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极则愚也。圣人不患智寡,患德之有失焉。
才高非智,智者弗显也。位尊实危,智者不就也。大智知止,小智惟谋,智有穷而道无尽哉。
谋人者成于智,亦丧于智也。谋身者恃其智,亦舍其智也。智有所缺,深存其敌,慎之少祸焉。
智不及而谋大者毁,智无歇而谋远者逆。智者言智,愚者言愚,以愚饰智,以智止智,智也。
智极则愚也
译文
过于聪明就是愚蠢了。
解读
运用智谋,讲究恰到好处和适可而止,在特定时期,不用智谋也是智谋之一。人们假如一味玩弄聪明,片面追求极致,最终结果势必会作茧自缚,为自己的小聪明付出沉重的代价。智谋最忌滥施和张扬,假如一个人处处工于心计和不加掩饰,便会令人侧目,严加防范,其智谋的出奇和有效性也就大打折扣了。弄巧成拙,反受其害的事最易由此产生,实则有违初衷。
活学活用
聪明莫被聪明误
隋代薛道衡,13岁时,能讲《左氏春秋传》。隋高祖时,作内史侍郎。炀帝时任潘州刺史。大业五年,被召还京,上《高祖颂》。炀帝看了不高兴,说:“这只是文词漂亮。”拜司录大夫。炀帝自认文才高而傲视天下之士,不想让他们超过自己。御史大夫乘机说道衡自负才气,不听驯示,有无君之心。于是炀帝便下令把道衡绞死了。天下人都认为道衡死的冤枉。他不正是太锋芒毕露遭人嫉恨而命丧黄泉的吗?
那么,遇到这种情况怎么办呢?《庄子》中提出“意怠”哲学。“意怠”是一种很会鼓动翅膀的鸟,别的方面毫无出众之处。别的鸟飞,它也跟着飞;傍晚归巢,它也跟着归巢。队伍前进时它从不争先,后退时也从不落后。吃东西时不抢食、不脱队,因此很少受到威胁。表面看来,这种生存方式显得有些保守,但是仔细想想,这样做也许是最可取的。凡事预先留条退路,不过分炫耀自己的才能,这种人才不会犯大错。这是现代高度竞争社会里,看似平庸,但是却能按自己的方式生存的一种方式。
南朝刘宋王僧虔,东晋王导的孙子。宋文帝时官为太子中庶子,武帝时为尚书令。年纪很轻的时候,僧虔就以善写隶书闻名。宋文帝看到他写在白扇子上面的字,赞叹道:“不仅是字超过了王献之,风度气质也超过了他。”当时,宋孝武帝想一人以书名闻天下,僧虔便不敢露出自己的真迹。大明年间,常常把字写得很差,因此而平安无事。
所以有才华的人必须把保护自己也算作才华之列。一个不会自我保护的人有才华,却使才华过早的埋没,而不能为社会做更多的事。
在洛阳有一位男子因与人结怨而处境困难。许多人出面当和事佬,但对方一句话也听不进去,最后只好请郭解出面为他们排解纠纷。郭解晚上悄悄地造访对方,热心地进行劝服,对方逐渐让步了。如果是普通人,一定会为对方的转变而沾沾自喜,但郭解却不同。他对那位接受劝解的人说:“我听说你对前几次的调解都不肯接受,这次很荣幸能接受我的调解。不过,身为外地人的我,却压倒本地有名望的人,成功地排解了你们的纠纷,这实在是违背常理。因此,我希望你这次就当作我的调解失败,等到我回去,再有当地的有威望的人来调解时才接受,怎么样?”这种做法实在是异于常人,细想起来真是一种使自己免遭众人嫉恨的明智之举。既保护了自己,又留下了为人称道的美名。谁能说郭解不是大智之人呢?比较起来,那些极力显示自己才能的人,不过是小聪明罢了。
智慧金言
