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成功励志读《止学》学生活
21445800000035

第35章 修身卷十(1)

服人者德也。德之不修,其才必曲,其人非善矣。

纳言无失,不辍亡废。小处容疵,大节堪毁。敬人敬心,德之厚也。

诚非虚致,君子不行诡道。祸由己生,小人难于胜己。谤言无惧,强者不纵,堪验其德焉。

不察其德,非识人也。识而勿用,非大德矣。

服人者德也

译文

让人信服的是一个人的品行。

解读

品行的影响力,是强权和势力无法做到的。强权和势力可以使人暂时屈服,但不会让人心悦诚服,而这正是最大的隐患。一个人的失败可以有多种原因,如果他品行不失,就终有成功的转机。一个人的成功能找出许多理由,如果他品行不端,就不会善始善终。人们只有在心甘情愿的情况下,才能真正地尽心尽力,永不背叛,而品行不端的人无恩无义自难使人为他效命了。

活学活用

德行是做出来的

个人之间互施小恩小惠,不如光明正大地维护社会的正义;与其泛交新朋友,不如使过去的友谊更上一层楼;沽取显赫的名声,不如巩固自己内在的美德;标新立异地制造名节,不如谨慎踏实地做些平凡的事。

《大智度论》有言:“世间的人爱好福之果报,却不爱好福因。”就功成名就而言,常人只羡慕其成功,却很少去理会他成功之前,究竟尽了多大的努力以及吃了多少难以言状的苦头。有些人认为他是交上了好运,时来运转而已。

荀子说:“道路虽然很近,不前进不会到达;事情虽然很小,不去做不会成功。”实际上,任何一种成功都是努力而行的结果。被誉为天才的人绝没有一个是抄捷径而来的,而被人喻为有德行的人,也不是靠嘴说出来的。

汉朝讨伐匈奴的名将李广,

李广

是一位匈奴人闻风丧胆的虎将,有“飞将军”之美称。但是,他是一位木讷刚直的人,从来都不曾言说过自己的功德。遇到皇帝的赏赐时,他总是毫不吝惜地与将士们分享。吃饭时,等将士们到齐吃上饭后,李广才开始用餐。有一次在大漠中行军,天热,好不容易找到一汪清泉,李广一定要士兵喝完他才喝。总之,他一切都是处处以人为先,以己为后,因而将士们都十分尊敬于他。在他去世的时候,天下无论是否认识他的人,都为他哀悼。这是为他的本心而感动,是因他的行为而得到的感动。

“德不孤,必有邻”。正所谓有心栽花花不开,无心插柳柳成荫,贤德作为一种基本品质,用来做人,则以做一个崇高的人;用来做官,则能做一个清廉的官;用来交朋友,则能交到真正的贤德的朋友。这不是强求而来的。司马迁曾评价李广说:“桃李无言下自成蹊。”一个具有着贤德品质的人,就像桃树和李树一样,没有经过任何表白,但是人们还是争相而至,以至于把树下踩出一条路来,这是因为桃李的花朵和果实吸引了人们,因而人们乐于来到它们的身边。别人贤德,我们愿意与之交往,自己贤德,别人也自然会来与我们交往,这是同样的道理。人的眼睛都是雪亮的,也大多都是向善的,唯有像李广将军那样用自己的行动表现出来的德行,才能真正受到人们的景仰,这是尘世之人都应该明白的处世之道。

吴起

战国时的吴起也是中国历史上的一位名将。但他身为名将,除了骁勇善战之外,还能与士兵同甘共苦,因而在士兵中享有崇高威望,这也是他成功的一个重要方面。

吴起在军队中总是和下级士兵们穿一样的衣服,吃一样的食物,睡觉时不铺席,行军时不愿乘车,自己备粮食,并且主动分担士兵的苦恼。

有一次,一位士兵在阵前因为生了肿瘤而痛苦不堪,吴起见状毫不犹豫地用口将其肿瘤内的脓汁吸出。那位士兵和在场的人都感动不已。后来,那位士兵的母亲听到了这个消息,忽然放声痛哭起来。旁边的人觉得很奇怪。就问他:“你的儿子只不过是一个小小的士兵,却蒙吴将军亲自将他身上的脓吸出来,你应该高兴才对,为什么反而伤心地哭泣呢?”那位母亲回答:“先夫早年也是蒙吴将军不弃,吸取他肿瘤里的脓,从此他跟随吴将军四处打仗,以此报答吴将军的大恩,最后终于死在战场上。如今吴将军又为我儿子吸出脓汁,这不是显示我儿子也将步他父亲的后尘吗?这叫我怎么不伤心呢?”

