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胸怀大志而又在事业上屡遭挫折、失败的朋友,最需要的是你对其强烈的事业心的充分理解、支持。对于他们,理解应多于抚慰,鼓励应多于同情,须知怜悯是变相的侮辱,敬慕才是志同道合的表现。你不必劝慰对方忘掉忧愁、痛苦,更休想说服对方随波逐流,放弃他的理想、追求。最好的安慰,是帮助对方总结经验教训,分析面临的诸多有利和不利的条件,克服灰心丧气的情绪,树立必胜的信念,并共同探讨到达事业顶峰的光明之路。这就要求你对他所从事的事业有一定的了解,称得上是名副其实的知音。
中华民族是勤劳、勇敢又善良、重情义的民族。在我们民族的语言中就有如“比上不足,比下有余”、“谋事在人,成事在天”、“塞翁失马,焉知非福”、“大难不死,必有后福”、 “失败是成功之母”等一大批专用于安慰、鼓励不幸者的谚语、格言和典故,在民间流传千百年,至今仍然经常被用来安慰不幸者。只要你多加积累,满怀真诚,当朋友身遭不幸时适当表达,将关切送给你的朋友,你的朋友一定感触良多,你们的友情将更加清纯。
有一句话常用来形容人事沧桑,我们拿它来解释朋友之间的相处之道,也颇合宜——“眼看他起高楼,眼看他楼塌了”,但不管他楼起、楼塌,是真朋友就长伴左右,绝不因对方的穷富而改变人情的冷暖。换言之,别人起高楼,你要有为他祝福、欣赏他能力的胸襟;当他时运不济时,你可别幸灾乐祸,而要以实际的行动安慰鼓励对方。
如果说,你能将关心、体贴的心意建立在这种牢固的基础上,你对别人的关心和体贴才是真心诚意的,别人也才会以真心来回报你。古语不是有“路遥知马力,日久见人心”的话吗,只有真情才能历久弥新,使友谊的芬芳愈陈愈香。如果你始终以同样的一颗赤子之心与人相处,还怕没有朋友吗?
15、无聊的话,请幽默一点说
幽默能使你轻松对待挫折和失败,从而使得自己和众人沟通顺利、和谐。
某公司里的一位新上任的部门经理,他每天总想的问题是:“部门内的人是否真正喜欢我?”一次,他从外面走进办公室,发现手下的职员们正聚在一起唱歌,可是一见到他,就立即匆匆忙忙奔向各自的办公桌。他没有大发脾气,也没有表示任何的不满意,只是说了一句:“看来你们唱歌的水平并不那么高。”没想到这句话却产生了很好的效果。原来,这个经理过去总是板着面孔训人,批评别人总是“不许偷懒”、“工作时间不准娱乐”之类的话。这次他小幽默了一下,使别人了解他原来也有不为人知的说笑一面,同时他也了解到,只要自己能和众人一起欢笑,只要自己能把大家所需要的东西奉献出来,那么也一定能得到自己所需要的东西,就能与大家建立良好的工作关系。
现在,人们对幽默的评价越来越高,就连企业家们,也知道利用幽默的力量来改变他们原有的形象,改善公众对他们公司的看法。根据一个材料上说,美国300多家大公司的领导参加过一次有关幽默的调查。
调查结果表明,90%以上的领导者认为幽默感在一定程度上能决定事业的成功。例如,克雷福特公司的总裁认为对于主管领导来说,幽默感是十分重要的,“它能表示领导者们具有活泼的、富于柔情的心理。这样的人不会把自己看得太重,也不会把别人看得太轻,能够做出比较合理正确的决策。”
还有一家公司的总裁从创造和谐愉快的人际关系的角度来看待幽默说:“应当承认,幽默是基本的原则之一,如果你能做出使自己和别人都感到快活的事情,那么你就可能是一位好领导,或是一位好部下。”
在国外,幽默家奥尔本创办了幽默服务,他发现最近10年以来,他的客户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前来光顾的工商业客户越来越多,改变了以前那种客户以娱乐界和教育界为主的现象。而美国佛罗里达州一家大公司的业务主管将幽默列为职员必须具备的条件之一,尤其是那些直接接待客户的职员,更加需要幽默的力量。他建议在人事选择与安排方面要挑选那些具有幽默感的人。
可见,现在有越来越多的企业界人士关注自己在众人眼中的形象。他们懂得,自己笑一笑,并争取让别人和自己一起笑。对这样的机会不能轻易放过,如果我们不懂得利用这些发挥幽默的机会,那肯定会失败。
□ □ □ □
