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明的商家可以将商业意识渗透到生活的每一件事中去,甚至是一举手一投足。充满商业细胞的商人,钱可以是无处不在、无时不在的。
生意人在外面跟人谈生意,最忌讳的就是说话时嘴边没有把门的,什么都说。其实,中国古代早就有“逢人只说三分话,未可全抛一片心”的教导。
生意人在与客户谈判时必须注意,即使是一个很好的话题,说话也要适可而止,不可拖延下去,否则会令人疲倦。说完一个话题之后,若不能逗引起对方发言,而必须仍由你支持局面时,就要另找新鲜话题,如此才能把对方的兴趣维持下去。在谈话当中,对方的发言机会应为你所操纵,你必须时常找机会诱导对方说话,像说到某一件事时可征求他对该事的看法,或在某种情形时请他讲述自己的经验等,务使对方不致呆听,才不失为一个善于说话的人。
靠这部机器,在最短时间,令我至少赚了几万元。
创业初期的一天,李嘉诚阅读一份外国杂志,他注意到一部制造塑料瓶的机器,可以造出较为优质而又适合香港市场的产品。
李嘉诚立即进行了周密的市场调查,他发现全香港都还没有这种机器。人无我有的意识立刻占据了李嘉诚的大脑,他以最快的速度与外国厂家联系购买。
从这里,我们可以看到李嘉诚那种看好潜质、人无我有的敏锐目光和抢占市场的超前意识。
身处在瞬息万变的社会中,应该求创新,加强能力,居安思危,无论你发展得多好,时刻都要作好准备。
所谓创新或具有想像力,并不仅仅是设想出一件新产品或新的服务项目、一种经商的新窍门或者对传统方法的更新,它是指用一种不同的方法表达自己的意思,用一种新方式处理老问题,用不同的姿势、服装或出差模式规范自己。这种创造力不断取得胜利,为一个单位定下了革新的调子。你不一定要成为人类最新思想的创造者,但你可以用不同的方式去做一件件小事,从而汇成你的创新事业。
今天在竞争激烈的世界中,你付出多一点,便可赢得多一点。好像奥运会一样,如果跑短赛,虽然是跑第一的那个赢了,但比第二、第三的只胜出少许,只要快一点,便是赢。
惜时如金,是李嘉诚的另一个成功秘决。
李嘉诚坦言:我每天不到清早6点就起床了,运动一个半小时,打高尔夫球,晚上睡觉前是铁定的看书时间,白天精神是很好的,精神来自兴趣,你对工作有兴趣就不会累,最累的时候是开会,一个发言者讲了第一分钟,你已经知道他要讲的内容,可是那个人讲了十分钟,你就会感到很疲倦,因为无聊和无奈,有时候我要带花旗参去提神,中午我是不睡午觉的,太倦了,会喝点咖啡。两年前我试过上网,但是上网太花费时间了,一上就是两个小时,以后就比较少上了,我现在用电脑主要是看公司的资料。
在这个被李嘉诚比喻为赛跑的商业竞争过程中,时间永远是最宝贵的,用李嘉诚的话说,如果在竞争中,你输了,那么你输在时间;反之,你赢了,也赢在时间。要在商场上获得成功,首先要学会处理自己的金钱,明白金钱得来不易,要好好地爱惜它,保管它,禁忌花天酒地,花个精光,否则它不会和你久处。因为金钱本身也好像有灵性似的,你不理不爱惜它时,它会无情地和你分手。
