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存下来,在某一座城市扎下根来,这不过是每一个农民外出打工的最基本要求,在这个要求达到之后,他们接着就要求挣更多的钱,使自己成为富翁,即使成不了,能达到中国水准下的小康生活水平也是好的。
那么,在外出的大量民工中,大约会有多大的比例走上了这个阶层呢?
还是以湖南岳阳平江县三市镇为例,这个镇的5.1万人中,在外地的打工者有1.1万人。如今聚集在这个镇子上的,百万以上的富翁约有110户。假设在外面也有如此多的富户(注:有些富翁是在外面开公司,在家乡也建企业,实属一家),那么,致富的比例大约在1/70~1/80这样一个幅度上。这个比例已经是很高很高的了,即使说只有1/100的比例,全国起码也有了120万财富达到百万以上的农民工。当然,他们这时候已不能再叫农民工了,只能因时而变地称他们为企业家或某某“老总”。
由一文不名的农民,在十几年乃至二十年的时间里变成了富翁,每个人都有着自身的特殊的原因,有的是内因,有的是外因;有的归功于性格,有的归功于知识和文化,而有的则是归功于机运,有谁能说得清楚呢?
不过,我们可以肯定,凡是那些能够致富的人或能够成功。
的人,在他们的身上总能找出那么一点与众不同的地方,正是这种不同,使他们开始时还与别人在一条起跑线上,继后被我们蓦然发现时,他们已不知不觉地跑到最前面去了。
与其解剖他们不同的成因,还不如把一个个原汁原味的例子拿出来,让读者自己去解析。你如果也想要致富,那就请你找出自己身上的那一点“与众不同”来吧!
牵着博士硕士鼻子走的初中生。
第5个故事:年薪百万的初中生。
蔡以华是一个从农村到深圳来打工的打工仔,只有初中学历,然而,他如今却成了获得年薪百万的CE0,难道天上会掉馅饼吗?是什么幸运独独垂青这个年轻人呢?让我们听一听有关他的故事。
蔡以华初中毕业就辍学回家干农活,一直到了要结婚的年龄,还是家徒四壁。
1994年中秋节刚过,实在在家生活不下去的他决定闯深圳打工。在老乡的举荐下,他进人了一家日货厂。公司的管理十分严格,很多日籍管理人员都是工作狂,他们在办公室放一张席子铺在办公室和衣而卧。这种精神让蔡以华很感动,也加以效仿。
4个月后,蔡以华升职为办公室统计员。1995年3月,工厂几个主管嫌待遇低集体罢工,蔡以华顶上了工厂人事主管的位置。当了主管,这时他才知道什么叫管理,也意识到自己知识的不足。为了充电,他报考了家乡鄂州大学的函授大专课程。
由于经常去宝安区南方人才市场招工,蔡以华同人才市场。
的蔡老板混熟了,他俩经常凑在一起分析人力资源市场的现状和发展潜力,讨论现价段人力资源存在的问题。蔡老板对蔡以华的能力和见识倍加赏识,力邀他去他的人才市场供职。
1996年7月,蔡以华辞掉了人事主管工作,到了南方人才市场出任行政经理一职,主要负责该市场的人力资源培训、招聘组织策划、企业文化建设等方面的工作。由于经常组织一些有关人力资源经理人的研讨会,蔡以华结交了不少企业人力资源部负责人,明白了企业的竞争在很大程度上就是人才的竞争。这期间,他不仅获得了鄂州大学的毕业证书,而且还参加了暨南大学举办的人力资源高级研修班。
由于深圳各大人才市场之间竞争已趋白热化,竞争的激烈导致人才的分散流失,到1998年,各大人才市场收入每况愈下,就在蔡以华苦苦思索人才市场下一步的走向时,宝安区松岗镇的一家台资企业的人事经理匆匆找到蔡以华,问他能不能在一天之内给他找到一位懂朝鲜语的翻译,他们公司明天有韩国客人光临,需请一位临时翻译,经理说给翻译的报酬高达1000元一天,介绍人也有相应的佣金。
蔡以华认识一位朝鲜朋友,在深圳一家韩国料理店做领班。于是蔡以华当晚就把朋友推荐给该人事经理,人事经理完成了任务,蔡以华也得到500元佣金,他的朝鲜朋友当了一周翻译,挣到了在料理店干3个月的薪水,结果皆大欢喜。通过这件事,蔡以华突然意识到,这种短期专业人才的“出租”,可能会成为人才市场下一步发展的一个新的经济增长点。
蔡以华通过自己在人才市场工作之便,与各大企业人事经理就此事进行了讨论,并对各公司在雇用短期专业人才方面的情况进行摸底调查。结果发现,各类机械设备的保养维修人才、外语人才、法律人才、财会做账人员等,企业经常都需要。调查结果让他信心倍增,他决定,就从“出租”短期人才人手,他把这种新业务称之为“人才租赁”。
