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成功励志读《糊涂经》学生活
21441900000004

第4章 守拙忌巧糊涂游戏(1)

在生活中,寒光森森的锐器往往会使人感到忧心和震慑,一个人的才智过高,在人与人的交往中也会使人产生如上的感觉,会使人油然生出一种距离感,或产生回避、逃遁的心理意识,甚至成为你的阻力,成为你的破坏者。

良心要放得正

原典

求个良心管我,留些余地处人。

释义希望自己有一颗善良的心,使自己时时不违背它。为别人留一些退路,让别人也有在身之处。

解读“人之短处,要曲为弥缝,如暴而扬之,是以短攻短;人有顽固,要善为化海,如忿而疾之,是以顽济顽”。对于别人的短处,应该尽力为其遮掩,若是不顾一切在人前揭人之短,就暴露了自己的不是,可谓以短攻短;对别人顽固的行为应该善加开导而不是忿而疾之,否则便是以顽济顽了。有的人专门喜欢当众揭别人的短,这种人是愚蠢的,因为欠缺宽容的态度不可能建立起圆满的人际关系。

“攻人之恶,毋太严,要想其堪受;教人之善,毋太高,当使其可从。”“不责小人过,不发人隐私,不念人旧恶。三者可以养德,亦可以远害。”批评人家不要太苛刻,要先想想对方是否受得了;教人家做好事也不要论调太高,要在对方能力范围内,凡事不要逼人太甚,如此一来不仅可以修养自己的品德,也能够避免灾祸。

“那些行为正当,具有正确观念,生活合乎理法而言行一致的人,必然会受到人们的衷心爱戴”,做人如果达到这种境界,也算是一种“糊涂”人生吧。

处世徐偃王匹夫无罪,怀璧其罪

锋芒太露,往往都是惹祸的先兆,尤其是在上司面前,适当地装一点儿傻,反而会受到重视,在你保存存了实力的同时,你的智慧迟早都能发挥出来。如果你过早地显露锋芒,恐怕第一个黯淡的就是你了。

楚国的旁边有一个小国家,他的国君叫徐偃王。他采用儒家的学说治国,仁义闻名于国内外。

但是徐偃王非常谦虚好学,他听说中原有齐、晋两个大国,君主都非常懂得仁义;还有一个大国鲁国是周公旦子孙的封国,国君非常懂得礼仪。于是他决心到中原去拜访这些大国,见识一下这些国家的礼仪。

船行至陈蔡之间时,有一段水路需要挖通,偃王就在船中等待。民工在挖河道的时候挖出了一张弓来,弓头刻有“仁义之师”四个字。偃王非常高兴,认为这是天赐祥瑞,作为对自己仁义治国的表彰。

徐偃王一路上访问了几个大国后,更加坚定了大行礼治的信心,虽然他的国家地处偏远,可是国内君子之风淳厚,比之中原各礼仪大国也差不了多少。周围30多个小诸侯国都佩服徐偃王的仁义行为,都愿意服从他的号令。

周天子听说了这件事后,担心徐偃王的影响会越来越大,最后会像周武王发展起来夺取商的天下一样,夺取周朝的天下,就命楚国去攻打徐偃王。而楚国眼看着身边的这个小国日益昌盛,也非常害怕它对自己不利,就立即发动大部队去攻打它。

徐偃王接到楚国来攻的文书后,心急如焚。他召集大臣商议对策,他的一位大臣就给他讲了一个故事:“曾经有一个贤明的国君叫晋文公,他在翟国的山林游玩时,偶然见到了一只大狐狸,毛色光亮,非常美丽,不禁赞叹不已。晋文公回国后,翟国国君就下令大军围猎,终于捕到了这只大狐,扒下它的毛皮,献给了晋文公。晋文公得到毛皮后,抚摸着它叹息说:‘不要怪我,因为你的皮毛生得太美了,这就成了你的罪过了。’现在,楚国派人来攻打您,道理就和这个故事是一样的啊!”

