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成功励志读《止学》学生活
21445800000033

第33章 心卷九(3)

西汉《杨雄传》中记载:杨雄平时做人比较淡泊寡欲,没有什么贪婪的欲望,不去拼命追逐功名利禄,对于贫困艰辛也不是时时挂在心上。他起初担任郎官,后升任为大夫。著有《太玄》,又著《法言》,模拟《论语》作书,在世间流行。可见能够称为士的人,终能成就大的功名、大的事业。

荣辱存异,贤者同焉

译文

荣与辱存有差异,贤明的人却同等对待它们。

解读

自古能真正做到宠辱不惊的人,必有广阔的胸襟和高度的智慧。他们不为荣辱所左右,行止才不会失常失态。凡事才能做出正确的判断和应对。其实,荣辱不仅是暂时的,也是相对的,若是一味好荣厌辱,将之完全对立起来,反应激烈,人在心绪大乱之下,就难保冷静从事了,其结果都不免出现偏差。从思想上淡化荣辱观念,是“止”学的精髓,它可让人放下功利主义。真正领略人生的自由境界。

活学活用

忍辱负重,先忍后进

春秋后期,位于长江下游地区的吴国和越国,经常互不相让,战争不断,百姓苦不堪言。

公元前506年,吴王阖闾率兵攻打楚国时,由大儿子夫毅、二儿子夫差分率左右两路军,不料夫差私率部分军队返国,阴谋篡位,并派人向越国借兵求助,以为外应。阖闾打败楚国,回师平定内乱以后,对儿子夫差不问杀头之罪,反而非常痛恨越国,常想伺机报复。

吴王阖闾公元前496年,越王允长死去,他的儿子勾践即位。吴王阖闾得到消息便想乘乱攻打越国。伍子胥劝他不要做这种有损名声的事。阖闾不听,与儿子夫毅带三万士兵浩浩荡荡向越国进发。

越王勾践亲率士兵奋勇抗敌,吴国惨败。吴王阖闾因受重伤死于路上,不久夫毅也死了,夫差成为吴王。夫差即位后并未念及昔日向越国借兵求助之恩,一心想报父仇,天天训练水兵、车兵和步兵。还要人每天问他一遍:“夫差,你忘记越国的杀父之仇了吗?”他应声答道:“没有,不敢忘。”这样坚持准备了近三年的时间。公元前494年,吴王夫差亲自统率大军攻打越国。

越国大夫范蠡对越王说,吴国准备了三年,如今发兵士气正旺,我们应当避其锋芒。文种也赞同范大夫的看法,并建议同吴国讲和。越王不听,认为讲和有失颜面,便出兵迎战,结果正如范蠡所料,大战一场之后,越国三万士兵仅剩五千人,还被吴兵层层围困。勾践悔之莫及。这时文种说:“主公,我们应该赶快与吴王讲和,否则连国家都保不住了。”勾践流着泪说:“事已至此,恐怕他们不会同意了。”文种说:“此事交给我来办吧。”

当晚,文种带着八名美女、大量黄金珠宝来到伯嚭营中,并说明来意。伯嚭看见礼单心里乐开了花,假意推辞一番,便应承下来。

第二天,伯嚭见吴王,向他说了越王求和的意思。吴王说,越国指日可灭,我怎么能坐失良机呢?伯嚭见吴王不答应,进一步说:“越王讲和,名声虽好,实际上就是投降,他们的一切都由我们做主,越王也愿意做您的奴仆。答应求和,别国也会称赞我们仁义,这样名利双得的事我们何乐而不为?况且也有利于我们成就霸业。假如我们不同意求和,越国必拼死作战,其后果很难预料。”

吴王觉得很有道理便答应下来。伍子胥一听越王派人求和,知道事情不妙,急忙求见吴王。听说吴王已答应讲和,大怒道:“吴越向来势不两立,几年前您天天想着报仇,日日提醒自己不要忘了报仇,如今答应讲和,是何道理?吴国如果不灭越国,将来必定被越国所灭!”