老妇的一句话道出了吴起将军的为人,正是他能体贴士兵的疾苦,亲身为士兵解除病痛的行为,感动了士兵,因而愿意随他出生入死,为国出力,这也是一位“桃李无言下自蹊”的可敬之人。

一个人的德行不在乎他的外表,也不在乎他是否善于表达,只在于他的行为是否能让人口服心服。乌鸦长得又黑又丑,乌鸦的声音也让人听了难受,因而它被人冠以不吉利的头衔。但是乌鸦有一点是没有人不赞赏的,那就是它“孝顺”——乌鸦反哺。父母老了,孩子知道反过来找食去喂父母,这可不是乌鸦自己喊出来的,这是自古以来的人们所看出来的。

人们常说:“耳听为虚,眼见为实。”一个贤德之人的德行应由别人去评说,而别人评说的依据,便是他们真实看到的事情。一个人有德无德,得是你做出来的。只有你做到了,才会有人承认你的德行,才会有人愿与你接近,当你困难的时候,才会有人愿意帮助你。

秦朝的时候,有一次秦穆公乘马车外出,不巧马车坏了,右侧驾辕的马脱缰跑了,秦穆公去找那匹马时,却发现一群农夫正在分吃马肉。秦穆公见状,不但没有指责他们,反而说:“吃了骏马的肉而不马上喝酒,恐怕马肉会伤了你们的身体。”于是穆公派人送来酒,让他们一一喝了酒,才离去。

过了一年,秦国和晋国在韩原展开激战。晋国士兵包围了秦穆公的兵车,晋国大夫梁由靡抓住穆公车上右边的马,晋惠公的右路人马举起长矛击中了穆公的铠甲,穆公的七层铠甲被击穿了六层。正在这危急时刻,曾经在岐山的南面分吃马肉的农夫三百多人,闻讯赶来,在车下竭尽全力为穆公拼死搏斗。于是穆公得救了,秦军大胜晋军,并且俘虏了晋惠公。

这个故事告诉我们,由于秦穆公施行仁爱,而使他的名声显赫。所以在关键时刻,能够得到农夫们的拼死报答,转败为胜。

智慧金言

君子之德,应当付诸于行。满嘴的仁义道德却总行苟且之事,不但不能得到人的敬仰,反而会遭人唾骂。人生存于世间,一言一行都须自我勉励,诸事向善,抛弃己利,以“仁”心待人,唯有如此,才可为世人所容纳。

德之不修,其才必曲,其人非善矣

译文

品行不培养,人的才能就会用于偏邪,他的下场便不是善终了。

解读

有才无德的人对他人的威胁最大,他们所造成的祸事也是最烈的。没有了道德的约束,一个人的才能纵是再大,也是不可依靠和信任的。那种重才不重德的人,不仅会迷失方向,更会成为他人的工具。才能不能代替品行,品行的增长有助于才能的提高,亦能规范才能的施展空间。自古无有善果的人,多不是他们无才所造成的,由此可见,无德才是人之大患。

活学活用

立业思德,慈能致富

人生在世,每个人都希望能过得幸福,只不过各人对幸福的定义不尽相同。比如商人以“利”为命,不断地追求财富,而追求财富,归根到底也是为了生活得幸福。

如何能获得自己所求的幸福,古人劝诫领导者事业成功之后要存慈善之心,做扬善之事,因为“慈能致福”。

范蠡是越王勾践的谋士,知识渊博,精通兵法,与孙子、张良齐名。他与当时另一个赫赫有名的文种是辅佐越王勾践成为“春秋霸王”的两个关键人物。

范蠡

在范蠡的一生中,他曾经“三掷千金”——三次散尽家财,又三次重新发家。

勾践称霸中原后,封范蠡为大将军,但范蠡居安思危,视权势为祸害,他知道越王勾践为人心胸偏狭,“只可与之共患难,不可与之共安乐”,便坚决辞官不做,于是装上轻便的珍珠宝玉,其他的散发给当地的老百姓,和家人(携上西施),驾一叶扁舟,泛舟过海来到齐国,自称鸱夷子皮,在海边耕作,从事商贸。