蔡以华在报纸上打出招聘各类短期人才的广告,“让一天的收人超过你一个月!”广告词极具吸引力。不到一周的时间,他的电子信箱就收到400多份各类高级人才的个人资料。他按外语、机械、电报、管理、法律、艺术等分成了几个大类别,然后又安排时间与这些人才见面,详细了解每个人的情况,最终,蔡以华把240个应聘者的个人资料存在了自己的资料里。他开始了这项新的业务。
业务开展不久,松岗镇一家大型外企的人事经理找到蔡以华说,10天后就是该公司的十周年庆典,想请一个在艺术方面有专长,能够排练节目的女孩,蔡以华推荐了两个人,一个是某镇文化站的舞蹈编辑,一个是某幼儿园的音乐老师,两人皆有节目主持和歌舞编排方面的经验。人事经理对两人都比较满意,不忍割舍,最后以每天500元的报酬把两个女孩都聘去了,这笔生意让蔡以华赚了1000元的介绍佣金。
两天以后,一家电子厂厂长找到蔡以华,他急需一个调试SMT机器的工程师,因为该公司刚从美国花一百多万美金买回了一套SMT,出厂时各种技术参数都是调试好的,没想到运回国内后参数却变了,机子调不好,全厂几百个工人就无法开工,损失惨重。蔡以华当时的资料库里还没有这方面人才,他让厂长先回去等候消息。
蔡以华通过自己的人事网络,打了无数电话,终于找到了一家正在使用SMT机械设备的厂家,想尽一切方法和公司负责SMT设备调试的工程师接上了头。
蔡以华陪同工程师一起赶到那家电子厂,真的是“会者不难”!工程师不到10分钟,就把机器调试好了。生产厂长马上付给工程师5000元报酬,也给了蔡以华2000元推荐佣金。
眼看着新业务的运作已逐步走向成熟,蔡以华给人才市场老板建议,希望能把这项业务公开纳入人才市场的运作管理范畴。老板却指责他利用公司资源“不务正业”,这话让蔡以华很难过,想一走了之。朋友劝他:“你是做人力资源的,只有挂靠一个人才市场信息才更灵。”蔡以华想想又待下了。他决定在此期间更大限度地收集各类人才信息,以充实自己的人才储蓄资源。到2000年4月的时候,没有本科以上学历,三年以上同等经验的优秀人员,已经进不了他的资料库了。这个时候,蔡以华在人才市场担任行政经理的工资虽然只有4500元,但他开展“人才租赁”业务收入却早已过万元了。
就在蔡以华感到所在单位有些束缚他手脚的时候,久闻蔡以华大名的深圳市某人才市场老板找他加盟,并愿意把蔡以华的“人才租赁”当作拳头品牌经营,给他开出的条件是年薪14万、外加人才市场总收入2%的提成。2000年6月,蔡以华正式出任了这个人才市场的,氓经理一职。
就在蔡以华各方面业务越做越顺的时候,悄悄关注他多时的另一家深圳人力资源有限公司的杨老板找到他,力邀蔡以华出任公司CE0。杨老板游说他,要想打造深圳人力资源市场的金字招牌,必须有一家起点更高、实力更雄厚的人才市场做后盾,有了硬件软件才上得去。杨老板的一番分析让蔡以华叹服不已,接着,杨老板为蔡以华开出年薪22万,外加公司总营业额的3%的提成天价,如此优厚待遇无法不让他动心。于是,2001年10月,蔡以华成为了这家人力资源发展有限公司的CEO。
这家人力公司下属5家职业介绍所和一个培训中心。这些职业介绍所分布在深圳市宝安区各个镇上,每间职介所的营业面积都在6000平方米以上,更大的发展空间激起了蔡以华更大的工作热情,他仅花了一周时间,就熟悉了属下几家职业介绍所和培训中心的全部业务,并很快地投入到工作中去。蔡以华深信“人才租赁”的业务魔力,所以仍把此业务放在工作首位,他牵头建起了公司网站,把他个人的资料库内的所有资料全部按类别放到网上。当然,为了保密的需要,网上个人资料的关键部分如姓名、联系电话、现供职单位都经过了技术处理或用编号代替。网站开通后,也不是什么人都可以进入“人才租赁”专页,而是要以蔡以华授权给对方密码后才可以进入,而这些密码,蔡以华只给了各大企业的人,事部负责人。
“人才租赁”业务促进了蔡以华同各大企业人力资源负责人的感情信任,而原先他在旧公司供职时结识的不少老朋友,见他跳槽到新公司后,也把公司的招聘业务转到了他的各职介所来开展。这一度使得职介所十分火爆,需用人单位得提前一周预订展位。蜂拥而至的求职者把各职介所挤得水泄不通为了控制人流量。蔡以华将各职介所的门票在半年内就连涨了三次价,从最初的2元到5元再加到如今的每次一人10元。在业界,蔡以华的经营不能不说是一个奇迹,但个中原因也许只有蔡以华最清楚,是他“人才租赁”业务所赢得的声誉。而公司的老板杨先生却笑言,公司今天的兴旺,最主要是他没有看错人。