不知是谁最早说“有钱能使鬼推磨”这句话的,这话对于一部分贪婪吝啬之徒来说,确实足够准确。贪婪吝啬之徒们都有自己的信仰,他们顶礼膜拜的事物是非常物质的。但是,金钱绝对不是万能的。
做生意时尤其应当注意到这一点,因为不为五斗米折腰的人,在哪里都有。你千万别伤害了别人的尊严,尊严是非常脆弱的,经不起任何的伤害。所以,对于你的部属们的关心应该多于物质的刺激,如果你仅仅用金钱说话,也不是不行,只是这条道路走不太长久,因为无止境的欲望是极易膨胀的,最终会发展到你控制不了的程度,而关心充满着意义,这里面有温情和生活的暖意,于人于己都是一件好事。特别是这好事能促成别人对你的尊重。
不敢说一定没有命运,但假如一件事在天时、地利、人和等方面皆相背时,那肯定是不会成功。若我们冒然去做,至失败时便埋怨命运,这是不对的。
提到成功的人士,人们绝会说出幸运两个字。但不管人们对成功怎么看,运气都不是惟一的因素。
李嘉诚对这个问题有着清醒的认识,他认为,所谓“时势造英雄”只是一种谦虚的说法。他曾经坦白地说:“我在创业初期,几乎百分之百不靠运气,而是靠工作、靠辛苦、靠能力赚钱。你必须对你的工作,事业有兴趣,要全身心地投入工作。”只要你愿做某件事情,就不会在乎其他的。
有一次,李嘉诚站在操作台上割塑胶,不小心把手指割破了,一时鲜血直流。
许多年后,一位记者向李嘉诚提及此事说:“你的经验,是以血的代价换得的。”“大概不好这么说,那都是我愿意做的事。”
李嘉诚自小受儒家思想的熏陶和影响,谦逊持重。其实,就客观而言,记者的话并没有夸大其辞。
李嘉诚以其勤奋和聪颖,很快掌握了塑胶生产的各个环节。
世界上任何一家大型公司,都是由小到大,从弱到强。
在一次公司高层会议上,李嘉诚踌躇满志地提出:要以置地公司为奋斗目标,不仅要学习置地的成功经验,还要超过置地的规模。
他说:“赫赫有名的遮打爵士由英国初来香港,只是个默默无闻的贫寒之士,他靠勤勉、精明和机遇,发达成巨富,创九仓(九龙仓)、建置地、办港灯(香港电灯公司)。我们做任何事,都应有一翻雄心大志,立下远大目标,才有压力和动力。”“当然,目前长江的实力,远不可与置地同日而语,但我们可以先学习置地的经营经验,置地能屹立半个多世纪不倒,得益于它的以收租物业为主、发展物业为次的方针。置地不求近利,注重长期投资。今后,长江也将以收租物业为主。”“地的基地在中区,中区的物业已发展到极至,寸金难得寸土,而是寸土尺金。长江的投资储备,自然还不能到中区去拓展,但我们可以去发展前景大、地价处较低水平的市区边缘和新兴市镇去拓展。待资金雄厚了,再与置地正面交锋。”“记得先父生前曾与我谈久盛必衰的道理,我常常以此话去验证世间发生的事,多有验证。外居香港地产巨无霸的置地,近10年来,发展业绩并非尽人意,势头远不及地产后起之秀太古洋行。我们长江,草创时寄人篱下栖身,连借来的资金合计才5万元。物业从无到有,达35万平方英尺。现在我们集中发展地产,增长速度将会更快。因此,超越置地,是完全有可能的。”
不必再有丝毫犹豫,竞争既搏命,更是斗智斗勇。倘若连这点勇气都没有,谈何在商场立脚,超越置地?
