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成功励志读《鬼谷子》学生活
21870700000022

第22章 忤合第六(2)

对任何事,都应该预先做好准备,假如事到临头,才开始考虑解决的办法,就会像鲁昭公那样,怎么悔过都没有用了。另一方面,当形势尚未成熟,或自己能力确实不足的时候,就应知难而退,没必要冒险而进,正所谓“觉迷途之未远,知来日之可追”。还不具备穿越险境的能力和素质,退回来也许是最好的办法。退回来之后,努力加强自身各个方面的建设,把自己锻炼得足够强大。在等待中耐心观察,时机总会到来的。

《战国策》里有一则寓言,说的是有两只老虎,因为争吃人肉而打斗起来。管庄子准备去刺杀这两只虎,有人制止他说:“老虎是凶狠的动物,人肉是他最香甜的食物。现在两只老虎为争吃人肉而打斗,一定是一死一伤,你就等着去刺杀那只伤虎吧!这样,你不用花费杀死一只虎的辛苦,实际上却能得到刺杀两只虎的英名。”

沧海横流方显英雄本色,但要看准时机,伺机而动,在适当的时候才可大有作为。时机不成熟,就需要修身养性,但此时可从事一些小的作为,以积聚力量,千万不可操之过急。一旦时机到来,就一定要牢牢把握,付诸行动,争取用较小的代价赢得胜利。

战国末期,秦将李信率二十万军队攻打楚国,开始时秦军连克数城,锐不可挡。不久,李信中了楚将项燕伏兵之计,狼狈而逃,秦军损失数万。后来,秦王又起用老将王翦。王翦率领六十万军队,陈兵于楚国边境。王翦专心修筑城池,摆出一派坚壁固守的姿态,两军相持年余。一年后,楚军绷紧的弦早已松懈,将士已无斗志,认为秦军的确防守自保,于是决定东撤。王翦见时机已到,下令追击正在撤退的楚军。秦军将士人人如猛虎下山,只杀得楚军溃不成军。秦军乘胜追击,势不可挡。公元前223年,秦灭楚。王翦之胜,就在于抓住了最佳的进攻时机,一战而胜。而李信之败,主要归因于他不识战机,一味进攻,结果导致功亏一篑,使诸多努力付诸东流。

现代社会中,发财致富可以说是每个人的梦想。下面这个穷渔夫和富渔夫的故事,就告诉我们在致富的过程中,时机有多么的重要。

在海边,生活着一个穷渔夫和一个富渔夫,两人都以打鱼为生。每天傍晚,他们都打回满满的一船鱼,然后把鱼拿到市场上去卖。可是,每次卖鱼,富渔夫总比穷渔夫多卖很多钱。穷渔夫十分不解,就问富渔夫:“我们每次打回来的鱼,数量和质量都差不多,但为什么你每次都能多卖这么多钱呢?”富渔夫听了哈哈大笑,回答说:“我们的鱼是一样,但我们的卖法不一样。你每次把鱼拿到市场上卖,为了卖个好价钱而迟迟不肯出手,最后鱼不新鲜了,只能贱价出售。而我考察了当地很多的餐厅,总能在第一时间内把新鲜的鱼出售给第一流的餐厅,所以能卖个很好的价钱。如果不幸难以脱手的话,我也会尽快半价把它们卖给二流餐馆。我抓住了卖鱼的最好时机,所以才能多挣很多钱啊!”穷渔夫听了,终于明白了自己输在哪里。

两个渔夫所卖的是同样的鱼,可是穷渔夫每次卖的钱都比富渔夫少,唯一的原因就是他不善于抓住卖鱼的时机。在企业经营中也是如此,一旦商机出现,一定要当机立断,该出手时就出手,这样才能在竞争中占据优势地位。

