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文学中国精神
21795700000147

第147章

在满天繁星似的文明单位文明行业里,总有像郭连召、张利君、袁立华等等甘当公仆乐于奉献的排头兵。他们不是一时一事发挥党员干部的表率作用,而是一生一世带头坚定社会主义信念,身体力行社会主义道德。《社会主义精神文明概论》中说:我们党现有6300多万党员,这支队伍应当是精神文明建设的自觉参与者和带头实践者。广大共产党员要带头坚定社会主义信念,特别是当我们的事业发展遇到困难的时候,社会各种矛盾集中凸现的时候,更要对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的前途充满信心,并以此影响和带动更多的人为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矢志不渝,努力奋斗。各行各业的共产党员都要带头实践社会主义道德,能够经得起市场经济环境中形形色色的考验,在任何时候、任何条件下,用社会主义的道德要求来规范自己的行为,为本系统、本单位的群众作出榜样。正是有了郭连召、张利君、袁立华这样一大批具有坚强党性的奉献者积极参与精神文明建设,我们的创造活动才如此充满激情和勃勃生机。这也正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这棵参天大树何以郁郁葱葱永远常青的秘密!

采访手记(30)

中国是一个农业大国,近10亿农民的现实将永远是一部史剧中最宏大的叙事主体。农业、农村和农民问题,是关系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全局的重大问题,没有农村的稳定就没有全国的稳定,没有农民的小康就没有全国的小康,没有农业的现代化就没有整个国民经济的现代化,因此,抓好创建文明村镇活动,对于整体推进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根本目标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正是有了这样的认知,全国广大农村在创建活动中涌现出了令人惊赞的创造力和极具亮色的魅力人物和经典范例。在精神文明的辉煌乐章中,它们虽然仅仅是一句乐音和一段和声,但仍不失瑰丽和隽永……陈兰香是广东博罗县人,按说博罗县也算是个富庶之地,但和周边东莞、深圳相比,就顿失风采。这一年,有人给陈兰香说了一门亲事,是深圳市龙岗区布吉镇南岭人,一说是南岭人,陈兰香就不免脸热心跳,谁都知道那是个金窝银窝,富得直冒油。再看看男方,小伙子人品模样也还周正,就很快应允了这门亲事。

听说陈兰香要嫁给南岭人,村里的姑娘们羡慕极了。出嫁前,大姑娘小媳妇们围着陈兰香,给她说的大都是美容计划和瘦身工程,要不就像城里有钱人那样养个小宠物,在家闲得难受时打发时光。还有些嫂子们提前给兰香打预防针:男人有钱就学坏,你可千万要拴住男人的心,每天打扮得溜光水滑花枝招展的,让他舍不得往外跑,这就叫拴心留人……

带了一脑袋富贵准备的陈兰香来到了南岭村,哪知婚后接受的第一份工作竟是去修路!

脱去嫁娘衣,换上工作服,陈兰香站在烈日下难过得直哭。这是什么鬼地方呀,还金窝银窝哩,比博罗娘家还不如呢。在娘家虽然也干活,可都是风刮不着日晒不着,哪像南岭村这个鬼地方,偏偏让一个女人挑混凝土,抬大石,干男人都嫌累的活儿,这真是有些欺负人的味道。陈兰香心里委屈,想给自己男人说说,哪知男人说,进咱们小家的门容易,当个南岭村人难,这一关你必须过。陈兰香半信半疑,一打听,果然如此,嫁入和入赘的新南岭人,初来南岭,必须要干一段时间的重活脏活,经考试合格后才能成为真正的南岭人。