香港商界有句十分流行的话:“撼山易,撼置地难!”李嘉诚估计,参加竞投的将会有置地、太古、金门等英资大地产商、建筑商。华资地产建筑公司实力稍逊。置地的夺标呼声最高,长实参与竞投,就必须把置地作为竞争对手,与这个庞然大物对撼。
李嘉诚在投资决策上就是这样,一方面以稳健著称,有时甚至令人疑心其过于保守,而另一方面又绝不缺乏胆略和气魄。
世上绝不缺乏稳健的投资者,因为只要谨慎些、保守些就可以了;也绝不缺乏果敢的投资者,因为只要胆子大,不计后果就行了。难就难在二者兼备,并且能够保持二者之间的平衡。正是在这一点上,李嘉诚的投资风格值得我们深入研究。
一向以来,我做生意处理事情都是如此。例如天文台说天气很好,但我常常会问自己,如果5分钟后宣布十号台风警报,我会怎样?在香港做生意,也要保持这种心理准备。
李嘉诚与一般地产商不同的是,更注重长远利益而不是短期利益。事实上,长期利益与短期利益的关系,是商家需要重点研究的问题,这两者都有长处,也有弱点。前者投资时间长,回报慢,但可在未来获得更大利益;后者的优缺点与前者正好相反,可谓捞一把就走。作为商家,应根据自己目前的实力和未来发展计划进行选择。正所谓“经营无定式,管理无定法”,应该强调的是安全第一和权宜机变。
李嘉诚是绝不缺乏把握市场火侯的能力的,恰恰相反,事实证明很少有人能在这一点上与他相比。
我深刻感受到:资金,它是企业的血液,是企业生命之泉。
现代资本运营理论认为,评价一位现代企业家的能力,不仅要看拥有多少财富,还要看他能调动多少财富作为资本。因为在资金回报率同等的情况下,一个企业家能够调动的财富越多,他所得到的资金回报也就越多。
融资问题无论对于叱咤商场的大企业家,还是对于刚刚起步的小企业主,都是非常重要的,在白手起家和扩大企业规模的过程中,这一点体现得尤其明显。李嘉诚无法忘记他在创业之初,其塑胶厂资金紧张几乎倒闭的经历,也同样无法忘记事业发达之后的融资方面帮了他大忙的银行和股民。可以说,善于筹集足够的资金,是李嘉诚作为一个超级企业家的重要秘诀。
正像日商人觉得本国太小,需要为资金寻找出路一样,香港的商人也有这种感觉。说一句大家都明白的道理,根据投资法则,不要把所有的鸡蛋放在一只篮子里。不把所有的鸡蛋放在一只篮子里,的确是一条重要的投资法则,其作用主要是防止不利的情况。再说一句大家都明白的道理,就是“东方不亮西方亮”。
世界经济已证明,一家公司发展到相当规模,就会突破原有的日益显得狭小的区域,向外界寻求发展。一个国家和地区的经济发展到相当的水平,自然会为剩余资本寻找出路。
可见,作为世界华人首富的李嘉诚,以及他所控的全球最大华资财团,走跨国道路参与国际竞争,不可避免且名正言顺。如果固守弹丸之地香港,不进行境外投资,反而令人奇怪。
要与业务“谈恋爱”,也就是不要沉迷于任何一项业务。
这是一种有着丰富商业经历之后超然于商业的一种心理感悟。对于一个真正的商人来说,在他的眼中,应该是只有盈利的业务,而没有永远的业务。当它走过自己的成熟阶段之后,必将走向衰落,而这个时侯,如果不进行自我调整,还抱着不放,必定随这项业务的衰落而走向失败。
李嘉诚一个个大进大出,都是以“腌股”为后盾的,一待良机出现,便急速抛出。我一生最好的经商锻炼,是做推销员,这是我今天用10亿元也买不来的。
有一件事,足以显出李嘉诚与众不同的商业素质。
有一家刚落成的旅馆正准备开业,李嘉诚主动前去推销铁桶,被老板毫不客气地拒绝了。李嘉诚不是个轻易认输的人。再次见到老板后,不等对方开口,李嘉诚就抢先说:“我这一次不是来推销铁桶的。我只是想向您请教,在我进贵店推销时,我的行动、言辞、态度等行为有什么不妥当的地方,请您指点迷津。我是个新手,又是晚辈,您比我有更丰富的经验,在商界您已经是成功人士了。我恳求您的指点。好让我改进。”
