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成功励志爱是最高的算计
21398100000026

第26章 聪明人为什么会在自私追求中使用大爱(4)

二是社会需要。人是社会动物,人只有依靠社会才能生存和发展,社会是多数人的集合,多数人集合中的个体必须顾及他人这个集合才能成立和成长,否则,集合中的每个人都我行我素,只顾自己不管他人死活,这个集合必然崩溃,人为了维护自己赖以生存的社会得以成立和成长,也必须控制自己的一些欲望,约束一些危害别人的行为,倾向于善以保证自己的生存。否则,成为过街老鼠,人人喊打就没法生存了。因此,在从自然人走向社会人的过程中,一种无形和有形的力量促使着人性向善。人是会思维,有智慧的社会动物。人通过生存和发展的实践增加了智慧,明白了控制自己的欲望,能够得到更多的好处和更大的快乐,是吃小亏占大便宜,存心向善,遵守法律和道德的约束是智慧的表现,做一个存心向善的好人是智慧的结果。

三是情感需要。人最大的需求是情感需求,其中尤为可歌可泣的是爱情。爱情究竟为何物?直教人生死相许。情感需求的本质是什么?是人的连接需要,连接的目的又是什么?是拉通生命,是与宇宙大网接轨,是实现大我。因此,这种主观为了自己的情感需要,在客观说却体现了为他人的大爱精神。

以上三点是人性向善的本质潜能,也是人性教育和修养的出发点。所谓人性教育是指:把自然人性中善的一面尽可能多的挖掘出来,以指导人生;把恶的一面用理性将其控制到最小限度,以不危害社会为目的。

人性中伦理行为的目的、手段和原动力

伦理行为极为复杂,我们可以把它的构成分为三个层次,即伦理行为手段、伦理行为目的、伦理行为原动力。

手段是为目的服务的,目的是由原动力推动的。例如:张三去打工,目的是赚钱,赚钱的目的是养家糊口,养家糊口是由生存的欲望也就是物欲所推动的。这里打工是手段,养家糊口是目的,生存的欲望是原动力。

伦理行为目的和手段:

伦理行为目的也就是道德目的,说到底也就是利己、害己、利他、害他四种;伦理行为手段也是这四种。伦理行为的原动力,也就是产生利害自己和他人的最根本的、非目的性的原因,说到底,它来源于人性,来原于人的基本欲望,这是弗洛依德的一个极其重要的发现。

把目的与手段区别开来是了解和把握人性的关键。人类伦理行为类型按目的与手段的不同组合可以分为:完全利己、为他利己、利已以害已、损人利已、为已利他、完全利他、利他害已、害已利他、害他利已、自我牺牲、完全害已等十六种类型。从人性的基本特征和行为原动刀规律出发可以推导出:为他利己和损人利己是绝大多数人经常的,恒久的行为。即好人以为他利已为常态;坏人以损人利已为常态。其它行为类型都是偶然的、不经常的、少数的。这就是伦理行为相对数量规律。

我们就拿张三打工来解析这一伦理行为,张三替他人打工,目的是赚钱养家糊口,打工是手段,这个手段却替他人增加了财富也有利于他人。这就是目的利己,手段利他,己他两利的行为。在伦理行为中称之为为己利他行为。社会上绝大多数人的行为是为己利他行为,工人打工,农民种地,教师教书等等,他们的目的都是受生存欲望的躯驶,为了达到养家糊口的目的,采用的打工、种田和教书手段却有利于他人。再拿盗贼的偷盗行为进行分析:偷盗的目的,他因偷盗得手而获得了财富。但对偷盗者来说是利己的,这种偷盗手段却是害人的,因为他损害了被盗者的利益,我们称之为损人利己行为。

那些恒久、经常损人利己者,比如以偷盗、贪污、诈骗、抢劫等损人利己手段为生的人,便是坏人、小人。他们的一生也会作些为己利他的事,比如也在做工、种田、经商,但和其坏事相比要少。他们也有一些爱人之心,比如爱他们的父母妻儿,否则就不能称之为人了。