到2003年元月3日,公司将蔡以华2002年的薪水和提成共98万多元打到蔡以华的账上。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蔡以华自信地说,2003年公司总收入突破3000万元大关没问题。也就是说,到2003年年底,他的年收入将达到120万左右,他成为一个典型的金领阶层了。(冯永辉/文)。
乍一看,一个初中毕业的打工仔,在深圳能拿到100万的年薪,简直是不可思议的。但是仔细剖析蔡以华得以致富的秘诀,似乎又没有什么了不得。他是在打工的实践中,从一个厂家需要一个临时的朝语翻译得到启发,获得灵感,觉得许多的企业、厂家都因某些特殊需要,要聘用一次或两次性服务的特殊人才,只要能推荐这样的人才,便能得到一定的佣金(提成)。接着,他想到既然要进行这种推荐,就必须建立具有各方面人才的名单、联络手段的资料库,他只是不厌其烦地做到了。也许像这样的工作我们每一个人都可以办得到,只是因为我们没有进入到他的那个业务圈圈里去,没有那种实践,因此想不到而已。
相比于上面我们提到的内蒙古打工者侯喜军,两人的差异就看出来了,侯喜军进入的单位是不好的,那是一个砖瓦厂,劳动强度大而技术程度低,远不如蔡以华那种高技术或高信息类产业,再加上侯喜军没有像蔡以华那样在实践中激发出创建性的“灵感”来,因此也就成不了“气候”。现在这个时代,不再是凭苦力去挣大钱了,而是要用智力去挣大钱,挣有钱人的钱,挣机遇的钱。在这里,我们可以划出这样一条直线来,这条直线上布满着劳力与智力的不同比重,它的一头是100%的劳力10%的智力,而在这条线的另一头是100%的智力0%的劳力,那么,我们可以发现,随着智力比例从0%到1000A的增加,打工者的经济收入也相应成比例(甚至是非线性)地增加。在前面的例子中,可以说侯喜军是在这条直线的一端,而蔡以华则在另一端。
这里所说的智力,并不是说这个人的文化程度,而是指智慧闪射火花的能力。任何一个文化程度不高的打工者,只要敢于进行蔡以华式的思考,他致富的可能性便会增加。蔡以华的所作所为,正应了汉高祖刘邦的那段话:“试想运筹帷幄,决胜千里,我不如子房;镇国家,抚百姓,运饷至军,源源不绝,我不如萧何;统百万士兵,战必胜,攻必取,我不如韩信。这三人系当今豪杰,我能悉心任用,故得天下。”蔡以华不过是一个初中生,他的每一项知识可能都比那些高级工程师、博士、教授差得太远,他所能做的只是能够调配使用这个人才库,调动这个库存里的千军万马,即牵着那些博士、教授的鼻子走。他因为做到了这一点,就能够获得比那些博士、教授、高级工程师高得多的工资,这,难道不能给我们以深刻的启迪吗?
他是如何把鸭蛋变金蛋的。
第6个故事:龙金平和他的“黄金蛋”。
1963年2月,龙金平出生于湖南省衡东县李花村一个农民家庭。因为家境贫穷,他高中毕业后不得不到处去打零工谋生。1984年,他结婚了,家庭开支更大,一年累到头还是挣不到钱。
1993年夏天,龙金平在广州一家建筑工地上打零工时,无意间得知这里鸭蛋三四角钱一个。他不由得心一动,因为在他的家乡,每家每户都喂鸭,鸭蛋多,价格比白菜还便宜,只能卖一角多钱一个。他心想,如果把家乡的鸭蛋贩到这里来,一个鸭蛋便能赚一角多钱。把这个问题放大来看,一次挑一千来个,不就是100多元了吗?赚足了本钱,再买一辆车来贩鸭蛋,岂不是利润可以成倍往上翻了吗?
这是他的如意算盘,接着他真的辞工回家,和妻子开始了贩卖鸭蛋的行当。第一次,他们每人挑着一担鸭蛋,花了一个星期的时间,净赚了50元钱。50元虽然不多,但比在外打工强多了,起码一个鸭蛋赚一角钱,立时便可拿到“工资”。就这样,夫妇俩卖了一年的鸭蛋,一年下来存了一万元钱。俩人非常高兴,真的比打工来得实惠。
稍有点积蓄后,龙金平就决心把生意做大。但这时他还无法买车,只好去找货车。他没费多少周折,就发现其实去广州的许多货车都是空返车,他拦住一辆同司机商量,讲好价钱之后,运了一车鸭蛋去广州。这一次他赚了2000多元钱,比以前挑担贩运简直不可同日而语。从此,龙金平让妻子在家收鸭蛋,自己负责运送鸭蛋去广州卖。一车鸭蛋来回只要半个月左右卖完,每趟都能赚两三千元,一年下来,他赚了五六万。在卖鸭蛋的过程中,他摸索出了一些规律:每到六七月产鸭蛋的旺季,广州的蛋价就低了下来,而到了每年的二三月和中秋节前夕,价格就比平时高出了许多。可这时却逢鸭蛋的淡季,不但收购困难,且收价高,不可能多赚钱。于是他想,如果把旺季的鸭蛋推迟半年再卖不就能赚到更多的钱了吗?但鸭蛋放久了容易坏掉,怎样才能让那些鸭蛋长期不变质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