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成功励志山人自有妙计
21437900000021

第21章 不确走策略的确走(2)

第一阶段:普通人的思维:如果在哪个地方有了烟火,有了动静,就肯定是有兵把守着,要是魏军再往那里走,就有危险,等于撞在枪口上了这就是辩证法所讲的第一阶段肯定。

第二阶段:懂兵法,善思考的人可不这样想,他想的是,那是诸葛亮的蜀军故意弄出来的动静,为的是阻止魏军向那个方向撤退。而其实,很可能那里根本没有兵马辩证法所讲的第二阶段一一否定。

第三阶段:预计到曹操是个既懂兵法又多猜疑的人,他最有可能产生第二段的那种想法,所以平常人认为不能走的地方他反而会走,因此,这种疑阵反而会让曹操坚定走华容小道的决心这是辩证法的第三阶段否定之否定。

聪明人与聪明人的斗智斗谋往往在这样的地方,他已经想了他人所想,他最后的想法是建筑在他人想法的基础上的。这就像那个智力测验:谁的头上戴上一顶黑帽子?有4个人,甲、乙、丙、丁,他们的头上各戴了一顶帽子。主持者说,在你们中间有一个人戴着黑帽子,你确定一下自己头上戴着什么帽子?

甲看到了乙、丙、丁3人都戴着白帽子,他开始不敢吭声,因为他看不到自己头上戴着什么颜色的帽子。于是他猜别人的心思一假如乙不知道自己头上戴什么帽子,但他看到了甲头上戴着黑帽子这是假设,那么,惟一的一顶黑帽让甲戴了,他自己肯定猜中自己头上戴的是白帽子。当然,丙与丁也会作如此思维。但是为什么他们3人都不吭声呢?不吭声表示他们并没有看到黑帽子,而是看到了白帽子,于是怀疑自己头上是一顶黑帽。既然如此,他们不吭声甲就敢于吭声了,我头上也戴着一顶白帽子!甲的肯定是建筑在乙、丙、丁三人思维基础上的,因此他是最聪明的人。

广东省公安局有一位张学军,他根据自己的实践,写了一本书,叫做《公安局长的智算》,那里面,就讲了一个利用三段论的推算进行破案的故事。

在那个中国人还十分困难的年代,有三户人家被偷去了衣物,经过摸底排队,最后把怀疑定在甲与乙两个小学教师的头上。后的破案完全不出张学军所料,把乙抓住了,三位失主领回了他们的衣物。张学军是如何思考的呢?

这个案子之所以破得成功,除了依靠群众大力支持之外,主要是对作案人的心理状态的准确分析和对逻辑推理的正确运用。我是怎样分析推理的呢?

首先,我分析了某乙作案的动机。我向自己提出的第一个问题是:假如是小学教师偷衣服,他是想去卖呢,还是想自己穿呢?一般地说,小学教师有固定的工资收入,在农村虽谈不上富裕,但也不算太穷,如果没有特殊的困难如天灾人祸等情况,还不至于落到偷衣服去卖的地步。由此可见,偷去自己穿的可能性很大。然后,我以这个一般答案为前提,用了一个三段论推理法,推出的结论是:某乙偷衣服很可能是用来自己穿的。这个结论告诉我,要找赃物,不必到橡胶林中大海捞针,某乙会自己穿出来的,只要注意发现就行了。

其次,我推断了某乙第一次穿偷来衣服的时间。我向自己提出的第二个问题是:某乙要穿偷来的衣服,必然要选择不为人们注意的时机。这应该是个什么样的时机呢?根据一般的生活常识,人们习惯在节日期间脱下旧衣,换上新装。因此,在节日期间突然穿上较好较新的衣服,是不容易引起人们怀疑的。然后,我以这个一般常识作为大前提,把某乙要穿偷来的新衣服为小前提,就推断出某乙第一次穿偷来新衣的时间是在节日期间。只要把住节日这个关,案子就好破了。我掐指计算,最近的节日就是五一国际劳动节了。所以,我判断某乙会在5月1日把偷来的新衣服穿出来。假说他5月1日没有穿出来,也会在6月日穿出来。因为他是小学教师,在六一国际儿童节,穿上新衣服和小朋友一起欢庆节日,也是不会引起怀疑的。所以,我对两个月破案是充满信心的。因为这是建立在调查、研究和科学分析推理基础之上的,绝不是信口开河地乱说。然而,事实和推理毕竟是有区别的,某乙第一次穿出偷来的新衣服的时间,既不是5月1日,也不是6月1日,而是5月18日。

