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成功励志读《三国演义》学生活
21690100000002

第2章 修德:德乃立身之本(2)

当然,有付出并不意味着一定就立刻有回报。很多事情并不像是在市场买菜,付出多少钱就立刻能得到同等价值的蔬菜。但只要你付出了,终究会有结果的。也许你今天无意间栽下了一棵小树,但数年之后这棵树也许就是你遮风避日的保护伞。

纽约首屈一指的维多利亚大饭店的经理乔治·波尔特就有一段传奇式的经历。

一个风雨交加的夜晚,一位行装简陋、衣衫破烂的老人来到费城的一家旅店投宿,他对伙计说“我能在贵处住一晚么?”伙计热心的解释:“城里举行大型活动,旅店都满了,这样吧,今晚你住我的床,我睡柜台。”第二天,老人临行时对伙计说:“年轻人,你可以当美国第一流旅馆的经理。”伙计听了,只当玩笑听,并没有当真。

两年后,伙计收到了一封信,让他去出任维多利亚大饭店的经理。看到这儿,大家肯定猜到了,这位伙计就是乔治·波尔特,而那位老人你知道是谁吗?原来是拥有亿万家财的石油大王何罗·盖帝。

企业做公益事业,表面看来好像是做赔本的买卖,其实,亏不亏,只有老板自己知道。

健力宝公司最初只是一个县属小酒厂,为了让世界了解这种新型的“电解质运动饮料”,健力宝公司决定同时向12支运动队免费提供专用饮料,一年需24万元,这在1986年可是笔大数目呀,他们还是勇敢地做出决定。此后,随着奥运会上各国家队频频亮相,健力宝在国际上有了非常高的知名度,火了起来。销售额骤增至5000万元。

24万元,相当于当时企业二年利润总和,拿这样一笔大数目做公益事业,不能不算是大手笔。但是24万换5000万,值。还是那句话,“种什么因,结什么果”。只要付出,就不怕没有回报。

有些人把“金钱”作为办事情的法宝,无论做什么事,首先想到的就是砸钱。常常对下属说:“用钱把某某搞掂”。不可否认,用钱办事是最直接的手段,但却不一定是最有效的那种。有些人很喜欢用钱压人,自以为有钱就了不起,我是款爷我怕谁。其实,即使是拿钱的人也非常忌讳“一锤子买卖”,对那些“平时不烧香,临时抱佛脚”的人也深恶痛绝。

还有一些人却恰恰相反。他们忌讳谈钱,觉得那是“俗”,好像钱字一从嘴里出来自己就会掉价,就会沾上铜臭味。《圣经》上说,爱钱是万恶之源,在他们那里,变成“金钱是万恶之源”。一字之差,却有不同的涵义。真是失之毫厘,谬以千里。就像“女人是祸水”一样,人们常常夸大钱的负作用,却对人性自身的缺陷视而不见,于是有了“男人有钱就变坏”的说法。这些革命同志不耻于用钱办事,说什么“能拿钱买来的都是不值钱的”。

【智慧金言】

其实,金钱是一种态度。钱本身并没有什么感情色彩,可我们可以通过它对某件事、某个人表示一种认可和赞同,无论是做生意还是与人相处,“金钱万能”论和“金钱罪恶”论都不是一个杰出老板的态度。对待金钱,我们要在战略上渺视它,战术上重视它。要有“千金散尽还复来”的胸襟。当然,不是让你去做“散财童子”,我们追求的是“还复来”的可能。俗语说“舍得舍得,有舍才有得”。“大舍大得,小舍小得,不舍不得”。把钱看得太重的老板注定做不大。

将功劳“上交”,乃明智之举

在错综复杂的人性丛林中,社会上每个人的性格都是不同的,同样,每个人的兴趣也都不一样。生活中有这样一种人,他们专嗜揣测他人的意图,迎奉他人的喜好,以便自己做出讨人喜欢之举。这种人固然不值得人们效仿,然而有一点对世人应有所启发:他们为什么要迎奉他人?无外乎是有人喜欢他们那样做。因此,在与他人交往时,这一点是万万不能忽视的,这样做会使他人的兴趣得到满足。与人交谈时,最忌讳只顾自己的喜乐爱好,想怎么说就怎么说,一旦你的兴趣与对方发生冲突时,就会给两人之间的交往带来一层障碍。

众所周知,为人臣子的最忌讳在别人面前自伐其功,自夸其能,凡是这种人,十有八九要遭到猜忌而下场难料。如,刘邦曾经问韩信:“你看我能带多少兵?”韩信对刘邦说:“陛下带兵最多也不能超过十万。”刘邦又问韩信:“那么你呢?”韩信说:“我是多多益善。”韩信这样的回答,怎么能让刘邦不耿耿于怀呢!