《庄子》中有一句话叫“直木先伐,甘井先竭”。一般所用的木材,多选择挺直的树木来砍伐;水井也是涌出甘甜井水者先干涸,由此观之,人才的选用也是如此。有一些才华横溢、锋芒太露的人,虽然容易受到重用提拔,可是也容易遭人暗算。
圣人不患智寡,患德之有失焉
译文
圣人不担心自己的智谋少,而担心自己的品德有缺失。
解读
以前的圣人向来以品德高尚被后人尊重。和他们的智谋相比,重视修身养德可谓圣人之所以为圣人的显著标志。在他们看来,最大的危险来自于对对手智慧的低估上。
一个人如果有才无德,他就会失去人生的方向,干下种种恶事,这对人对己,都是有害无益的。从这个意义上说,对智谋的追求就不能无休无止,更不能失去对品德的培养。只强调智谋的人势必会失去仁爱之心,于德有亏,做事就会不留余地了。
活学活用
以德为重
《菜根谭》中还指出:“纵欲之病可医,而执理之病难治。”因为私欲而患的病,虽然棘手尚能医治;由于理屈固执的毛病则很难治愈。这是指身体上的疾病尚能医治好,而头脑思想上的固执己见,自以为是的毛病实在太顽固了,以至于比身体上的病还要难以医治。生活中有很多认死理,钻牛角尖的人,固执己见难与人沟通,这是与人交往的障碍,也是成就事业的顽疾,应该下狠心趁早根治。
洪自诚说:“毋恃久安,毋惮初难。”亦即在面临最初的困难时,不气馁,不逃避。人们都希望眼前的幸福能够持续长久,但是“幸福的青鸟”总是飞得很快,所以应该有所心理准备。一旦遇到困难,应该毫不气馁和畏缩,要以百折不挠的精神去战胜困难。
在竞争激烈的现实社会中,想要求得生存,的确需要才能。但是,如果以为只须充分的才能便足以应付一切,这实在是痴人说梦。洪自诚认为:“德者才之主,才者德之奴。”才能固然重要,但是,如果没有德——人格,就无从谈才了。才与德就像车子的两个轮子,倘若强分高低,那么人格是主要的,而才是人格的附带物。
此外,他还指出:“徒有才能而缺乏人格,就好像是身处主人外出,而佣人为所欲为的客厅中,如此,这个家迟早会沦为妖怪变幻的场所。”所谓“才子溺于才”,只凭才能办事是行不通的,只有德才兼备的人才能出类拔萃。
中国历史上的周武王,曾在他洗手的盥盆上刻了这么一段铭文:“与其溺于人也,宁溺于渊。溺于渊,犹可游也;溺于人也,不可救也。”正是说明了这一点的重要。尤其是能在非难、排挤、诽谤面前,保持冷静的态度,采取自我保护的措施,使自己能真正地不“溺于人”。
这种自我保护的措施,主要是进行自我反思,反思自己的行为是否有越轨之处,语言是否有不妥当的地方,一些习惯是否符合于社会道德规范,是否自己过于恃才傲物,不够谦虚等等。古人云:御寒莫如重裘,止谤莫如自修。别人对自己的一些议论,总是事出有因,风起于青萍之末,风源总还是自己吧!一般地说来,只要是真心诚意,总是可以比较客观地分析自己,所谓深夜扪心,神高一寸,正是此谓。只要自己能够不断修省,那就可以在各种环境里都自恃而不虚;第二是及时地总结经验,反省自己处理人际关系是否正确?办事失败,遭致非议的原因,是否与此有关?具体地说来,即自己对所处环境的特点是否有足够的了解?对同事、朋友、领导的个人秉性是否熟悉?如果导致自己陷于困境的根源,在于触犯了别人的私人禁忌,那么以后碰到此类情况,则是完全可以避免的。例如曹操的特点就在于疑忌性重,量积狭,心又狠毒,曾有名言曰:“宁教我负天下人,休教天下人负我。”他杀吕伯奢一家九口人和经常能揣摩出他用心的谋士杨修,是人尽皆知的事。可是他手下有一位谋士荀攸,却与他相处融洽,前后为曹操“画奇策十二”。
