安,于是直言相问:“官人,你是不是因为皇帝给你封赏少而不高兴?”

鱼弘沉吟半晌说:“一个君主,论功要平,惩罚要当,这是常理。我随君主转战各地,出生入死,吃他的俸禄应该不止于此。”他的妻子说:“我知道你的功劳不小,但你不应该是那种贪恋财富、追求显达的人,因为这不应该是你的为人之道呀!”这些道理,鱼弘自然听不进去。

鱼弘担任郡守仍嫌官小,他财产不菲仍感不足,仗着自己受到梁武帝的信任,竟公开勒索钱财,并且大言不惭地对人说:“我做郡守,郡中有四尽:水中鱼鳖尽,山中獐鹿尽,田中米谷尽,村里人口尽。人生在世,就是要快活享乐,做郡守不享乐,什么时候享乐?”他让下官到民间敲诈勒索,并让民工到深山里砍来高贵的树木,运来高级的花岗石,在一块风水宝地上建造豪华的郡守府。他的车马服饰,不用一般布匹,而用丝绸锦缎,生活十分奢侈,又荒淫无耻,有侍妾百余人。因为生活糜烂、纵欲过度,没几个年头,他便一命呜呼。因为贪欲太盛,鱼弘害死了自己。

有些人总会有无止境的奢求,得到部分满足的时候还不愿意收手,还希望拥有更多。忘记了适可而止,到最后只能是连自己原来得到的那一份也给丢掉了。贪婪是欲望无止境的一种表现,它让人永不知足。永不知足是一种病态,其病因多是由对权力、地位、金钱之类的贪婪而引发的。这种病态如果继续发展下去,就是贪得无厌,其结局是自我爆炸,自我毁灭。

老子给后人留下了许多至理名言,其中有一句是这样说的:“知足不辱,知止不殆,可以长久。”这句话的意思是显而易见的,即提醒人们,千万不要有贪心和贪欲,这会影响你自在宁静的生活。只有摒弃贪心和贪欲的人,才会生活得坦然,没有干扰,没有麻烦,也没有外来的祸害;只有“知足”和“知止”的人,才能立身长久,而且可以免去生活中的许多忧愁和悲伤,让快乐的心情永远占据自己思维的空间,从而尽享天年的乐趣。

证严法师说:“才华横溢的人,一方面很容易达到目的,很快就获得了世俗的满足;另一方面,因所求没有止境,又永远不容易寻得内在的圆满,才华反而成了自苦的根源。”做人必须要有节制,节制是抵制诱惑的力量,不节制只会是烦恼和痛苦缠绕的人生,甚至会走向灾难。人生有节制,生活就有幸福。

一个人如果因私欲而贪心,将个人欲望无限度地延伸,就必然会碰得头破血流;一个人如果正确地对待人的需要和欲望,正确地处理人的情感、欲望和现实的矛盾,注重对此进行合理调节,就能够感受到最大的快乐。知足是幸福快乐之本。

平淡之中有真味

不是闲人,闲不得;是闲人,非等闲人。——慧律法师

佛学里,把人生分为三重境界——

第一境界为见山是山,见水是水;

第二境界为见山不是山,见水不是水;

第三境界则见山还是山,见水还是水。

领悟平淡也分为三重境界——视平淡为平淡;视平淡不为平淡;视平淡还是平淡。云天天都在,但只有行到了“水穷处”,才能领悟到“云起”之美。

有一位初学禅的青年请教赵州禅师道:“我是刚入门的求道者,诚恳地请求老师给予一些特别的指教。”

赵州道:“你用过早饭没有?”

“谢谢,用过了!”

“那么,去把自己的食器洗干净吧!”

“洗干净了。”

“请将地清扫一下吧!”

初学青年终于非常不满意地说道:“难道除了洗碗扫地之外,老师就没有别的禅法教我吗?”

赵州禅师也不客气地说:“我不知道除了洗碗扫地以外,还有什么禅法!”

对于赵州禅师来说,日常的生活就是禅法,吃饭睡觉都是修禅;对于那位初学者来说,吃饭就是吃饭,睡觉就是睡觉,他领悟不到其中的真味。

平淡的生活也是一种接近真理的方法,也有愉悦,平淡的愉悦。平淡中有妙不可言的滋味。也许你甘于平淡的原因很简单:如果能够平平安安地度过一天,那就是一种福气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