一般人的经常、恒久的活动都是为已利他的,如农民种田、工人做工、商人经商、教师教书等等。他们的目的都是为了自己的生存和发展干着有利于他人的事。他们偶尔也会作些无私利他的事,比如扶困济贫、见义勇为等等,这些好事作多了就是好人,经常作虽不至恒久但也接近恒久,就是大好人或者圣人。在他的一生中不可能不干一件坏事,连品德极为高尚的老托尔斯泰为了给女儿办嫁妆还欺骗过买马者,否则就不能成其为人。

圣人也是人,坏蛋也是人,都具有人的共性,只是结构不同而已。不论是好人、坏人,好人好至高尚无比,坏人坏至龌龊绝伦,其行为必定是恒久为已利人和损人利已;偶尔无私利他、单纯利己、纯粹害人、纯粹害己。好人恒久为己利人,坏人恒久损人利己。这就是人性类型相对数量规律进一步论证。

伦理行为的原动力:

每个人都具有引发利己目的的自爱心(求生欲与自尊心)和害己目的的自恨心(内疚感、罪恶感和自卑心)和引发利他目的的爱人之心(同情心与报恩心)以及害人目的的恨人之心(嫉妒与复仇心)。这些情感都是推动人的行为的动因,但人的行为基本和恒久的动因是自爱心,其它如自恨心、爱人之心、恨人之心都是次要的偶尔的,这就是伦理行为的原动力规律。是普遍的、必然的、不变的因而是人性的本体。

每个人都具有的自爱心、自恨心、爱他心、恨他心以及由此而衍生出的一系列情感,是所有人都具有的基本人性,而这些人性的产生都是基于求生存求发展的本能。从人性角度探求,恒久的是自爱心,即趋利避害,趋乐避苦是推动人的行为基本的恒久的原动力。而由自恨心、爱他心、恨他心来推动人的行为,是偶然的、暂时的。这就是伦理行为原动力规律。

总之,我们知道人性中那些是不可改变的,我们就应该不去要求人们改变那些不可改变的人性,在制定良好的道德规范引导人们行为时,就会以恒久的、正常的为己利他作为主导。否则就会在人性规律面前碰得头破血流,成为伪君子。

4、自私进化的目的是为了完善“小我”

人的一切努力都在为“我的卓越”而转

这世界上还真没有无缘无故的东西,自私也是如此,一切自私都是有目的的,都是为了进化自我,为了扩大自我,为了实现自我。

人性为了自己转,有一个总目的——进化自我。进化的内容有物质、情感和精神三个方面。当然,为了这三个目的,我们还得进化我们的知识、能力、智力,还得进化我们的道德、品质,还得在人际关系上有所进化。每个人终其一生都在为这些内容忙过不停。关于这个问题,我的朋友欧阳君山对此有深入研究,他说:

什么学问解决人的终极追求与意义?首先排除自然科学的角度,自然科学本质上是解决“物是什么”的,它不回答“人为什么”的问题。其次也排除社会科学的泛泛而论,而着重在终极关怀上探讨:人活着是为了什么?人生的意义何在?有诗为证:“不畏浮云遮万里,只缘身在最高层。”惟有在终极关怀的高度上探讨,我们才可能抓住本质的问题,进而突出重围,豁然开朗。

人活着是为了什么呢?

先看一个事实。在现实生活中,哪一个字的使用频率最高呢?纽约电话公司曾就此一问题在电话对话中进行过一次详细调查,结果发现是“我”——“我”在500个电话对话中被使用达3950次之多。不知道英文的“我”——“I”——有没有什么来历,但“I”就这么简单的一竖,最容易书写,是不是也因为“I”——“我”——的使用频率最高?

人作圆运动的圆心就是“我”,即是说,人的一切都是围绕着“我”而转。“经济学之父”亚当·斯密早已经旗帜鲜明地指出这一点:毫无疑问,每个人生来首先和主要关心自己。说句实在话,“我”不关心“我”,还关心谁?!谁还关心?!