这位荀攸,就是摸透了曹操的性格和为人的特点,尽管才智过人,但从来不会像杨修那样,指着那位在曹操睡觉时走近他床边,被曹操疑心为刺客一刀杀死,事后曹操又大哭说自己梦中杀人而被隆重下葬的侍从说:“非丞相梦中杀人,乃君在梦中耳!”把过人的聪明都显露出来而招致曹操不容。他对曹操的执礼甚恭是不用说的了,平时对一些小事,总是装聋作哑,顺水推舟,想来“丞相英明”之类的话是不会少说的。正因为如此,所以他博得曹操的信任与欣赏,每至关键时刻,他的计划就总能为曹操所接受,从而使自己的才能得到了极大程度的发挥,同时又给自己创造了一个非常宽松的环境。故曹操赞叹荀攸“外愚内智,外怯内勇,外弱内强!”其智可及,其愚不可及。
智慧金言
中国历史上最早的敬德思想源自西周时期的周公。翻阅中国历代兴衰史,最后获得成功的君王,不仅本身拥有特殊的能力,同时还具有谦虚、宽容、体谅、信赖等品德。一个领导者一旦缺乏德行,就无法赢得部下的尊敬,难以成就大业。
才高非智,智者弗显也
译文
才能出众不是智慧,有智慧的人并不显露自己。
解读
俗话说,真人不露相,露相不真人,刻意隐藏智慧往往是智。这是第一选择。
这其中自有智者对智慧的独特认识的原因,但更多的还是他们对智慧的反作用心存忌惮。在封建专制时代,一个人的智慧越高,如果他不为君主所用,他所面临的危险也就愈大。纵是卖身投靠,他们也常常被君主所猜忌,视为潜在的威胁。这就要求真正的智者以保身避祸为头等大事了,做不到这一点的人,总是那些不知收敛的人,他们的结局大多不妙。
活学活用
自大一点是个臭字
《史记》里西南夷列传中有个“夜郎自大”的故事:
汉王朝统治中国时期,在中国南边有一个部落,称夜郎国。某年汉使者来访夜郎国,夜郎王竟问使者:“汉朝有我夜郎大吗?”使者愕然,至于怎么回答的,《史记》中没有记载,但可以想见,对如此愚蠢的问题,使者是不屑于回答吧?司马迁在该篇的后记中评道:“只知通道,故不知汉之广大”。“夜郎自大”成语便由此而来。
但是,沉醉于自大中的反面教员,也不止夜郎王一人,还有这么一个故事:
后汉光武帝即位后,蜀地有位叫公孙述的人,自谮为王,与中央对立。与此同时,又有一割据汉朝西北陇地的隗嚣族王,正困惑于不知应投靠光武帝还是归顺公孙述。于是派部下马援前往公孙述处打探。马援与公孙述原为旧知,他想:
“我单独前往,公孙述会像以前那样,双手欢迎我吧?”
马援怀着如此期待,来到了蜀都,却受到了“一盆冷水”,护卫兵戒备森严,迎接他的态度极其严肃、傲慢。看到这里,马援对随从说:
“够了,够了!他们只是虚有其表,这种地方怎能容下天下之士呢?”
说完,便草草了事,赶回报告隗嚣道:
“公孙述只是个外强中干的家伙,充其量乃坎井之蛙耳,不足信也。”
之后,隗嚣又派马援带着他的亲信去汉朝拜访光武帝,马援到了不久,光武帝便亲自出来迎接,只见他头绑黄巾,露出额头,笑容可掬地寒暄道:
“啊!久仰贵公才能,今日一见,果然不同凡响!”
马援受宠若惊,低头问道:
“前几天我去拜访我的旧知公孙述,他却是一副洋洋自得、盛气凌人的姿态。这次我与大王初次见面,即受到如此亲切的接见,陛下不疑我是刺客,这到底是为什么!”