由于范蠡经营得法,没过多久,财产已经无法计数。齐国人都知道他的贤能,便要请他做丞相。范蠡却不肯,散尽财产,悄悄离去,来到陶地安居。

陶地是天下的交通中心,贸易重地,他善于等待时机,贱买贵卖,每次只追求微薄的利润。没有多久,财产又累计达到百万,富可敌国。这时候,范蠡又一次把自己的财产分给当地的百姓,自己只保留少量的店铺继续做生意。

再后来,范蠡将生意交给儿子,而自己每天与西施泛舟五湖,尽享人间之福。这样的美满收场,不就是因为范蠡有“立业而思重德”的先见之明吗?

范蠡对钱财的看法,是生不带来,死不带走,乃身外之物也。一个人钱再多,他也只能跟其他人一样消受一点,大部分都积攒在宝库里,永远只是财富的象征而已,并不都能给人带来幸福。

人生在世,活得潇洒快乐才是最重要的。商人们为自己钱途奔波,不辞劳作不也是为了这个目的吗?人一辈子,只需要那么一部分钱,多出的其实并不能给自己带来多少幸福,那么这么多钱怎么处置呢?藏在金库里,成色再好的金子也不会发光!金钱不用它就是纸张而已!把这些钱用到它该用的地方去,发挥它的效用,才对得起其价值。

智慧金言

立业思德,短线是安人,长线是安前程,最重要的还是安己!所有的一切,还是求得一个心安理得!故立业要思重德,安人即安己,安己亦安前程。

纳言无失,不辍亡废

译文

采纳他人的建议就没有缺失,不中途停止就不会前功尽弃。

解读

品德的修养不是一朝一夕的事,它需要持之以恒,在任何情况下都不间断。同样,善于听取他人的劝告也是必不可少的,人都有糊涂的时候,若不听人言,过分自信,错失便难以纠正,自无助于良好品德的建立。个人修养不是孤立的,良好的环境和正直的人群对一个人的影响是巨大的,在此不能故步自封,尤要不得清高自傲。

活学活用

意见可以听,决议自己做

不要因大家的态度影响到你自己的决定,不要固执己见而不重视别人的意见,不要因为贪恋小的私欲而影响了大家的利益,不要把大家的正确决定说成是自己的功劳。

如果觉得自己是非常聪明的人,那你听过这样一句话吗?“智者千虑,必有一失”。有时自己的见解也未必高明,那时就要本着谦逊的态度多听听人家的话。一个人如果能辨明黑白,知道轻重,在众人里面一直保持清醒的头脑,那算是非常聪明的人,但此人有些高明的意见是听取众人意见后才会产生的。

也就是说,做人处事不要太固执,对于自己的看法,或者是某一行为,不要总是以自己的意志为转移,也就是处处以自己为中心,使自己失去了辨别是非的能力,听不进去任何劝告,反而放弃了别人的正确意见,甚至对别人的好意产生误会、偏见,耽误事情的发展与处理。

我国著名企业家郑裕彤说:“当一个团队会议进行到做出决策的时候,你通常要寻求一致同意,至少在做重要决策的时候应该是这样的。因为你需要大家赞同你的决策,各自承担起自己的职责,从而确保决策顺利实行,一个团体是需要协调,如果独断独行的话,犹如散沙。”

但是,话又说回来,人固然要有从善如流的习惯,但绝不是人家说什么就是什么,所谓“千人盲目一人明,众人皆醉我独醒”,有时真理往往在少数人手中,该坚持的原则为什么要动摇呢?