伯纳德·巴鲁克是美国著名的实业家,他在30岁之前就靠经营实业而成为百万富翁了。1898年的7月3日,巴鲁克28岁,那天夜里他与父母一起待在家里。突然广播里传来消息,美国海军在圣地亚哥把西班牙船队消灭了,这意味着美西战争进入尾声,即将结束。听到这个消息,巴鲁克立即意识到,如果自己能够在黎明前赶回伦敦的办公室,就可发一笔大财。因为这天正好是星期天,第二天就是星期一,而美国的证券交易所在星期一照例都是关门的,只有伦敦的证券交易所照常营业。当时,小汽车还没有问世,火车在夜间又停止运行。巴鲁克赶到火车站租了一列专车,终于在天亮以前赶到了伦敦,当其他的投资者还在睡梦中的时候,他已经做成了几笔大交易。就这样,巴鲁克一举成功了。巴鲁克能取得这样的成功,是因为他把握了致富的时机,并立即采取了相应的行动。别人还在睡梦中时,他已占据了先机。

能不能够看到商机是一回事,能不能把握又是另一回事。事业成功的法则,就是看到机会来了以后,立即伸手抓住,采取相应的行动,绝不拖延时间。路是人走出来的,越早一步走这条路,成功的目标就越早一天达到。

善于借力但不依赖

鬼谷子所说的“忤合之道”,绝不是风吹两边倒式的“骑墙”,而是有原则、有立场的行为。

有一个流传很广的寓言,说在一片茂密的大森林里,住着许多动物,其中有鸟有兽。有一天,鸟类和兽类因为一个误会,打起架来。刚开始,鸟类占了上风。蝙蝠急忙飞过来,对鸟儿们说:“你们看,我有一双翅膀,所以我是鸟。”于是站到了鸟类这一边。可没过多久,兽类又占了上风。蝙蝠一看,又急忙从鸟类的队伍里跳了出来,对野兽们说:“你们瞧,我有牙齿,所以我是真正的兽啊。”说完又加入了兽类的队伍。后来,鸟类和兽类消除了误会,大家和睦相处。蝙蝠不知该站在哪一方好了。这时大家都看清了蝙蝠两面派的嘴脸,明白了它的欺诈行为。于是,鸟类和兽类都裁定蝙蝠有罪,把它赶出阳光之外。打这以后,蝙蝠总躲藏在黑暗中,不敢露面,到晚上才独自出来。

那些善于变化嘴脸的“人中蝙蝠”,最终也不会有好下场。在历史上,就有很多因两面三刀而落得悲惨结局的例子。战国末期,七雄并立。秦国兵力最强,但齐、楚结盟,秦国无法取胜。秦相张仪带着厚礼拜见楚怀王,说秦国愿意把商於之地六百里送与楚国,只要楚能绝齐之盟,.怀王一听,觉得有利可图。于是不顾大臣的反对,痛快地答应了。后来,怀王派人到齐国,大骂齐王,于是齐国绝楚和秦。这时,怀王派使者找到张仪,说起送商於之地一事。张仪却不认账了。只说当初答应的是自己在商於的封地六里。楚怀王大怒,发兵攻秦。在秦、齐两国的夹击之下,楚军大败,秦军尽取楚汉中之地六百里。后来,楚怀王又轻信秦国的话,入秦结盟被扣,终于客死秦国。

联齐抗秦,是楚国能够自保的有效方式,可楚怀王贪慕纵横家张仪允诺的六百里土地,与齐绝交,后又怒而出兵,大败而归,反而丢了六百里土地,在历史上传为笑柄。楚怀王的悲剧,就在于他的立场不坚定,一味攀附强秦。

有时候,若自己的力量柔弱,做不了大事,就应暂时依附于人,借此权宜之时好好培养自己的能力,相机而动。清朝的康熙皇帝就深明此理,在自己还软弱没有把握的时候,就只是装做懵懂顽童,任由鳌拜把持朝政,处理国家大事。待自己能力达到了且时机成熟了,就一举消灭了鳌拜,夺回了政权。反之,如果康熙一开始就向鳌拜要权,恐怕早就身遭不测了!

