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工具书中国工业发展报告.2008
21657600000023

第23章 纺织工业

提要

纺织工业是我国国民经济的传统支柱产业,也是拥有国际竞争优势比较明显的重要产业之一,对扩大就业、增加农民收入、积累资金、出口创汇、繁荣市场、提高城镇化水平、带动相关产业和促进区域经济发展发挥了重要的作用。改革开放30年,纺织工业大体经历了三个大的发展阶段:第一阶段是1979~1990年,国有纺织企业经历了一个数量型扩张的高速发展时期,卖方市场变为买方市场,生产过剩表现突出;第二阶段是1991~2000年,纺织工业进行了一系列调整,开始走上集约型发展的道路;第三阶段是2001年以来,加入WTO后的大发展时期,实现从纺织工业大国向纺织工业强国的转变。从20世纪90年代后期开始,中国就成为世界最大的纺织品生产国和出口国,出口量始终排在世界第一位。纺织工业经历30多年的发展,自主创新能力得到较大提高,形成一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有一定国际影响力的技术和知名品牌;产业结构进一步优化,整体技术装备水平大幅提高;低效率、高能耗、高污染的低水平初加工能力得到有效限制和淘汰,节能降耗、环境保护取得实质性进展;在更高层次上形成以质量、创新和快速反应为主体的产业竞争优势,构筑起符合走新型工业化道路要求的产业发展模式。

纺织工业包括纺织业、服装业、化学纤维制造业和纺织专用设备制造业。纺织业包括棉纺织(印染)、毛纺织、麻纺织、丝绢纺织、针织业;服装业包括服装、制帽、制鞋业;化纤业包括合成纤维、人造纤维制造业。纺织产品按应用领域分为衣着用、装饰用、产业用纺织品三大类。

纺织工业是我国国民经济的传统支柱产业,是改革开放以来最早走向市场化的产业,也是国际竞争优势比较明显的重要产业之一,对扩大就业、增加农民收入、积累资金、出口创汇、繁荣市场、提高城镇化水平、带动相关产业和促进区域经济发展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一、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纺织工业发展历程

改革开放30年,纺织工业大体经历了三个大的发展阶段:第一阶段是1979~1990年,国有纺织企业经历了一个数量型扩张的高速发展时期,卖方市场变为买方市场,生产过剩表现突出;第二阶段是1991~2000年,纺织工业进行了一系列调整,开始走上集约型发展的道路;第三阶段是2001年以来,加入WTO后的大发展时期,实现从纺织工业大国向纺织工业强国的转变。

1.1979~1990年,数量扩张型的高速发展形成生产过剩

这一时期经历了“六五”、“七五”两个时期,在“六五”时期,通过调整国民经济,纺织工业生产迅速发展,一批国家重点项目投产,各级政府积极扶持棉花生产的发展,实现了棉布的敞开供应,从原材料到产成品市场化进程迅速推进,纺织工业实现了“转轨变型”。在“七五”时期国有企业生产规模进一步壮大,乡镇纺织企业蓬勃发展,国内纺织市场繁荣丰富,消费水平逐步提高。以扩大出口为突破口,初步实现向外向型发展的战略转移,成为我国出口创汇支柱产业。1987年,经纺织工业部批准,中国纺织机械工业总公司所属的19个纺织厂、所,全部下放到各省市。同年8月,纺织工业部决定成立中国纺织化纤工程公司。纺织工业推行了全面的市场化改革。

(1)“六五”时期开始实施改革开放政策(1978~1985年)。改革开放的前10年,是我国纺织工业发展较快的一个时期。1979年7月,为贯彻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和中央工作会议精神,适应国内外的市场需要,加快发展步伐并为现代化建设积累更多资金,纺织工业大力开展增产挖潜,一些棉纺织企业开始试行“四班三运转”(简称“四三制”)的劳动制度。即在原甲、乙、丙三班的基础上,增设一个班,早、中、夜三班运转,把原来星期天停台的时间都利用起来,人轮流休息,机器不停。这一制度挖掘了现有纺织设备的潜力,增加了生产,有利于提高产品质量,增加品种,又能改善纺织工人的劳动条件,更好地保护劳动力,并使工人有时间学习文化技术,提高技术水平。所以,这是一项增产节约的好办法,适合我国当时经济发展的实际情况,也是一项调整纺织工业现状的改革性措施。为了更好地贯彻执行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提出的“调整、改革、整顿、提高”的方针,1980年1月,国家决定对轻纺工业实行“六个优先”的原则,1981年7月,国务院批转《全国供销合作总社关于当前农副产品收购几个问题的报告》中明确提出:对棉花继续实行统购统销,棉花、土纱、土布一律不准上市;任何部门不能以纱和布换购棉花;对农民自留棉,供销社要积极做好换购工作;棉花超购加价和奖售的办法继续执行,地方留成的比例不变;各地应按照国家计划完成调拨任务,进而确保棉花原料的供应。

