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旅游浮云流水间:欧洲庄园
21558900000005

第5章 博洛尼亚的皇城遗迹

与古城共舞

意大利中部的博洛尼亚是个著名的古城,它的建筑朴素庄严,全城充满了四四方方的赭红色古老建筑,建筑柱廊顶上都用大块木头固定住,令博洛尼亚享有了几百年的“廊柱之城”的美誉。

意大利对于古建筑的保护一直是全世界的楷模,博洛尼亚尤其珍视古迹文物,这里不仅拥有意大利历史最悠久的大学,还是历代皇亲国戚居住的地方,处处流露出皇族气息。一间家具店在建造过程中,忽然发现它正好位于过去皇宫的遗址上,意大利人是最擅于把古迹文物和谐地融合于现代生活,让人们在历史的脉承中达到生活的幸福境界。

走进意大利中部

从车窗看出去,博洛尼亚果然不负古城的称号,几乎所有建筑都是深色大石砌成,不以小巧见长,更显稳重大气。很快就能注意到这里最大的特色:街道两旁都是有屋檐的走廊,除了穿过马路的一小段外,几乎没有中断,下雨天对行人倒很方便。但走廊下一间间紧闭大门的商店,让我多少有点担心起来,虽说昨天电话里与一位用带着浓重意大利口音说法语的女士约好了时间,但此刻我真真怀疑自己的听力是否出了问题。

车行20分钟,在一条寂静的小街上停下来。司机边帮我们拿行李,边用不太流利的英文说,商店就该在这附近了。来意大利几日,已经逐渐习惯了出租车的风格,能准确把你送到目的地的司机少之又少,通常到了大概的地方他们就扬长而去了。

优雅的店长

好在,我的担心只持续了很短时间,向前走几十米,就看见醒目的罗奇堡招牌。从大门到橱窗是清一色的玻璃,能清楚地看到里面的装潢布置,感觉虽然每间房间不大,但重重叠叠错落有致,铺展开来规模可观。头上有屋檐遮住,看不见建筑的外观,但这里的商店一字排开,虽然罗奇堡是其中最大的一间,怎么看也不像座皇宫。

我正在大门处寻找门铃,一位女士穿着几乎拖地的长裙从店深处的办公室走来,脸上也是一番精雕细琢,隆重得好像要接待什么重要人物,倒弄得一身背包客打扮的我们局促起来。原来她正是这家店的店长,负责今天所有接待我们的任务。一听她说话,我就辨认出是昨天与我通话的女士,显然她对于不用说英文很是欣慰,而我宁可她用不连贯的英文,也比滔滔不绝至没有标点符号的意式法语容易听多了。与高贵的打扮不同,店长拥有典型的意大利人性格,爽朗热情,所以虽然听力存在障碍,我也不得不承认与她交谈是件愉快的事情。

建造在皇宫里的罗奇堡

店长连声抱怨店外刺眼的阳光和高温,然后有些自豪地问我们是否觉得店里凉爽舒适。果然,没有装任何空调的店堂里,丝毫不觉闷热,问她原因,店长解释房子的外墙都是厚重的石头,绝对有冬暖夏凉的作用。

罗奇堡虽是间家具店,但店里的空间设计更让人感觉像是一个家。总面积达1200平方米,共27个房间,分为上下三层,因为包括地下一层半,从地面的橱窗看不到整个规模。房间被分别布置成客厅、餐厅、书房、卧室等等,间间相通,但使用了不同的拱门、楼梯、隔断,没有人带路就好像进了迷宫,要很绕一阵才能找回原路。每间房间里还精心挑选了挂画、小摆设、鲜花、图书,仿佛真有一位品味不俗的女主人在打点一切。店外檐廊上的木梁与店内仿古家具辉映成趣,整条街宁静、古老的气氛愈发衬托出罗奇堡代表的高雅不张扬。

店长不无自豪地告诉我们,虽然罗奇堡是法国品牌,但巴黎总店绝没有博洛尼亚分店漂亮、精致。巴黎市中心,地少店多,空间布局难免局促,比如沙发、床等都集中摆放,让人一看上去就知道是间家具店,少了亲近感。意大利23家分店中也属这里最有特色,不仅在店铺里细细挑选商品的顾客有赏心悦目之感,即使从街上走过,也会对店里经常更换的布置惊艳不已。