几乎每个人都喜好虚荣,爱听奉承话,这是人类天性的弱点,哪怕是万人瞩目的帝王在这点上与常人无异。

在这方面,西晋名将王浚做得就非常得体。

三国末期,西晋名将王浚在公元280年巧用火烧铁索的计策,灭掉了东吴。三国分裂的局面到这时才告结束,国家又重新归于统一,王浚的历史功勋是不可被磨灭的。

没有料到王浚克敌致胜时,竟也是受谗遭诬的时候,安东将军王浑以不服从指挥为理由,要求把他交司法部门论罪,又诬陷王浚攻入建康后,大量抢劫吴宫的珍宝。

功勋卓著的王浚又沮丧又畏惧地背上了这些罪名。当年,消灭蜀国,收降后主刘禅的魏将大功臣邓艾,就是在获胜的时候被谗言诬陷而死的,他深怕重蹈邓艾的覆辙,于是一再上书,陈述战场的实际状况,苦苦为自己的无辜做辩白,晋武帝司马炎倒是没有治他的罪,而且力排众议,对他进行论功行赏。

可王浚每每想到自己大功在身,却被豪强大臣所压制,并且一再被弹劾,就感到愤愤不平,每次觐见皇帝,都一再陈述自己伐吴之战中的千辛万苦以及被人冤枉的悲愤,有的时候感情激动,也不向皇帝辞别,便愤愤地离开朝廷。他的一个亲戚范通见到这种情况对他说:“您的功劳自然很大,只因您居功自傲,而做不到尽善尽美!”

王浚问:“你这话何意?”范通说:“当足下凯旋归来的时候,应当退居家中,再也不要提伐吴的事,假如有人问起来,你就说:‘是皇上的圣明,各位将帅的努力,我有什么功劳可以自夸的!’这样,王浑内心能不惭愧吗?”

王浚后来按照他的话去做了,果然,谗言渐渐地不止自息了。

【智慧金言】

有时候,立功非但不是好事情反而是危险的。如上司给你安个“居功自傲”的罪名轻而易举把你灭了,会很得正嫉妒你,眼红你的人的心。你并不一定不了解这种孤立无援的后果是不能自保的。你自以为有功便忘了上司,这样做总是讨人嫌的,特别容易招惹上司和皇上的嫉恨。把自己的功劳自己进行表白虽说合理,但却不合人情的捧场之需,且是十分危险的事情。把功劳让给你的上司,是明智的捧场,稳妥的自保,也是最明智之举。

尊重“一把手”,敬重“二把手”

三国时期,曹丕是曹操的大儿子,他和亲弟弟曹植却一直在争夺魏王世子的宝座。曹植认为父亲爱才,而他自己文才过人,父亲又是说一不二的一国之主,因此有些恃才傲物,把父亲周围的许多人都不放在眼里,招来了很多不情结满。

与曹植不同的是,曹丕自知才学比不上弟弟,于是就在其他方面下功夫。有一次,为曹操远征送行的时候,他一语不发,叩头大哭,这让曹操感动不已。曹丕对他父亲身边的每一个人都谦逊至极,尊敬恭谨,完全没有一点儿大家世子、公子哥儿的架子。

在曹操最终为确立继承人而举棋不定时,曹操征询周围人的意见,大家都推荐曹丕,每人都替曹丕说好话,就连曹操的一个宠妃也替曹丕说话;而给曹植说好话的人就非常少。这样,曹操顺理成章就把曹丕立为世子,使他顺利地走上了从政的坦途。

由此可见,曹植过于看重父亲的作用了,他认为父亲是说一不二的一国之君,只要父亲能喜欢自己,就不必顾及别人了,所以世子之位和他失之交臂;曹丕在这方面就很聪明,他调动了父亲身边方方面面各种各样的人为自己说话,最终得到了王位。

【智慧金言】

可见,聪明人在日常生活中都会提醒自己,重视和认真对待周围的每一个人,特别是领导身边的人。领导身边的人作用很大,但是这种作用有正也有负。假如这种人对你看好,在领导面前多进美言,那会对你的仕途起到非常重大的推进作用。相反,如果领导身边的人,有一天被你得罪了,他们可能会找机会对你进行报复,轻则对你的发展起到阻碍作用,重则会给你带来难以预料的大祸,所以必须谨慎为之。

贵在雪中送炭

三国争霸前,周瑜还是一个平凡的人物。他在军阀袁术的部下为官,曾经被袁术任命为一个官职卑微的居巢长,即为一个小县的县令。

当时,地方上经常发生饥荒,年成又不好,再加上兵荒马乱,盗匪劫掠又损失不少,粮食问题日渐严峻起来。当地的百姓没有粮食吃,就只能吃树皮、草根,活活饿死了不少人,当地的军队也饿得几乎没有了战斗力。周瑜作为一县的父母官,看到这悲惨情形急得心慌意乱,烦恼不已不知怎么办才好。

身边有人献计,说附近有个乐善好施的财主名叫鲁肃,他家一向富裕,想必囤积了许多粮食,不如我们去向他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