两千多年前,太史公说过一句非常漂亮的话:天下熙熙,皆为利来;天下攘攘,皆为利往。可以肯定,司马迁一定也是在某一个高处俯瞰尘世而舌灿此花的。但这句话还不够彻底,还有点“犹抱琵琶半遮面”,如果赤裸裸地说,那就是:天下熙熙,皆为“我”来;天下攘攘,皆为“我”往。

当久日不见的朋友相遇时,我们常常会问候说:最近忙什么呢?对方往往会回答说:哎,瞎忙!你呢?我们也往往回答说:哎,也是瞎忙。这绝对是客套话,在这个世界上,可能会有不成功的忙,但绝对没有谁会瞎忙,都是在为“我”忙。笔者给一位老同学打电话,原本是想问一下近况,顺便聊聊,没想到他劈头就问:“哦,有什么事吗?”你看看,有谁会瞎忙呢?!

人的一切——从大的方面的信仰、理想、追求、目标等,到中的方面的学习、工作、社交、爱情等,到小的方面的吃饭、穿衣、睡觉、休闲等,以至于日常生活和工作中的每一句言语和每一个举止,都是围绕着“我”而转的,绝对没有无缘无故的瞎忙。“我”就像是一个黑洞,吞噬着人的一切,任何东西都逃不了。

人是围绕着“我”而转的,这一点实际上不证自明,就像几何学上的公设或公理,甚至比几何学上的任何公理都更加具有自明性:想一想吧,如果没有“我”,那“我”是什么?根本就不可设想,一下子也不行!如果说这个世界上真的有什么不证自明的东西的话,不是别的,那就是“我”,也只能是“我”——别的东西都可以由“我”来怀疑,甚至“故意”加以怀疑。

如果的确需要一个证明,不妨用反证法来证明一下:假设存在一个毫不利己而专门利人的人,那他利谁呢?这是他每时每刻都不得不思考的问题,若他对对方有一个选择的话,那他凭什么标准来对对方作出判定呢?能定一个标准的人必须有“我”,只能是“我”,而这与他的无“我”矛盾。

于是乎,这一位毫不利己而专门利人的人没别的法子,他只能不管对方是什么人,逢人便利,那他能利多久呢?一个人的资源总是有限的,坐吃山也空,他还能在这个世界上生存吗?偌大的“盖娅”——古希腊人对地球的爱称——这么富有天下,江上之清风,山间之明月,地下之黑金,而今尚无法自保,况于人乎!

或许,在人类进化中的某一个阶段,由于某种神秘原因,的确存在这样一批毫不利己而专门利人的人,但由于逢人便利山也空,最后,这样一批人都因为殚精竭虑而死翘翘了。不客气地说,这样的一批人被生存竞争无情地淘汰了。

也存在另一种可能,这就是所有的人都是毫不利己而专门利人的,而不只是某一个人或某一批人毫不利己而专门利人。如果是这样,那所谓的毫不利己而专门利人就是人心中的“我”。也就是说,如果所有人都利他,那利他就是“我”——这与所有的人都毫不利人而专门利己的社会没任何两样,而完全一个样:所有的人都利他的社会和所有的人都利己的社会实质上是同一个社会。既如此,与其人人都需要别人来利,还不如让每一个人都自己利自己,因为这样成本要低得多。

《镜花缘》中讲的“君子国”的故事十分有趣。君子国真的是个个君子,人人以吃亏让利为乐。《镜花缘》第11回就讲了一名在衙门当差的小兵买东西的情形:

