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成功励志读《古文观止》学生活
21871100000002

第2章 郑庄公戒饬守臣

《左传》

原文

秋七月,公会齐侯、郑伯伐许。庚辰,傅于许。颍考叔取郑伯之旗“蝥弧”以先登,子都自下射之,颠。瑕叔盈又以“蝥弧”登,周麾而呼曰:“君登矣!”郑师毕登。壬午,遂入许。许庄公奔卫。齐侯以许让公,公曰:“君谓许不共,故从君讨之。许既伏其罪矣,虽君有命,寡人弗敢与闻。”乃与郑人。

郑伯使许大夫百里奉许叔以居许东偏,曰:“天祸许国,鬼神实不逞于许君,而假手于我寡人。寡人唯是一二父兄不能共亿,其敢以许自为功乎?寡人有弟,不能和协,而使糊其口于四方,其况能久有许乎?吾子其奉许叔以抚柔此民也,吾将使获也佐吾子。若寡人得没于地,天其以礼悔祸于许,无宁兹许公复奉其社稷。唯我郑国之有请谒焉,如旧昏媾,其能降以相从也。无滋他族实逼处此,以与我郑国争此土也。吾子孙其覆亡之不暇,而况能禋祀许乎?寡人之使吾子处此,不唯许国之为,亦聊以固吾圉也。”乃使公孙获处许西偏,曰:“凡而器用财贿,无置于许。我死,乃亟去之。吾先君新邑于此,王室而既卑矣。周之子孙日失其序。夫许,大岳之胤也。天而既厌周德矣,吾其能与许争乎?”

君子谓:“郑庄公于是乎有礼。礼,经国家,定社稷,序人民,利后嗣者也。许无刑而伐之,服而舍之,度德而处之,量力而行之,相时而动,无累后人,可谓知礼矣。”

译文

在隐公十一年秋季七月,鲁隐公会同齐僖公、郑庄公讨伐许国。在初一曰,三国的大军围住许国的都城。颍考叔拿着郑庄公的蝥弧旗而率先登城挥动旗子,子都由于嫉恨而从下面射他,他中箭坠城而死。紧跟着瑕叔盈又持蝥弧旗登城,遍招士兵而大喊道:“我们国君登城了!”郑国军队立即纷纷全部登城。到初三曰,就攻入了许国。许庄公仓皇逃奔到卫国。齐僖公将许国让给鲁隐公,隐公说:“您曾说过许国不守法度,所以我便跟您讨伐它。现在许国既已伏罪了,虽然您有这样的指示,寡人却不敢再听命参与其事了。”于是就将许国给予郑人。

郑庄公派许国大夫百里尊奉许庄公弟许叔而居于东方边远之地,并对他说:“上天降祸于许国,是因为鬼神对许国之君不满,而借我之手以惩罚许国啊。寡人只有这一二个伯叔兄弟,还不能供养所需而使他们安乐,怎敢将攻克许国当作自己的功劳呢?寡人有个弟弟,都还不能和协相处,而使他逃奔外地,寄食于四方,那又怎能长久占有许国呢?您就尊奉许叔而安抚爱护这里的老百姓吧,我将要派公孙获来佐助您。如果寡人到长眠地下之时,上天能以恩礼相待,又后悔降祸于许国了,宁愿让许庄公再来治理他的国家;只要我们郑国有所请求,能像多年的亲戚一样,希望能诚心而允从啊。千万不要使其族姓滋生异心,逼处于此,而与我郑国争这许国土地。我的子孙将要覆灭而自顾不暇,那又怎能行祭祀之礼而享有许国呢?寡人所以派您居处此地,不独为了许国而这样做,也是赖以巩固郑国的边境啊。”于是又派遣公孙获居于许国西部边远之地,又对他说:“凡是您的器用财物,都不要放在许国。我若死了,您就赶快离开许国。我先父新建国家都邑在此,我们的王室东迁以后就已衰微了,我们周家的姬姓子孙一天天地失去了原来的地位。许国,是太岳的后裔啊,国运正不可限量。上天既已厌恶周族的德行了,我哪能与许国相争夺呢?”

君子说:“郑庄公在这方面表现得颇有礼义。礼义,是治理国家,安定社稷,序列人民,有利于后世子孙的啊。许国不遵守法度而讨伐它,使之降服后便又舍离它,揣度自身的德行而处理事情,估量自身的力量而去实行,观察并掌握时机而采取行动,不牵累贻害后人:可以称得上深知礼义之道了。”

解读

鲁隐公十一年,郑庄公联合齐、鲁两国攻下许国后,让许大夫百里事奉许叔住在许国东部边境上,同时派郑国大夫公孙获住在许国西部边境上进行监督。这时许国虽未即灭,实已早亡。文章比较详细地记述了郑庄公对百里和公孙获的一番告诫,忽为许计,忽为郑计,委婉曲折,娓娓动听,确是不可多得的辞令妙品。

活学活用

到此文为止,先后已有三篇选文涉及郑庄公其人其事。从《郑伯克段于鄢》,可以看到他的老谋深算、阴险狡诈;从《周郑交质》,可以看到他不断膨胀的政治野心;而从此文,则可以看到他堪称一时奸雄的另一面,即更深沉,更老辣,更能审时度势,然而也更虚伪、更富欺骗性的一面。你看,他在攻破许国以后,并不直接把许地纳入郑国版图,而是采取军事占领和许人治许的方式。这对提高他的政治声望、缓解乃至消释许国人民的敌对情绪,是绝对有利的。从第一道“诫饬”令可以看出,他之所以武装占领许地,一是为防止其他诸侯国争夺这块土地,二是为巩固郑国的边境。然而,他却把攻占许地说成是谨奉天意对许国所谓不恭不礼略施小惩而已;还说如果将来上天“以礼悔祸于许”,还可以让许公“复奉其社稷”,再三表示他无意永久地占领许地。其实,是他“度德量力”,还不足以兼并许国罢了。他也看到了周王室和其他姬姓子孙日益衰落,预感到不久的将来各诸侯国扩张和反扩张、兼并和反兼并的斗争会愈演愈烈,所以,他才在第二道“诫饬”令,即对他本国大夫公孙获的嘱诫中,说了那些兜底的话,让公孙获得撤离时就撤离。所有这些,不都栩栩如生地写出了郑庄公的另一面吗?而这,也正是本文的最突出的成功点。

至于本文的评论部分,称郑庄公“有礼”、“知礼”,则是用传统的礼制观念审视和观照郑庄公的所作所为,所以并未切中此一事件的历史本质。从这里,我们应该懂得这样一个问题,即客观而具体形象地记述史实,比抽象的评论更具有历史的穿透力,更能让后人把握历史的本质真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