1982年,为了更好地为纺织工业服务,而又避免重复生产、盲目发展,纺织工业部与机械工业部商定,纺织机械的生产由纺织工业部归口管理。在《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六个五年计划》(1981~1985年)中明确提出纺织工作任务:棉纺工业,1985年生产纱359万吨,比1980年增长22.8%;布153亿米,比1980年增长18.3%。五年内增加棉纱能力470万锭,主要是依靠老厂进行扩建改造,同时结合布局的调整,在产棉区适当进行新建。毛麻工业,1985年全国生产呢绒1.8亿米,比1980年增长78%,五年内新增毛纺能力47 万锭;在内蒙古、新疆等羊毛产地和使用进口毛多的上海、北京、天津地区新建扩建毛条生产能力3万吨,五年内增加麻纺能力9万锭。丝绸工业,发挥丝绸生产的传统技艺,增加特色产品,做到产品多样化。1985年丝的产量4.3万吨,比1980年增长23%,丝织品10亿米,比1980年增长32%。化纤工业,1985年生产化纤78万吨,五年内新增化纤生产能力38万吨,到1985年,化纤原料可以基本立足国内。

为了完成“六五”计划提出的任务,1983年国务院决定对1983年布的产品结构作适当调整,增加涤纶混纺布产量6亿米,相应减少纯棉布产量6亿米。在广东省新会合成纤维纺织厂投产年产1000吨丙纶丝生产车间,1983年棉布产量达148.8亿米;棉纱产量达327万吨;棉布出口量占到全世界出口总量的1/6;生丝出口量占全世界的90%;真丝绸出口量占到50%。1984年,考虑国内市场棉花供过于求的情况,提出棉花生产政策应当是:稳定和适当控制棉花种植面积,积极鼓励改良品种,提高单产,提高质量。对等外棉(即国家规定的7 个等级以外的棉花)的经营要放开,允许上市买卖,多渠道经营。实现了全国棉布的人均年消费量从1952年的5米多增加到1984年的10米多,而且这种增长是在人口增加近1倍的情况下实现的。我国纺织工业已形成了布局合理,棉、毛、麻、丝绸、化纤、针织、印染、纺织机械、纺织器材等行业全面发展,原料和设备基本立足于国内的完整的工业体系。1985年国家对纺织品的出口计划、收汇任务、出口配额、进出口许可证额度的分配等,也作了新规定,重申减征调节税的政策,极大地促进了纺织工业的发展。

(2)“七五”时期,初步实现向外向型发展的战略转移(1986~1990年)。1986年4月,原纺织工业部制定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七个五年计划》(1986~1990年),对纺织工业提出了具体要求:化纤工业,1990年生产化纤145 万吨,比1985年增加50万吨,5年内增加化纤生产能力87万吨。棉纺工业,1990 年生产纱2150万件、布162亿米,5年内新增气流纺42万头、新型布机13000台、改造棉纺设备250万锭。毛麻工业,重点发展混纺织品、粗毛纺织品。丝绸工业,着重增加品种,提高质量和加工深度。针织工业,积极生产纯棉和棉混纺针织品,努力提高针织产品在整个纺织品中的比重。服装工业,1990年产量达到28亿件,比1985年增长65%。

为了完成这一目标,1986年5月30日,纺织工业部在北京召开全国纺织工业发展战略讨论会。邀请行业领导和专家学者,就原料结构、产品结构、技术改造和技术进步、对外贸易、消费和生产的预测,以及体制改革、横向联合、人才培养等问题进行了广泛的研讨。同年7月至1987年,经纺织工业部批准,中国纺织机械工业总公司所属的19 个纺织厂、所,全部下放到各省市。纺织工业部决定成立中国纺织化纤工程公司。10月,国务院召开第121次常务会议,专题讨论扩大纺织品出口、振兴纺织工业问题。会议指出,纺织品是我国今后一个时期增加出口创汇的重点,必须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进一步解决纺织行业的困难,尽快把纺织品出口搞上去。

为了解决纺织工业面临的困难,国家决定:全国免征纺织企业调节税;棉纺织品和针棉织品中所有适销最终产品全面实行优质优价和花色差价;对一线纺织生产工人全面推行新岗位工资制。

鉴于涤纶长丝生产规模迅速膨胀。经国务院批准,国家计委和纺织工业部作出规定,加强对化纤抽丝生产能力发展的宏观控制,促使涤纶长丝生产由单纯追求数量向多品种、高质量方向发展。

国家物价局、纺织工业部、商业部联合发出《关于进一步贯彻纺织品按质论价政策的暂行规定的补充通知》,决定在1984年棉纺织品实行按质论价的基础上,进一步扩大纺织品按质论价的范围,对针棉织品也实行优质优价,花色差价。

为了进一步扩大出口,1986年10月,纺织工业部提出了《关于扩大沿海地区纺织品出口意见的报告》。具体措施为:①在发展纺织品出口中,必须尽快实现两个转变:即从主要出口初级产品向主要出口制成品转变,从主要出口粗加工制成品向主要出口深加工制成品转变。②“七五”期间,集中力量抓好沿海12个城市纺织品深加工出口基地的建设,即广州、佛山、大连、上海、青岛、天津、苏州、无锡、常州、南通、杭州、北京。把这12个沿海城市建成外向型的以深加工、中高档产品为主的纺织品出口基地,同时充分发挥深圳特区纺织品深加工的对外窗口作用。③全国纺织品出口总额初步设想,从1985年的55亿美元(包括服装、丝绸)增加到1990年的100亿美元。再用5到10年时间,争取超过200亿美元。

