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成功励志读《心经全书》学生活
21442300000001

第1章 用“般若”度人生之苦厄(1)

般若波罗蜜多心经

释译

“般若”(梵文prajā)的意思是智慧,《六祖坛经》中说:“即定即慧”。定是慧的体,慧是定的用。也就是说:有定的时候一定有慧,有慧的时候一定有定;定是智慧的基础,智慧是定的作用。定、慧同时产生,是禅宗的立场及观点,定、慧产生以后,戒已在其中了;真正出现清净智慧的人,也就是得道的人,一定不会犯戒的。

波罗蜜多是出离、超越、解脱的意思,就是离开烦恼和苦,也就是超越烦恼和苦。整句来说就是:有智慧就能从烦恼及苦的此岸,到达没有烦恼、永远快乐、自由自在的彼岸。大乘佛教中的六波罗蜜是:布施、持戒、忍辱、精进、禅定、智慧,是以前五种的修行达到第六种智慧的目的。

六波罗蜜又称六度,“度”是超越苦及烦恼的意思。以佛的智慧作为修行的指导原则,才能超越苦及烦恼,达到解脱的目的。《般若波罗蜜多心经》就是以简短的经文,教导我们般若的重要性及其产生的方法和道理,所以称之为《心经》。

观自在菩萨

释译

菩萨

菩萨是发了菩提心,以慈悲广度众生的人。菩萨不自私、不为自己考虑;广度众生是为了成就佛道,并且感谢众生而不求回报;鼓励众生努力行善,自己也参与其中,才是真正的菩萨。

一个禅的修行者必须先发菩提心,修行是为了使众生得到利益。这最初、最早所发的菩提心,叫做初发心,发了此心,就希望永不退转,一旦有了退心,也要再回到初发心。如果一个修行人没有发菩提心,修行不会得力,容易着魔,对其身心都有损害。所以在修行的过程中,我们强调要放下自己的自私心、追求心、逃避心,以及期待心,才会真正得到修道的利益。

菩萨要断烦恼,增长智慧,不能仅靠打坐,要努力广度众生,智慧的增长才踏实。仅靠打坐,仅以禅定的力量产生的智慧,在遇到复杂的人际关系时,便产生不了应对的力量。唯有以实际的磨炼,面对各种善恶不同、形形色色的众生,所得到的智慧才踏实从而因应有方,这才是菩萨的智慧。所以菩萨于六波罗蜜中特别重视精进和智慧,精进才能断自己的烦恼,产生了智慧,才能广度众生。

精进波罗蜜是以自利利他广度众生为第一,精进度众生的方法有四:1.已造的恶业赶快断,2.未造的恶业永不造,3.未生的善业赶快生,4.已生的善业要增长。前两点是使众生离苦,因为造恶业会得苦果,后两点是使众生得福报及安乐。这四个方法加起来就是“慈悲”:悲心使众生离苦,慈心使众生快乐。悲能拔苦,慈能与乐,就是慈悲,没有慈悲心不能称之为菩萨。

自在

自在是不受影响,不考虑自己的得失、利害。以菩提心修行,以慈悲心广度众生,就是自在。一个能自在的人一定有真正的智慧,如此才能到达解脱的彼岸。

许多人希望得到自在、得到解脱后再广度众生,这是不太正确的;只考虑自己本身的利益,反而不能得自在、解脱。唯有放下自身利益的考量,以慈悲心广度众生,才能得真正的自在、解脱。

菩萨或大乘的修行人,做任何事都要干净利落,不要拖泥带水。受施时就坦然接受,以广度众生为回报;布施时就慨然布施,不求回报。不考虑自己的利益、损失,只是勇往直前地去做对众生有益的事,如此就能得到自在的利益。

观自在

观世音菩萨的梵文Avalokittesara,翻译成中文叫观世音或观音。观自在就是把观音的法门修行成功了的功能。观音菩萨先是以耳根听外来的声音;再向内听,听无声之声,达到六根互用、六根清净,对其境界不产生执著,所以叫做观自在。

