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珠江三角洲一带城市闻风而动。它们是广州、佛山、中山、珠海、深圳、东莞等。在改革开放信风初来的时候正是它们先期而动,构成南国当时最亮丽的一道风景。而今,当城市创建活动进入新的时期,它们又各显神通,创造了新的城市神话,把南粤大地装点得更加璀璨夺目——
南粤风采录之一:广州有个小变办
在笔者印象里,广州有些臃肿,大概它因膨胀日速的关系。这些年它有些邋遢,以下是有关广州的档案:
广州的生活垃圾量也是惊人的。广州人食物喜欢鲜活,鸡、鱼、肉吃多了,鸡毛、鱼肠、骨头就堆满了垃圾桶;物质丰富了,肉菜市场的死鱼死虾,头头尾尾层出不穷,丢弃的箩箩筐筐堆成小山……生活就是这样矛盾,生活水平提高了,垃圾的花色品种也随之五色杂陈,污染环境,影响市容。去年市环卫局分几次将广州全天的生活垃圾通过地秤计量,发现广州城平均每天生产垃圾3215吨……尽管人人生产垃圾,但又人人讨厌垃圾。家家门口摆着垃圾桶,苍蝇乱飞、老鼠出没、污水横流、臭气远扬、路人掩鼻。垃圾恼人!
——摘自陈道《广州,垃圾咏叹》
广州市民每日人均用水量为500升以上,位居中国第一。这个消费数字在世界上也是罕见的。地处热带的新加坡人均日用水量为200升,世界大都会巴黎的人均用水量也只是广州的一半。有报章说,广州的污染、广州的水危机是广州人吃出来的。
——摘自徐刚《流水沧桑》
我细细观察,发现广场上的那些清洁女工与执法人员串通一气,乘执法之机,坑害旅客。那些女清洁工不是在清扫火车站广场上的垃圾,而是在守候每一个吐痰者,到处可见污水、垃圾,却没人清理。她们盯住旅客口中的咳嗽声,每当抓到一个吐痰者,就拉入房间里,由一个凶神恶煞的高个男人看守。最高罚款50元,少则30元。没有钱交,不准离开房子半步……
——摘自一个旅客给广州市市长的信
到过广州市八旗二马路小学的人都觉得难以置信:作为市一级学校、广东省惟一实施愉快教育试点的八旗二马路小学,场地却小得可怜……校园的西、北、南三面,被民居层层包围,空中掷物令人防不胜防。北边的几栋破旧的四层民居,与教学楼仅隔四米,住户开音响、电视的嘈杂声、煮饭的油烟,严重影响了教学。校方为了遮羞曾用大块铁皮围着民居面向校园的一面,岂料惹来居民的投诉,说铁皮影响了他们住宅的通风和采光……
——摘自《羊城晚报》
目前,记者接到不少市民投诉:嘉和苑两旁通往东风小区的两条公园公用小路被人为地用自动铁栅门封死,车辆必须交驾驶证才能进入,出来时再领回驾驶证……一些司机说,东风小区封路主要目的是为了把路变成停车场,收停车费,据悉车停在里边一小时要收3块钱。
——摘自《羊城晚报》
这些信手拈来的关于广州的旧日档案使人觉得广州城市的面容被蒙上了一层灰尘。大概旁观者清的缘故,上任伊始的中央政治局委员、广东省委书记对省会城市广州巡视一遍后,当即做出了一个决定。这个决定现在看来,具有里程碑式的意义,它对一个城市的发展起着决定性的作用。
1998年7月30日,带着五大班子和当时在广州的所有省级领导及20多个部委办的负责人来到广州考察。据广州市文明办的同志说,广州多年未曾遇到过这样规模的考察,考察者们刚从上海考察学习回来。在上海,他们考察了城建、金融、体改等部门,并且找出了三点差距,一是城市建设气派不如上海,广州相对气派不够,有点小家子气;二是抓重点不如上海,广州虽然搞了一些建设项目,但因零打碎敲,不集中,所以体现不出来;三是管理上不如上海规范、健全,因为有了上海这面镜子,领导们再回头看广州就看出诸多毛病。