伯嚭收了人家的礼物,生怕事情办砸了,赶紧说:“相国此话言重了,当初你报了楚国的杀父之仇,最终不也答应同他讲和了吗?如今大王报了仇,你怎么就说三道四了呢?你这不是陷大王于不仁不义之中吗?”

伍子胥正要反唇相讥,吴王道:“大家不要再争了。相国你先回去吧,等越国送来贡品,我分给你一部分。”伍子胥心底一片苍凉,不禁叹道:“吴国亡矣。”

正如伯嚭所说,越国名义上求和,实际上就是投降。勾践安排文种料理好一切国事后,便和范蠡一起去吴国服役。吴王将他们安排在简陋的石屋里居住,还让他到阖闾的墓地看坟喂马。夫差有时故意羞辱勾践,出门让他牵马,回来让他更衣、脱靴,甚至上厕所也让他伺候。勾践百依百顺,毫无怨言,始终表现出一副驯服的面孔,很讨夫差欢心。

一次,夫差病了,勾践让范蠡预测一下,知道此病不久就会好后,他就亲自去见夫差,探问病情,并亲口尝了尝夫差的粪便,向夫差说他的病很快就会好。

夫差疑惑问道:“你如何知道?”

勾践说道:“我曾经跟名医学过医道,只要尝一尝病人的粪便,就能知道病的轻重。刚才我尝了大王的粪便,味酸而稍微有点苦,用医生的话说,是得了‘时气症’,所以不是什么大病,很快就会好的,大王不必担心。”果然没几天,夫差的病就好了。夫差认为勾践同自己的儿子一样,甚至比儿子还孝顺,深受感动。又由于那几年文种始终不间断地贿赂伯嚭,伯嚭就不间断地向吴王说勾践的好话。经过三年的观察,吴王感觉勾践表现不错,决定放他回国。伍子胥不同意这么做,再三劝阻,可吴王很反感,没有理睬。

勾践归国后,深为会稽之耻而痛苦,一心伺机报仇。

他寝食难安,不近美色,不看歌舞,苦心劳力,对内爱抚群臣,对下教育百姓,经过三年的艰苦努力,越国的百姓都归顺了他。

为了笼络群臣,每当有甘美的食物,如果不够就分给众人,自己从不独自吃掉,有酒便把它分给人民共饮,勾践自己耕种吃饭,穿妻子织的粗布衣裳。

为了坚持锻炼斗志,不过舒服生活,连褥子都不用,床上铺着柴草,还备一个苦胆,随时尝一尝苦味,以不忘所受之耻辱和辛苦。他还经常外出巡视,随从车辆装着食物去探望孤寡老弱病残,并送给他们食物吃。

经过许多年努力后,他召集诸大夫,向他们宣告说:“我准备和吴国开战,决一生死,希望士大夫同心协力,我跟吴夫差颈臂相交肉搏而亡,这是我最大的愿望。如果这些办不到,从国内考虑我们的国力不足以损伤吴国,从国外结盟的诸侯也不能毁灭它,那么,我将抛弃国家,离开群臣,手举刺刀,更换姓名,改变容貌,去当仆役,侍奉吴王,以便找机会刺杀他,我虽然知道这样做危险太大,要被天下人所羞辱,但我的决心已定,如果那种方法不可行,我一定要想法实现自己的诺言!”

后来,越国与吴国在五湖决战,吴国军队大败,越军包围了吴王的王宫,攻下城门,活捉了夫差,在灭掉吴国两年后,越国称霸诸侯。

智慧金言

人的一生就像月亮一样盈亏有常。若是不能估测自身实力、审时度势,受一点欺侮就勃然大怒,势必会招致祸害。所以,面对欺侮时,我们领导者不要计较和反抗,而应压住怒火,在忍耐中寻求突破的时机。