我终于有机会插嘴提问:“这间罗奇堡店是否真的建造在皇宫里?”店长带着调皮的口吻回答说:“是,也不是。”博洛尼亚古老的历史让这座城市触手可及之处都是古迹,不仅拥有意大利历史最悠久的大学,还是历代皇亲国戚居住的地方,有种皇族的气派。罗奇堡所在的Palazzo Lupari Strada Maggiore大街,虽然路面不宽,却是城市的最中心,曾经十分繁华热闹。与罗奇堡同在一条街上的诸多店铺最初是个整体,始建于两千多年前。公元1003年建成后来皇宫的雏形,历代不断有人翻造更新并征作它用,时至今日已经成为博洛尼亚市内首屈一指的古老建筑。1913年,博洛尼亚政府决定保留城市里所有的历史建筑,并允许人们在其中居住或用作商业用途。15年前,罗奇堡所在的11号进行了大规模整修,成为今天的模样,5年之后被罗奇堡总部买下,正式开设家具分店。店长说:“所以,如果严格讲起来,现在罗奇堡店保留的皇宫遗迹已经很少了,只有地下那层的少许地面还有些公元1年左右的大石块,是过去城市的痕迹。如果说商店给人皇宫的感觉,那是整个城市气氛的影响。”

现代人演绎的古老艺术

解决了心里的疑问,店长开始带我们一间间房间地逛。房间之间的楼梯扶手看来有点特别,店长解释到这是种非常特别的设计,也是罗奇堡的特色。一整个扶手看上去只用了一根铁条,所有拐弯处均折叠延伸,好像中文里的一笔字。另外,扶手的顶端与墙面不接触,留出一段空隙使房间的线条看上去更加平滑舒畅。房间之间常设有拱门和拱窗,但使用的都是编成方格状的铁条,所以彼此间依然通透。窗外阳光射进来,错落的方格变幻出好看的图案,比任何精心布置的摆设更加炫目。站在某些角度上,能看见重重叠叠几进房间铁门的投影,好像天才艺术家的又一杰作。

最让我印象深刻的是其中一件高大甚至有空旷感的客厅。长长的铁格子窗配上大型白色插花,乍一看有几分和式风格的神韵。这间房对着后院,可以看到很大一片风景,安静的气氛愈发衬托出一整面墙边旧式书架的墨香味道。如果不是家具标牌偶尔出现,我还以为自己正在拜访哪位学者的府第。往里走看别的房间,风格渐变至温馨的暖色调,舒适的布艺沙发、艳丽的鲜花布置、俏皮的小摆设,营造出起居室随意的家庭气氛。店长告诉我们,罗奇堡的沙发在意大利人心目中是最好的,不仅设计大气时髦,而且坐感极佳,虽然价格昂贵很多人也在所不惜。再往里走,空气越来越清凉,好像进入古堡的深处。店长走在前面,兴致勃勃地说到了全店最精彩的地方。她打开一处电灯开关,漆黑的拱门里面亮起柔和的光。看到靠墙一边地面上略有起伏的大石地面,我顿时反应出这就是两千年前旧城的古迹!

地面向中心略有倾斜,形成一个凹槽,我原以为是排水系统,店长解释说,古时候人多使用马车,凹槽是为了停靠方便特别设置的。现在仅存的这一小块地面被绳子拦起来,只在上面摆着一排古典风格的木柜、扶手椅。特别柔和的灯光和会自动熄灭的灯光,都是保护地面的措施。所有在罗奇堡工作的人都为店里拥有这样一块历史古迹而自豪,并且人人小心维护,这种自觉的态度大概也是意大利的古迹得以最大程度维护的原因所在。

地下室另一处让人好奇的地方是一口井。原来整个博洛尼亚市都有地下水,市民也以此为生活用水,为了保护历史古迹,罗奇堡将以前人开凿的井也原封保留下来。但特别找了设计师设计,可以从井上面一直看到天,构造好像个不规则的螺旋。

品质与风格

一圈参观下来,27间房间把罗奇堡家具法式古典家具的精华一一呈现,有华丽的高脚床、座位宽敞舒适的沙发、配合房间设计的各种形状的书桌、还有仿古的衣橱、衣柜等等。店长说:“家具从新变旧是自然规律,所以逆规律而行之绝非易事,特别要把仿古家具做得逼真又不夸张,没有十足的功力是很难完成的。”罗奇堡一直与著名设计师合作,每一件家具都堪称艺术精品,这也是品牌一直保持高水准的根本。除了保持古典的特色以外,罗奇堡也经常与国外设计师合作,比如橱窗前摆放的一群色彩斑斓的瓷牛,是与日本设计师共同创作的作品,名为“东京公牛”,一经推出就大获成功。