光武帝好言相慰,自始至终,不摆架子。
隗嚣王从马援口中得知光武为人,便立刻率领部属投奔汉朝。后来公孙述被光武帝消灭,自然不在话下。
智慧金言
纵观中围历史,出色的人物决不自大。人们对妄自尊大者向来嗤之以鼻。
位尊实危,智者不就也
译文
地位尊崇其实充满危险,有智慧的人不恋权位。
解读
对名位的追逐,向来是许多人的人生目标。斗智斗力、无所不用其极,更是那些“成功者”自诩成功的秘笈之一。然而在大智慧者眼中看来,赢取高位固然是一种智慧的体现,而主动放弃高位,急流勇退,这才是智慧的最高境界。人们只知高位的好处,却往住看不到高位所带来的危险;只知一味贪求,却不能适时放弃,这都是智慧不足的表现。任何时候,智慧都是以保身立命为前提的,离开这一宗旨,其智慧就大打折扣了。
活学活用
适度放弃超然尘世
《呻吟语》的作者吕新吾说过,“福莫大于无祸,祸莫大于求福。”意即没有不幸的灾祸降临,就是最大的幸福。一天到晚四处钻营的人,比任何人都更加不幸。
人千万不要为欲望所驱使。心灵一旦为欲望侵蚀,就无法超脱红尘,而为欲望所吞灭。只有降低欲望,在现实中追求人生目的,才会活得快乐。
1.清闲、散淡亦逍遥
人大都渴望和追求荣誉、地位、面子,为拥有它而自豪、幸福;人不情愿受辱,为反抗屈辱甚至可以生命为代价。所以,现实人生便出现了各种各样争取荣誉的人,形形色色的反抗屈辱的勇者和斗士;也有为争宠、争荣不惜出卖灵魂、丧失人格的势利小人,为奴隶而不可得的人。当然,也有人把荣誉看得很淡,甘做所谓“荣辱毁誉不上心”的清闲人、散淡者。
他们对客观的、外在的出身、家世、钱财、生死、容貌都看得很淡泊,追求精神的超脱、洒脱,正所谓“去留无意,任天空云卷云舒;宠辱不惊,看窗外花开花落”。庄子曰:“荣辱立然后睹所病”(《则阳》)。其意是说,人们心中有了荣辱的念头之后,就可以看到种种忧心的事情。过分关心个人的荣辱得失,就只能忧虑烦恼,无以摆脱。他在《徐无鬼》篇中说:“钱财不积则贪者忧;权势不尤则夸者悲;势物之徒乐变。”大意是说,追求钱财的人因钱财物积累不多而忧愁,贪心者永不满足;追求地位的人常因职位还不高而暗自悲伤;迷恋权势的人,特别喜欢社会动荡,以便从中扩大自己的权势。同时庄子也从正面阐述其观点。他说:“不为轩冕肆志,不为穷约趋俗,其乐彼与此同,故无忧而已矣”(《缮性》)。大意是,不追求官爵的人,不因为高官厚禄而喜不自禁,不因为前途无望穷困贫乏而随波逐流,趋势媚俗,荣辱面前一样达观,所以他也就无所谓忧愁。所以庄子主张“至誉无誉”(《至乐》)。也就是说,在他看来最大的荣誉就是没有荣誉,把荣誉看得很淡很轻,名誉、地位、声望都算不得什么,即使行善做好事也不要留名。
《庄子·刻意》篇中又讲:“就薮泽,处闲旷,钓鱼闲处,无为而已矣。此江海之士,避世之人,闲暇者之所好也。”这里,庄子又列举了几种人士;隐居江湖的人,与世无争、逃避世事的人,清闲悠暇的人。这些人也没有什么荣辱毁誉的强烈愿望或忌讳。所以,以栖身山林江湖,流浪旷野荒原,每日垂钓,闲散度日。这正是道家的处世态度,顺其自然,在同一篇中,庄子讲了闲散居士的好处:“平易恬惔(淡),则忧患不能入,邪气不能袭”。追求恬淡的人,不会患得患失,斤斤计较,没有强烈的物欲,邪恶就不会侵袭他的身心。尽管庄子的“无欲”、“无誉”观有许多偏激之处,但当人们为金钱所诱惑,为官爵所累的时候,何不从庄子他老人家的训哲中发掘一点值得效法和借鉴的东西呢!
“知足不辱,知止不殆”。《老子·四十六章》所说的这句话就是告诫人们要懂得荣辱的分寸。知道满足就不会受辱,知道适可而止,就不会遭遇不幸。又说,“祸莫大于不知足,咎莫大于欲得”(《老子·四十六章》)。不知足是最大的祸患,贪得无厌是最大的罪过。把钱财物、家世、容貌视为荣辱标准的人,一般都不知足,越有越想有,越有欲望越盛;欲望太盛,就会生出邪念,为拥有更多的财权欲而不择手段。由敬财、爱财而贪财、聚财、敛财,甚至于见钱眼开、巧取豪夺、唯利是图、谋财害命。市场上大量的假冒伪劣商品屡禁不绝,正是这方面的原因所致,生活中这类例子几乎每个人都耳闻目睹,真乃是欲壑难填!真乃是人心不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