渐渐地,李嘉诚从推销实践中总结出了许多有借鉴意义的经验。李嘉诚认为,对于有可能争取的顾客,要坚持到底,不达目的誓不罢休。相反,对那些根本没有可能做成生意的客户,则应当机立断,决不磨蹭。
如果毫无希望,你最好立即告辞。这样可以争取时间。因为“东方不亮西方亮”,在你无端耗掉的这段时间里,在别处也许你就做成了另一桩生意,因为时间就是金钱!卡耐基说过:“您想知道自己是否具备经商的素质,最好去当一当推销员。”在香港还是其他地方做生意,毕竟信用最重要。一时的损失将来还是可以赚回来的,但损失了信誉就什么事情也不能做了。
商人要懂得人与人的感情交流具有互异性。融洽的感情是开心的交流。真诚待人,敞开自己的心扉,肝胆相照,赤诚相见,才会心心相印。人们常用“精诚所至,金石为开”来表达真心诚意可以解决很多难题。守信誉者,必有天下。同样,守信誉者,经营才能大发展。李嘉诚把信誉视为经营发展的基石,这是以诚经商。
我离开你的塑胶公司,是打算自己也办一家塑胶厂,我难免会使用在你手下学到的技术,也大概会开发一些同样的产品。现在塑胶厂遍地开发,我不这样做,别人也会这么做。不过,我向你保证,我绝不会把一个客户带走,绝不用你的销售网推销我的产品,我会另外开辟销售线路。
李嘉诚念念不忘自己创业,拥用自己的一片商业天地。
终于他辞别了塑胶公司的老板。
老板在几年与李嘉诚的相处中,深深了解李嘉诚终究不是池中之物。老板也是个善人,他甚至觉得,李嘉诚在自己手下,实在是委屈了。
老板约李嘉诚到酒楼,设宴为他辞工饯行。
李嘉诚十分感动,同时带着他内心的欠意,坦诚地向老板和盘托出自己的计划。
虽然是在商言商,李嘉诚依然是重义轻利,一诺九鼎。
后来,李嘉诚创办了自己的塑胶厂。果然,有不少李嘉诚原来在塑胶公司发展的客户转向与李嘉诚合作。但李嘉诚无一例外地谢绝了,并且一再强调他原先打工那家塑胶公司的实力和对自己的深情厚义,希望这些客户继续与塑胶公司保持往来关系。与其到头来收拾残局,甚至做成蚀本生意,倒不如当时理智克制一些。
耐心等待,捕捉机遇,有智有谋,从长计议,这是李嘉诚一贯的经商作风。
我们也看到了李嘉诚不出风头的理智和克制。
逞一时之气,显一时之威,最后自食苦果———这种赌徒作风从来是李嘉诚所不为。假如碰到这种赌徒(事实上英国华商巨富中屡见不鲜),李嘉诚必定退出,以成全对手的风头。
我每天晚上都要看英文电视,温习英语。
在日后的商战风云中,广州话和英语使李嘉诚受益匪浅。
试想,如果不懂广州话,且不说难以在商场自由交往,就是生存质量也要大打折扣,赚钱又从何谈起?
英语更给李嘉诚带来了无法估量的巨大财富。长江塑料胶厂创业便说明了这一点。那时李嘉诚完全是凭着一口流利的英语与外商进行商务洽淡的,从而为长江塑料厂赢得了不少的客户,接收了不少订单。
我那时,最大的希望,就是美美地睡上3天3夜。
茶楼的工时,每天都在15个小时以上。茶楼打佯,已是半夜人寂了。李嘉诚回忆这段日子,说是他“披星戴月上班去,万家灯火回家来”。
茶楼的工作很能够锻炼人的社会能力。首先,每天工作15个小时以上的工作时间练就了李嘉诚的意志和毅力,长时间的跑堂奠定了李嘉诚日后当行街仔(推销员)的脚力基础;其次,茶楼是一个浓缩的社会,三教九流无所不有,李嘉诚在这里学会了察言观色,这些,为李嘉诚日后从商打下了很好的基础。
我之所以能拿出一笔钱创业,是母亲勤俭节省的结果。我赚的钱,除日常必用的那部分外,全部交给母亲,母亲精打细算维持全家的生活。我能够顺利创业,首先得感谢母亲,其次要感谢那些帮助我的人。
李嘉诚从不认为他的积蓄是他自己赚来的、省出来的。他的创业资本也仅仅只有5万港元。