南岭人是靠苦干实干致富的,劳动是南岭人秘不示人的传家宝。然而,自古以来,富而骄奢,富而丧志的事例不胜枚举,因此有君子之泽五世而斩,百万巨富不过三代之说。南岭村全村仅176户人家786人,过去人称鸭屎围,是这一带有名的穷村。因为难以过活,曾发生过集体大逃港事件,南岭那时真成了难岭。改革开放以后,南岭人抓住机遇,三大生产齐发展,短短十几年,扶摇直上,1999年,村集体固定资产7.2亿元,人均90万元,集体经济总收入1.4亿元,纯收入7200万元,人均9万元。南岭村从泥泞小村到人间天堂,几乎在一夜之间就完成了由穷到富的巨变,成为深圳农村战线一颗闪亮的新星。

南岭村地处深圳这个改革前沿,在发生裂变后所产生的巨大能量深刻影响着作为城市外围的这一带农村,大部分农村就像季节控制的谷物一样,在预期的时段很快就显现出饱满的颜色。富足和富裕,暴富和豪富,一起走进人们的视野。因在这一带农村,富并不奇怪,贫穷却倒觉得稀奇。

问题是,不少农村穷苦时往往相安无事,而一旦变富,却问题多多。君不见,有人一掷千金挥金如土,有人灯红酒绿纸醉金迷,有人金屋三妻四妾,有人横行乡里欺男霸女……诸如此类的丑行不一而足,原因是富贵惹的祸。

南岭村党支部书记张伟基目睹过众多浮舟被浪涛卷入海底的命运,一些原本很好的农民在富足之后突变了本色,很快就走向自己的反面。作为个体命运,他的突变导致了他本人的劫难,作为一个村庄或一个企业,就会因有这样的带头人而集体陷落,这比贫穷更悲惨。

提起贫穷,张伟基想起了南岭村的苦难1日事。那是他一生最为沉重而尴尬的时刻,村上几十口人一下子不见了,回到家里,连自己的妻子也不见踪影。身为村副书记的他遭受双重打击。他亲自开着拖拉机追到深圳河边,苦苦恳求大家留下来,这里边也包括自己的妻子林玉娣。他以丈夫的名义发誓,追回了自己的爱人,以一个党支部书记的名义发誓,追回了大家。当50多个南岭人跟在他身后回到村子时,张伟基的泪水洒湿了前胸。从那一刻起心里就有了一个永远的承诺,他要对得起身后的妻子,对得起这留下的50多个人,对得起南岭村几百口人!

他没有辜负南岭人的信任。

南岭村成了富甲一方的粤东名村。

也许有太多的切肤之痛,张伟基对南岭如何保持久远的幸福思考得比别人都多。

经过深思熟虑,张伟基做了两件事,这两件事经过日后的证明成为南岭人的美谈。

第一件事,成立了铺路队、林果队和清洁队。第二件事,办了一个展览馆。

铺路队大约有40人的编制,这在不到1000人的南岭村是个很不小的数目。铺路队的成员是流动的,不确定的,就像铁打的营盘流水的兵,在这一点很像部队的教导队或训练大队。铺路队的主要任务就是修路,将原来连接外界的路径不管大路小路全部硬化,并且修成具有现代化美感颇有南岭风格的马路,这是个既劳心智又苦体肤的差事,也是外人看来最卑微最低下的活儿,在深圳抑或周边发达地区的农民,通常这样的活儿都是由外地打工仔和打工妹干的,当地人绝不染指这种活计。然而,在张伟基设计的新灵魂工程中,这些在旁人看来微不足道的臭苦力却成了一种新的精神训练的元素,并且赋予了它全新的内容。在铺路队干活儿犹如进修,不是南岭人就没有资格入门,这是一个待遇,也是一种皈依。劳动对于农民来说就像宗教,一个庄稼汉子面朝黄土背朝天,一生中得有多少万次叩问和礼拜,才能实现富足的理想。农民不仅从劳作中获取谷物和丰饶,其实也获取精神过程的愉快和满足。这也是一种人生的成功。在一个哲人的心目中,一个成功的皇帝和一个成功的农民在精神层面的愉快过程是同样的,在质量上也几无差别。因此,张伟基认为,保持劳动人民的本色,永不忘本,永远保持对劳动的热情和亲密感情是防止农民丧志堕落的良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