虽说也曾参观过上海的罗奇堡家具店,但博洛尼亚这个充满古典色彩的店堂,依然让我印象深刻。与其说是家具精良的制作和高贵品质吸引了我的目光,倒不如说每个细节洋溢出的家庭温馨气氛和对生活的关怀,令它更加与众不同。就连墙上的挂画也是精心挑选,每年聘请一位绘画大师专门为罗奇堡创作,以至于很多客人逛店的时候都询问哪里可以买到画作。今年邀请的是意大利著名画家Pier Daniele La Rocca,整个店堂作品呈强烈的抽象风格,与古典气息的家具形成鲜明对比。

红色博洛尼亚

店长介绍中总是提到的博洛尼亚历史和城市景观引起了我与摄影师强烈的兴趣,她大约也看出这点,微笑着建议:“不如下午回来再拍摄,现在先出去午餐,顺便参观参观市中心。”摄影师顿时雀跃而起,连日来他从早到晚工作,很少有时间看到一个城市白天的景象,这个突如其来的机会让他很是兴奋。

店长拎起一个和长裙同样优雅的包,带我们离开了罗奇堡店,从小路穿行到另一条宽敞些的街道上。中午的阳光照得人睁不开眼睛,好在我们始终走在柱廊下,可以免受灼晒之苦。星期天的缘故,行人很少,更不见一般意大利城市中蜂拥的外国旅行团,犹显得这座老城宁静安逸。

相较意大利其他城市而言,博洛尼亚的建筑要朴素很多,没有华丽的装饰、雕刻,也没有精巧细致的形状,基本上呈现砖土的赭红色,四四方方很稳重的模样。柱廊顶上全部用大块木头固定住,令博洛尼亚“柱廊之城”的美誉保持了几百年。让博洛尼亚人引以为傲的一个当地习惯是,他们几乎从来不需要雨伞,连绵的屋檐成为挡风遮雨最好的屏障。美中不足的是,建筑之间总有很多天线相连,某些程度上增加了取景的难度,摄影师为了一个镜头总要停留半晌,一不留神就把他拉下好远。

走不多久,我们忽然看到两个巨大的塔形建筑,其中一个明显倾斜,程度不亚于世界著名的比萨斜塔,看顶部好像还未完工,原来这就是博洛尼亚的象征之一:双子塔Maggiore与Nettuno。店长告诉我们:12、13世纪的时候,博洛尼亚的贵族相互竞争,在城市各处造了100多座这样的塔楼,现在余存的也还有20多座,其中就数这两座最有名。倾斜的那座塔只有旁边的一半高,14世纪时候的君主Giovanni Visconti da Oleggio被反叛者威胁吊死在塔楼上,他因为害怕,迅速下令把塔截断,当然最终还是没有逃脱惨死的命运。

双塔被中世纪宫殿和圣佩欧尼欧教堂(San Petronio)围绕,属于城市最热闹的地段。无数鸽子旁若无人地满地寻食,博洛尼亚人在此购物、祈祷、聊天,当然也游行示威。每每夕阳西下,中世纪赭色的建筑被太阳的余辉镀上金红色的光,因此人们也爱把这座城市称为“红色博洛尼亚”。19世纪的时候,这里也曾经建造起很多相当丑陋的建筑,二战期间火车站附近更被全部炸毁,好在博洛尼亚人拥有积极向上的性格,在过去20年中一步步恢复了古城原来的风貌,2000年,博洛尼亚更被冠以“欧洲文化城市”的美称。

穿过双塔,来到古老的市政府广场。夏天欧洲各地经常举办露天音乐活动,从广场上正准备拆除的舞台能猜出昨天晚上这里热闹的景象。优美的喷泉旁,一对新人正在拍照,幸福的模样羡煞过路人。店长指着广场四周的建筑说,这些地方现在都归政府所有,每当广场上有演出,人们就可以租用房间,从最佳位置欣赏表演。