在现代商业领域,企业与企业之间的联合也是司空见惯的事情,但并不是所有的联合都有好的结果。即使是好的联合,也不是所有的联合方都能获益。只有那些目标坚定、不丧失立场的企业,才能从联合中获得实实在在的利益。

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以后,美国在西方世界市场上处于绝对的主导地位,各国的产品要进军世界市场,首先都要在美国市场“打响”。但是,要在美国市场上出人头地,实在是难上加难。1955年,日本的佳能公司在美国成立了分公司。它与美国一家富有销售经验的贝尔·哈威尔公司合作,以“贝哈·佳能”的商标,把照相机推向美国市场。几年以后,佳能又将其首创的自动电子曝光照相机投放美国市场,在喜新厌旧的消费者中大出风头。佳能则利用这一契机和贝尔·哈威尔公司脱钩,正式以“佳能”的名牌商标,在美国市场上独领风骚。到90年代初,佳能公司年产相机数百万架,约占全日本产量的三分之一,且绝大部分行销世界各地。可见,在当今错综复杂的商战中,智高一筹的经营者,由于善于有目标性地联合,常可收到“与人分利己得利”的效果。

我国民办企业奥康温州鞋进军国际市场,也走了一条与佳能类似的道路。2003年2月,奥康做出了一个重大的决定——与意大利第一品牌GEOX合作。当时国内制鞋业一片哗然,都认为奥康此举是引狼入室,搞不好要被吃掉。协议签订后,GEOX把奥康作为自己的生产基地,使GEOX的造价更加低廉,而奥康则借用GEOX在世界68个国家的销售网络,迅速走向了世界。实践证明,奥康不但没有被GEOX吃掉,反而越战越勇,至今已在世界上很多国家建立了自己的分公司,还在温州、广州及意大利米兰设立了三个鞋样设计中心,每年开发出3000多个新品种。可以说,没有当初的合作,就没有奥康的国际化之路。奥康公司通过借用别人现成的技术和销售网络,实现了自己的国际化目标,这是利用有效联合取得成功的绝佳例子。

在现实生活中,我们要想把事情办好,有时难免要借助他人之力,但不能过度依赖,正所谓“世无常贵,事无常师”。所以,自己的路,还是要由自己的脚一步步走出来。

成事之谋

在办事时,运用“忤合术”是必不可少的,但是何时用“趋合”,何时用“背反”,这却要根据不同的情况来定夺。在具体地运用此术时,还要因人而异、因事而异。而且,在必要的时候还要将此术与“飞箝术”联合使用,迂直相间,进退自如,如此这般方可成功办事。

识人辨才度权量能

世间万物,人是最宝贵的。人才资源是人类所有资源中最有价值并且最有决定意义的资源。但是人本身又是极为复杂的,考察人的标准又因人而异,所以,只有摒弃主观标准,长久全面地观察一个人,才能比较真实准确地了解某一个人。

“尺有所短,寸有所长”,作为领导者,只有对下属的长处和短处了如指掌,明察秋毫,在用人上各用其长,尊重属下的个性,给优秀的属下发挥潜力和特长的机会,让他们放心大胆去干,使得人得其位,位得其人,使属下才能得到认可,如此才会上下一心,达到事业的巅峰。所以鬼谷子讲:“凡度权量能,所以征远来近。”人才各有差异,只要做到各尽其才,就能使其发挥最大的功效。

明代《泾野子》中讲了这样一个故事:一个人有五个儿子,一个木呆呆的,一个鬼精灵,一个眼瞎,一个驼背,一个瘸腿。这位父亲就让精灵鬼怪的那个儿子去做买卖;让木呆呆老实憨厚的那个儿子去务农;让瞎眼的儿子去算卦;让驼背的儿子搓麻绳;让瘸腿的儿子纺线织布。他这样安排,五个儿子各得其所,都能自给自足,不愁吃穿。这位父亲从这几个孩子的特殊性出发,注意扬长避短,甚至能够巧用短处,变短为长,使几个孩子各尽其“才”。木呆呆的人不容易见异思迁,会踏踏实实地把田种好;腿脚不好的人,行动不便,能安稳地坐在织布机前:鬼灵精怪的人头脑灵活,善于投机取巧;正所谓人才有参差,只要度权量能,就能发挥其最大的作用。

