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文化欧洲:博物馆传奇
21814300000010

第10章 服饰文化与民族特色,徘徊于服饰博物馆(3)

经历了法国大革命,19世纪的欧洲人突然没有了18世纪典雅、轻松的心态,他们的空想主义色彩浓郁,而服饰也将这种心态表现得淋漓尽致。无论时尚多么嚣张,其实不过是时代的附属品。我们也很难用一句话来总结19世纪的服装风格,因为它既有革命时期的简练和朴素,也有浪漫主义的诗意和婉丽。

无论如何,浪漫主义时期的服饰是法国大革命新古典主义后的回归,它在服装史上更具有重要的意义。

那个时期,“女人味”的审美观念开始弥漫整个欧洲大陆,女性也几乎成了第一性。她们故作娇柔,服装款式充满幻想色彩,而男人也被女人的娇柔所吸引,他们收细腰身,为了凸显身材,甚至不惜使用紧身胸衣。19世纪,男装变得更加女性化,背心、外套和长裤是最常见的组合。领结、桶形礼帽、文明杖则成为了男士的主要配饰。

19世纪的时装业有两个值得关注的变化:其一,就是工业的进步和更高级裁剪技术的出现,使服装的面料和款式更为多样化;其二,由于彩色印刷术的出现,现代时装杂志的“鼻祖”——时装样本开始出版,而它的出现使原本由宫廷贵妇引导流行的时代一去不返。时装样本和舞台剧中的女演员成为了新的时尚代言人。?

那时,女装的流行面料有薄棉布、织纹较密的白麻布、条纹毛织物、蝉翼纱以及薄纱,它们都给人以轻盈、飘逸的感觉。而强调细腰和夸张的裙摆、马鬃编成的裙撑也首次出现。为了显示细腰,服饰肩部的设计还不断扩张,袖口也极度夸张,甚至在袖根部用金属丝做撑垫。?

另外,值得一提的是,手套在1830年的时候还成为了女士们不可缺少的服饰品。黑色蕾丝和金属做的珠子相配,充满香艳风情。与此同时,女人发髻也越来越高,她们用长长的饰针固定,上面装饰羽毛、缎带等。帽子则与发型相呼应,宽檐高帽上装饰有蕾丝和人造花。

为了强调所谓的教养,那时的女士们总是随身带着药丸,用手帕掩面,作娇羞状。但她们也热衷运动,早上骑马,下午打网球或高尔夫球,这便是当时的网球装和高尔夫球装。19世纪30年代,女士风行像男士那样骑马兜风,骑马服饰开始出现。女士在宽敞的长裙里穿用细棉布做的紧身马裤和长统靴,戴高统礼帽和鹿皮手套。?

到了19世纪末,服饰开始使用特殊面料制作,设计也比较新潮、大胆,从中更可以窥见现代服饰的剪影。

20世纪开始,服饰越来越时装化,也越来越多样化。随着人们原有的社会价值体系被战争改变,19世纪浪漫主义风潮也随之被打破。

中产阶级开始崛起,他们全新的生活理念,使服装设计师开始试着用一种艺术的眼光看待设计。20世纪初,设计师进行“剪裁革命”。那时有著名的斜线剪裁,一名女性设计者完美地运用了打褶和丝绸处理工艺,这些至今仍是时装大师们创造力的源泉。我们熟悉的三宅一生、范思哲等,都曾借鉴过这些工艺。

20世纪的女性追求独立,彻底抛弃了紧身胸衣,喜欢式样简洁,有综合功能的服饰。

到了20世纪中后期,女人们强调个性,除了要求品味不凡的款式,还要求它是惟一的款式。在这个“信息爆炸的世纪”,功能主义、极简主义、古典主义,时尚随着岁月之河一一轮回。?

而在这个世纪,法国人是十分值得骄傲的。巴黎凭借精湛的工艺和设计,成为世界时尚制造地,一年两次的高级女装展更引无数爱美人士竞折腰。与此同时,时尚媒体发展迅猛,时尚杂志成为真正的潮流引导者。1950年的蓝色丝缎晚装,它那极其轻柔的面料,甚至被称为“女人的肌肤”。

20世纪,人们越来越关注面料,有句话是这么说的:“仅次于情人爱抚的,是好的布料。”由蕾丝、花边、丝绸面料组成的内衣问世时,曾引起轰动。有人称它为“内衣革命”。而20世纪末,女装更加男性化,并引领一种时尚走上了华丽的舞台。

●身着“彩衣”的演奏者——“彩衣笛手”

在西方,民间流传着一个神话般的故事。据说,有人能吹奏出神奇的笛音,使听过笛音的人变得精神恍惚,失去判断能力。而能吹奏这种笛音的人通常都身穿斑斓彩衣,因而被人称为“彩衣笛手”。

“彩衣笛手”虽然是一个传说般的存在,但这个民间故事之所以盛传不衰,是因为“彩衣笛手”的传说中包含了一个道德哲理,因而它又是一个政治讽喻寓言。根据几百年来流传下来的说法,在哈默恩城遭受鼠害袭击的那一年,来了一位身穿彩衣而来历不明的陌生人,他以事先商定的款项为酬劳,将城里的老鼠全部赶走。

这一年,小镇突然出现了很多老鼠,这些老鼠非常猖狂,带来无尽的梦靥,让人无法幸福地生活。大家都要求镇长想办法恢复往日的平静,可是此时,镇长也没有好点子来马上解决这一难题。于是他便贴出告示,希望能够找到一位贤者帮助镇子解决当下的困难,并承诺给能赶走那些老鼠的人以一笔丰厚的奖赏。

