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文学香港回归
21616900000068

第68章

邓小平向香港人民郑重宣告,他的活是算数的,是经过深思熟虑、集中全国人民智慧、代表整个中国政府郑重提出来的,这一切将会载入以后的中英联合声明,它将在联合国备案,其具体设想,将会写进《基本法》,用法律的形式固定下来。这一切说明,中国共产党和中国政府历来是言必信,行必果,是说到做到的。

这场来自英国伦效的黑色风暴终于被一双巨大的手臂挡阻下来,它将成为一段往啪载入香港回归祖国的史册上。

84年9月5日,历经坎坷的中英谈判由于中国领导人的努力而再次回到谈判桌边。此时正是秋天,当两国代表互相凝视的时候,季节的暗示便像秋阳一样跳跃出来。中国首席代表周南对英方首席代表伊文思说,你到北京后,经过冬天、春天和夏天,现在到了秋天,现在到了收割庄稼的时候了。伊文思热烈地回应说,这样的日子也让我想起英国9月的庄园,是啊,收获的季节到了。

实际上,一年长于百年。这是一个世纪的冬天、春天和夏天,是香港在1842年被割占那一天就开始计算的。经过一百多年漫长的季节转换,金色的世纪秋天终于到来了。

1984年9月18日,中英双方就全部问题达成了协议。1984年9月26日,周南和伊文思草签了协议。

紧接着,中英两国依照各自的法律程序进行了审议。中国方面,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委会通过审议,于1984年11月16日通过决议同意中英正式签署《联合声明》。

英国方面,先是12月6日,下院批准了协议草案,又于12月10日,上院一致通过了《联合声明》(草案)。

1984年12月18日20时20分,英国首相撒切尔夫人的专机平稳地降落在北京首都机场。在鲜花、掌声和闪光灯构成的热烈气氛里,撒切尔夫人和随行的杰弗里,豪外交大臣及夫人等走下了飞机。

撒切尔夫人此行是专程签署中英《联合声明》而来的。1984年12月19日下午5时30分,中英关于香港问题的《联合声明》正式签字仪式在人民大会堂西大厅隆重举行。

中共中央顾问委员会主任邓小平、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李先念出席了签字仪式。

签字大厅里激荡着醉人的春意。邓小平伫立在大厅正中,脸上浮现出灿烂的笑容,他的目光柔和而辽远。在他目光的注视下,中国总理赵紫阳和英国首相撒切尔夫人在签字桌前落坐,拿起中国的台式英雄金笔,代表本国政府在《联合声明》上签了字……

签字后,中英两国首脑先后讲了话。撒切尔夫人说:中国领导人对谈判采取了高瞻远瞩的态度,对此我谨向他们表示敬意。一国两制的构想,即在一个囯家中保留两种不同的政治、社会和经济制度,是没有先例的。它为香港的特殊历史环境提供了富有想象力的答案。这一构想树立一个榜样,说明看来无法解决的问题如何才能解决以及应该如何解决。

在我这方面,我保证,英国政府将尽其所能使这个协议成功。我们将自嶔而愉快地按照英国管理的最高原则来管理香港,直到1997年6月30日为止。我们将以符合人民最高利益的方式,卓有远见地和谨慎地管理香港。根据协议的规定,我们将通过联合联络小组同中国政府磋商,以保证顺利的过渡,我们感到高兴的是,这种磋商将跨越1997年直至2000年。

撒切尔夫人在中英谈判过程中说了许多话,有多半是带有偏执的、破坏性及言不由衷的。唯有这一次确实是发自内心的、公正的和善意的。通过中英谈判,撒切尔夫人看到了她从未看到过奇异的政治风景,看到了闪烁着东方智慧和比铁更坚硬的中国领导人邓小平的风采,她为和他交过手而自豪。虽然她颇有闪失,但她输在邓小平手下,她并不感到难为情。更何况她的话还留有了余地,因为从签订声明到真正的香港回归中国还有许多时日,中英之间还要协商,还在争执,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撒切尔夫人的讲话一结束,邓小平就满面笑容地走到了她的面前,二人同时举起了香槟酒。中英两国两个最坚硬的入脸上共同浮出了最动人的笑容……

大厅里,出席签字仪式的李先念主席、国务院总理赵紫阳、国务委员兼国务院港澳杯务办公室主任姬鹏飞、国务委员兼外交部长吴学谦和谈判人员、英国外交大臣杰弗里豪和其他英国贵宾以及应邀专程参加庆祝签字仪式的101位香港各界人士一齐鼓掌,相互碰杯,共同祝贺这一重大的历史时刻……

中英《联合声明》全称为《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和大不列颠及北爱尔兰联合王国政府关于香港问题的联合声明》。《联合声明》宣告中国政府将在1997年7月1日对香港恢复行使主权。《联合声明》有二个附件:1、《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对香港的基本方针政策的具体说明》;2、《关于中英联合联络小组》;3、《关于土地契约》。

尤德自始至终参与了中英两国的22轮谈判,两个国家从断难融合到走到一起,并且签订了《联合声明》,使他感慨良多。

他举起了香槟酒,在大厅里走来走去,与中国谈判人员频频敬酒。他为英国的明智之举高兴,也为中国回归香港高兴……

1986年12月5日,尤德在北京因心脏病突发逝世,终年62岁。他是香港唯一死在任期内的总督。

尤德去世后,新任港督是卫奕信。

1991年12月31日,卫奕信接到离职命令。接替他职务的是前英国保守党主席克里斯托弗帕藤,中文名字彭定康,意思为安定康宁。这个名字倒很适合香港目下的情况,香港的《华侨日报》发表文章说:彭定康无疑是末代总督,他的主要任务,就是维持香港的自由、稳定与繁荣,并在五年内寻求发展,以便顺利过渡到1997年。