事之未济,志之非达,心无怨而忧患弗加矣

译文

事情没有成功,志向不能达到,思想上没有抱怨就不会增加人的忧虑和祸患了。

解读

失败并不可怕,可怕的还是由此心灰意冷,怨天尤人。意志的崩溃无助于解脱危难,恰恰相反,它只能让人雪上加霜,方寸大乱,从而使忧患加剧,惹来更多的麻烦。人在不如意之时最需停止抱怨,保持良好的心态,这时若坚持不住,成功就注定与你无缘了。

活学活用

忍得挫折,终成大器

不能忍受别人冒犯的人,发起怒来就不会顾及别人;不能忍受别人压抑的人,怨愤时也不会考虑自身。受到一点委屈,就好像在大庭广众之下受到侮辱,气得怒发冲冠,难道这是壮士吗?

不能忍受挫折或屈辱,往往害不到别人,反而伤害了自己。与其勃然大怒,不如忍耐性情从旁慢慢观察胜败。名誉可以从屈辱中得到传扬,德量可以从隐忍中得以增大。黥布将投靠汉王时,看到汉王一边坐在床上洗脚一边召见他,非常后悔,几乎要自杀;召见后受到的优待超过了他的想像,黥布又大喜过望。尽管人们还没有看到黥布将来建立的功名到底如何,但从这一怒一喜之间所表现出的器量,就已经清楚地说明:他是个不能忍受挫折的人。

唉,在受到冒犯或挫折时,千万要忍耐自己啊!

面对挫折、打击、磨难,应该是沉着应对,不能被困难所压倒。忍受挫折的一种方法是发奋东山再起,而不是由此沉沦。

范睢是战国时代的魏国人,著名的策士。

他擅长辩论,多谋善断,而且胸怀大志,有意开拓一番事业。但是,他出身寒微,无人替他向最高权力阶层引荐,不得已只能先在魏国中大夫须贾的府中任事。

须贾奉魏王命出使齐国,范睢作为随从一同前往。齐国国君齐襄王早已知道范睢有雄辩之才,因此,范睢到了齐后,齐襄王便差人携金十斤及美酒赠与范睢,以表示他对智士的敬意。

范睢

范睢对此深表谢意,却未敢接受齐襄王的赠礼,想不到还是招来了须贾的怀疑。须贾执意认为,齐襄王送礼给范睢,是因为他出卖了魏国的机密。

须贾回国之后,将“范睢受金”的事上告给魏国的相国魏齐。魏齐也不作调查,便动大刑杖惩范睢。范睢在重刑之下,肋骨被打断,牙齿脱落。他蒙冤受屈,申辩不得,只好装死以求免祸。

范睢已“死”,魏齐让人用一张破席卷起他的“尸体”,放在厕所之中;然后指使宴会上的宾客,相继用便溺对他加以凌辱,并说这是警告大家以后不得卖国求荣。

范睢平白无故地受了这么一场肌肤之苦和情志之辱,一腔效命魏国的热忱化作了灰烬。他决计离开魏国,另谋一处显身扬名的地方。

为了脱身,范睢许诺厕所的守者,如能放他逃出去,日后必当重谢。守者利用魏齐醉后神志不清,胡乱请示了一下,诡称将范睢的“尸体”抛向野外,借此将他放了出去。

范睢在一个叫郑安平的朋友的帮助下逃亡隐匿起来,并改名为张禄。

就在范睢忍辱求全、隐身民间的时候,秦国一个叫王稽的使节来到魏国。秦国此时国力强盛,且虎视眈眈,有兼并六国的雄心。

郑安平得知秦使王稽来到魏国,便扮成吏卒去侍奉王稽,目的是想寻找机会向他推荐范睢。一天,王稽在上榻的馆舍向郑安平打听,魏国有没有意愿与他一块西去秦国的贤才智士。

郑安平见问,便不失时机地向王稽陈说范睢的才干。王稽当下决定于日暮时分,在馆舍与范睢见面。

日暮时分,郑安平带范睢来到王稽馆舍。范睢面对王稽,侃侃而谈,议论天下大事。一席话还未谈完,其才情智慧已使王稽信服,王稽决定带范睢入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