幽默需要天赋,但后天的锻炼也可以让我们习得幽默感,那么在学习之前,需要对幽默的技巧做一些总结归纳。
第一招:巧作类比式。
在回答有些人的提问时,通常正面的回答极易落入俗套,难以满足提问者的口味,聪明的回答者会漫不经心地似答非答,引对方入圈套,接着使出巧作类比的幽默招数,占据主动,最后让对方折服。
一次,作家刘绍棠到某大学讲演时,对于学生提出的各种问题,他都作了坦率的解答。这时,一位女学生递上一张纸条,上面写道:“既然文学要真实地反映社会生活,那你为什么总唱赞歌,不唱悲歌呢?难道社会没有阴暗面吗?”读完这一尖锐问题,刘绍棠想了一下,便问那位女生:“你喜欢照相吗?”见女生直点头,刘绍棠反问道:“你脸上有光滑漂亮的时候,也有长疮疤不干净的时候,那你为什么不在脸上长疮疤的时候去照相呢?”这一问,引得周围的人都情不自禁地笑了。
对于女学生提出的颇有难度的问题,刘绍棠不是急于作答,而是提出一个对方感兴趣的问题,再进行反问,把文学作品的表达与年轻人的照相巧作类比,在言简意明和风趣诙谐中,把自己的观点寓于类比之中,让人豁然开朗,印象深刻。
第二招:因势利导式
在一些争论场合里,应该时刻注意周围群众的情绪,尽量调动群众来支持自己的观点,巧妙地使出“因势利导,诱敌深入”的招数,寻找出一个突破口,借助群众的力量,给对手精神重压,使之无回击之力。
英国大文豪萧伯纳的剧本《武器与人》首次公演即获得巨大成功。观众们要求萧伯纳上台接受群众的祝贺。当他走上舞台,准备向观众致意时,突然有人对他大声喊叫:“萧伯纳,你的剧本糟透了,谁要看?收回去,停演吧!”观众们大都以为萧伯纳肯定会气得发抖。哪知道,萧伯纳非但不生气,还笑容满面地向那个人深深地鞠了一躬,很有礼貌地说:“我的朋友,你说得很好,我完全同意你的意见。”说着,他转向台下的观众说:“遗憾的是,你我两人反对这么多观众能起到什么作用呢?你我能禁止这个剧本演出吗?”萧伯纳话音刚落,全场就响起了一阵快乐的笑声,紧接着是观众对萧伯纳暴风骤雨般的掌声。那个挑衅者只好灰溜溜地出了剧场。
面对挑衅者的污蔑,萧伯纳要是一味退让,未免有失面子,若与之争辩,非但无济于事,还会在观众心中留下孤芳自赏、自命不凡的坏印象。萧伯纳此时充分展示了其应变才能,巧用因势利导的招数,凭借观众对他的信任与支持,给予他的掌声和喝彩,把挑衅者推向群众的对立面,使其孤立无援,狼狈而逃。
第三招:充愣装傻式。
充愣装傻是答非所问的一种,即回答别人问题时,利用语言的歧义性和模糊性,故意错解对方的说话,问东答西。这种说话方式在回答对方的问题时,往往都会出奇制胜,产生特别的幽默感。
美国前总统威尔逊在担任新泽西州州长时,曾接到华盛顿的电话,被告知他的朋友,代表新泽西的那位议员去世了。威尔逊深为震动,立即取消了自己当天的一切活动。几分钟后,他接到了新泽西州一位政治家的电话:“州长,”那人支支吾吾地说,“我希望代替那位议员的位置。”“好吧,”威尔逊慢吞吞地说,“要是殡仪馆同意,我本人完全赞同。”
很明显,那位政治家想要代替的“位置”是政治地位。威尔逊是不可能不知道的,他故意充愣装傻,把打电话的政治家所要代替的“位置”,利用语言的歧义说成是“死人躺下的地方”,既让那位谋权者啼笑皆非,也给予他有力的嘲弄。
再举一例。某人拿了一份诗稿到报社要求发表,编辑看后说:“这首诗是你写的吗?”那人大言不惭地说:“是的,每一句都是我写的。”编辑装作很认真地说:“泰戈尔先生,看到您我真高兴,还以为您已经死了很多年啦。”
面对这位抄袭泰戈尔的诗作且厚颜无耻者,若编辑直接指出:“你这首诗是抄袭泰戈尔的,我们不能发表。”那会显得很平淡。这位编辑对抄袭者所言看似疯话,实则颇具幽默意味,对抄袭者从精神与人格上都进行了辛辣挖苦,还体现了编辑本人极深的文化涵养。
第四招:曲线进攻式。
有时与有权有势的人,比如老板或上司等人说话时,需要懂得一点转弯的艺术。要是只会巷里赶猪,直来直去,结果很可能是既得不到赏识,有时候还吃不了兜着走。我们介绍的“曲线进攻式”是对付这种情形的最好招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