“大厦之材,非一丘之木,太平之功,非一人之略。”君主要使国家长治久安,必须凭借匡辅大臣的帮助。故识才求贤为先,任能为重。识人的目的在于用人。“天下治乱,系于用人。”正如刘秉曾向忽必烈建议的“明君用人,如大匠用材,随其巨细长短,以施规矩绳瞿”。刘邦任用善于辞令的郦食其,使他没费一兵一卒,就降服了齐国全境70多座城池;武则天任用德高望重、才学兼备的狄仁僳,使得旧唐老臣竭力辅佐她;忽必烈任用马可波罗,扩大了元朝在世界上的影响,他还力排众议,破格任用十八岁的安童为宰相,使得元代社会得到长足发展;明太祖朱元璋特别强调随才使用。因刘基、朱升等博治经史,长于谋略,所以朱元璋让他们留在幕府,让他们发挥智囊团的作用;胡深等人精通兵法,骁勇善战,朱元璋就任命他们为将军,让他们率兵打仗,征战四方:汪广洋、叶身、章溢等饶有智计、办事周全,朱元璋则将他们派往各地担任行政职务。正是因为这些人各司其职,各尽其责,各展其才,朱元璋的事业才蒸蒸日上,并最终黄袍加身。

“我有嘉宾,鼓瑟吹笙。”中国历代统治者都极其注意收罗人才。能否收罗人才,在其德行,但能否认识人才却在于其智识了。所以得人在其德,知人在其智。仅能得人而不能识人,则所得皆庸才;仅能识人而不能得人,则人才皆为他人所用。所以,得人与知人是不可分割的整体。但在用人上面,却应该以知人为首。无其才而使当其任,必遭挫折;有其才而不使当其任,则必不能久居。无其德而使居其位,则必败之,有其德而不使居其位,则必远遁。如果在征战之时、权力之争时,一旦识人有误,必将惨败。

古人言:“醉之酒以观其性。”不失为一种好方法,酒能使人撤去理性的岗哨,使人毫无负担地显示出在清醒时总是极力掩饰的种种本性。酒可以刺激人的情感,酒后人的或多情、或慷慨、或柔和、或贪婪的本性就会清楚地表现出来。“期之以事而观其信”,这是诸葛亮鉴别人才的重要方法。即要考察一个人是不是人才,可以采取对所考察的对象,嘱托其办事是否守信用来观察这个人。因为“信用”是人的根本,爱说大话,说空话的人,肯定做不到言必信,行必果。对于这种言语上的巨人,行动上的矮子,怎么能让人放心大胆地来加以任用呢?所以鬼谷子讲:“见内外之辞,知有无之数,决安危之计,定亲疏之事,然后乃权量之,其有隐括,乃可征,乃可求,乃可用。”即要从人说话言语表达和感情的真假来判断他是否真的是可用之才,然后在需要时则可以征召、求取、提拔、重用。

宋真宗时,负责太子调谏和规劝的东宫左渝德鲁宗道为人刚正,遇事敢言,真宗称他为“鲁直”。有一次正好赶上真宗派使者召他入宫时,他的同乡来了,请同乡在小酒馆里喝酒,使者等了很久,他才回来。使者就问他说:“如果皇上怪罪你来晚了,你可怎么说呀?”鲁宗道回答说:“据实相告吧!就说我出去和同乡喝酒去了。”使者说:“那你可能会被治罪的。”鲁宗道说:“和朋友吃饭喝酒是人之常情,但是如果欺君罔上,那么臣子的罪过可就大了。”觐见皇帝时,真宗果然追问为何来晚,使者就把鲁宗道说的话,转告给真宗。真宗就问:“鲁宗道,我召见你,你怎么来晚了呀?”鲁宗道说:“我有朋友从家乡来,我家很穷没法待客,就请他在酒馆吃了顿便饭。耽误了拜见皇帝的时间,这是臣的罪过。”真宗见他说话老实,认为“忠实可大用”,还经常向刘皇后称赞他。后来,真宗驾崩,七岁的仁宗即位,太后(即刘皇后)临朝听政,于是她遵从真宗嘱托,将鲁宗道升为谏议人夫、参知政事。鲁宗道之所以受到真宗的赏识,在于他为人坦城,忠厚老实。鲁宗道经常在朝廷上揭发官员不法行为,因此皇亲同戚都害怕他,因其姓上是“鱼”字,且其为人骨如鱼头,故称他为“鱼头参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