任何修行的方法都叫观,有对外观及对内观,也可直接观空、观无。此处的“行深般若波罗蜜多”是观空、观无、观不动性。观是要通过六根用心来观。譬如,观呼吸是我们的身体在呼吸,但是要用我们的心来观;作不净观,观的对象是皮囊身体,但还是要用心来观。所以虽然是以六根加六尘作为观的对象,但实际上一定是用六识的心在观。也有用心观心,像猫捉老鼠的修行方法,看看自己的妄念而不用六根六尘。没有身体的人是无法修行的,在三界之内的众生,只有人可以修行,虽有部分神道、天道、鬼道、畜生道的众生能听法,也能接受佛法,但因为六根不具足,力量用不上,所以不能修行,故说“人身难得”,应要好好珍惜。

修观一定要用六识、六根、六尘。就是参禅、参公案、参话头,也要用到六根。大菩萨没有一定的身体,也无一物是他的身体,却由于处处都是他的身体,所以能够观自在。观自在的意思有二:一是对自己已度一切苦厄,已经修行成功了;二是无处在无处不在,无处不能顾到众生。《心经》中所讲的观自在是第一种意思。

行深般若波罗蜜多时

释译

深般若

般若的本身就是智慧、清净、远离、明等的意思。初得无生法忍、初证无漏智慧的菩萨,已有般若,已能超越生死海,拔除惑智二障,这与世间哲学家所谓的智慧并不相同,故将菩萨的智慧叫深般若。哲学思想的世俗思辨是俗谛,不生不灭的第一义谛,即是深般若的胜义谛。《般若经》中弟子问佛,般若的“深奥”是什么意思?般若就是空,就是无相、无愿、不生不灭。

“空”——由因缘所生的一切法,一定是毕竟空,从因缘观来看,一切现象都是空的。因缘生,因缘灭;此生故彼生,此灭故彼灭。生起时是暂时的现象,在生起的当时就在转变,而终归于空无。从有到无,从无到有,本身就是假的,所以是空。空的意思就是假的,假的原因是因缘,而一切法皆是由因缘而生。从修行因缘观所得到的结果就是空。

“无相”——《金刚经》及《六祖坛经》都提到无相。相是指心相及物相,这两种现象都是由于人在执著、分别。执著就是有相,就会不自在;不执著就是无相,就是自在。《金刚经》及《六祖坛经》中都说无相,虽然什么都有,但不执著,就是无相。

“无愿”——菩萨发愿成佛,发愿度众生,发这无上菩提心就是“愿”。一切佛之所以能成佛,一定是先发愿。我们因为是凡夫,所以每日念《四弘誓愿》及《普贤菩萨十大愿》。得到了深般若就不用念了,因为动者恒动,静者恒静,不用发愿,恒在愿中行其本愿。到了无愿的境界才真正的自在;有愿时,时时在念着要度众生,已经度了众生,心中还有自我存在。得神通的人能通行无阻,好似自在,但这是相对的自在,不是绝对的自在,只有已行深般若的菩萨,才得绝对的自在,没有要度的众生及有众生可度的念头。有愿时自我还在,不管是客观的、主观的、自利的、利他的,只要有众生可度,“我”一定是相对存在的。

自在的人,不等于不存在,诸佛菩萨不执著,得自在,虽然无愿,但是有智慧,当智慧对自己发生作用时,就是得自在解脱的因;当智慧对众生有帮助时,就变成帮助众生得自在的力量。