彭定康出生于1944年5月,英格兰人,祖父是地道的农民,父亲是音乐出版商。他毕业于牛津大学巴利奥尔学院历史系,专业是现代史,后曾获荣誉文学士学位。

彭定康是英国政界的新锐,是风头颇盛的实力派人物。1974年,年仅30岁的彭定康便出任保守党研究部主任,成为保守党领袖的主要智囊,一系列重要活动的主要策划者。

从1974年到1979年这段时间,他是撒切尔夫人忠实的政治影子。彭定康才思敏捷,文笔优美俏丽,因此,他常,撒切尔夫人捉刀,为撒切尔夫人竞选折杀过多少政治对手。现在英国人记忆犹新的1975年保守党年会上,撒切尔夫人那篇堪称经與的报告,就是彭定康起的草。彭定康优美的文笔,解救了内阁大臣们多少枯燥无味的日子。这个将幽默风趣优美生动的词汇大量浸润在干巴的政治公文里的年轻人,在英国政坛上刮起了语言旋风。而撒切尔夫人就是最大的受益者。

撒切尔夫人当选首相后,彭定康成为英国下院议员。撒切尔夫人待他不菲,然而他却不愿缩在撒切尔夫人的暗影里,他走了出来,但离心倾向越来越明显。时间一长,他被甩出了撒切尔夫人的政治战车。

1983年,彭定康出版了他的政论集《托利党辨》。文章写得非常漂亮、犀利,最能代表彭定康的语言风格。只是彭定康不再为撒切尔夫人说好话了,而是对她大加指责。在他的语言攻击下,撒切尔夫入第一次处在被摧毁的位置。

低是,货情并没算完。彭定康发誓要使自己成为终结者。他要终结撒切尔夫人的政治生命。这一天终于来到了。

1990年11月,经过一系列策划,彭定康充当了犹大的角色,他联络了梅杰、赫德,成为保守党的三剑客,导演了一幕逼宫,拒绝投票支持撒切尔夫人进入第二回合的选举。

结果撒切尔夫人泪洒唐宁街,不得不辞职下台。梅杰出任保守党领袖,而彭定康被推举为英国保守党主席。

但彭定康扮演的角色多少有些犹大的色彩,英国人便给他开了一个难堪的小玩笑。1992年,本来想在大选中一显身手的他,却在自己的家乡英格兰西南小城芭丝被自由民主党对手击败,连议会议员的席位也一并失去。

在逼宫这幕戏中,梅杰显示了他的过人之处。他几乎是被彭定康挟裹而上的,他不愿把矛头对准曾是一个帷幄之中的撒切尔夫人,不愿违背他的厚实的原则,是目光炯炯的彭定康把他硬拉力扯送上冲向撒切尔夫人的战马,在无奈之中挥泪而战的。梅杰灯火阑珊蓦然回眸的顾盼和他略带羞涩的表情帮了他的大忙,尽管已经十分政治化了的英国选民们仍然看中了他身上显露出来的人性,把他安顿在还带有撒切尔夫人体温的首相宝座上。梅杰就羞怯地坐在了首相的位置上。

实际上梅杰是很愿意当首相的。有一个例证就是他并没忘记三剑客之一的彭定康。他十分清楚,没有好战的彭定康,没有内心强悍的彭定康,他梅杰虽然有其心却没其胆,正是彭定康把自己送上了首相宝座。

虽然彭定康也想当首相。

但他太咄咄遍人了,太锋芒毕露了,太政治化了,太想出人头地了,结果他遭到了惨败。但这是彭定康自己的唞。而梅杰却不能不管落难的彭定康。于是梅杰便为彭定康寻觅到了一项美差,让他去万里之外的香港去当末代总督香港回归中国之前的最后一位总督。就这样,彭定康辞去了保守党主席来到了香港。

香港接纳了彭定康。

1992年7月10日,彭定康乘慕莲夫人号横穿维多利亚港,来香港走马上任。

彭定康在英国政界屏幕上刚悠忽消失,又在香港国际屏幕上出现,真是西方不亮东方亮。作为英国保守党前主席,他知道首次在香港亮相的重要性,经过煞费苦心的策划,他一反殖民时代留下的老规矩,出人意料地震惊了许多人。

下午四时,香港大会堂音乐厅里人头攒动,香港第28任总督就职仪式开始了。彭定康身穿笔挺西服,手持圣经,出现在公众眼中。

香港毕竟有150年的殖民史,港府培养了一批恪守英国传统的官吏们。以彭定康现下的打扮,着实令他们大吃一惊。

没有穿白色的总督服,没有接受英国女王的封爵,没有繁文缛节,在欢迎仪式和就职仪式上,就像去音乐庁欣赏消夏音乐会,彭定康一睑轻松。他的表现成为香港舆论的追踪热点及老百姓的重要谈资。

各方面的猜测都有,正反褒贬不一,达成共识的是以下几点:

一、他的确与众不同。

二、他有强大的后台。

三、他具有极强的自信心。

英国首相梅杰曾向香港政府官员们热情地举荐他:如果确保香港在过渡时期的自由、稳定与繁荣,彭定康是再合适不过的人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