郑裕彤说:“管理者的决策是这样形成的:意见要听大家的,和少数人商量,最终决策的是自己。”

有一句俗话叫“三个臭皮匠顶个诸葛亮”。对于自己的见解,或者某一举动,当别人产生怀疑时候,就产生了动摇的思想,甚至放弃了自己独特的见解和观点,这是错误的决定,这是对自己不信任的表现,只要我们做的事,我们的观点是正确的,就应该责无旁贷地坚持下去,为什么要改?。

郑裕彤说:“大家都错误的认为,一致赞同就是没有任何人有异议。这样的话,很多决策在实际决定过程中其实是比较困难的,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想法。”

智慧金言

认真观察一下周围的环境,我们会感到一点,要想使每个人都对自己满意,这是很难做到的事情。实际上,如果有一半的人对你感到满意,这就算一件很高兴的事情了。要知道,在你周围,至少有一半人会对你说的一半以上的话提出不同意见。只要看看西方的政治竞选就够了:即使获胜者的选票占压倒多数,但也还有40%之多的人投了反对票。所以说,无论你的意见怎样,有一半的人提出反对,这确实是一件正常的事情。

小处容疵,大节堪毁

译文

小的地方存有缺点,大的节操就可以被葬送掉。

解读

从小事做起是修身养性的根本,一点一滴地积累才能成就品德的提升。古人言:“莫以善小而不为”,说的就是不要好高骛远,要在小节之处自律。一个人的品行高低往往体现在他的一举一动中,崇尚空谈的人总有他的破绽之处。事情自有它的发展规律,只要人们细心观察,小心印证,不仅可以辨出真伪,还可由此为突破口,识人于不觉之中。

活学活用

盛满之功,常败于细微之事

最大的火灾,多数因为有人不负责不细致;接近于圆满的成功,常常败在细节问题上。

东晋末年,桓玄为楚王,他心怀不轨,有篡位的野心。他的堂兄卫将军桓谦私下问建武将军、彭城内史刘裕说:“楚王的功勋和德行受到了大家的一致赞叹,都说朝廷应该把帝位授予他,你有何看法呢?”

刘裕

刘裕其实是反对桓玄的,但嘴上却说:“楚王是宣武(桓温)的儿子,若论勋德,无人能比!晋朝早就有所败落了,谁还重视他们?楚王如果接受禅让,那真是上应天命,下顺人情,有何不妥呢?”桓谦听后,很高兴地说:“既然你说是可以的,那当然就可以了。”

桓谦的问话,刘裕很清楚是对他进行的试探。

元兴二年(403)十二月,桓玄篡位称帝,把司马德宗遣送到了寻阳。刘裕随着桓玄的堂兄桓修到建康朝见桓玄。桓玄的妻子刘氏告诉桓玄说:“刘裕龙行虎步,视瞻不凡,怕是不会甘心久居人下的,以我之见还是早除后患。”但桓玄不同意,说:“我正想如何扫荡中原呢,除刘裕没有谁能担此重任。等到关、陇地区平定以后,再从长计议吧。”

桓修在建康停留了一段时间以后,决定返回京口(今江苏镇江)。刘裕借口伤痛,不能走路,改走水路坐船,而没有与桓修同行。在船上,他与何无忌、刘毅、孟昶、诸葛长民等共同密谋好了反对桓玄的整套行动计划。

元兴三年(404)二月的一天早晨,刘裕以外出游猎为借口,率领何无忌、檀道济等人,待城门打开后,立即冲入,出其不意地展开突然袭击,杀掉了桓修。就在这时,刘毅等人也杀掉了坐镇广陵(今江苏扬州)的征虏将军、青州刺史桓弘(桓修的弟弟)。桓玄这才觉得刘裕是心腹大患,可为时已晚,他的军队根本不是刘裕的对手。桓玄坐船往南奔逃到寻阳,挟持司马德宗去了江陵,最后被人暗杀。刘裕建立了刘宋王朝。

刘裕胸怀大志,当然不会甘居桓玄之下。他在时机尚未成熟时先保持低调,不透露自己的意图,尽量不引人怀疑,为的就是一举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