1988年3月,商业部、国家计委、国家经委联合发出《关于加强棉花、棉短绒计划管理的通知》。通知规定:棉花、棉短绒是国家指令性计划商品,凡国家加价和奖售收购的棉花,全部由国家掌握,纳入国家计划统一安排。各级供销社为棉花、棉短绒计划编制单位。用棉企业要向当地供销社提报需棉计划,商业部编制棉花总供给和总需求平衡及分省(区、市)计划,提请国家计委审查综合平衡后,报国务院批准下达。9月,国务院批发《关于稳定棉花收购价格的通知》。通知指出,为了防止诱发“棉花大战”,决定收购棉花一律按国家统一规定的价格(包括加价)与棉农结算。10月,海关总署印发《关于丝绸开征出口税的通知》。通知规定:对出口蚕茧、丝、丝纱线及其织物开征出口税。其中蚕茧、丝、丝纱线的税率为100%、绸织物的税率为80%。开征出口税后,为了不影响外贸计划内的出口,经国务院批准凡是中国丝绸进出口公司系统计划内出口的丝绸,缴纳出口税后可集中向海关总署申请退税。

1990年12月,纺织工业部召开新闻发布会,总结了“七五”期间我国纺织工业取得的举世瞩目的成就:国有企业生产规模进一步壮大,乡镇纺织企业蓬勃发展,基本建设和技术改造进一步扩大,大力推进技术进步,调整了产品结构,开发出了“三大支柱”产品。国内纺织品市场繁荣丰富,消费水平逐步提高。以扩大出口为突破口,初步实现向外向型发展的战略转移,出口创汇大幅度增长,成为我国出口创汇支柱产业。

2.1991~2000年深化国有企业改革,调整纺织工业结构与产业升级,走向集约型发展道路

这一时期,纺织工业在所有制结构上,已形成国有、集体、“三资”和私营多种所有制形式并存,多种经济成分共同发展的格局。目前,按产值计算国有企业占30.0%,集体企业占26.5%,“三资”企业占28.7%,其他所有制企业占14.8%,大量的非国有企业已成为带动纺织工业增长的重要生力军。1998年9月中国纺织工业协会宣告成立,标志着纺织工业已完全进入市场化。

(1)“八五”时期(1991~1995年),加快纺织工业技术进步,促进改组改造,大力调整结构,提高产品质量。20世纪90年代是我国纺织工业改革开放的重要时期。从1992年中国纺织工业总会就制定压锭改造、调整结构到1995年的“东锭西移”,其间取得了一些成绩,但是仍然没有摆脱成本上升、产品积压的困境。1997年底,国家出台新举措,将纺织业作为国有企业改革扭亏解困的突破口,1998年我国纺织工业在压锭改造和结构调整方面,取得重大突破。

1991年4月,国务院在《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十年规划和第八个五年计划纲要》中明确提出加快纺织工业技术进步,促进改组改造,大力调整结构,提高产品质量,开发新品种、新产品、新门类,以适应国内外市场需求的变化。积极发展轻工纺织原料的生产,特别是增加合成纤维、合成洗涤剂等原料的产量,有计划地建设一批原料生产基地。重点建设江苏仪征化纤公司工程等项目。积极推广新技术,抓住一批基础产品和出口拳头产品,进行开发和改造。要使一批骨干企业和重点出口企业的生产手段尽快得到更新,努力使轻纺产品的质量、档次和加工深度达到新水平。

1991年,国务院召开全国清理“三角债”工作会议。提出“三角债”已严重影响国民经济的正常运转,从根本上解决“三角债”问题已势在必行,国务院决定把清理“三角债”作为搞活国营大中型企业,治理经济秩序的突破口。决定为纺织工业投放15.2亿元资金,用于清理棉花欠款。

改革开放以来,棉纺织工业进入了高速发展时期。在满足人民对衣着的基本需求的同时,产能过剩,产品同质化现象也日趋严重,行业连续几年出现亏损,棉花原料严重不足。到1990年底,我国已拥有3900万纱锭,大大突破了“七五”规划原定的2565万锭的规模,约1000万锭的棉纺生产能力放空。根据国家产业政策,纺织工业部决定对棉纺等行业生产能力进行控制。纺织工业部提出调整目标。1991年12月25日,纺织工业部发出关于下达压缩淘汰落后棉纺织计划的通知,决定1992年压缩淘汰100万锭,1993~1994年每年压缩100万锭。原料供需矛盾突出。1993年棉花年度显示,全国棉花缺口2500万担,这意味着全国棉纺织业的600万锭面临无米之炊,有20%左右的棉纺企业由于原料不足将被迫关停。

1994年,中国纺织工业总会和国家经贸委根据《国务院关于搞好纺织工业生产和调整工作的通知》的要求,向各地纺织部门发出《关于做好棉纱限产和淘汰落后棉纺锭工作的通知》,提出1994年棉纱限产和到1998年淘汰落后棉纺锭工作的具体要求。