在第二天的广州城建现场办公会上说:改革开放以来,广州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但是这些年,广州城市建设出现了一些问题。这些问题是由发展快而城市建设不相适应带来的,如交通拥挤、人口密集、环境污染等……这是前进中的问题、发展中的问题。现在,通过贯彻省第八次党代会精神,通过学上海,我们更加认识到解决这些问题的重要性,更加增强了解决这些问题的紧迫感……
就在这次会上,对广州提出了一个明确要求,他说:明年十一是建国50周年,距离现在还有14个月。希望广州市在城市建设方面有一小变。小变,就是要改变脏、乱、差现象。借迎接国庆50周年,把大家发动起来,解决脏、乱、差问题。三年有一中变,就是到2001年承办九运会时,省里要投资建设,市里也要抓好配套建设,来个中变。到2010年,正是省里确定珠江三角洲基本实现现代化目标的时间,到那时来个大变。
同志道出了广州人民群众的心声。
这些年来,广州一直在赶路,不管是领跑还是追着时代跑,反正一直是步履匆匆,似乎从没有停下来细细打量过自己。几乎人人都感觉出了广州在变化,就像一个正处在发育期的人,尽管有时往横里长,尽管外人都看得明晰,但自己却浑然不觉。
借来上海这面镜子,广州人终于看清了自己的面容。
广州市委在城建现场办公会议后,立即调整充实了市精神文明建设委员会,由市委书记黄华华任主任,市长林树森同志任第一副主任;成立了广州地区城市建设协调小组及办公室,由黄华华同志任组长;建立了市创建文明城市联席会议制度设办公室,由4名市委常委、副市长担任联席会议召集人,其中指定一名市委副书记、一名副市长牵头具体组织、协调工作。市长林树森和9区(含广州经济技术开发区)、22个市职能部门的主要负责同志签订了《广州市城区整治脏乱、实现城市环境一年一小变目标责任书》。各区、各职能部门又将目标责任层层分解到基层。
因为市创建文明城市联席会议办公室叫起来比较拗口,根据一年一小变的精神实质,于是就叫小变办。
小变办叫起来有些拗口,但却特别有权威。且知名度也很高,在广州,老百姓没人不知道小变办的。
笔者问:现在叫小变办,三年一中变,怎么叫?答:就叫中变办。
又问:十年一大变呢?答:就叫大变办。说完就忍俊不禁。哈哈笑过之后,大家都觉得广州届时肯定有一个大的飞跃,只是这大变办的名称有些怪异,有些幽默成分在里边。
小变办在广州挂牌办公后,起初人们并不以为然。政府已经有这个办那个办了,广州不照样如此吗?有个小变办又能怎么样?你想变化就变化了吗?
阻力往往不是老百姓。
老百姓人心思变,岂能成为阻力?阻力往往出在一些领导身上。
小变办制定了双向考评制度,组织22个市职能部门对各区进行月度、半年和全年考评,逐月对存在问题发出限期整改通知书,不整改或整改不力的,依照千分考评细则,予以扣分。市直职能部门工作情况,则由各区采用百分制方法进行考评。
一年一小变,说起来容易,做起来何其难。
钱钟书的夫人杨绛有一本小说的名字叫《洗澡》。笔者也由此联想起城市的洗澡,倘若把城市当做一个人,那些乱建摊点和违章建筑不就如人身上的污垢吗?那些乱扔垃圾随地吐痰等不良行为不就如人满面灰尘吗?倘若一个人多日不洗澡周身能不散发臭气吗?于是,一个具有卫生习惯的人必定定期洗澡,这是一个现代文明人必须遵从的规矩。城市也如人一样,所谓脏、乱、差,一如人身上的污垢和灰尘,也必须定期洗澡。而广州市所说的一年一小变,实际上也就是给城市洗澡的意思。
但有些领导却怕洗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