为什么有这样一个时间差呢?这个谜是破案以后通过审讯才解开的。原来,某乙本来是打算在5月1日把偷来的衣服穿出来的,但是他觉得校长和有的老师好像很注意他,有点害怕,加上离案发时间才一个月,时间太近,风声未过,容易暴露。就想了一个以假乱真的花招:5月1日那天,他特地到附近的通什镇买了一条与赃物之一同样颜色的棉布长西裤,企图以假乱真,蒙混过关。既然五一已过,他就准备到六一才穿出来。但是,因为他是为穿而偷,是在一种赶时髦的虚荣心支配下作案的,他就时刻受着穿新衣服赶时髦欲望的强烈冲动而不能自已。所以,他等不到6月1日,就迫不及待地把偷来的的确良长西裤,堂而皇之地穿出来了。他一穿出来,就被望眼欲穿的校长和教师们认出来了。有位教师半开玩笑地说:这条裤子真漂亮啊!顺手从裤脚上扯下一根线头,拿出打火机一烧,吱的一声卷成一团了:这是的确良的,好料子!某乙做贼心虚,当晚就采取应变措施,把这条的确良长裤用塑料纸包好,塞进床下面的一个老鼠洞里。第二天把从通什买回的那条同样颜色的棉布长裤穿出来,煞有介事地对校长和老师说:你们的眼睛都不行,我这条裤子是棉布的,你们偏偏说成是的确良,的!还是那位多事的老师,又从他的裤脚上扯下一根线头,放到打火机一烧,很快就烧成灰:你真是变戏法,今天穿的是棉布长裤,昨天穿的是的确良长裤,颜色虽然一样的,但料子大不相同,你骗得了谁呢?某乙的脸色一下子变成刷白,有气无力地瘫倒在椅子上。

这个故事发生的年代,是的确良刚刚问世的时代,而今天,事情又走过了一个否定,的确良不似钱了,老棉布反而位起钱来。所以,叫今天富有的家庭和孩子们来理解某个人偷一条裤子还想穿出来显摆是不容易的。

当然这是闲话,且打住!我们这里要说的是:这个当时在海南岛一个地方当公安局长的张学军,是个很会动脑筋的人,他动脑筋的特点就是运用三段论。在这里虽然没写出如何用三段论来推导的,也已经看出他解决了两个疑难问题:小偷偷衣服是用来卖的还是自己穿的?他运可能什么时候会穿出来?第一个问题他完全猜对了,第二个问题有一些偏差,基本上也是对的。

张学军和某乙,就是一个警察与小偷的博弈组合,张学军猜中了小偷的心理,用了一招守株待兔之法,找到了赃物,也就抓到了小偷。如果他不是使用智算,而是满处找赃物,这个案子破起来就不一定如此顺利了。

这中间的关键问题是诸葛亮要猜中曹操的心思,警察要猜中小偷的心思,然后在对手心思的基础之上,用我们高一招的办法去破解它。在这里我们也能看出,小偷也不是一个傻子,他也在观察与研究问题,他看到了校长和教师们怀疑的目光,他有些心虚,于是做了几次自以为聪明的手脚,如到街上买了一条同样3色的裤子,一时看出别人的怀疑,便替换下来,还自我表演一番,当然这种拙劣的表演反而是自我暴露的契机。张学军估计所以有误差,就是这个原因造成的。

从这个例子中我们可以看出,博弈的双方都不是静止的,都在积极地互动着,想方设法地对付自己的对手,因此我们必须在动态中考察这种博弈,这才更加有所胜算。

三段论的思维方式,还可以从另一个角度去解释它:第一阶段:我的初始判断和行动方案。第二阶段:我猜测对手是在如何判断我的,他可能会采取什么样的行动。

第三阶段:根据对手的思路和可能的行动方略,修改我自己的行为策略。

只有经过了这样一个反复,最后确定的行动方案才是优化了的方法。

我们可以再把三段论的思维浓缩成一个问题来理解。无论你是先从自己的想法开始,再猜度对手的想法,还是最后根据对手的想法修改自己的设想,这里面最关键的一点,就是要猜度准你对手是如何想问题和如何出牌的,把这一点测准了,胜利就有了相当的把握。

估猜博弈局中大的形势,估猜具体进行时中的小局势,估猜对手的脾气、性格、心理,然后进行综合的分析判断,得出己的行动方针,这一切的活动我们都可以说是一种揣摩,揣摩得对则自己的行为就对,揣摩错则自己的行为失策,我们一切行动的正确与否都建立在对手会出什么样的牌这种猜度上。这是决战决胜的前提,无论是军事家、企业家、政治家,还是其他的什么家,无不如此。

揣情之一例:《林则徐禁烟》

1839年3月,林则徐奉命到广州禁烟,许多外国的鸦片贩子和中国走私商人,都不把林则徐放在眼里,他们认为仍像前几次一样,雷声大,雨点小,不过是又一次走走过场罢了。

林则徐到达广州之初,也的确不太张扬。因为他明白,外国的鸦片走私者,与中国的鸦片贩子,连同地方衙门、水师将台等,构成了一张严密的贩毒网。要撕毁这张网,绝非易事。于是林则徐把钦差大臣的行辕设在越华书院。然后以钦差大臣的名义召集广州越华、粤秀、羊城书院的肄业生数百人,声言要亲自出题考试,检查他们近来的学习成绩。实际上,林则徐是在试卷内夹了纸条,命所有参加考试的学生就个人知道的有关鸦片问题都写出来。如走私鸦片者的名字、地址,贩运鸦片的时间、途径、数量及手段等,还有什么建设性的意见以及知道何人有行贿、受贿情形,既激发了学生的爱国热情,又使林则徐掌握了许多重要的情况。