(2)“九五”时期(1996~2000年),纺织工业大规模的结构调整初见成效。由于多年来的低水平重复建设,加之冗员过多、包袱沉重,1993~1998年,国有纺织企业连年亏损,亏损最为严重的是1996年,亏损额高达106亿元,是国有工业中困难最大、亏损最严重的行业。1997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将纺织行业确定为国有企业改革脱困的突破口,提出了“压锭、减员、扭亏”三大任务。到2000年底,累计完成压缩落后棉纺能力940万锭,压缩落后毛纺能力28万锭,压缩落后缫丝能力100万绪,分流人员140万人,国有纺织企业实现利润67亿元,国有纺织企业改革与脱困取得了重大突破,为整个国有企业改革脱困走出了一条路子。在压缩总量的同时,纺织行业把压锭和结构调整、资产重组有机结合起来,充分利用企业兼并破产、债转股等政策,实施纺织国有经济的战略性调整,有力地促进了行业的结构调整和资源的优化配置,提高了企业的市场竞争力。

“九五”期间,纺织工业在压缩淘汰落后生产能力的同时,将加快产业升级放在突出位置。通过技术改造和基本建设项目的实施,化纤生产能力增加了300多万吨,差别化率大幅度提高;棉纺行业压锭改造以后,30%左右的纺纱设备达到20世纪90年代先进水平;毛纺行业采用先进的毛纺织染整成套设备,配置了质量检测监控系统,开发出高支、超薄毛纺织品;服装行业采用了计算机辅助设计、制造系统,进一步提高了市场应变能力;纺机行业通过引进技术、消化吸收以及合资、合作等方式,在纺织机械机电一体化方面取得突破,以自动络筒机、无梭织机为代表的“两机”专项全面实施,形成了批量生产能力。工艺技术和装备水平明显提高。

化学纤维在纺织纤维加工总量中的比重由1995年的45%上升到2000年的60%以上,差别化纤维占化纤的比重达到25%,五年提高了10个百分点;无结头纱、无梭布的比重由1995年的18%、15%分别提高到40%、24%;印染后整理水平有所改善,中高档面料的比例有所上升;服装等最终产品出口比重大幅度提高,服装出口已占纺织工业出口总额的70%,比1995年提高了5个百分点;衣着用、装饰用、产业用纺织品的比重已达到67%、20%、13%。品种、质量有了较大改善。

压锭重组与城市整体结构调整相结合,极大地推动了纺织工业地区布局、企业组织结构和产品结构调整。经过压锭,国有棉纺能力由压锭前的70%下降为目前的60%左右,北京、上海、宁波、无锡、常州、石家庄等一些中心城市,建成了一批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企业集团和出口骨干企业,形成了新的整体优势,不仅使整个城市的纺织工业走出困境,进入良性循环,而且成为我国纺织工业发展的“排头兵”。目前,出口创汇在3000万美元以上的企业达159户,上市公司80多户。纺织中心城市整体调整成效显著。

“九五”期间,经过全行业的共同努力,生产经营状况明显改善,经济运行质量明显提高。2000年与1995年相比,全行业资产总额从8301亿元增加到9773亿元,年增加近300亿元,资产负债率从73.3%降到66.0%,利润总额从32.7亿元提高到290.1亿元,资金利税率从4.1%提高到5.5%,企业亏损面从32.1%降到20.6%,全员劳动生产率从1.4万元提高到2.5万元,提高了78%。2000年是我国纺织工业进入20世纪90年代以来,生产经营状况和经济效益最好的一年。

3.2001年至今是加入WTO后的大发展时期,实现从纺织工业大国向纺织工业强国的转变

我国于2001年12月11日正式成为WTO成员国,取得了适用ATC的合法资格,与此同时,中国加入WTO也要做出相应承诺。加入WTO后,纺织工业一方面将在短时期内对配额、关税及非关税措施作出反应;另一方面纺织品出口还要受到中国加入WTO法律条文的约束,加入WTO对中国纺织工业的发展是机遇与挑战并存。我国政府和企业充分利用加入WTO的政策过渡期这一宝贵时间,依靠科技进步,坚持市场化改革方向,不断推进结构调整和产业升级,积极利用国际国内两种资源、两个市场,纺织工业的市场活力得到充分发挥,国际竞争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进一步增强。

2006年,我国纺织工业全行业实现工业总产值25017亿元,同比增长21.2%;全行业实现利润总额883亿元,同比增长28.0%。我国化纤、纱、布、呢绒、丝织品、服装等产量均居世界第1位,纤维加工量占全球比重由2000年的25%提高到2004年的36%,继续保持世界最大的纺织品服装生产国的地位。尽管遭遇国际贸易摩擦加剧、原油价格上涨、人民币升值以及加征出口关税等影响,纺织工业经济运行仍保持了良好的态势。2005年,规模以上纺织企业利税总额、利润总额分别达到1231亿元、690亿元,比2000年增长104.6%和133.5%,纺织工业市场竞争力在不断提高。工艺技术和装备水平快速提升,五年中,我国共进口国外先进设备189亿美元,占全行业设备投资总额的50%,同期装备的国产成套设备基本达到20世纪90年代国际水平。自主创新能力有所增强,“新建成的1562万吨聚酯中75%的生产能力使用的是我国自主研发技术,另外25%的能力虽然由国外承建,但其中60%~70%仍然采用国内技术装置。纺织工业充分利用国家压锭解困政策的良好机遇,淘汰落后装备和技术,加快产业技术进步,一大批以新产品、新纤维、新技术、新装备为主的新型企业迅速崛起,为纺织工业的发展注入了活力。纺织品服装出口实现较快增长,纺织品服装出口结构继续改善,内需成为我国纺织品服装的主要市场。2006年,全行业纺织品服装出口实现1471亿美元,同比增长25.1%。其中,一般贸易出口1059亿美元,同比增长29.3%。比2000年的530亿美元增长了177.5%,年均增长29.6%,占全球纺织品服装贸易额的比例从2000年的15%上升到约24%。贸易顺差从392亿美元增长到1394亿美元,年均增速25.7%。