凡夫观空并不等于亲证空性。小乘阿罗汉证空性,但仅空“人我”,而未空“法我”,能证人法二空,一定是大乘菩萨所见的不生不灭。

行就是用的意思,菩萨能成为菩萨,是因为有智慧,当智慧产生作用时就是行。

波罗蜜多

“波罗蜜多”的梵文是Pāramitā,意思是度、到彼岸、度无极、事究竟、超越。

一个能自在的人,一定是有真正的般若,也就是智慧,如此才能达到自在、解脱的彼岸,就是度脱,就是超越,就是波罗蜜多的意思。

照见五蕴皆空

释译

智慧不产生作用时,菩萨和众生是一样的;智慧产生作用时,对菩萨自己来讲是断除一切烦恼,对众生来讲是菩萨普度一切众生。

智慧的产生分成四个层次:闻、思、修、证。首先要听闻佛法及修行的方法,以正知正见作为指导,确实修行才能证得五蕴皆空,产生智慧。

闻、思、修、证,也可以说成闻、修、思、证。思是修的一部分,思是指修观行,是思惟的意思,不是思想的思。修行有散心修与专心修,专心修才叫做思惟。有修才能证,《楞严经》上认为思辨可以产生智慧。在印度及西藏佛教有一派学者就是主张以辩论的方法产生智慧,不一定要修禅定。我是以禅修的观点来解释闻、思、修、证的,是以藏传佛教的《菩提道次第广论》及南传佛教《清净道论》为依据。菩萨是以闻、思、修而证得五蕴皆空的境界,一切智显现而得解脱;以根本智产生的力量,以无量法门帮助众生,使众生得解脱,这是道神智的功能;能尽知诸法自度度他,是一切种智。

五蕴

五蕴中的色,是物质的;受、想、行、识,是精神的。

五蕴是构成我们世间每一个人的必要因素。

色——就是地、水、火、风,总称四大,包括我们物质的身体及身体所处的环境。

受——感受的意思。

想——判断。

行——判断后如何处理。

受、想、行这三个心理活动,能推动我们的身体行为及言语行为。

识——以“受”、“想”、“行”的心理活动,操作物质的“色”身,以物质的“色”身和“受”、“想”、“行”的心理作用合一,就产生了第五蕴的“识”。

如果没有识蕴只有前面四个蕴,就成了唯物论,识蕴是生命的主体,从过去生到这一生,从这一生到来生,都是靠它。而前四蕴的活动所产生的业力的结果就是识蕴。它是“去后来先做主翁”,投生时它先来,死亡时它最后走,然后到另外一生去投生,也是它先到。现代的植物人的色蕴及识蕴还在,只是丧失了受、想、行三蕴的功能。大乘的菩萨、小乘的阿罗汉、一般的凡夫,各以不同的层次看五蕴。

一、大乘的菩萨:以如实空的立场看五蕴。对五蕴构成的我,不起执著,对个别的五蕴现象也不执著,所以可以不恋生死,也不怕活在生死中。既然不贪著五蕴也不厌恶五蕴,所以在生死中继续度众生,不必逃离生死。

二、小乘的阿罗汉:以分析空的立场看五蕴。由五蕴构成的我是空的,五蕴本身是法,其个别的五蕴并不空,所以也难从五蕴组合成的自我得到解脱。但是个别的五蕴法还在,我执消除而法执仍在,故非究竟。

三、一般的凡夫:不论知不知道有五蕴,但是五蕴构成的我是在活动着,而且事实上处处在对五蕴生起我的执著,所以不知五蕴皆空。

多数的凡夫,根本不知道五蕴组成的我是空的,即使在观念上知道是空,事实上烦恼及执著还在。一般人在世界上,每日在贪、瞋、痴、慢、疑中生活,对身外的事物有要追求的、放弃的、喜爱的、厌恶的感觉。对自身也有骄傲、自卑,没有安全感,这都是不知五蕴皆空,五蕴组合的自我也是空。如果能以小乘的慧眼来离我执,菩萨的法眼来离我法二执,便是般若的功能,菩萨的法眼便是般若。

凡夫也可以用五停心观中的十八界分别观及因缘观,在《楞严经》中称为二十五圆通法门,即是二十五种观法,也都以五蕴的身心为基础。若以五蕴配十八界,则色蕴中有四大,包括身体的六根、外在环境的六尘、心理现象的六识,加起来便是十八界。

因此,不论是《楞严经》二十五种圆通法门的菩萨禅观,或是五停心的基础禅观,都不会与五蕴无我、五蕴皆空的禅修方法相违。

“空”的梵文是sūnyatā对“有”的否定,但又不同于虚无论的断灭见。

空的意思,在原始佛教,便是从生灭现象的观照而发明的。所谓此生故彼生:烦恼起,生老病死生;此灭故彼灭:烦恼灭,生老病死灭。有生有灭,生灭无常,便是空。大乘中观的空义,依龙树菩萨《中观论》所持的见解为准,该论《观四谛品》有二偈,相当重要。

以有空义故,一切法得成;