经过这样一次暗中调查,林则徐一面与两广总督邓廷祯、广东水师提督关天培等,严拿中国的贩卖、走私鸦片者,另一面布置组织力量,通令严密监视英、美等国的大鸦片贩子。林则徐放出话去,若鸦片一日未绝,本大臣一日不回,誓与此事相始终,断无中止之理。许多外国鸦片商人看到形势不妙,企图溜之大吉,结果被林则徐派出的清兵及当地百姓截获。英、美鸦片商一看动了真格的,只好交出二百三十七万多斤鸦片。林则徐又亲自指挥,于1839年6月3日在广州虎门海滩烧毁了收缴的全部鸦片。

林则徐如果对这张贩毒网认识不足,一开始就十分张扬,那么万一走漏了风声,这些中外的鸦片商人,不是把鸦片转移了,就是自己逃得干干净净,等林则徐一走,他们再卷土重来。他一开始暗中进行,不打草惊蛇的行动,就基于对当时广州严峻形势的估计。

揣情之二例:《太守送礼》

窦宪是东汉和帝时的一位权臣。仗着自己的妹妹是皇后,在朝中骄横跋扈,大大小小的官员没有不拍他马屁的。

有一年,窦宪纳了一个小妾,各地官员都争着送礼庆贺。汉中郡的太守也准备了一份厚礼准备派人送去。太守手下有一位叫李命的官员,很有智慧。他早已看出窦宪专权,行为嚣张,竖敌太多,料定他日后必有杀巧之祸,因此劝太守不要与窦宪来往。他说:有史以来,专横擅权的外戚,有几个能有好下场的,当今的窦宪以将军和皇亲国戚自居,为所欲为,他的倒霉日子快要到了。希望大人能一心一意敬奉皇上,不与窦将军来往,这份礼物最好也不要送,免生祸灾。太守听了很感为难,但是还是怕会得罪了窦宪,仍想把礼物送去。李命见阻止不了,前来主动请命道:大人执意要给窦将军送礼,我也没有什么话说,只是请您把送礼的差事交给我来完成,保证使大人满意。太守同意了。

他命人携带着礼品上路之后,一边慢行,一边叫人不断打听京城里的动静。因为当时朝廷中的外戚势力与宦官势力之间的矛卮日益深化,又流传若皇帝对外戚积怨很深的消息。根据所得到的情况,李命估计在不长的时间里,朝中就会发生变故。他所以这样做,就是拖时间等观其变。不几日,当他们走到扶风的时候,从京城里传来了窦宪自杀身亡的消息。原来和帝当时年仅14岁得知外戚集团中有人要谋害自己,就支持中常侍宦官郑众,捕杀窦宪同党。窦宪只好自杀了。李命听说后,淡淡一笑,立即吩咐随从,折返汉中郡,向太守复命。

窦宪的事牵涉很广,在他的亲信与其交往的人中,被疑者不少,被杀、关、管的也很多。惟独汉中太守,因没有什么交往,且也没有上送礼册的名单,安然无恙。太守经此事后也佩服李命的头脑和为人,对他倍加信任。李命的智慧,完全是对窦宪事件的估算正确,他是根据当时朝中宫廷斗争的严酷形势,根据窦宪的为人处事而得出来的结论。当然,至于窦宪什么时候倒霉,这还得根据当时的宫廷斗争情况而定,也可能早几天,也可能晚几天。要是再晚几天,李命已经走到了京城,那他不是将礼品送上,就是另想办法拖延了。不过,从中我们可以行出,李命的行为策略,是建筑在对于大势、对于对方窦宪深刻认识的基础之上的,没有这种认识,他不可能产生这样一种行动。因为这份礼送不出去,不仅汉中太守对他不满意,窦宪也会不满意汉中太守,李命在那里就不好混了。

综合地说,一个人的决策,不外乎有这样几个方面的考虑:对大形势的估计,包括有利于我还是有利于对手的判断,小生存环境中局势的估计、判断,在与对手交往的历史中,在过去的经验中,找出对手在这一博弈局中可能的思路和设想。

对对手的性格、思想、人品、脾气,以及他的思维模式与行为模式的摸底与估计。

是否有可以利用的外援力量,组织成联盟和合力,是否可以借助于法律和规则蠃得胜利?

在对手思路之上产生出来的我方思路,有没有经历否定之否定的变化,是否是厂优策略?能否胜出对手一筹?

当然,这一切都建筑在对对手情况的了解和及时掌握信息的基础之上。如果X对方一点也不了解,你面对的是一只黑箱,你就不可能有任何的分析与判断,那这一切说教全部是白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