2007年纺织全行业规模以上企业预计实现利润总额1152亿元,同比增长32.0%;出口额(全口径)将达1772亿美元,同比增长20.1%;进口额(全口径)将达189亿元,同比增长4.4%。

二、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纺织工业取得的成就

改革开放30年来,中国纺织工业在满足国内日益增长的纺织产品消费需要的同时,积极开拓国际市场,从20世纪90年代后期开始,中国就成为世界最大的纺织品生产国和出口国,出口量始终排在世界第1位。在市场化改革的过程中,快速发展成为世界纺织工业强国,取得了辉煌成就。

1.满足国内消费需求的同时,扩大出口,为世界消费者提供质优价廉的纺织品

改革开放30年来,中国人民衣着水平发生了巨大变化。1978年,中国人均衣着纤维为2.88公斤,是世界人均水平的40%,2006年跃升为人均14公斤,是世界人均水平的127%,2005年我国城市化率提高到43%,城镇居民人均年衣着类消费增加到790元,农村居民人均年衣着消费增加到132元。

1978年,我们还是以满足内需为主,出口占总产量的3.7%,约24亿美元;1985年取消布票,象征着内需的满足和有剩余出口;1994年服装出口列世界第1位;1995年纺织品、服装出口双列世界第1位,中国真正成为出口大国。以“十五”时期纺织服装工业为例,2005年,我国纺织品服装出口额实现1175亿美元,比2000年的530亿美元增长了121.6%,年均增长17.2%,占全球纺织品服装贸易额的比例从2000年的15%上升到约24%。贸易顺差从392亿美元增长到1004亿美元,年均增速20.7%。从出口产品结构看,纺织品出口比重由2000年的30.8%上升到2005年的37.4%,产业链整体竞争能力提升较快;出口服装产品的质量和档次明显提高,中高档服装产品占40%~50%;从贸易方式看,一般贸易比重由2000年的55.7%,提高到2005年的69.7%,其中纺织品一般贸易比重达72.4%,服装一般贸易达68.1%,显示出“十五”期间我国纺织行业产业链自我配套能力在不断增强;从出口地区看,2005年对美国、欧盟和日本的出口额比2000年增长了133%,占2005年出口总额的48%,比2000年提高了2.2个百分点。

2.自主创新能力有所增强,产业结构调整取得明显成效

改革开放以来,国产纺机技术装备水平和市场份额都有明显提升。纺织机械的新产品产值率提高到2004年的25.3%;纺机行业装备技术实现重大突破,为纺织工艺改造和新产品开发提供了强有力的保障,自主创新技术的应用大幅降低了投资成本,如年产15万~20万吨大型聚酯成套装置,达到国际同类产品先进水平,万吨单位投资从“八五”、“九五”期间的8500万元下降至1300万元,单位投资下降85%。我国自主研发的涤纶长、短丝生产技术,使单位投资比“九五”期间下降了92%;目前,棉纺设备中先进细纱机基本实现国产化,国产清梳联成套设备国内市场占有率达65%左右,并累计出口30多套;数码印花及制网等一批新技术装备已进入产业化批量生产阶段。

纤维材料技术、面料技术以及产品开发设计水平大幅提高,一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原创性技术得到推广应用,提高了产品的附加值。2005年,化纤差别化率已达到31%,自主开发的竹浆纤维、蛋白纤维、超高强高模聚乙烯纤维、芳砜纶、碳纤维、聚对苯二甲酸丙二酯(PTT)纤维、芳纶1313、高性能超细纤维等新型纤维已在航天、军工、特种服用领域发挥了重要的作用;麻纤维、竹纤维、真丝等多种天然纤维的改性技术及在织造工艺上的突破,极大地促进了纺织面料的开发,提高了纺织上、下游产业链整体竞争力。

纺织原料结构进一步调整。化学纤维得到快速发展,在纺织原料中的比重已经达到65%,有效地缓解了纺织工业原料紧张的状况。家用纺织品行业成为新的增长点。2004年,家用纺织品行业的纤维加工量达到760万吨。服装、家用、产业用三大类终端产品纤维消费量的比重由2000年的68:19:13转变为2004年的54:33:13.