小兵手里拿着货物对卖货人说:“老兄如此高货,却讨恁般低价,教小弟买去,如何能安!务求将价加增,方好遵教。若再过谦,那是有意不肯赏光交易了。”那卖货人也风度翩翩,连忙答道:“既承照顾,敢不仰体!但适才妄讨大价,已觉厚颜,不意老兄反说货高价贱,岂不更教小弟惭愧?况敝货并非‘言无二价’,其中颇有虚头。俗云‘漫天要价,就地还钱’。老兄不但不减,反要增加,如此克己,只好请到别家交易,小弟实难遵命。”只听那小兵又说:“老兄以高货讨贱价,反说小弟克己,岂不失了‘忠恕之道’?事总要彼此无欺,方为公允。试问哪个腹中无算盘,小弟又安能受人之愚哩。”就这样谦来谦往,谁也不让,那小兵最后赌起气来,照数讨价,拿了一半货物要走,卖货人哪里肯依,一口咬定“价多货小”,把人拦住。最后,路旁走过两个老翁,经过好一阵折腾,要那小兵拿了八折货物走了。

顺便说一下,关于“我”性自私,有人找到了所谓基因上的根据。基因是生命最基本的单元,基因的自私决定了人的自私,人的自私来自于基因的自私。

人都围绕自私做圆周运动。人或许可以不作严格的圆运动,但必定得守定一个什么东西,这样人才能自转起来,否则就出问题。出租车司机什么时候最容易出乱子呢?答案是没有乘客的时候!有乘客的时候,司机一心一意往目的地驾驶,敬得很,安全得很;没乘客的时候,司机不知道往哪里驾驶,心气无守,说不定在哪一瞬间就出了乱子。我们之所以强调人得有理想有志向有追求,实质上也就是为人在社会上的运动设定一个圆心。

自利可怕吗?一点儿也不可怕,恰恰相反,人性自利是社会之幸,因为人性自利,那我们就可以把握住人,进而驾驭住人,而这不正是社会秩序的基础吗?设若一个人高深莫测,神龙见首不见尾,根本把握不了他的运动轨迹,更看不到他什么圆心,那才是真正的麻烦事。

5、自私进化的内容包括物质、情感和精神

一生都在追求生存和发展的物质超越

人潮涌涌,行色匆匆,世界上60多亿人口,每天都忙忙碌碌,究竟在忙些什么?几乎都在做物质增加的追求。

他们在追求更多的财富,更多的朋友,更多的房子,更好的车子,甚至更多的女人,更多的享受等等。这种追求自然每天要出门,要到外面去追求,我们称之为外求人生。人在外求的过程中,内在的欲望并没得到抑制,因为,他们总认为得到的还不会是最好的,只有下一个可能是最好的。

外求之道无止境,人们总是不断地追求,只要认为是好的,就要再向前追寻,对凡夫而言,这是一件很正常的事。可是广厦千间,人只能夜眠八尺,良田万顷,人亦只能日食一升。太多的欲念,不过是别人眼里的风景,与已无关,求来求去,终会归于一掊黄土。正所谓:

终日奔波只为饥,方才一饱便思衣;

衣食两般皆具足,又想娇容美貌妻;

娶得美妻生下子,恨无田园少根基;

买得田园多广阔,出入无船少马骑;

槽头拴了骡和马,叹无官职被人欺;

县丞主薄还闲小,又要朝中挂紫衣;

做了皇帝求仙术,更想登天跨鹤飞;

若要世人人心足,除是南柯一梦西。

所有的物质追求真能够解决我们内心的比较性痛苦吗?显然不能!许多人依然没有发现——再多的物质财富也平定不了我们高速膨胀的欲望,我们的能力永远赶不上我们的欲望,这是所有悲剧的根源。

佛经里有一句话:提起云遮天,放下是红莲。人的爱欲犹如遮天的乌云,而放下之后,便如清净的红莲。老子说:“五色令人目盲,五音令人耳聋,五味令人口爽,驰骋攻猎令人心发狂,难得之货令人行妨。”的确,人类的文明越进步,各种各样的诱惑,就越是争奇斗艳,花样百出。一个人如若沉迷于外求,最后必然弄得目盲、耳聋、口爽、心发狂的地步。因为物质的享受,只能给人感官上的刺激,而感官的刺激,是越演越烈,终至狂乱而不能自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