若无空义者,一切则不成。

这明言空义,能成就一切法,若无空义,一切法都不得成就。空是无碍无阻义,如果遇到任何阻力,便表示自心中尚未能实证空义,也未能以般若智慧来照见诸法似有而实空。什么原因呢?则另有一偈云:众因缘生法,我说即是无;亦为是假名,亦是中道义。

此与原始佛教所说“此生故彼生,此灭故彼灭”的道理相同,凡是因缘合成的现象,自性皆是空的,不仅自性空,此空也是空。说诸法是有,是有的假名;离开有无二边,即是中道,即是《般若经》所说的空义。

舍离有无二边,也不执持中间,才是真正的中道实相、的空义。空中无有相,也无无相,所以空义能成一切法,也能破一切执著相。

照见

“照”是观察,“见”是体验,以甚深的般若智慧,观照体验五蕴等一切诸法的自性皆空。以般若的角度来看世间现象,空与有是相反相成的,看似矛盾而实际统一,且又是超越的。

度一切苦厄

释译

“苦”的梵文duhkha,意思是身心受到逼恼而感到不安的状态。进一步则是有漏皆苦。苦和厄不一样,苦是痛苦、辛苦,厄是危险、灾难。

苦和痛不一样,有痛不一定苦,有苦不一定痛。苦主要是精神层面的,痛主要是生理的,若不愿接受,会产生苦的感觉。贫穷的人,因为贫穷不是自己选择的,心中不平衡会觉得苦;出家人比贫穷人还穷,由于是自己选择的,所以甘之如饴。在同一个环境,相同的状况中,由于各人心境与福报不一样,感受的苦与不苦也不同。

在佛经中把苦分成三类:

一、生理的苦——生、老、病、死。生之苦我们都经验过,但都不记得了。生之苦不仅仅是从娘胎出生之苦,也有生存之苦的意思。事实上生存的过程就是一种苦的感受,我们的身体每一分钟都在变,细胞在生灭,生命也在变化。生了之后就开始老,如同由新变旧,生命结束以前的每一秒钟,都是老的过程,有些年轻的生命也会死亡,从出生至死亡,天天都在老去。

二、心理的苦——生、住、异、灭,是精神的苦。包括了求不得苦,爱别离苦,怨憎会苦。

三、五蕴炽盛苦——生理及心理两者形成的生命过程,这一生到下一生,一生一生永远在五蕴的生死中打滚,我们都不容易察觉五蕴是那么炽盛的、永远在生死中流转。前两种生理及心理的苦都是从五蕴产生的,如果以深般若的无漏智来观照五蕴皆空,就不会苦,也能超越一切苦,因为一切都和五蕴有关,有五蕴就会产生生理的苦及心理的苦。

“厄”是困顿、纠缠、限制、拘束、遇邪、遭魔、受害等,故以灾难称厄运。

对凡夫来讲,有厄一定有苦;对圣人来说,有厄不一定苦。在日常生活中所面临的危险,有些是我们自己造成的,有些是自然环境及社会环境带来的,例如天灾、人祸、意外灾难等。

修行人在修行时一定要先把对于身体的执著放下,再放下心理的妄念。当心理及生理的自我都放下时,就是五蕴皆空,虽然还不能度一切苦厄,但是在这一刻就是在禅悦及法喜之中。证得五蕴皆空后,身体还在,由于智慧具足,对于一切的苦难及灾难,都不会产生那是苦厄的感受了。

1.借鉴别人的成功秘诀

《般若波罗蜜多心经》

解读

《心经》的标题——“般若波罗蜜多心经”,意为掌握运用大智慧,到达彼岸而觉悟的核心根本经典。即指出,漫长的人生旅途犹如无边的苦海,人若想脱离苦海,就必须乘上大智慧(般若)之船而度脱之(包括自然渡、师渡、自渡、渡人等)。已经觉悟了的佛,把他亲身的实践经验总结成规律、可遵循的理论(佛经)作为导航明灯,用来指引众生航海摆渡的方向。

这样,欲达修炼而觉悟的众生,既有了方法、步骤和途径(获得大智慧),又有了准确的目标和标准(到达觉悟的彼岸),这便是经文标题“般若波罗蜜多心经”的本貌和涵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