徐偃王听了之后,叹息了一声说:“这是我的过错啊,是我害了全国的百姓啊!”于是他自动请降,自己脱去国君的袍服,隐居山林了。

能力强不是罪过,但却会遭到排挤,反而容易不得志,这不完全是因为周围的人心胸狭窄,而是人类自卫的本能造成的。因此,在一个团体里与人共事时,如果你能力很强。就要注意适当收敛。拥有十分的能力,只表现八分就行了,你处处都高人一等,比领导还要聪慧能干,别人还怎么立足啊?在人际交往中,一定要注意谦卑,如果你因为自己能力强而骄傲自满,那么就会招致大多数人对你的反感,你可能还不如那些能力弱的人深得人心。聪明人如果适当地表现自己的平庸,适当地装一下傻,可以让别人平衡一些,也可以更好地保护自己。

用人解狐推举仇家为官

人有私心,是非常正常的事情。但是在工作中,就要公私分明,不能感情用事。把私心用在工作中,不但会误事,还有可能造成重大的损失。所以,不妨用一颗宽容理智的心平静地面对身边的人和事,将私心抛开,用一份公道来成就自己的事业。

晋绰公执政时期,有个叫解狐的大夫是名将解扬的儿子。他为人耿直倔强、公私分明,晋国大夫赵简子和他的关系非常好,也非常信任他。

解狐有个爱妾叫芝英,长得如花似玉、楚楚动人,深得解狐的喜爱。可是有一次,有人告诉解狐说,他的家臣刑伯柳和芝英私通。解狐不信,因为刑伯柳这人很忠诚,不太可能做出那种过分的事情。那个人于是决定用计使刑伯柳和芝英暴露原形。

第二天,解狐突然接到晋君旨意,要到边境巡视数月。由于任务紧急,解狐没有带什么手下人,就匆匆出发了。

解狐一走,芝英不由心中窃喜。可是前两天她还不敢去找刑伯柳,第三天,她实在熬不住了,就偷偷地溜进了刑伯柳的房间。两人正在房中亲亲热热、如胶似漆的时候,房门突然被撞开了,解狐满面怒容地站在那里。原来,他根本没接到命令要去巡边,而是就在附近躲了起来,一接到报告,就马上回府,果然逮了个正着。

解狐把这两个人吊起来拷打审问,得知原来芝英爱慕刑伯柳年轻英俊,就找机会与刑伯柳接近,刑伯柳见芝英年轻貌美,心里也对她有了好感,一来二去,两个人就好上了。知道了这些情况后,解狐怒火更大,他把这两个人痛打了一顿,双双赶出了解府。

后来,赵简子领地的国相职位空缺了。赵简子就让解狐帮他推荐一个精明能干、忠心尽职的国相。他想了半天,觉得只有他原来的家臣刑伯柳比较适合,于是就向赵简子推荐了他。

赵简子找到刑伯柳后,就任命他为自己的国相,刑伯柳果然把赵国的领地治理得井井有条。赵简子十分满意,夸奖他说:“你真是一个好国相,解将军果然没有看错人啊!”刑伯柳这才知道是解狐推荐了自己,出于感激之情,刑伯柳决定拜访解狐,感谢他不计前嫌,举荐了自己。

刑伯柳回到国都,来到了解狐的府上。下人通报上去后,解狐叫门官问他:“你来,是因为公事还是因为私事?”刑伯柳向着府中解狐住的地方遥遥作揖说:“我今天赴府,是专门负荆请罪来了。刑伯柳早年投靠解狐将军,蒙将军厚爱,让我受益匪浅。伯柳做了对不住将军的事情,本来心中就万分惭愧,现在将军不计前嫌,秉公举荐,更叫我感激涕零。”

刑伯柳站在府门前等候,却久久不见回音,他正在疑惑不解的时候,解狐突然出现在门前台阶上,手中张弓搭箭,他还来不及躲闪,那箭已擦着他的耳根,直奔他身后去了。刑伯柳一下子吓出了一身冷汗。解狐接着又一次张弓搭箭瞄准他说:“我推荐你,那是为公,因为你能胜任,可是你我之间却只有夺妻之恨,你竟然还敢上我的家里来!你赶快走吧,如果再不走,我就射死你!”