告示上的内容很快就引起了人们的关注和议论,而之后没过多久,在一个有月亮的晚上,终于来了一个穿着彩衣的人,他表示自己就是镇子需要的那个人。

陌生人对笛子的演奏非常在行,他不仅可以随心地吹出各种曲子,还对笛音有着不同于一般人的研究。因此,这位“彩衣笛手”自信满怀,他知道自己既能帮助镇子摆脱鼠害的困扰,还能获得那笔不菲的酬金。

待他确认完这一切之后,便轻轻地吹起了一首旋律,而笛声响起的时候,所有的老鼠竟然都涌了出来。他一边吹着笛子,一边往城外走,老鼠们就排成长列跟在他后面。等到了河边之后,这些老鼠又纷纷跳进河里把自己淹死了。

如此神奇的一幕,也让看到的人无不为之感到震惊。

可是就当吹笛人回去领赏时,人们却反悔了。忘恩负义的市民拒绝遵守诺言,他们认为他只不过是吹吹笛子,没花什么力气,所以更拒绝付赏金。

吹笛人起初觉得很意外,但他却只是笑了笑,一句话也没说就走了。

原来,那天夜里,他又开始吹起了那奇妙的旋律。这一回,每家每户的孩子,就如同那些老鼠一样,全都从床上爬起来,跳着舞,奔向那个吹笛人,无论父母们如何呼唤、阻拦,都不回头。只有一个孩子例外,他怎么奔跑也跟不上其他孩子,跟不上那个吹笛人的步伐。他在月色里面朝远方大声哭泣。

就这样,除他以外,那个小镇所有的孩子,都跟在吹笛人的后面,越走越远,终于全部消失,再也没有回来。这位“彩衣笛手”随即吹起的笛声令城里人家的130个孩子紧跟在他的身后,并朝着哈默尔恩城东面的哥本山而去,据说那里当时大地开裂,将那些孩子的身影瞬间吞没殆尽。

“彩衣笛手”的故事似乎并不复杂,可这个不幸的结局却的确使传说增加了感染力。这个故事的目的是希望后人牢记讲究信用、不可忘恩负义的道德规范,并且讽刺了那些只会夸夸其谈而不信守诺言的虚伪君子。而后世关于它的研究也没有就此结束。因为已经有一些学者专家历经多年心血考辨后认为:“彩衣笛手”并不是子虚乌有的杜撰故事,它在历史上可能是实有其人其事的。

他们研究出来的事情真相是这样的:1284年6月26日,这位“彩衣笛手”名叫尼古拉·施皮格尔伯格的人,带领哈默尔恩城的130位少年向东迁移到波罗的海沿岸的波美拉尼亚一带去。尼古拉·施皮格尔伯格是一位蓄有胡须、和蔼可亲的老者,曾任德国的一名地方移民官,在1284年前后经常往来于哈默尔恩城和波美拉尼亚之间,他的两个弟弟也是当地负责转运移民的行政官员,曾经在哈默尔恩城附近定居过。

并且,据史料记载:当130位孩子失踪时,施皮格尔伯格也一时不知去向。

1284年7月8日,在孩子们失踪后的第11天,有人亲眼看见施皮格尔伯格在德国的什切青港(今属波兰),什切青港是当时移民的必经之地,距哈默尔恩城大约250英里,恰好为10天左右的行程。13世纪时,当时人口稠密的许多德国城镇有不少移民,地域广褒的东部被称为“福地乐土”,那里盛产小麦、蜂蜜、肉类,因而人们迫切希望向东迁移。当地居住的斯拉夫人和匈牙利人也欢迎来自德国的移民,因为他们的到来可以增强防卫力量,用于阻挡来自俄罗斯的侵扰与掠夺。

于是,受王公贵族的支持怂恿,当时德国东迁的移民不断增加。在这样的历史背景下,施皮格尔伯格带领130个孩子东迁是一件十分平常的事情,不足为怪。只是最后不幸的是在东迁途中,他们所乘坐的航船在波罗的海海岸附近沉没了,施皮格尔伯格与130位少年一同罹难,无一人生还。

一生中大部分时间用于探究这一历史悬案的莫里斯·谢博尔特为了解开“彩衣笛手之谜”,还翻阅了博物馆留存的大量历史典籍和纪念文物,他认为要了解事实真相,还必须弄清楚笛音捕鼠一事。而科学实验证明,“彩衣笛手”用笛子来诱捕老鼠的做法是完全可行的,他利用高频率的笛声使老鼠的神经紧张而产生紊乱,从而诱使它们纷纷拥入河中自杀。历史上,英国就有人使用过一种锡笛,捕鼠人利用锡笛发出的高频率的抖颤声调将成千上万只老鼠驱入陷阱内。在中世纪时代,欧洲大陆鼠害横行,因此出现一个巡游捕鼠人利用高频率的笛声把老鼠引向河中淹死,是完全可能的。

大量的学者仍旧在寻找“彩衣笛手”之谜,希望找出130个孩子到底走向了何方。现今,这个未解之谜每年还吸引着数十万游客到哈默尔恩观光旅行,其中就不乏有研究“彩衣笛手”谜底的有心人。

直到现在,每逢一年一届夏季6月26日的宗教节日,哈默尔恩城还上演有关“彩衣笛手”的戏剧。而“彩衣笛手”的历史真相究竟如何,我们只能在等待中洗耳恭听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