3.利用外资成效显著

纺织工业是我国对外开放和利用外资较早、成效比较显著的行业,也是我国外商投资的重要领域之一。以“十五”期间为例,我国纺织工业合同利用外资总金额达533亿美元,年均增长34.1%,其中56%的投资用于服装领域。外商投资主要集中在东部沿海纺织业发达地区,浙江、江苏、山东、福建、广东省和上海市纺织行业“十五”期间合同利用外资金额占全国的90%以上;江西、河北、湖北以及辽宁等省近几年也成为吸引外商投资较多的省份。“三资”企业在我国纺织品服装出口创汇中占有重要地位,2005年,“三资”企业纺织品服装出口403亿美元,占我国纺织品服装出口总额的34.3%,其中纺织品出口147亿美元,服装出口256亿美元。通过有效引进国外资金、先进技术和现代化管理,对我国纺织工业提高技术装备水平和产品开发设计能力,加强服装品牌开发意识,推动技术进步和产业结构调整,扩大出口创汇都发挥了重要作用。

4.纺织工业对扩大就业,吸收农村富余劳动力做出突出贡献

根据2004年全国经济普查数据,纺织全行业企业法人单位就业人数占全国制造业企业法人单位就业人数的16.0%,再加上个体经营户的就业人员,2005年全行业就业人数达到1960万。规模以上纺织企业就业人数占全国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就业人数的比重由2000年的13.3%上升到2005年的14.2%。在纺织全行业从业人员约2000万人,其中70%以上来自农村,每年增加农民实际收入1000亿元以上,较好地发挥了工业反哺农业的作用。2005年全行业使用国产天然纤维约730万吨,直接关系到1亿农民的生计。产业集群的发展使数以千万计的农民改变产业身份,对逐步改变二元经济结构和促进农村城镇化建设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5.促进相关产业的协调发展

根据国家统计局公布的国民经济投入产出表分析,纺织工业每增加1个单位的投入,对国民经济的影响力系数是1.25,高出各行业平均值25%,有效地拉动了农业、交通、建筑、卫生、石化、机械、物流、商贸等相关行业的发展。

三、当前纺织工业发展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改革开放以来,纺织工业虽然取得了前所未有的成绩,但是由于行业规模大,经济主体多元化突出,市场竞争力表现差异较大,无论是在技术、管理、创新还是国际化水平等方面都存在较大差距,特别是经济转型过程中长期积累的矛盾和问题依然很多,中国纺织工业在全球产业分工中还主要处于加工制造环节,经济增长方式粗放依然是制约行业发展的主要矛盾。

1.自主创新能力薄弱

研发能力和研发资金投入的不足阻碍了纺织工业产品创新能力和核心竞争力的提高。根据2004年经济普查数据,规模以上纺织工业企业研发投入比例仅为销售收入的0.25%,化纤行业虽然高一些,也仅达0.47%,与发达国家平均5%的投入水平差距很大。利用高新技术及生物资源开发研制的化纤品种和规模化生产企业数量不多,高技术含量的特种纤维如芳纶、碳纤维的开发虽取得阶段性成果,但尚未实现大规模产业化生产,仍需进口。纺织工业对纤维回收利用和循环技术还需进一步开发和推广。对可再生纤维、清洁生产工艺、节能技术、环保型产品和“三废”治理的研究开发都存在较大差距。企业信息化程度不高,适应纺织品服装消费短周期、快交货要求的能力不强。企业资源计划(ERP)等信息化技术在行业内的应用刚刚起步,在销售收入超1000万元的纺织服装企业中应用ERP的比例仅占到7%。

2.整体技术装备水平尚需进一步提高

我国纺织工业运行的整体技术装备水平与世界先进水平相比仍有较大差距。纺机装备制造业的机电一体化和智能化水平亟待提高;棉纺织设备中无梭织机、自动络筒机仅占25%和21%,而发达国家占90%左右;化纤行业现有生产能力中20世纪90年代以前的技术装备仍占很大比重,设备平均能源单耗比国外先进水平高77.5%,新型大容量生产技术和设备仍依赖进口;印染行业装备的质量稳定性差、耗水量和废水排放量较大的问题依然突出。目前我国印染行业中,仅有少数企业在色差3~4级以上的产品合格率能达到80%,大多数企业只有50%左右,而国外先进水平已经达到90%;印染企业的单位产品耗水量一般是发达国家的3倍左右,印染废水占全国纺织废水排放量的80%,且平均回用率只有7%。

3.粗放型增长方式依然存在

在全国投资增长、内需拉动、我国加入WTO,以及对纺织品配额取消后出口增长的预期等多种因素作用下,纺织工业产能在短期内得到快速发展,投资处于高速增长期。2000年到2005年,纺织工业投资总额4219亿元,年均增速高达50.4%。从投资结构看,纺织产业链中的棉纺、化纤等上游初加工产业投资占投资总量的79.2%,使同期棉纺、化纤产能迅速扩张,到2005年底,棉纺能力比2000年翻了一番,聚酯、化纤产能增长近3倍。部分地区和企业片面追求规模、产值的高增长,盲目铺摊子,“同构性”发展,而人才、技术和管理水平的提升滞后,使产业技术结构、产品结构失衡,高投入、高消耗、高排放、低效率的状况没有得到根本改善,企业持续发展能力不足。在棉纺能力的成倍增长中,代表棉纺织产品水平的“三无一精”产品的比重却没有得到较大改善,因低水平、粗加工能力快速增长,加剧了棉纺产品市场的无序竞争,造成有限资源的浪费。在聚酯和化纤产能快速扩张中,产品、技术研发投入低,产品的同构现象严重,化纤长丝、短纤产能的利用率只有60%~70%,聚酯产能的开工率不足70%。随着在建项目的陆续投产,产能过剩带来的原料资源约束加剧、企业经营风险增加的矛盾将更加突出。