刑伯柳这才明白解狐依然对自己恨之入骨,于是慌忙逃走了。

解狐始终不肯原谅刑伯柳,他越是这样越说明他推荐刑伯柳确实是出于公心,没有将个人恩怨与公事混为一谈。

解狐真的做到了“私怨不入公门”、“内举不避亲,外举不避仇”。

但是能够真的像解狐那样把公事私事完全分开的领导,并不是很多。领导往往凭着自己个人的喜好来评定员工的功过,往往是听话的员工深得领导的欢心。而曾经出言顶撞或在某一方面得罪了领导的人,最终也得不到重用。公私不分是管理的大忌,优秀的领导会非常注意这一点,从而使自己的事业更上一层楼。

经商包玉刚诚实无欺

许多人都想探询船王包玉刚崛起的原因,想了解他获得成功的诀窍,而他本人却总是说:“没有秘密,也没有诀窍。一靠意志,二靠机遇,三靠信誉。”

包玉刚非常重视建立良好的信誉,视信誉为立业之本。1967年,他经营的船队参与中东石油运输出租时,为使中国船队得到欧美石油公司的信任,他亲自组织、调度人员装油运输。在他的严密计划、统筹安排下,船队在茫茫大海中如期归来,并提前8小时完成任务,使惟一承租中国船队的这家美国石油公司感到十分满意,终于使中国船队在国际航运业立住脚跟。

包玉刚从1961年起向日本订造船只,并长期同船厂保持生意关系,即使在航运业萧条或造船业处于淡季时,哪怕自己吃些亏也仍向日本订船。包玉刚船队有90%的船只都是在日本建造的,由于这种关系,日本船商对他一直存感激之心,视他为船厂“最高贵的主顾”。后来情况好转,世界上许多国家都向日本订造船只,船厂在不再接受订单的情况下,却只对包玉刚的订单优先承担。包玉刚与船厂的这种“患难之交”的特殊的客户关系,使他在航运业获益颇多。包玉刚在经营中以诚实、重信誉取信于客户,这是他成就事业不可忽视的因素。包玉刚能在国际航运业激烈的竞争中安渡难关,与他善于巩固与合作者的关系、获得合作者的支持也大有关系。

包玉刚知道,要取得事业上的成功,若有银行的支持会更容易些。创业之初,包玉刚曾直接去游说汇丰银行的高级职员桑达士,开始时,汇丰对买船生意并无兴趣,认为搞航运太冒险,不肯贷款投资。但在包玉刚稳健作风的影响下,终于答应贷款,支持包氏的事业,自此,双方建立了良好的生意往来关系。日后桑达士主政汇丰,更是大力支持包玉刚,包玉刚的银行业务也大部分由汇丰处理。1970年,双方合资建立了“环球航运投资有限公司”,不久包玉刚又成为汇丰银行的董事。桑达士离任后的继任首脑赛耶,认为双方合作很好,遂又投资包玉刚。就这样,包玉刚凭着良好的信誉为自己创造了更多的机遇。

“金碑银碑不如人的口碑”,包玉刚宁肯自己吃亏,也不让对方损失的一贯作风为他赢得了良好的荣誉。舍小利赚贤名,这样的糊涂经商让他名利双收。

不要锋芒过露

原典狐邱大人哀孙叔敖曰:“人有三愚,爵高者士妒之,官大者主恶之,禄厚者怨处之,子知之乎?”孙叔敖曰:“吾爵益高吾志益下,吾官益大吾心益小,吾禄愈厚吾施益博。以是免三怨可乎?”故老子曰:“贵必以贱为本,高必以下为基。”

释义狐邱大人对孙叔敖说:“人有三种情形被人怨恨,职位高被世人妒忌,官太大被他的君主厌恶,俸禄太多被别人恼恨。这三种情形你知道吗?”孙叔敖说:“我的职位越高,我的志向越谦下;我做的官越大,我的心越谨小;我的俸禄越多,我施予别人的也就越多。用这种做法是否可以免除怨恨?”所以老子说:“贵一定要以贱为根本,高一定要以下为基础。”

解读锋芒是指刀剑等器的刀口和尖端,引申为人的才干显露在外表。在生活中,寒光森森的锐器往往会使人感到忧心和震慑,一个人的才智过高,在人与人的交往中也会使人产生如上的感觉,会使人油然生出一种距离感,或产生回避、逃遁的心理意识,甚至成为你的阻力,成为你的破坏者。