再往前走,我们又回到好像商业街的街道上。让我感到好奇的是,几乎所有堪称历史古迹的建筑现在都变成了商店,气氛好像不甚匹配。而且,店长告诉我们,那些看上去气势不凡的旧房子,与现代建造的公寓价格一样,普通生活水平的人都租用得起。即便是古迹,它的根本也是建筑,那么就应该履行为人服务的根本职责,这点博洛尼亚人倒是理解得通透。

博洛尼亚的饕餮盛宴

又在大街小巷里穿行了一阵,我们终于到达了吃午餐的地方。不大的门面,里面却很宽敞,一径长条地延伸进去,能容纳100多人用餐。墙面是朴素的白色,但挂满了各种奖状、证书和照片,加上屋顶一道道古典风格的圆拱,足见是间历史悠久的餐厅。服务生全都是四五十岁朝上的中老年男性,穿着干净的白色制服,让人联想起老上海美容厅里的理发师傅。店长介绍说:“这间餐厅是品尝博洛尼亚特色美食最有名的地方,不仅旅游者趋之若鹜,当地人也很喜欢选择作为家庭聚会的场所。”

餐厅里弥漫的烤肉香,早已让摄影师欢喜得合不拢嘴,连声夸博洛尼亚是个可爱的城市。而博洛尼亚的特色也正是各种肉类。端上来的冷菜碟里,我粗粗数了数,就有大约8种不同做法的猪肉!当地最有名的面包外表看来没有什么不同,其实里面也是混夹了肉糜的。店长说,意大利面包的品种太过繁多,每个城市都有几十种独特的口味,所以很难像法国那样,轻易找出羊角包与长棍面包作为代表。果然一篮子面包,或长或扁、或脆或软、或深或浅,口味各有不同。基本上就着冷肉,我们已经有饱腹之感。早闻意大利美食份量大的名声,今天终于亲身体验。店长有些无奈地说:“我们意大利人太喜欢吃了,基本上从早吃到晚。”如果事实真如她所说,那么意大利人很应该为自己的体形感到骄傲了,相比德国人、北欧人来说,他们实在是娇小瘦弱的,有饱享美食的资本。

吃罢前菜,端上意大利最有名的面点。熟悉意大利菜的人应该都知道非常有名的博洛尼亚汁,其实就是肉酱。摄影师说他从前也吃过不少次意大利肉酱面,印象并不是很好,原来正宗原味感觉还是不同,这次吃起来分外喜欢。店长帮我点了千层面,看上去更像块蛋糕,里面夹了多层奶酪、肉糜和酱汁,肚子饿的时候绝对是上佳选择。相较现代法国菜的清淡路线,意大利菜依然浓郁芬芳,这种对食物本身味道的坚持,依然受到全世界人们的欢迎。

甜品倒甚为清爽可口,微型草莓个个汁水饱满,也有解油腻的功效,最后配上一杯浓浓的浓缩咖啡,这餐饭吃得圆满。临走,摄影师有些欲言又止的样子,追问之下才知道,餐前我们点了一瓶口味极好的红酒,但因为下午还要工作不能畅饮。他觉得丢弃了实在可惜,又担心把酒带走是否有失礼貌。一番犹豫让店长哈哈大笑,她说再高级的餐厅也不用担心这些礼数,喜欢就可以拿走,店家还会因为我们特别的钟爱更加高兴。

因为轻松的城市游览和美好的午餐给摄影师带来少有的好心情,下午的拍摄工作很顺利地完成了。告别时,我们再三感谢店长用了一整天时间陪伴我们,她边用包装纸把从冰箱中取出的那半瓶酒包裹好,边连声说希望有一天也能去中国做客。平日不多言语的摄影师,显然被店长的热情感染,约定要带她品尝最正宗的中国美食,还主动行了吻面礼。可惜有些激动过度,居然贴错了脸孔,连店长两颊也微微泛红。小小的尴尬让我们眼中的博洛尼亚愈加可爱起来。

博洛尼亚

博洛尼亚是意大利艾米利亚-罗马涅区的首府,位于米兰与罗马的中间,坐火车从米兰出发约2个小时,交通非常便利。

旅游信息处有两处,一处位于面向主广场市政厅的一楼,另一处在中央火车站的西出口。

广场信息处:

地址:Piazza Maggiore 6

开放时间:8:30-19:00 周日9:00-14:00

车站信息处:

地址:Piazza Maggiore d'Oro车站西口

开放时间:8:30-19:00 周日、节假日休息

网址:www.italiantourism.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