4.自主品牌和营销网络建设滞后

国内高档纺织品服装市场大多被国际知名品牌和二线品牌所占据。纺织品服装出口是以贴牌加工为主,自主品牌产品的比重很低,尤其是还没有知名国际品牌,缺乏对出口营销渠道的控制力。贴牌加工出口企业获得的利润只占产品全部市场利润的10%左右。纺织行业已有175个产品获中国名牌称号,但没有一个世界名牌,培育自主品牌除了在提升产品自身的物质品质和文化品位方面尚需付出更大努力外,企业传统管理经营方式严重影响了企业出口营销渠道的开拓能力和控制力。培育自主品牌和掌控营销渠道,成为纺织行业迈进高端供应链和提高纺织品附加值的关键。

5.应对国际贸易摩擦的能力不足

随着世界经济一体化进程的加快,我国纺织品服装出口增长迅速,一些国家利用“反倾销”、“特保措施”、“技术性贸易壁垒”等手段,恶化纺织品出口的国际贸易环境,各种贸易摩擦不断增多。我国纺织工业和企业对国际贸易环境变化和诸多形式的贸易保护、贸易摩擦所产生影响的系统研究还没有得到应有的重视,缺乏应对各种形式贸易保护和贸易摩擦的有效措施,在充分利用WTO规则保护自己方面经验不足,抵御突发事件和防范风险能力较弱。同时,预警机制与行业自律体系不完善,没有建立起良好的纺织品服装出口市场秩序,行业标准、技术法规等尚未完全与国际接轨,企业社会责任体系尚不健全。

四、纺织工业进一步健康发展的主要对策措施

我国纺织工业经历30多年的发展,自主创新能力得到较大提高,形成一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有一定国际影响力的技术和知名品牌;产业结构进一步优化,整体技术装备水平大幅提高;低效率、高能耗、高污染的低水平初加工能力得到有效限制和淘汰,节能降耗、环境保护取得实质性进展;要在更高层次上形成以质量、创新和快速反应为主体的产业竞争优势,构筑起符合走新型工业化道路要求的产业发展模式,还应做好以下工作。

1.加大结构调整力度,推进产业升级

①纺织工业要加快技术结构、原料结构、组织结构、产品结构、产业结构以及区域结构调整步伐,转变经济增长方式,推进产业可持续发展,全面提高产业科技含量、资源利用效率、环境质量和劳动生产率。②大力推进技术进步和产业升级,淘汰落后设备,积极推广使用国内外先进棉纺织设备;推进高档精梳纱线、多种纤维混纺纱线和差别化、功能化化纤混纺、交织织物的生产,加大化纤使用比例;大力提升“三无一精”产品的比重;鼓励节能降耗技术设备的应用和推广。③加强产业链的优化整合力度,积极推进产学研结合,加快原料开发,提高化纤产品的开发能力;大力发展高性能纤维、差别化纤维、绿色环保纤维等新型纤维;追踪国外聚酯、涤纶最新技术,积极开发优质化、超大型化、精密化、短程化新一代国产化聚酯涤纶成套技术装备,发展锦纶大型聚合技术;加快开发腈纶多功能、差别化纤维品种开发,扩大丙纶、维纶等在非纤领域的应用,提高氨纶优质化、差别化;加强化纤企业清洁化生产和再生资源综合利用。④加大、加快服装自主品牌建设,吸纳国际化设计人才,提高产品设计能力;加强产品设计和市场推广;积极寻找国际市场突破口,利用国际化营销手段,提高自有品牌出口比重,力争形成若干个具有国际影响力的自主知名品牌;积极推广使用先进服装设备。

2.坚持自主创新,提高利用外资质量,实现产业可持续发展

通过强化纺织技术、装备创新和管理创新,推进纺织工业科技进步和产业升级,加快建设现代纺织强国,实现产业的可持续发展。实施《纺织工业科技进步发展纲要》中确定的28项关键技术和10项重点新型纺织机械技术装备国产化的攻关与产业化。

转变观念,认真总结我国企业管理的实践经验,形成一批值得推广的有中国特色的管理典型,在继续扩大利用外资规模的基础上,充分发挥我国比较优势,着力提高利用外资的质量和水平。注重引进消化吸收国际上先进的管理理论和运营模式,提高企业管理水平,增强参与国际竞争的能力。以市场为目标,以创新能力和快速反应能力的提高为着眼点,通过业务流程再造信息系统建设,以信息化技术改造传统的生产过程、营销过程和管理过程,加快对用户和市场反应速度,提高企业管理效率。推进产业各种生产要素优化整合,推动企业并购、重组、联合,促进优势企业做大做强。

3.优化产业区域布局,构筑产业链新体系

充分利用沿海地区的资金、技术、研发、品牌、营销渠道的优势和内地劳动力、资源、原材料等方面的优势,通过产业政策、投资导向作用,推进产业合理转移,鼓励沿海纺织企业到中西部地区投资,形成东西互动、分工协作、优势互补、共同发展的合理产业梯度格局,跟踪国际最新技术、产品、消费潮流,形成沿海国际高新纺织工业设计、开发、生产、经营、贸易区。重点发展技术含量高、附加值高、创汇多、能源和原材料消耗低的纺织产业和产品,中部地区要抓住“崛起”机遇,利用沿海经济发展中出现的劳动力资源紧张,土地、能源和管理成本大幅上升的时机,成为承接东部纺织业转移的重点区域。西部地区要以西部大开发为契机,突出发挥天然纤维、石油等原料和劳动力资源优势,加快培育和发展纺织要素市场,促进产业升级。促进沿海和中西部地区产业良性衔接,全面提升我国纺织工业的整体竞争力。