人从根本上讲是趋弱去强的。所以人如果锋芒太露,就会丧失掉一些机会和朋友,就会延长成功的距离。等到你明白这种道理时,已经事过境迁,悔之晚矣。正应了“万事古难全”、“盈则损、直则折”这些话,弱者有弱者的不幸,强者有强者的不幸,而人生就在这幸与不幸之间。

处世曾国藩吸取教训收起锋芒

清朝的曾国藩响应成丰皇帝的号召,办团组建湘军。可是,曾国藩的个性爽直、锋芒太露,因此处处遭人嫉妒、受人暗算,连咸丰皇帝也不信任他。

公元1857年2月,曾国藩的父亲病逝,朝廷给了他三个月的假,让他假期满后回江西带兵作战。这个时候,曾国藩向朝廷要权,被拒绝。

此时,曾国藩承受着来自各方面的压力,他在母亲病逝期间离开军队回家奔丧,已属不忠,此后又以复出作为要求实权的砝码,因此招来了种种指责与非议。

曾国藩因为整天想心事,导致失眠。朋友欧阳兆熊一方面为他找医生诊治失眠,另一方面为他开了一个治心病的药方:“岐黄可医身病,黄老可医心病。”暗示曾国藩过去所采取的铁血政策未免有失偏颇,是否可以改一下。

自率湘军东征以来,曾国藩有胜有败,但是胜多败少。除了因为清政府没有充分地信任他以外,曾国藩感到自己在修养方面也有很多弱点,在为人处世方面固执己见、自命不凡、一味蛮干。

此后,曾国藩在自己的家书中多次检讨自己的行为,认为自己应该圆滑一些。

曾国藩在晚年时曾经说,他应该在攻下天京时就退守江湖,这样,就不会在后来的日子里遭受那么多的打击和非议。他做得好,锋芒也露得太多,其他人当然就要群起而攻之,因为不把他攻击下去,别人又如何自保呢?

早在道光年间,曾国藩就嘱咐家人,千万不能到衙门里说公事,即使自家有事,情愿吃亏,也不要与他人争斗。曾国藩深知历史上许多高官都是毁在身边的家人手上,所以当他的叔父打着他父亲和他的旗号去干预地方公事的时候,他立即写信予以制止。

曾国藩在封建王朝的起起伏伏中,一直能够自保,没有受到严重的迫害,与他的处世态度有关。早年的时候,他也曾锋芒毕露,结果吃了不少苦头,后来他就低调行事,尽量不与人计较,结果就避过了很多锋芒,也得以保全了自己。

用人祁黄羊抛开私心荐人才

选拔人才,推荐人才,应该本着唯才是举的原则,不应该夹杂着私心。在古代,就流传着很多大公无私举荐人才的故事。

春秋时期,晋平公当政的时候,晋国有一个有名的官员叫祁黄羊,为人非常正直,也深得晋平公的信任。晋平公有一次问祁黄羊:“南阳县缺一个县长,你看应该派谁去当县长比较好?”

祁黄羊毫不犹豫地回答:“叫解狐去最适合了。以他的才学和能力,一定能够胜任这个职位。”

晋平公惊奇地问他:“解狐不是你的仇人吗?你为什么还要推荐他呢?”

祁黄羊平静地说:“国君,您只问我什么人能够胜任,您并没有问我谁是我的仇人呀!公事与私仇是两回事,不可混为一谈。”

于是,晋平公就派解狐到南阳县上任了。解狐到任后,廉洁奉公、尽职尽责,把那里治理得很好,办了很多好事,老百姓都称颂他。

晋平公见祁黄羊荐人得当,就更加看重他了。

过了一段时间,晋平公又问祁黄羊:“现在朝廷里缺少一个法官,你看由谁来担当比较合适呢?”

祁黄羊想了想,然后说:“祁午能行,没有问题的。”

晋平公又觉得不可思议:“祁午不是你的儿子吗?你推荐你的儿子,不怕别人讲闲话吗?人们会认为你不谦虚,以权谋私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