继续推进和发展新型产业集群,在产业集群地区建立纺织科技创新平台,并以此为基点构筑行业性公共服务体系。发挥政府、企业、中介组织和相关科研单位建设行业性公共服务体系的积极性。产业集群创新平台包括五大服务体系:一是产品开发研究,二是质量检测、质量标准,三是培训,四是信息化,五是现代物流电子商务。通过建设产业创新平台,改善企业的组织结构,提升企业的社会资本并形成无形资产,促进集群企业在更大范围、更宽领域整合生产要素,提高集群企业的生产力水平和整体实力。

4.培育自主品牌,提高跨国营销水平

我国纺织服装业的自主品牌建设要循序渐进,实行稳定低端市场、开拓中端市场,突破高端市场的发展思路;要建立并完善知识产权和品牌保护机制,加强纺织品服装自主品牌建设的力度,强化企业品牌意识;加大行业产品设计、市场开拓等方面的力度,鼓励支持企业积极开展境内外商标注册,进行国际通行的质量管理体系、环境管理体系认证;鼓励纺织各行业、重点区域通过建立并发挥产业创新公共服务平台的作用,创建行业性、区域性公共品牌;重点扶持一批在品牌设计、技术研发、市场营销网络建设方面的优势企业;建立和扩大国际营销渠道,优化出口产品结构,增强我国自主品牌的国际竞争力,提高纺织服装自主品牌产品出口的比重。

鼓励有条件的纺织企业“走出去”,充分利用国内外两种资源、两个市场,在境外投资设厂或采取收购、租赁、合资合作等投资方式,重点支持能够带动纺织机械成套设备出口的纺织企业对外投资项目;积极组织纺织企业开展出国展览、境外培训、投资考察、对外推介、对外交流等活动;支持有条件的企业在境外设立研发机构,获得国际认证、申请国际专利、注册国际品牌;鼓励企业在主销市场设立物流中心和分销中心等,提高对纺织产品终端市场的控制力,改善我国纺织工业在全球价值链中的分配,实现销售、研发、生产各环节在全球范围内的优化配置。形成一批拥有自主知识产权、主业突出、核心竞争力强,具有国际竞争力的纺织跨国(集团)公司。

5.加强标准化建设,充分发挥纺织标准的技术支撑作用

加强对纺织新材料及相关产品标准的研究制定工作,包括新材料的命名和材料鉴别、新材料与其他纤维的定量分析方法、新材料的基础数据研究、新材料的产品质量指标等;加强生态纺织品标准研究制定工作,开展纺织品中有害物质含量检测方法研究、安全健康纺织品研究、可降解性产品试验方法研究,形成相关检测、控制和评价标准;结合纺织工业“十一五”科技攻关方向、新材料和新产品的开发和应用,收集和分析国际和国外标准化组织发布的相关标准,研究和制定功能性纺织产品配套的试验方法及其功能性指标的评价标准;对纺织行业重点研发的产品和市场急需的产品,没有的要加快制定产品标准,标龄较长的要加快修订,以适应纺织科技发展和市场贸易的需要。

加强环保、节能、节水印染新技术配套标准的研究制定,积极开展ISO质量管理体系和环境管理体系的推广和认证;加强对国际标准和国外先进标准的研究,进一步提高纺织工业采用国际标准和国外先进标准的比率,增强纺织行业标准对国际市场的适应性,促进标准化工作的健康发展。

6.完善行业监测和预警机制,积极应对贸易摩擦

积极应对贸易摩擦,建立和完善政府间对话和交流机制,加强行业组织参与应对的广度和深度,提高企业自觉关注、主动参与的意识和能力;建立共享数据平台,整合各类数据资源,建立健全行业运行和产品出口的监测预警体系,为企业提供客观、全面、及时的信息服务;密切关注国外设限动向,积极与调查国家或地区进行交涉,运用包括世贸规则在内的各种国际通行规则,最大限度地保障纺织企业在贸易摩擦中的权益;充分发挥原产地规则在我国贸易政策调控和产业结构调整方面的杠杆作用,及其在提高加工贸易层次、避免反倾销制裁、引导外资投向等方面的作用;检验检疫部门进一步加强对输欧美出口纺织品原产地证签证管理和原产地标记查验力度,与国外建立原产地证书电子联网核查机制,并研究建立原产地证书签证通报预警机制。

专栏21—1

美国对中国纺织品实施限制最新情况(0519)

美国政府自2008年1月1日起对从中国出运棉制针织衬衫(338/9类)、棉制裤子(347/8类)、棉及化纤制内衣(352/652类)、棉制及化纤制胸衣(349/649)、合成纤维布(620)、袜子(332/432/632)、精梳棉纱(301类)、棉及化纤制梭织男衬衫(340/640类)、化纤制针织衬衫(638/639类)和化纤制裤子(647/648类)等21类纺织品实施数量限制,数量限制将持续到2008年12月31日。美方公布的限制数量和截至2008年5月19日已使用数量如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